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教学案: 古诗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诗词复习要点1 1王湾次北固山下(1 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参考:用大小映衬的手法。 小景(顺风而来的白帆) 与大景(开阔平静的江面) 互相映衬,精妙传神。(2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参考:这两句中用“生”“入”二字用拟人化手法。将“海日”“江春”人格 化,而寓有生机。生动地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 理趣。( 3 3)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 2杜牧赤壁( 1 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赤壁之战。(2 2)这首诗运用
2、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 家的命运,别出心裁。3 3苏轼浣溪沙( 1 1)这首词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 的人生态度。( 2 2)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幽静、充满自然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的景象。( 3 3)赏析下阕。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体现了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4 4王建十五夜望月(1 1)这首诗通过渲染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营造了清冷寂静,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2 2)赏析“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 “
3、地白”二字字庭中月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美的意 境之中。“树栖鸦”三字,朴实、简洁中、凝练,既写出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月夜的 寂静。( 3 3)赏析“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还使 人联想到月宫中 美景。(4 4)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 这两句诗人不正面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 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将对 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深沉。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化虚为实,给人以动 态形象感, 将无形的秋思写得生动可感。 仿佛秋思随着银色的清辉, 一齐洒落人 间似的。( 5 5)这首
4、诗抒发诗人怎样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别离思聚的感情。5 5苏轼水调歌头(1 1)分别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上阕写月下饮酒, 词人由幻想超脱尘世, 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阕写对月怀人, 词人由感伤离别而转为对离人的祝福。2 2)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 幻想超脱物外, 但积极的出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 “遁世” 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3 3)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全词深沉婉曲, 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像, 明睿的哲理, 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4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
5、思是什么?(见课文)二、文言文复习要点(一)古代寓言二则1 1通假字:( 1 1)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座位( 2 2)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2 2一词多义:其:自度其足 郑人的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他 遽契其舟那,那个于主谓之间,不译度:自度 duduo其足 量长短吾忘持度 d du尺码之 代 剑 3 3特殊句式:( 1 1)倒装句:郑人有欲买履者无自信也脚( 2 2)反问句:不亦惑乎4 4性格:固执、迂腐之: 至之市 到去何不试之以足代鞋子是吾剑之所从坠 用而忘操之代尺码从其所契者入水求有个想买鞋的郑国人不相信自己的(表示委婉语气)不是很糊涂吗5 5手法:通过人物对话讽刺;通过议论讽刺 6
6、 6道理: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7 7启示:学习上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善于思考,灵活应用.(二)幼时记趣1 1通假字:项为之强“强”同“僵”,僵硬以土砾凸者为邱 “邱”同“丘”,土山2 2一词多义:之: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 昂首观之 (代词,指“群 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 (代词,指“昂首观之”)观之正浓 (代词,二虫斗)心之所向 (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驱之别院(代词,指“癞蛤蟆”)为:项为之强(因为)以丛草为林(当作)以:徐喷以烟(用)以丛草为林(把)3 3固定句式:作观(当作看),以为(把当作)4 4一个中心:记趣5 5两个原因:眼力好
7、,善于观察和想像6 6三个故事: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7 7四幅画面:群鹤舞空图,青云白鹤图,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8 8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1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昂”“强”这一细节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2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吞”生动表现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 的迅速、准确,极为传神。( 3 3)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捉”, “鞭”, “驱”既表现驱赶蛤蟆过程,又表现了惊恐方定, 随即惩罚蛤蟆, 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4 4)冲烟飞鸣“冲” 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看来有违常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
8、、生动,使人如见 如闻 三、巩固练习 (一)次北固山下1 1次北固山下 作者, 代诗人,他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走,当舟次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 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题目中“次”是 的意思,本诗属 言 诗。2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集中表现了这一思想感情?3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为人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评析4 4请发挥想象, 具体描绘“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一联所呈现的画面。 (3030 字左右)(二)赤 壁1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他与同时期的“前朝”是指 朝,周郎是指 2 2试简析这首诗的后两句的艺术特色。5 5)果如鹤
9、唳云端唳”仿佛使人听到鹤飞云端高亢的鸣叫6 6)拔山倒树而来拔”“倒并称为“小李杜”。(三)浣溪沙1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首词的上阕的展示的画面2 2说说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水调歌头1 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2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3 3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 你还能说出宋词中与豪放相并列的另一种风格吗?并 举两个作家。4 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组是()A A、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矛 盾思想。B B、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由幻境回到了现实,表达了对人间生活 的
10、赞美。C 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是作者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 可奈何地反问。D D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之后,消极地逃避现实,想躲到天上宫阙去,不 问世事的思想。因此,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消极悲观的。6 6试分析这首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 析)(五)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 1郑人买履选自,作者,(朝代)人。2 2给下列字注音。履()宁()3 3解释字词。( 1 1)履()(2 2)操()(3
11、 3)宁()(4 4)罢()(5 5)及()( 6 6)遂( )(7 7)市()(8 8)坐()4 4翻译下列句子。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宁信度,无自信也。5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6 6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 语。(六)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 1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自,编者是_ _。2 2给下列字注音。坠()遽 ()契() 惑 ()3 3解释下列词语。涉()是 ()遽() 求 ()4 4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5 5翻译句子。是
12、吾剑之所从坠。译文:。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6 6。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7 7“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是两则成语典故,你还能举出类似的成语吗?最少 四个。(七)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 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 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 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 ,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 拔山
13、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 十,驱之别院 1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张(项(2 2A A、必细察其纹理C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外之趣 3 3)目对()日)察秋毫)为之强()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必先苦其心志 项为之强盖B B、以虫蚁为兽D D 驱之别院徐喷以烟故时有物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译文: 又留蚊 于素。帐中,徐 喷以烟,使其冲 烟飞鸣。译文:。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文:。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翻译下列句子。o出自2 2)文:4.4.1 1)5.5.幼时记趣的成语有: _ _( 3
14、3) _ _ 拔山倒树而来”的描写带有夸张想象, _ _想象为树。 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作者把想象为山,将6 6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附:“巩固练习”参考答案(一)次北固山下 :1 1、王湾唐代 旅途中停宿 五 律;2 2、思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 3、这一联运用对偶,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 物,暗示时光流逝,蕴涵着自然理趣;4 4、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 载着归客的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 如蓝草的江水之上。 (二)赤 壁:1 1、杜牧李商隐 汉 周瑜;2 2、这两句以两个美女象征国
15、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或议论,诗人借历史人物隐晦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诗人 借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 社稷安危, 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 被重用,以小见大。(三)浣 溪 沙: 1 1、山下碧绿的兰草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 溪中,松林间蜿蜒着一条沙石小路,遇雨洁净得没有一点泥沙。暮色苍茫,细雨 霏霏,不时传来杜鹃一声声凄厉的哀鸣。2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 伤衰老之叹。(四)水 调 歌 头:1 1、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 领起全篇;2 2、 想到月宫中去又怕承受不住寒冷的矛盾心理;3 3、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78:2021+AMD1:2025 CS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78: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outdoor barbecues
- 个人股份转让协议书
- 劳务合同到期不续签
-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维护合同
- 石油钻井服务合同
- 房屋委托租赁居间服务合同
- 大型挖掘机买卖合同
- 综合办公服务合同
- 双11策划活动方案模板
- 公司内部借款协议
-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
- 火针疗法课件
- 学校行政领导夜间值班制度
-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 (CXSS2200059)说明书
- 合同移交登记表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件
- 保险产说会(养老主题)课件
- 风景园林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 六年级心理健康导学案-10真正的朋友 |大象版
- 大专建筑工程毕业论文6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