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_第1页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_第2页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_第3页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_第4页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设计论文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班级:电自0710班学号:0703110304姓名: 马银莎内容摘要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支路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

2、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潮流计算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是数学上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一般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解算方法,制订计算流程,编制计算程序。关键词 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 变压器及非标准变比 无功调节 高斯消去法 潮流计算 Mtlab 一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概述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网络中的损耗也将发生变化。要严格保证所有的用户在任何时刻都有额定的电压是不可能的,因此系统运行中个节点出现电压的偏移是不可避免的。

3、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要进行潮流调节。随着电力系统及在线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运行及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电压的幅值及相角、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发展主要围绕这样几个方面:计算方法的收敛性、可靠性;计算速度的快速性;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要求以及计算的

4、方便、灵活等。常规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一般具有三种类型的节点:PQ、PV及平衡节点。一个节点有四个变量,即注入有功功率、注入无功功率,电压大小及相角。常规的潮流计算一般给定其中的二个变量:PQ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PV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电压的大小),平衡节点(电压的大小及相角)。1、变量的分类: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母线或节点的电压大小和相位、 、在这十二个变量中,负荷消耗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无法控制,因它们取决于用户,它们就称为不可控变量或是扰动变量。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是可以控制的自变量,因此它们就称为控制变量。母线或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角是受控制变

5、量控制的因变量。其中, 、主要受、的控制, 、主要受、的控制。这四个变量就是简单系统的状态变量。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以下的约束条件:对控制变量 对没有电源的节点则为对状态变量的约束条件则是 对某些状态变量还有如下的约束条件 2、节点的分类: 第一类称PQ节点。等值负荷功率、和等值电源功率、是给定的,从而注入功率、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角。属于这类节点的有按给定有功、无功率发电的发电厂母线和没有其他电源的变电所母线。 第二类称PV节点。等值负荷和等值电源的有功功率、是给定的,从而注入有功功率是给定的。等值负荷的无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的大小 也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等值电源的

6、无功功率,从而注入无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有一定无功功率储备的发电厂和有一定无功功率电源的变电所母线都可以作为PV节点; 第三类平衡节点。潮流计算时一般只设一个平衡节点。等值负荷功率、是给定的,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也是给定的。担负调整系统频率任务的发电厂母线往往被选作为平衡节点。二牛顿拉夫逊法概要1首先对一般的牛顿拉夫逊法作一简单的说明。已知一个变量X函数为: 到此方程时,由适当的近似值出发,根据:反复进行计算,当满足适当的收敛条件就是上面方程的根。这样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牛顿拉夫逊法。这一方法还可以做下面的解释,设第次迭代得到的解语真值之差,即的误差为时,则:把在附近对用泰勒级数展开上式省略

7、去以后部分的误差可以近似由上式计算出来。比较两式,可以看出牛顿拉夫逊法的休整量和的误差的一次项相等。用同样的方法考虑,给出个变量的个方程:对其近似解得修正量可以通过解下边的方程来确定:式中等号右边的矩阵都是对于的值。这一矩阵称为雅可比(JACOBI)矩阵。按上述得到的修正向量后,得到如下关系这比更接近真实值。这一步在收敛到希望的值以前重复进行,一般要反复计算满足为预先规定的小正数,是第n次迭代的近似值2用牛顿法计算潮流时,有以下的步骤:输入线路,电气元件参数,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 给这各节点电压初始值 。 将以上电压初始值代入式(438a)式(438c)或式(445c)、(445a),求出修正

8、方程式中的不平衡量 。将各节点电压的初值代入式(4-41a)、式(4-41b)或式(4-49a)式(4-49d),求修正方程式的系数矩阵雅克比矩阵的各个元素。解修正方程式,求各节点电压的变化量,即修正量。 计算各节点电压的新值,即修正后值运用各节点电压的新值自第三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计算平衡节点功率和线路功率。其中,平衡节点功率为 线路功率为 从而,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为 3程序框图如下:输入原始数据形成导纳矩Y阵给定电压初值,对于PQ结点,按式计算P(r),Q(r)对于PV结点,按式计算,启动是否|P(r),Q(r)| ?计算雅克比矩阵各元素解修正方程式,求e(r),f(r)用e(r+1)=e

9、(r) e(r), f (r+1)=f(r) f (r)修正结点电压以e(r+1)e(r), f (r+1)f (r)以(r+1)r按系统的潮流分布计算平衡节点功率及线路功率输出根据牛顿法,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如下:程序%本程序的功能是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function yclear;clc;n=input('请输入节点数:n=');nl=input('请输入支路数:nl=')isb=input('请输入平衡母线节点号isb=')pr=input('请输入误差精度pr=')b=input('请输入由之路参数形

10、成的矩阵B1=')V=input('请输入各节点参数形成的矩阵B2=')S=0+0i;-3.7-1.3i;-2-1i;-1.6-0.8i;5;%各节点的注入功率%S=0+0i;-3.7-1.3i;-7-5i;-1.6-0.8i;5;%各节点的注入功率w1=zeros(2*n-2,1);P=real(S);Q=imag(S);e=zeros(1,n);f=zeros(1,n);E=zeros(1,n);Y=zeros(n);for i=1:nl%导纳矩阵生成 p=b(i,1);q=b(i,2); Y(p,q)=Y(p,q)-1./(b(i,3)*b(i,5); Y(q,p

11、)=Y(p,q); Y(q,q)=Y(q,q)+1./b(i,3)+b(i,4)./2; Y(p,p)=Y(p,p)+1./(b(i,3)*b(i,5)2)+b(i,4)./2;enddisp('导纳矩阵Y:')disp(Y)U=zeros(1,n);G=real(Y);B=imag(Y);for i=1:ne(i)=real(V(i,1);f(i)=imag(V(i,1);U(i)=V(i,3);B(i,i)=B(i,i)+V(i,3);endT=0;co=0;d=0;while T=0 A=0;co=co+1;for i=2:n %生成雅可比矩阵和功率修正量 for j=2

12、:n x=0;x1=0; if V(i,2)=2 for r=1:n x=x+(e(i)*(G(i,r)*e(r)-B(i,r)*f(r)+f(i)*(G(i,r)*f(r)+B(i,r)*e(r); x1=x1+(f(i)*(G(i,r)*e(r)-B(i,r)*f(r)-e(i)*(G(i,r)*f(r)+B(i,r)*e(r); end w(2*i-1)=P(i)-x; w(2*i)=Q(i)-x1; else if V(i,2)=3 for r=1:n x=x+(e(i)*(G(i,r)*e(r)-B(i,r)*f(r)+f(i)*(G(i,r)*f(r)+B(i,r)*e(r); e

13、nd w(2*i-1)=P(i)-x; w(2*i)=U(i)2-(e(i)2+f(i)2); end end h=0;h1=0; if V(i,2)=2 if i=j for r=1:n if r=i continue end h=h+(G(i,r)*f(r)+B(i,r)*e(r); h1=h1+(G(i,r)*e(r)-B(i,r)*f(r); end J(2*i-1,2*j-1)=2*G(i,i)*f(i)+h; J(2*i-1,2*j)=2*G(i,i)*e(i)+h1; J(2*i,2*j-1)=-2*B(i,i)*f(i)+h1; J(2*i,2*j)=-2*B(i,i)*e(i

14、)-h; else J(2*i-1,2*j-1)=-B(i,j)*e(i)+G(i,j)*f(i); J(2*i-1,2*j)=G(i,j)*e(i)+B(i,j)*f(i); J(2*i,2*j-1)=-G(i,j)*e(i)-B(i,j)*f(i); J(2*i,2*j)=-B(i,j)*e(i)+G(i,j)*f(i); end else if V(i,2)=3 if i=j for r=1:n if r=i continue end h=h+(G(i,r)*f(r)+B(i,r)*e(r); h1=h1+(G(i,r)*e(r)-B(i,r)*f(r); end J(2*i-1,2*j

15、-1)=2*G(i,i)*f(i)+h; J(2*i-1,2*j)=2*G(i,i)*e(i)+h1; J(2*i,2*j-1)=2*f(i); J(2*i,2*j)=2*e(i); else J(2*i-1,2*j-1)=-B(i,j)*e(i)+G(i,j)*f(i); J(2*i-1,2*j)=G(i,j)*e(i)+B(i,j)*f(i); J(2*i,2*j-1)=0; J(2*i,2*j)=0; end end end endend%disp(J)%disp(w)for i=3:2*n%高斯消去法求电压修正量 for j=3:2*n J1(i-2,j-2)=J(i,j); ende

16、ndfor i=3:2*n w1(i-2)=w(i);endu=zeros(2*n-2,1);N=2*n-2;for k=1:N m=0; for i=k+1:N m=J1(i,k)./J1(k,k); w1(i)=w1(i)-m*w1(k); for j=k+1:N J1(i,j)=J1(i,j)-m*J1(k,j); end endendu(N)=w1(N)./J1(N,N);for i=N-1:-1:1 c=0; for k=i+1:N c=c+J1(i,k)*u(k); u(i)=(w1(i)-c)./J1(i,i); endend%disp(u) for i=1:2*n-2 Jd=a

17、bs(u(i); if Jd>pr A=A+1; end end bm(co)=A; if A=0 T=1; else for i=1:n-1 f(i+1)=f(i+1)+u(2*i-1); e(i+1)=e(i+1)+u(2*i); end d=d+1; end enddisp('迭代次数=')disp(d)disp('每次不满足个数=')disp(bm)for i=1:n V1(i)=sqrt(e(i)2+f(i)2); O(i)=atan(f(i)./e(i)*180./pi;enddisp('各节点电压大小=')disp(V1)di

18、sp('各节点电压相角=')disp(O)E=complex(e,f);disp('节点电压=')disp(E) for i=1:n%各节点功率 o1=0; for j=1:n o1=o1+conj(Y(i,j)*conj(E(j); end S1(i)=E(i)*o1;enddisp('各节点功率=')disp(S1)for i=1:nl%各支路首末端功率 p=b(i,1);q=b(i,2); if b(i,5)=1 S2(p,q)=E(p)*(conj(E(p)*conj(b(i,4)./2)+(conj(E(p)-conj(E(q)*con

19、j(1./b(i,3); S2(q,p)=E(q)*(conj(E(q)*conj(b(i,4)./2)+(conj(E(q)-conj(E(p)*conj(1./b(i,3); else S2(q,p)=-E(q)*conj(E(p)./b(i,5)-E(q)./b(i,3); S2(p,q)=E(p)*conj(E(p)./b(i,5)-E(q)*(1./(b(i,5)*b(i,3); endenddisp('各支路首端功率=')for i=1:nl p=b(i,1);q=b(i,2); disp(S2(p,q)enddisp('各支路末端功率=')for

20、i=1:nl p=b(i,1);q=b(i,2); disp(S2(q,p)enddisp('各支路功率损耗=')for i=1:nl%网络总损耗 p=b(i,1);q=b(i,2); DS(p,q)=S2(p,q)+S2(q,p); disp(DS(p,q)enddisp('网络总损耗=')D=0;for i=1:n D=D+S1(i);enddisp(D) 程序三 . 算例1题目所给条件及要求:题目所给条件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10kv 10kv 10kv;变电所负荷分别为:60Mw 50Mw 60Mw 60Mw。功率因数,

21、变电所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WVA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短路电压。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阻是,单位长度的电抗为,单位长度的电纳为。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400MW,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145MW。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对给定的元件参数,画等值电路图。输入各支路数据,利用所给的程序,进行潮流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

22、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要求调整范围在10-10.7之间)轮流断开环网一回线,分析潮流的分布。利用DDRTS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行结果的比较。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2. 等值电路的计算过程电压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标准之一。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将对人身及其用电设备产生重大的影响。保证用户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是电力系统调度的基本任务之一。当系统的电压偏离允许值时,电力系统必须应用电压调节技术调节系统电压的大小,使其维持在允许值范围内。本文经过手算形成了等值电路图,并编写好了程序得出节点电压标幺值,使其满足所要求

23、的调整范围。 系统的等值电路图:发电厂一发电厂二电变所1变电所2变电所3变电所4我们首先对给定的程序输入部分作了简要的分析,程序开始需要我们确定输入节点数、支路数、平衡母线号、支路参数矩阵、节点参数矩阵。为了保证整个系统潮流计算的完整性,我们把凡具有母线处均选作节点,这样,共有10条母线即选定10个节点,我们确定发电厂一母线为平衡节点,节点号为,发电厂二母线为PV节点,节点号为,其余节点均为PQ节点,节点号见等值电路图。 确定完节点及编号后,各条支路也相应确定了,网络中总计有10条支路,我们对各支路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所给实际电路图和题中的已知条件,有以下公式计算各输电线路的阻抗和对地支路电容

24、的标幺值和变压器的阻抗标幺值。选择电压基准值为 和功率基准值,所以 。 计算各线路参数:支路阻抗 支路对地电容 支路60km输电线路: 支路50km输电线路:支路70km输电线路:支路60km同杆架设双回线:支路70km同杆架设双回线:支路70km铜杆架设双回线: 计算各变器参数: 75MVA的变压器: 两台变压器并联,得阻抗 假设我们所采用的变压器有5个抽头,电压调节范围为2*2.5%, 对应的分接头开始时设变压器高压侧主分接头,设四个变电所变压器的非标准变比,降压变压器5个分接头的非标准变比如下,以备调压时选用变压器非标准变比按照上面数据输入后到得到各个接点电压标幺值,具体检验过程如下:

25、可得出变压器二次侧的实际电压: 形成节点参数矩阵时,还需要我们计算出各节点所接发电机功率,节点负荷功率(可根据负荷有功功率,发电机有功功率及已知的功率因数计算)变电所1 变电所2 变电所3 变电所4 平衡节点为节点,所设节点电压的初始值为,给定值为1.05PV节点为节点,给定电压值为1.05,四. 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分析与DDRTS潮流计算比较在进行潮流计算前先规定三个矩阵 V矩阵:各节点电压初始值、节点分类号('1'为平衡节点,'2'为PQ节点,'3'为PV节点)、节点电压给定值,节点所接的无功补偿设备容量故其V矩阵为 b矩阵:支路始端

26、号、支路末端号、支路阻抗、线路电容、支路变比故b矩阵为 S矩阵:节点的注入功率为正,输出功率为负故S矩阵为1.对给定负荷的潮流计算分析(程序见附录)取pr=0.00001等条件按要求输入后,可得到迭代次数= 3每次不满足个数= 17 18 13 0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231 1.0229 1.0196 1.0284 1.0500 1.0251 1.0337 1.0213 1.0311各节点电压相角= 0 -0.8624 -0.6357 -0.2351 0.9790 2.8982 -4.6241 -3.7439 -4.0241 -2.7416节点电压= Columns 1 th

27、rough 8 1.0500 1.0229 - 0.0154i 1.0229 - 0.0113i 1.0196 - 0.0042i 1.0283 + 0.0176i 1.0487 + 0.0531i 1.0218 - 0.0826i 1.0315 - 0.0675iColumns 9 through 10 1.0188 - 0.0717i 1.0299 - 0.0493i各节点功率= Columns 1 through 8 0.9002 + 0.6776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28、1.4500 + 0.1580i -0.6000 - 0.3700i -0.5000 - 0.3100iColumns 9 through 10 -0.6000 - 0.3700i -0.6000 - 0.3700i利用DDRTS比较结果:结果分析之间。接下来根据当前的电压情况进行调整:因为四个节点电压都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所以,在该种负荷下可以不用进行电压的调整。和DDRTS潮流计算的结果比较,电压相差也非常的小。2.负荷按照一定比例变化的潮流计算分析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比例增大;各节点电压大小=1.0500 1.0221 1.0219 1.0184 1.0276 1.0500 1.

29、0227 1.0312 1.0186 1.0288各节点电压相角= 0 -0.9035 -0.6966 -0.3283 0.8594 2.7618 -4.7529 -3.8772 -4.2073 -2.9467节点电压= Columns 1 through 7 1.0500 1.0220 - 0.0161i 1.0218 - 0.0124i 1.0184 - 0.0058i 1.0275 + 0.0154i 1.0488 + 0.0506i 1.0192 - 0.0847iColumns 8 through 10 1.0288 - 0.0697i 1.0158 - 0.0747i 1.0274

30、 - 0.0529i各节点功率= Columns 1 through 7 0.9476 + 0.7009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0.0000 + 0.0000i 1.4500 + 0.1892i -0.6120 - 0.3800i Columns 8 through 10 -0.5100 - 0.3200i -0.6120 - 0.3800i -0.6120 - 0.3800i结果分析N之间。接下来据当前的电压情况进行调整:7节点电压标么值为1.0227, 8节点电压标么值为1.0312, 9节点电压标么值为1

31、.0186, 10节点电压标么值为1.0288; 与DDRTS比较:因为四个节点电压都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所以,在该种负荷下可以不用进行电压的调整。和DDRTS潮流计算的结果比较,电压相差也非常的小。 四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240 1.0240 1.0207 1.0292 1.0500 1.0276 1.0361 1.0240 1.0333各节点电压相角= 0 -0.8213 -0.5748 -0.1422 1.0981 3.0339 -4.4960 -3.6113 -3.8419 -2.5376结果分析:负荷按2%比例下降时,各母线电压变

32、化不大,基本符合电压质量的要求。与DDRTS比较: 变电所1、4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变电所2、3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233 1.0226 1.0192 1.0285 1.0500 1.0268 1.0320 1.0195 1.0325各节点电压相角= 0 -0.8552 -0.6365 -0.2345 0.9913 2.9115 -4.5355 -3.8122 -4.1071 -2.6501结果分析:在该种负荷变化下,各母线电压变化不大,基本符合电压质量的要求。与DDRTS比较:3.轮流断开环网一回线潮流分析: 断开支路后,参数变化及其调节方法

33、:支路矩阵B变化: 1.0000 3.0000 0.0220 + 0.0530i 0 + 0.1020i 1.0000 2.0000 3.0000 0.0160 + 0.0380i 0 + 0.0740i 1.0000 3.0000 4.0000 0.0096 + 0.0230i 0 + 0.1760i 1.0000 4.0000 5.0000 0.0110 + 0.0270i 0 + 0.2060i 1.0000 5.0000 6.0000 0.0110 + 0.0270i 0 + 0.2060i 1.0000 7.0000 2.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34、8.0000 3.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9.0000 4.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10.0000 5.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各节点电压大小=1.0500 0.9743 0.9999 1.0032 1.0202 1.0500 0.9710 1.0084 1.0031 1.0220各节点电压相角= 0 -2.8897 -1.9200 -1.6693 -0.6168 1.1323 -7.0606 -5.1795 -5.5898 -4.4008结果分析:变电所1,2的高压母线和变电所1

35、的低压母线偏低,不符合电压质量要求,而整体电压偏低,可以首先考虑调节发电厂一的机端电压,将机端电压调到1.1。或者,断开一回线12时,23和7号母线电压均满足要求。在2号节点加入0.4的无功补偿后,三个节点均满足要求。调节后的参数为: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041 1.0136 1.0129 1.0251 1.0500 1.0042 1.0234 1.0139 1.0274各节点电压相角= 0 -3.4834 -2.1864 -1.8451 -0.6954 1.1553 -7.3962 -5.3546 -5.6865 -4.4415与DDRTS比较:比较分析:在DDRTS软件中,

36、调整机端电压后,各节点电压都满足要求。断开支路后,参数变化及其调节方法:支路矩阵B变化:1.0000 2.0000 0.0190 + 0.0460i 0 + 0.0880i 1.0000 1.0000 3.0000 0.0220 + 0.0530i 0 + 0.1020i 1.0000 3.0000 4.0000 0.0096 + 0.0230i 0 + 0.1760i 1.0000 4.0000 5.0000 0.0110 + 0.0270i 0 + 0.2060i 1.0000 5.0000 6.0000 0.0110 + 0.0270i 0 + 0.2060i 1.0000 7.0000

37、 2.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8.0000 3.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9.0000 4.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10.0000 5.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183 1.0215 1.0185 1.0279 1.0500 1.0199 1.0320 1.0201 1.0305各节点电压相角= 0 -1.1598 -0.2833 0.1080 1.3120 3.2204 -4.9584 -3.4009 -3.

38、6892 -2.4126结果分析N之间。与DDRTS比较:断开支路后,参数变化及其调节方法:支路矩阵B变化: 1.0000 2.0000 0.0190 + 0.0460i 0 + 0.0880i 1.0000 2.0000 3.0000 0.0160 + 0.0380i 0 + 0.0740i 1.0000 3.0000 4.0000 0.0096 + 0.0230i 0 + 0.1760i 1.0000 4.0000 5.0000 0.0110 + 0.0270i 0 + 0.2060i 1.0000 5.0000 6.0000 0.0110 + 0.0270i 0 + 0.2060i 1.

39、0000 7.0000 2.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8.0000 3.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9.0000 4.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10.0000 5.0000 0.0037 + 0.1115i 0 1.0500 各节点电压大小=1.0500 1.0069 0.9965 1.0008 1.0190 1.0500 1.0072 1.0046 1.0004 1.0206各节点电压相角= 0 -1.6449 -2.1359 -1.9087 -0.8812 0.8422 -5.5352

40、 -5.4189 -5.8496 -4.6748结果分析:支路断开时,各节点电压都会偏低,这是由于发电厂所提供的无功和有功只能通过一条输电线路给各个变电所,故线路上无功损耗比较大,造成有的母线电压无功不足,电压偏低。可以通过就地无功补偿调压,在3节点加入0.1的无功补偿后,3号节点能满足要求。在DDRTS软件中,在变电所2、投入电容器,取调整后的参数:各节点电压大小= 1.0500 1.0093 1.0007 1.0038 1.0205 1.0500 1.0098 1.0093 1.0038 1.0223各节点电压相角= 0 -1.6882 -2.2173 -1.9611 -0.9028 0.

41、8523 -5.5593 -5.4712 -5.8769 -4.6846与DDRTS比较:调节后电压满足要求,且和DDRTS比较也较为接近。电压比较节点12345原始数据1.05001.02311.02291.01961.0284上升2%1.05001.02211.02191.01841.0276增加/减小0-0.001-0.001-0.0012-0.008下降2%1.05001.02401.02401.02071.0292增加/减小0+0.0009+0.0011+0.0011+0.0008上升下降1.05001.02331.02261.01921.0285增加/减小0+0.0002-0.00

42、03-0.0004+0.0001电压比较节点678910原始数据1.05001.02511.03371.02131.0311上升2%1.05001.02771.03121.01861.0288增加/减小0+0.0026-0.0025-0.0027-0.0033下降2%1.05001.02761.03161.02401.0333增加/减小0+0.0025-0.0021+0.00270.0022上升下降1.05001.02681.03201.01951.0325增加/减小0+0.0017-0.0017-0.0018+0.0014五课程设计心得从本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中,通过计算在不同的负荷下

43、各支路节点潮流分布的变化,分析负荷变动时,对电压,功率的影响,我们掌握了常用的调整电压的措施。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当中,锻炼了自己实际操作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采用三种调整电压的措施:改变机端电压调压,一般情况下首先考虑的就是改变机端电压调压,通常采用逆调压方式,尤其在整体电压偏高或偏低时;改变变压器的变比调压,因为改变变压器的变比不需要二次投资,所以该种调压方式也很重要;投入电容器,加无功补偿设备调压,当调节变压器的变比后仍然不能满足电压质量的要求,或网络中无功不足时就需要就地补偿无功,减小支路损耗,改善电压质量,通常我们将调节变压器变比和无功补偿一起考虑,尽量做到电容器投入容量最小。在实际

44、的系统中我们知道还可以通过改变输电线路参数调压,例如串联电容器,但是这种调压措施并没有改变无功的大小,只是改变无功的分布,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求实际电路的等值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合理的假设。由于高压母线的电压为110KV,我们取电压基准值为110KV,功率基准值为100MW,根据各负荷的不同求不同变压器的参数,励磁支路因数值比较小,对电网影响较小,所以可忽略。节点3因为有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的要求,所以发电机发出的功率一定要先满足负荷的要求。对题目中的11个节点进行编号,1节点为平衡节点,2节点为PV节点,其余节点都为PQ节点。对节点1、2选取合理的电压和功率初始值,其他节点电压标幺值选1,从而得出支路参数矩阵B1和节点参数矩阵B2。根据初始值运行所得的结果一般不会满足题目的要求,所以我们要调节PV节点的注入功率和节点的电压以及平衡节点的电压。调试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