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3221_第1页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3221_第2页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3221_第3页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3221_第4页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32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学试题及答案A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A )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相一致。A动机原理;  B强化原理;   C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    D成熟概念。桑代克认为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属于动机范畴(  C )区分操作

2、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           B.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D.以上都是。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建立原无关的信息联系并由此产生原不会产生的反应,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所谈到的是行为后果对于原有行为模式、习惯的影响。【经典性条件反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

3、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701932)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巴甫洛夫注意到狗在嚼吃食物时淌口水,或者说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分泌是一种本能的反射,巴甫洛夫还观察到,较老的狗一看到食物就淌口水,而不必尝到食物的刺激,也就是说,单是视觉就可以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基本定义: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基本简介: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使他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4、 conditioning):1954年斯金钠Skinner提出。说明行为的后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增多或减少。有机体“知道”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依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条件是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一个具体行为发生后,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这个具体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过程。 正强化具体行为之后,刺激结果增加 具体行为增强 (给予行为者想要的东西) 负强化具体行为之后,刺激结果移除 具体行为增强 (去除行为者不想要的东西) 惩罚(punishment):若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伴随着一个有害或负面的影响,那么此行为发生的频率将随之降低。】 (

5、0;  A.  )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D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6、60;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D  )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

7、#160; D.态度。   小明上幼儿园后,习得了一种对人反应的新的倾向,属于加涅所讲的态度。(   C.  )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

8、#160;  D.智慧技能。(   B  )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课堂练习1.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了()学习。(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动作技

9、能;(4)态度。 答案:。小明上幼儿园后,习得了一种对人反应的新的倾向,属于加涅所讲的态度。 2.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1)言语信息;(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 答案: 。两岁的儿童,不可能习得唐诗表达的意境,只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出汉字的音来涉及口腔声带等肌肉的运动,属于加涅讲的动作技能。 3.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答案:。能正确使用三个人称代词,

10、说明儿童能对三个代词所指称的事物正确归类,即儿童以概念形式掌握了“你我他”,属于加涅的智慧技能的一种。 4.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1)动作技能;(2)概念学习;(3)言语信息;(4)辨别学习。答案:。六年级学生,执行与圆规有关的动作不成问题,现在学会用圆规画圆,是在“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一规则支配下,通过已掌握的动作技能而表现出的新的能力,是加涅所讲的定义性概念。 5.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1)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发现学习。 答案:。

11、书的概念小学生早已习得,而且也在概念与表示概念的符号“书”之间建立了联系,现在只是学习“书”概念的另一种符号,因而属于符号表征学习。 (   C  )儿童非常喜欢阅读情节比较新颖离奇的故事,这种现象可以用列       解释。A.驱力说;     B.强化说;     C.观念冲突论;     D.归因论。观念冲突论,又称认知失调论。新颖离奇的故事,往往与儿童头脑中的

12、原有观念不一致而形成认知失调,为求得一致,儿童就要继续阅读下去,其动机可以用认知失调论(或观念冲突论)解释(  D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内在动机是指因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

13、A中小李可能怕完不成作业受批评而去做数学作业;B、C中的学生学习都是为了拿到奖励(教师的赞许和三好学生),这三种情况都是外在动机引起的只有 D项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是内在动机(   C  )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A.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诗人常常一醉方休;C.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青少年偷偷抽烟。

14、(  A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水平迁移和顺向迁移。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C   )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

15、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A  )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A   )在学习较复杂的内容

16、时,动机水平为         时最有利于学习。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较高,最有利于学习。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越低。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

17、机水平较高,最有利于学习 (   C )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         的现代翻版。A.关系转换说;    B.经验内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安德森产生式迁移理论认为,先后两种技能的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多。相同要素说认为,一学习之所以有助于另一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因素的原因。

18、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因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因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现象发生(  B  )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D  )小林总

19、是上学迟到,为此老师取消小林一次春游特权,以后他很少迟到。这是运用了         行为原理。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C  )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        

20、;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下位学习。(   D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21、160;     D.干扰说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而遗忘的干扰说强调新旧材料之间互相干扰,遗忘是由于记忆材料互相抑制,使所需要材料不能提取出来(  D   )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

22、#160;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21.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准备律、练习律与   效果律      。 22.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 、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态度。运动(动作)技能、23.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2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

23、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皮亚杰皮亚杰最著名的学说,首创道德两难故事,用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水平,是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皮亚杰花了大半生的精力,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按着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和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探索周围的世界,从而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对于初生的婴儿,只有当他能真切和看到或触摸到

24、物体时他才能意识到这个物体的存在,而当他看不到摸不着这个物体时他会立即将之忘记。皮亚杰曾这样描述过他9个半月的女儿:当Jacqueline在那儿坐的时候,我将一块橡皮放在了她的面前的地上,当她再次想抓这个橡皮时,我用手盖用了橡皮,结果她立马就不去抓那个橡皮了,就好像这个橡皮不存在一样。当孩子到了1岁半时,才形成了物体永存性的概念,也就是说那使物体不在眼前,儿童也能知道物体仍然存在。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模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

25、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因此在这一阶段儿童出现了表象思维(imaginal thought)。儿童思维的发展有这么3个特点:(1)相对具体性:也就是说儿童开始依赖表象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其突出表现是儿童具有了延迟模仿能力,即当客观事物不在眼前时,能根据自己头脑中存在的表象来模仿,例如:小孩子在电视中看到,人们随着音乐而跳舞,那么当他在生活中听到音乐时也会扭动自己的身体。  (2)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缺乏概念守恒(conservation)结构,液体守恒、数量守恒、面积守恒等。(3)自我中心性 具体表现为我中心思维(egocentric thinking)也

26、就是说儿童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 观察周围事物,认识周围的事物而只能站在自已的经验中心,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3具体运算(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7-11岁) 此阶段的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先后获得了守恒概念,但运算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 4。形式运算阶段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2岁以上)这一阶段儿童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能够用归纳组合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27、,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了逻辑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抛锚式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约翰·布朗斯福特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25.意义学习包括三种意义: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   

28、60;     。奥苏贝尔把有意义学习分成三组:代表(符号)学习,学习符号的意义;概念学习,获得一般概念;命题学习,由概念组成的句子意义。有意义学习通过同化过程实现,同化包括三种类型:下为学习(归属学习)上位学习(归总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26.有效自编测验的主要特征为:信度  、 效度区、 分度   。(l)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性。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

29、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牲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27.迁移 28.创造性29.学习30.精加工策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1.中学生易产生哪些心理障碍?32.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33.简述问题解决的主要过程。五、论述题:本大题只有一小题,满分10分。34.简述并评价各种动机理论心理学试题及

30、答案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B   )口头言语的发展关键期是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C  )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31、0;      。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思维的可逆性;     D.自我中心(  A   )认知风格差异性具体表现为:          。A.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B.冲动型与沉思型;  C.复合型与发散型    D.以上都是(

32、60; D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C  ) 学会写字,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是       的学习。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33、;    C.动作技能;     D.态度。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讲学习分为: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 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动作技能)的学习(   A  )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34、60;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B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是         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A.观察学习     B.操作性条件作用      C.尝试错误    &#

35、160; D.完形(    B )儿童非常喜欢阅读情节比较新颖离奇的故事,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         解释。A.驱力说;     B.强化说;     C.观念冲突论;     D.归因论。(   A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36、60;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C.   )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A.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诗人常常一醉方休;C.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37、;      D.青少年偷偷抽烟。(   A  )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林”字,这是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负迁移;     D.垂直迁移。(  C   )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38、60;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A   )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

39、#160;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         最有利于学习。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安德森的产生式迁移理论是    

40、;     的现代翻版。A.关系转换说;    B.经验内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B   )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     B.负强

41、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A  )小林在上课时做怪动作,同学们哄堂大笑,以后他经常在课堂上做怪动作。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42、  D.取消性惩罚。(   B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A.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与感知运动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他把认知

43、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1 2前运算阶段(26、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其特点:(1)、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2)、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3)、

44、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要求儿童考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儿童能把握整体,也能分辨两个不同的类别。但是,当要求他们同时考虑整体和整体的两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时,儿童多半给出错误的答案。这说明他们的思维受眼前的显著知觉特征的局限,而意识不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皮亚杰称之为缺乏层级类概念(类包含关系)。(4)、思维的不可逆性。思维的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运算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反演可逆性,认识到改变了的形状或方位还可以改变回原状或原位。如把胶泥球变成香肠形状,幼儿会认为,香肠变大,大于球状了,却认识不到香肠再变回球状,两者就一般大了。另一种是互反可逆性,即两个运算互为逆运算,如A=B则

45、反运算为B=A;A>B,则反运算为B<A。幼儿难以完成这种运算,他们尚缺乏对这种事物之间变化关系的可逆运算能力。(5)、缺乏守恒。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念并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化。不能守恒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重要特征。3具体运算阶段 Concrete Operations Stage(6、7岁一1 1、12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

46、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 Formal Operations Stage(1 1、12岁及以后)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思维特点如下:(l)、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2)、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假设一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假设一演绎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提出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然后进行演绎,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 (   B.  )前摄抑制与倒

47、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     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D  )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48、;。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21.个体为了获得长辈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的一种需要,被称为附属内驱力。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在课堂里,有哪些需要和内驱力促使学生将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呢?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主要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也可称为认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和附属的需要。 1.认知内驱力。这是一种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

49、题作为学习目标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这种动机以求知作为需要,以理解和掌握作为目标,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一种动机。认知内驱力是从好奇和好胜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一般说来,好奇常常会导致探究、操作、应付和追求环境刺激等行为,所以好奇会产生求知欲望。在对儿童的日常观察中,教师可以发现,儿童很早就开始探究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被新异的影像和声音所刺激,不断地摆弄和探究手中的玩具或别的小东西。他们对环境中的新奇事物特别敏感,总是不断地向成人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这些大多出自儿童的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的倾向,最初并不具有真实的动机性质,因为它缺乏特定的内容和方向。只有当儿童在实践中不断取

50、得成功,成功的体验反过来强化了这一好奇心后,才能使这一好奇和好胜的倾向逐渐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从而形成认知的动机。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某一学习材料的认知内驱力,往往起始于他对该材料的好奇,并由好奇引起探究,在探究中尝到甜头,慢慢地形成相应的动机。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期开始,日益显得重要。它既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力图用学业成绩来取得名次或等第的手段,又是他们在未来的学术生涯或职业生涯中作出贡献以谋求地位的一种愿望。学生赢得的地位通常是同他的成就水平或能力水平相称的。成就或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他所赢得地位的高低。同时,一定的

51、地位又决定着他所感受到的自尊心,这种自尊心是他赢得相应地位的直接反映。所以,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不同于认知内驱力,因为它并非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指向地位和自尊心。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往往把成功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从而促使自己为赢得相应的地位和自尊而勤奋学习。但是,作为成功的对立面失败,以及由失败导致的自尊丧失,也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业上作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过去,有人一直认为教育、教学中要忌用惩罚,因为惩罚会产生消极的动机效果。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往往依靠它来促使学生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誉、等第而刻苦学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些教师知道,不仅使用奖励与表扬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提高

52、的内驱力,而且惩罚手段如果使用适当,也能激起学生的自尊心,唤起其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从而下决心克服自己的惰性和拖沓等不良习惯,消除对学业任务的厌倦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失败的威胁也是教师用以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策略。当然在应用时应该适度,更不能滥用。3.附属内驱力。这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也不是把学习的成功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手段。它之所以能激发学习,是为了要从长者那里获得赞许或认可。附属内驱力的存在依据是:(1)学生和长者在情感上具有依附性,也即长者是学生所追随和效仿的人物。(2)学生可以从长者的赞许

53、或认可中获得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不是由学生本人的成就和能力派生的,而是由学生所追随和效仿的人通过不断给予赞许或认可来决定的。所以,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度,取决于长者赞许或认可的程度。(3)享受到这种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或认可。一般说来,在小学阶段,具有附属内驱力的学生,常常可以在学业上获得较好的成绩。上述三种内驱力,在学生身上是普遍存在的,但它们的比重,因年龄、性别、社会阶层,以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儿童时期,附属内驱力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儿童早期更为突出。到了少年期和青年期,附属内驱力不仅在强度方面有所减弱,而且开始从

54、家长和教师那儿转向同龄伙伴。来自同伴的赞许或认可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认知内驱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目的性的明确和学习兴趣的增加而日益发展。当然这三种内驱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即便儿童把附属内驱力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也不排斥他同时具有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问题在于,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学生以哪一种动机为主,哪一种动机为辅。这是教师特别需要了解与掌握的,因为它们是教师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谋划策略的依据。25.在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本质的、非人为的联系,这种学习被称为建构主义习     

55、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D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2.

56、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B  )  A.大教学论

57、60;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

58、#160; D.总务工作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C  )  A.经济收入      

59、;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B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

60、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B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9.(    C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61、;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1

62、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C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  A.学科课程 

63、;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

64、160; D.课堂活动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C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

65、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D )。  A.分层教学  

66、;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A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67、60; B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

68、#160;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C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学校文化的内容

69、有(     ABD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ACD      )  A.互访&#

70、160;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3.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CDE    )  A.

71、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4.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BCDE      )  A.作出判断评价 

72、;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5.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BC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

73、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6.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ABCE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7.教育

74、目的的功能有( ACE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8.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BDE    )  A.

75、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9.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BDE       )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76、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10.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BCDE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77、0;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校2.儿童个体发展3.教育目的4.德育5.讲授法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样的价值?2.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3.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4.简述美育的任务。5.我国教育法体系的几个基本层次。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浙江省2002年4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3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

78、题1分,共20分)1.D        2.B         3.B        4.A        5.C6.C        7.B        

79、8.B        9.C       10.D11.C       12.A       13.A       14.C       15.D16.D       1

80、7.A       18.B       19.A       2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CDE     2.ACD     3.ACDE     4.BCDE     5.ABC6.ABCE   &#

81、160; 7.ACE     8.BDE     9.BDE     10.BCDE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2.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

82、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4.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5.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四、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2.(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83、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3.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1944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4.(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5.(1)教育法  (2)部门教育法  (3)教育行政法规  (4)地

84、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    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机智 (3)职业道德素养    忠诚教育事业

85、60;   热爱学生    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题(关系):(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知识与能力(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甘肃省二六年四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中学组)试卷文章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

86、#160; D ) A 学生的学习     B 教育措施      C 学校环境       D 学与教的规律 2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C  ) A 卡普杰列夫   B 桑代克     

87、C 乌申斯基    D 维果斯基 3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形成过程的理论流派是    (  A  )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折衷主义          D 人本主义 行为主

88、义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就是所谓的学习,即S-R._斯金纳4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D  )A 能力    B 努力     C 任务难度   D 运气  5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    ( 

89、B ) A 两个子系统   B 三个子系统 C 四个子系统   D 五个子系统 6知识获得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直观和 (A  )A 概括  B 比较  C 分析         D 综合知识的获得阶段,知识的学习主要表现为知识的感知和理解,这两个过程一般是通过知识的直观和概括两种"学与教"的形

90、式实现的。 7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     ( B )A 反例  B 变式  C 概括      D 抽 象8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的是 (  B)A 产生式B 图式  C 网络  D 符号   什么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各自的表征方

91、式有哪些?  (一)陈述性知识的概念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是可以用词语来表达或视觉化的方式来描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样”的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描述或者识别客体和事件。陈述性知识的主要表征形式有:命题、命题网络、表象系统以及图式、脚本1.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位,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2.命题网络:命题并非孤立地存放在那里,共同涉及某些信息的命题能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命题网络。3.表象是对信息的大体轮廓、空间位置的表征,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做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4.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整合单位,它包括命题、表象这两种表征形式。5.脚本心理学家还把图式分为表征客体的图式与表征事件的图式两大类。脚本不同于客体图式,它表征的事件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二)什么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人脑中储存的关于步骤、程序、操作的知识,即“怎么做”某件事情,是一种动态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表征的。产生式:每个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个因素组成。产生式系统:产生式与产生式之间是通过系列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