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讲稿_第1页
苏州园林讲稿_第2页
苏州园林讲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园林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市59中的杨凤琴,今天我讲的是苏州园林。 下面我开始上课。一、导入同学们,前两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我们知道了中国的桥梁建筑,美在和谐。今天我们走进苏州,领略一下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苏州园林(板书)的和谐美和图画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老师前些年去苏州时拍的拙政园中的回廊,留园中的假山好看吗?二、作者简介:有哪位同学读过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叶老何许人也?谁来说一说?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发表了长篇小说夜倪焕之,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教育专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

2、和以往不同,老师要变下方式,就是我们要学习朗读说明文,有同学说了:说明文没有感情干巴巴的有什么可读的?今天我们就试着以导游的身份,以叶老的文章为蓝本,向朋友们介绍美丽的苏州园林。三、说明文朗读要求: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请同学们拿起笔,把不懂的字词注上音,注意老师的语调、语音、语气、停顿和节奏,用标记符号做下标记,再整体感知苏州园林的特点。读完课文我们发现,本文条理非常清楚,结构很严谨,介绍苏州园林的时候,没有提到过一个园林的名字,写的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的特点。叶老的这篇文章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做的序文,一点儿也不干巴,不枯燥,相反,本文语言优美,很多地方写的饶有趣味。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感受叶老文字的

3、魅力?(师正音 轩榭 丘壑 嶙峋 镂空 重峦叠嶂)好,下面老师说一下朗读要求:(板书) 说明文的朗读不像散文(安塞腰鼓)诗歌(致橡树)的朗诵,可以融进去朗诵者自己的情感,属于一种再创造,说明文的朗读必须要忠实于原文,要读的让人听得明白,听得清楚,给人留下印象。1、用普通话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2、做到“四不”:不漏读、不增读、不倒读、不错误;3、把握文章基调,说明文基调一般是平实,语速适中,语调和缓,凡是说明作用、特点的地方,要重读、读实4、注意节奏停顿。无论是句与句或者是段与段之间的停顿都要根据内容把握。5、这是一篇介绍我国高超的园艺水平的文章,文中洋溢着对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高超艺术的的赞美。

4、朗读时要注意独处赞美之情。四、请同学们按照老师要求朗读课文,一会儿请三位同学来读一下,同学们打分。生1 生2 生3朗读(略)三位同学读完了,我们从朗读的角度,从普通话、音量、重音、节奏、语速等方面来评价一下,并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同学们的发言很积极热烈也很中肯,特别是这位女同学,听的非常认真,评价非常准确到位,给三位同学分别打了75,80,95分,并且做到了给分有理,扣分有据。老师友情提示一下:在同学朗读的过程当中,如果有读错的地方,同学们可以做标记,但不可以打断哦,否则,会影响该同学的情绪呢。第一:这3位同学的朗读声音洪亮,普通话很标准,悦耳动听。第二:字音准确,语速适当。第三:停顿需要注意

5、,我们朗读时不要学生腔,语调舒缓,亲切自然。五、老师放一段姑苏风光,和着背景音乐,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四人一小组小声讨论本文的关键句,每组派一个代表把本组找出的关键句给朗读出来,并说说为什么要选这一句,为什么要这种语气去读。 1、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图画美,“图画”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2、他们/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 / 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切 决不:用肯定语气介绍苏州园林的特征,为强调共同点“

6、图画”。败笔:字、诗、画文章、设计等方面的缺点和疏漏)。3、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 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6、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7、游览者/ 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 / 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9、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刚才各小组的同学都把自己的关键句朗读了出来,听同学们读的时候注意到了重音和停顿,把作者强调的重点都给读出来了。六、本文文字优美,用词准确,典雅生动而又贴切,请看大屏幕,我们再来朗读这6个句子,仔细品味。1、假山的堆叠,可以说/ 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3、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4、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6、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七、小结 这节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园林建筑的标本苏州园林,通过对本文的诵读学习,我们知道原来说明文也是可以朗读的,只是朗读的难度更大些而已,但是只要我们深入文本,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我们就可以通过声音把作者所介绍的对象,准确无误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