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战2020中考化学基础演练专题五十三: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A 导热性B 导电性C 吸附性D 可燃性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D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都是黑色固体 是同一物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物理性质相似 化学性质相似 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A B C D 4.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和下列化学实验原理最相似的是( )A 吸附B 溶解C
2、 过滤D 结晶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 金刚石、石墨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6.硅(Si)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B 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 碳表现氧化性D 二氧化硅是还原剂7.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B
3、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C 石墨烯属于化合物D 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考点二:碳的氧化物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2.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 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 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3.下列关于一
4、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B 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使人中毒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4.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5.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6.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
5、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
6、,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1)甲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描述产生的现象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澄清石灰水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8.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
7、刚出现浑浊时,(填写“可以”或者“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A. 36:3 B. 40:3 C. 48:3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 B C D 3.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
8、于水。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氨气B 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C 多余的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D 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相同4.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生成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为了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可将橡胶管用止水夹夹住,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内注水,当,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3)实验过程中加注的稀盐酸的液面必须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的理由是。6.在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
9、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同学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1)如果推测此气体是二氧化碳,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2)若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_,收集装置应选用_(填序号);(3)如用下图中F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由_端导入(填“a”或“b”)。备战2020中考化学基础演练专题五十三: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 )A 导热性B 导电性C 吸附性D 可燃性【答案】B【解析】由实验的图示可知,石墨电极芯串联在线路中,该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
10、极芯的导电性。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有滑腻感,可以做电极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D 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答案】A【解析】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作电极,与滑腻感无关,A说法不正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说法正确;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异味,C说法正确;金刚石的硬度大,可切割玻璃,D说法正确。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都是黑色固体 是同一物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物理性质相似 化学性质相似 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A B C D 【答案】B【
11、解析】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碳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比较大,化学性质相似。4.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和下列化学实验原理最相似的是( )A 吸附B 溶解C 过滤D 结晶【答案】A【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有毒物质和色素等,戴活性炭口罩防雾霾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可吸入颗粒物等,与吸附的原理最相似。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 金刚石、石墨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其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
12、方式不同。6.硅(Si)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B 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 碳表现氧化性D 二氧化硅是还原剂【答案】A【解析】根据提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在反应中,碳能夺取二氧化硅中的氧具有还原性,碳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只有A正确。7.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B 石
13、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C 石墨烯属于化合物D 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答案】A【解析】单侧石墨成为石墨烯为碳的单质其化学式为C,化合价为0价,根据石墨烯是最坚硬的材料可知石墨烯硬度大于金刚石的硬度。考点二:碳的氧化物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光合作用,故A说法错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
14、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B说法正确;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而中毒,故C说法正确;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故D说法正确。2.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 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 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 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答案】B【解析】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氧气与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
15、体,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无法区分;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盛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会变瘪。3.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B 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使人中毒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不能
16、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做大棚中的气体肥料。4.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实验中所需一氧化碳可通过胶头滴管加入酸的方法来制取一氧化碳,可现制现用,A正确;该套装置比较小,节约药品,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现象比较明显,B正确;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C正确;甲酸在热的浓硫酸的作用下分
17、解为水和一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D不正确。5.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属于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答案】C + O2CO2放热【解析】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6.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
18、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和CO的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答案】(1)反应条件不同 6CO2+6H2OC6H12O6+6O2(2)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 CO2+Ca(OH)2=CaCO3+H2O (3)1:2【解析】(1)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
19、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反应条件不同;光合作用的反应原理是二氧化碳与水在叶绿素和光照条件下生成葡萄糖与氧气。(2)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3)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应,可假定反应时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m:n,则只要化学式能化为形式(CO)m(H2)n,是正确的甲醇(CH4O)可变为(CO)1(H2)2,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1:2。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1)甲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见装置A),并轻
20、轻振荡试管。描述产生的现象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澄清石灰水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系在导气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答案】(1)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试管内液体变成红色 CO2+H2O= H2CO3(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解析】(1)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同时由于气体减少,试管内液面会上升;(2)澄清石灰水溶液滴入烧瓶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气体进入气球,使
21、气球膨胀。8.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填写“可以”或者“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A. 36:3 B. 40:3 C. 48:3【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1)不能(2)A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
22、行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常因为生产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而使反应物不能充分接触,导致反应停止,故实验室一般不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2.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结合实验装置图可以判断是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氧气,是向上排空气收集气体,可以收集氧气,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3、不能用于收集氧气。3.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氨气B 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C 多余的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D 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相同【答案】A【解析】根据氨气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排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由于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所以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不相同,因此只有A正确。4.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答案】D【解析】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监测数据应用与决策支持考核试卷
- 棉纺纱线在家居用品的应用考核试卷
- 车站结构施工方案
- 图书出租员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考核试卷
- 物流设备企业战略规划考核试卷
- 市场调查在高端餐饮服务行业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输送轨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轻型悬挂输送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豪华哑光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推式饲料收获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招聘112人往年题考
- 数字化赋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与价值共创视角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
- DB15T 2403-2021肉羊育种数据管理规范
- 口腔种植专用病历【范本模板】
- 《空中领航学》4.2 确定飞机位置
-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精)
-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ppt全套教程课件(最新)
- GB-T 18348-2022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高清版)
-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实验室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