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编制大纲_第1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编制大纲_第2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编制大纲_第3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编制大纲_第4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计划方案编制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二O一一年十二月目录1 总论41.1指导思想41.2基本原则41.3编制依据41.4时限划分52 示区背景62.1示区概况62.2示区环境现状82.3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163 整治任务与预期目标173.1整治任务173.2预期目标174 治理方案与实施计划184.1饮用水源地保护184.2生活污水处理方案204.3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254.4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84.5历史遗留农村工矿废弃场地治理304.6公用标识牌315 投资概算335.1投资概算依据335.2投资概算335.3资金筹措426.1社会效益436.2生态环境效益437

2、 运行维护与管理447.1运行管理447.2运行费用448保障机制458.1组织保障458.2施工进度保障458.3工程质量保障458.4资金保障458.5管理制度保障458.6宣教培训保障45附件1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料收集46附件2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状调查表格46附件3 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章节601 总论重点叙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区项目的背景以与任务的由来。1.1指导思想应结合示区农村环境保护实际,积极落实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有关精神和政策,切实解决农村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通过连片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叙述可达到何种预期效果。1.2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基

3、本原则: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工作整合到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相关规划中,结合示区域整治容和整治重点,统筹安排,分步推进。突出重点、示先行:以解决“问题村”为首选,以推进连片农村环境改善为重点,通过优化技术方案、选择示技术方案、选择示试点,体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行效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将农村建设、“五个全覆盖”、“百镇建设”等相关工作,整合到连片整治示工作,实行集中投入,共同推进,确保示工作扎实开展。创新机制、注重实效: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连片整治“资金注入、监督管理、目标责任考核、村民参与和监督”机制,保证连片整治示区农村环境改善、农民受益。1.3编制依据1.3.1政策依据列出国家、省

4、关于开展农村连片整治工作的相关政策依据。1.3.2资金管理依据列出国家,省关于连片整治示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依据。1.3.3技术规与其他综合排污现状、治理方案、治理技术、工艺选择、工艺设计、工艺投资概算等容,列出方案中引用或参考的国家、省市已颁布和出版的技术规、技术指南、手册与标准等方案。1.4时限划分环境连片整治示村方案的实施按照启动、建设、验收三个阶段划分时限。2 示区背景2.1示区概况2.1.1示区地理位置 应首先叙述示区所在县(市、区)的地理位置与区位环境条件,示区整治村庄所属乡镇的个数与名称,整治村庄的个数与名称。 必须插入示区地理位置(见详图2-1)、以“标有地形外贸与河流”为底图

5、的治理村庄分布图(见详图2-2)图2-1 侯马市地理位置图(略)图2-2 侯马市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布局图(略)2.1.2社会经济概况应首先叙述示区所在县(市、区)的主要社会经济概况,如行政区划、乡镇个数、总人口、经济收入、畜禽养殖等直接与连片整治相关背景情况。在此基础上明确示区各整治村庄受益人口、户数、辖区面积、畜牧业发展与基础建设现状等社会经济状况。重点是围绕“社会经济调查表”总结文字容。 标明基准年并插入调查表,具体见样表2-1,并必须插入行政区划图(详见图2-3)图2-3 *县行政区划图(略)63 / 63表2-1 示区社会经济情况表( 年)序号村庄名称辖区面积(km2)总户数(户)总

6、人口(人)耕地面积(亩)经济总收入(万元)其中:工业收入(万元)人均收入(元)猪(头)牛(头)羊(只)鸡(只)兔(只)12345678910合计2.1.3自然环境概况重点叙述示区所处地形地貌单元、降水量、气温、主导风向、日照天数和最大冻土厚度以与水文地质等自然概况,并必须点明示区穿越的河流、分布的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环境敏感要素。(叙述容要简明扼要)2.2示区环境现状2.2.1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首先要说明水源地的类型,即地表水(河流或湖库)还是地下水(泉水、深井或浅井),区分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1000人以上)或分散式饮用水源地(供水人口1000人以下)。重点介绍示区饮用水源

7、地的基本情况:水源地中水源井个数、供水方式、供水规模、供水区域;水源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周围环境状况和保护措施(如井房、井台标志、宣传牌,周围围网等情况);供水水质状况,消毒杀菌设施;水源管理机构与制度建立情况等容。在以上调查结果汇总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水源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调查样表容汇总情况进行叙述,必须插入各水源井照片)。示区饮用水水源井井房与周边环境案例照片(略)2.2.2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1)用水量测算依据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30-89)、农村给水设计规(CECS82:9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50015-2003)根据当地的生活基础设施和居民生

8、活习俗与生活水平,分别对居民生活、餐饮、洗涤、洗浴、住宿以与医疗机构等不同用水环节,选用不同的用水定额取值测算水用量。(2)排水量测算依据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区实用技术指南中规定,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按取水量的60%90%取值;餐饮业、洗浴业、旅馆业的排水量依据建筑中水设计规(GB50336-2002)规定按取水量的80%90%取值;医疗卫生行业的排水量则按照医院污水处理涉与规(CECS07:2004)相关系数取值进行测算。(3)污染物排放量测算示区居民生活污水、餐饮业、洗浴业、旅馆业以与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主要污染物浓度,应采用实际的监测结果取值,在条件不具备时:居民生活依据表2-2污染物产生

9、系数进行测算;餐饮业、洗浴业、旅馆业依据建筑中水设计规(GB50336-2002),医疗卫生防疫依据2003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测算污染物浓度(见表2-3、2-4)。表2-2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测算表项目污染物产生系数(g/人.d)污染物浓度(mg/l)COD50BOD520氨氮7.0总磷0.5表2-3 各类设施废水排放主要污染物浓度 (单位:mg/L)类别宾馆、饭店办公楼、教学楼公共浴室餐饮业、营养餐厅BOD5CODcrSSBOD5CODcrSSBOD5CODcrSSBOD5CODcrSS冲厕250-300700-1000300-40026

10、0-340350-450260-340260-340350-450260-340260-340350-450260-340厨房400-550800-1100180-220500-600900-1000250-280沐浴40-50100-11030-5045-55110-12035-55盥洗50-6080-10080-10090-110100-14090-110洗衣180-220270-33050-60综合140-175295-38095-120195-260260-340195-26050-65115-13540-65490-590890-1075255-285表2-4 医院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

11、浓度项目CODcr(mg/L)BOD5 (mg/L)SS (mg/L)NH3-N(mg/L)粪大肠杆菌 (个/L)浓度围150-30080-15040-12010-501.0×106-3.0×108平均值25010080301.6×108(4)污染物排放现状示区污水量除依据村镇常住人口数外,还须考虑流动人口数,洗浴业、餐饮业客流量,宾馆、医疗机构的床位数等进行测算。排放情况应包括生活污水与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处理设施、处理量、排放量与等;污水收集系统应描述排污渠道、排污管网的铺设现状等容(参见表2-5、2-6、2-7)。(根据调查样本容叙述,插入生活污水污染现状照片

12、)示区生活污水排放现状案例照片(略)(5)存在问题在以上调查结果汇总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表2-5 示区整治村庄各类污水排放量统计表 单位:t/a排放水源单位数量总用水量(t/d)总排放量(t/d)CODcrBOD5氨氮居民人餐饮业桌数洗浴业床位旅馆业床位医疗机构床位合计表2-6 示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统计表 单位:t/a序号所属乡镇村庄名称总用水量(t/d)总排放量(t/d)CODcrBOD5氨氮1234···合计表2-7 示区生活污水排放管网现状情况表 单位:t/a序号所属乡镇村庄名称管网总长(m)已建管网(m)已

13、建的破损管网(m)未建管网(m)管网覆盖率(%)排污去向备注1234.合计2.2.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1)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处置现状示区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常住与流动人口数量直接相关,测算时应充分考虑;同时要描述生活垃圾的构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的现状;村与村周边河、渠、沟、洼地现有垃圾堆,以与村外历史形成的垃圾储存场地等情况(参见样表2-8、2-9)。(根据调查样表主要数据的汇总结果叙述文字容,必须插入生活垃圾污染现状照片)示区生活垃圾堆放案例照片(略)表2-8示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现状情况表序号所属乡镇村庄名称人口(人)户数(户)总产生量(t/d)现状收集方式现状运输方式现状处置方式

14、1234.合计表2-9示区历史垃圾场地情况表序号所属乡镇村庄名称历史垃圾堆历史垃圾简易填埋沟备注位置现有垃圾量(m3)现有垃圾堆存方式位置占地面积(m2)垃圾量(m3)1234.合计(2)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系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2.2.4畜禽养殖污染现状(1)养殖现状 重点介绍示区畜禽养殖各类、数量;规模化养殖、养殖专业户、散养户或小区养殖的布局以与养殖的基本情况;畜禽养殖圈舍完善程度、畜禽粪便贮存方式、粪便的处置与综合利用方式等容(参见表2-10)(根据调查样表容叙述、必须插入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照片)表 2-10 示区畜禽粪便产生情况表序号

15、村庄名称类别户数猪(头)牛(匹)羊(只)鸡(只)···粪便产生量(t/d)利用方式1规模化养殖专业户散养户规模化养殖专业户散养户合计规模化养殖专业户散养户示区畜禽粪便堆放案例照片(略)(2)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结果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畜禽养殖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2.2.5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重点介绍示区耕地面积,农业废弃物产生量与处置现状,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等容(参见表2-11)。同时找出农业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突出问题。(根据调查样表容叙述,必须插入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照片)表2-11示区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表序号村庄名称耕地面积(亩)化肥施用量(kg/a)农

16、药施用量(kg/a)农膜秸秆其它农业废弃物使用量(kg/a)处置方式产生量(t/a)处置方式产生量(t/a)处置方式1234···合计示区农业面源污染案例照片(略)2.2.6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场地污染现状重点介绍示区历史遗留废弃的工矿企业(无责任主体)的概况,结合废弃工业场地个数、面积、建筑物数量与建筑面积(根据建筑物特点测算拆除产生废弃物的体积),场地遗留设备名称与台套数、堆存废弃物的名称与堆放量等容(具体参见样表2-12)。同时找出历史遗留工矿场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根据调查样表容叙述,必须插入历史遗留工矿企业污染现状照片)表2-12示区历史遗留废弃工矿企业情

17、况表序号村庄名称原企业名称废弃工业场面积(m2)建筑物(m2)设备废弃物停产时间名称台/套名称(m3)123···合计示区废弃工矿场地案例照片(略)2.2.7清洁能源使用现状介绍示区清洁能源使用种类、户数与使用量以与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的能源结构。(根据调查样表容叙述)2.3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通过对以上农村连片整治示区现存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结合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支持方向与资金量,从各要素“存在的问题”中筛选出本次示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整治方案设计提供基础。3 整治任务与预期目标3.1整治任务通过对示区环境现状的分析,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工作的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

18、相结合、城镇与乡村相结合、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污染治理相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与已有环境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治理思路,开展连片整治示工作。重点实施以下任务:Ø 示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Ø 示区生活垃圾处置;Ø 示区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Ø 示区畜禽养殖粪便合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Ø 示区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场地生态修复。 通过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项目,使示区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环境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示效应的影响得到扩展。3.2预期目标3.2.1总体目标结合示区域环境问题特点,通过对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合理处置、禽粪

19、便综合利用以与历史废弃工矿场地的生态恢复等综合治理,配合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建立和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等项工作,使示区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3.2.2具体目标目标与指标的确定要结合示区连片整治效果、监管能力、宣传教育等实施示后产生的效益,具体确定各示区环境连片整治的目标与指标,指标与目标体系的确立应与方案实施的效益相对应(参见表3-1)。表3-1 示区综合整治目标指标体系建设容指标名称总体目标整治效果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设施的完好率%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畜禽

20、粪便无害化利用率%···监管能力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宣传教育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度%4 治理方案与实施计划4.1饮用水源地保护示区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工程的重点是对现有饮用水源地进行保护。对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首先要按国家规划定保护区,对保护区现有的违章建筑、固体废弃物、工矿企业进行拆除与清运;对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控制;对穿越保护区的交通干线、受污染的河流、引污灌溉的沟渠等加强监管,同时要建设隔离保护设施,设置界标、警示牌、宣传牌等容。对于分散式供水水源,重点加强对水源井本身相关设施的建设、完善和修缮,增设隔离保护设施、保护标识和宣传牌。水源保护尚应考虑制定应急

21、预案,防止污染隐患的发生。4.1.1建设容 首先要根据国家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和水源井的水文地质条件与水源井抽水试验资料,测算出每个水源井的保护围。根据保护区围列出水源地保护工程,如对水源地保护围周边的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和对遗留的各类废弃物实施清运,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新建与修缮井房、建设围网、设置水源地保护界标、警示牌、宣传牌等工程容。(必须插入工程表4-1,水源井与保护工程布局图,见样图)表 4-1 示区水源地保护建设项目工程表序号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参数保护区隔离防护与建设项目工程量其他水源地名称水源井数量需要围网的水源井个数保护区半径(m)保护区总周长(m)围网(m)界标(个)警示牌(个

22、)宣传牌(个)新建/修缮井房面积(m2)清理水源井周边违章建筑等12···合计*县农村连片整治示区饮用水保护工程布局案例图(略)4.1.2技术原则 对农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要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技术规(HJ/T338-2007)的相关容划分保护区;对分散式供水水源(供水人口一般1000人一下)暂不划分保护区,但须完善建设基础设施和保护措施。(1)农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要求 对农村集中式地表、地下饮水水源地已划分保护区的按划定保护区结果保护,对未划分者可依据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技术规中经验值确定保护区围,并依据保护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23、(2)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源保护要求 根据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指南(试行)要求,按以下原则确定保护围,并依据保护要求进行工程设计。河流型水源保护围:取水口上游不小于1000m,下游不小于100m,两岸纵深不小于50m,最大不得超过集雨围;湖库型水源地保护围:取水口半径200m围划定,但不超过集雨围;地下水水源保护围:取水口周边30-50m围。4.1.3 工程方案 (1)保护区标识设施建设 依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计,设置水源地界标、宣传牌与警示牌。 界标、宣传牌与警示牌的材质、容等按照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办公室的统一要求执行。 (必须插入标识牌、宣传牌

24、、有主要交通干线穿越者设置交通警示牌,见示意样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示意图(略)(2)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建设 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的建设,主要以物理隔离工程(井房、护栏、围网等)为主,防止人类活动与畜禽进入水源保护区对水源安全造成潜在危害。 水源地围网设计可参考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 (JTG D80-2006)。 (必须插入围网示意图) 分散式农村饮用水源地结合实际状况,除设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与标识外,应根据水源井基础设施现状因地制宜的采取保护措施。水源地围栏围网工程示意图(略)4.2生活污水处理方案4.2.1方案选取原则根据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25、201020号)、村庄整治技术规(GB50445-2008)与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HJ574-2010)等有关技术文件要求,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Ø 示区合理距离有污水处理设施者,则根据地形特征,尽可能利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且配套建设污水收集与排污管网等工程;使整治村庄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Ø 对设计进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已建设的管网应加以维护,对老化破损的管网进行更新,对未铺设管网的街区新建管网,以保证污水收集管网的覆盖率和污水收集率;Ø 对生活污水不能进入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要结合村庄所以处环境敏感程度、排污现状、地形特征、基础设施、

26、专项资金等情况,筹划污水连片或单独处理方案。Ø 污水处理的工艺应遵循简便、实用、有效、经济的原则选取,具体可参考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HJ574-2010)等规性文件。4.2.2方案概述根据以上原则,确定治理的村庄和治理方案后。应详细叙述治理方案具体容和工程量(参见表4-2) (必须插入污水处理方案布局图)表 4-2 示区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表序号村庄 名称设计处理规模(m3/d)主要工艺技术配套管网工程量说明主管网主管网1进入县(市、区)污水处理厂2小计3连片整治4小计5单独处理····

27、··4.2.3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重点介绍新建污水处理站的数量,进入每座污水处理站的村庄,现有生活污水排放量与近期规划的新增污水排放量,合理确定设计规模。进水水质可通过实测或类比、引用相关资料给出(见表4-3);出水水质原则上按照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所处区域河流水环境功能规划结果设计出水水质,当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利用时(如农灌、生态用水、清洁洒水等),可根据回用水对象设计出水(表4-4)。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略)表4-3主要污染物进水浓度设计单位:mg/L水质项目CODcrBOD 5SSNH3-NTPPH指标值表4-4 主要污

28、染物出水浓度设计单位:mg/L水质项目CODcrBOD 5SSNH3-NTPPH指标值4.2.3.1工艺选择鉴于我省大部分地区以干旱、多风、冬季长而寒冷的气候特征,综合农村污水水量少、水质波斗大的特点,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选择可选取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与其优化技术(如I-BAF)、人工湿地等技术,并尽可能的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构筑物。(必须插入新建污水处理站厂址照片,见案例照片)4.2.3.2工艺流程详述所选工艺流程,并列出工艺流程图。示区污水处理站选择案例图(略)4.2.3.3污水处理规模与构筑物设计根据污水处理站规模,重点介绍配套的主要构、建筑物与设备、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并

29、进行成本估算(参见表4-5、4-6、4-7),并给出污水处理站的占地面积等。Ø 主要构、建筑物与设备、材料表4-5 主要构、建筑物一览表构、建筑物名称尺寸(L×B×H)数量(座)结构············表4-6 主要设备与材料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台/套)备注Ø 运行成本估算表4-7 设备耗电量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使用功率(kw)装机功率(kw)备注123合计4.2.3.4污水收集管网设计与建设根据村落的街巷布局、地形情况等因素

30、,确定村庄排水管渠的布置方案。对于利用现有处理设施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村,污水和雨水应实行分流制,通过管道或暗渠收集直接送生活污水处理站,雨水应通过地面径流收集系统排至自然支、干流。对于已建合流制管网的村庄,应在污水处理设施前根据处理规模建设污水分流槽,使雨期多余水量以溢流方式排入到自然水体,以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另外,管网铺设应考虑冻土厚度确定埋深。(必须插入整治村庄污水管网布设图)检查井通常设在管网交汇、转弯、管网尺寸或坡度改变或跌水处,在直线管网段应根据表4-8的最大间距设计检查井数量。表4-8 检查井的最大间距管径或暗渠净高(mm)最大间距(m)污水管道雨水(合流)管道200

31、-4003040500-7005060800-100070801100-1500901001500,且20001001202000可适当增大在综合考虑地形与以上因素确定方案后,给出整治村庄的污水管网总长度、已建管网长度、需更新管网长度、需新建管网长度(主管网、支管网、出户管网),同时说明主管网、支管网、出户管网的管材、管径以与检查井的数量、规格等容(参见表4-9)。(必须附村庄管网布局图,见样图)表4-9 *示区整治村庄管网工程表 单位:m序号村庄名称主管网支管网出户管网检查井(个)管网合计更新新建更新新建12合计示区环境整治污水管线布局案例图(略)4.3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4.3.1 技术方案

32、(1)技术选取原则Ø 垃圾处置应以保障公共环境卫生和村民人体健康、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按照分类放置、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分类处理的要求,对不同类别垃圾采取针对性、有效性强的处理方法,并把垃圾分类和回收作为解决农村垃圾问题的优先手段。Ø 垃圾处置应统筹考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堆存和监管等重点环节,控制垃圾收运与处置过程中的污染,须应地制宜的落实和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运行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的收、储、处方式。Ø 垃圾处置还应遵循“三低一广一简单”原则。即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辐射面广、操作简单

33、的技术与模式。并使现有的垃圾收、处系统得到合理的利用。Ø 农村生活垃圾可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根据示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以垃圾不落地的原则确定示区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的运作模式。(2)垃圾收集与处置技术方案Ø 生活垃圾的收储在合理围村庄的垃圾可直接进入县(市、区)规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收集时可不进行分类。Ø 当村庄远离规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时,则实施有机与无机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置。即户垃圾分类后,无机垃圾集中收集采用简单填埋方式处置,有机垃圾集中收集后则采用实用的沤肥技术处置。Ø 垃圾处置的布局要结合示区村庄分布的条件和处置

34、技术,可采取连片或单村处理模式。同时配套垃圾处置方案确定收集装置。详述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的方案。(必须插入方案设计流程图和垃圾处置工程布局图,见样图)。 垃圾分类模式的选择根据示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垃圾分类意识与分类水平,农村生活垃圾可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有机垃圾:包括碎砖碎瓦、乱石块、混泥土、石灰块、泥土、破损玻璃、瓷块、燃料灰、塑料袋、废旧织物等;有害垃圾:包括废弃电池、过期农药、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回收垃圾:a.金属类,废旧五金、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b.纸类,报刊、杂志、黄纸板、包装纸、其他废纸等;c.塑料类,废旧塑料、

35、矿泉水瓶等;d.橡胶类,废旧橡胶、旧轮胎等。 户分类工具的选择户用垃圾收集工具主要有垃圾桶、环保袋、垃圾斗等,配备时要结合确定的方案、运输工具和居民户收集方式的需要,以经济实用、易操作为原则配置垃圾收集装备。 垃圾收集、运输方式的选择居民户垃圾收集应采取定时、定点、定线的收集方式;公用垃圾箱设置:主要针对村的公共场所和街区,用于收集户外垃圾。公用垃圾箱设置以“方便分类、方便投放、方便上车”为原则。垃圾收集箱的选择和布点要确保公共卫生保洁的需要。为了确保公共垃圾不造成二次污染,须采取垃圾不落地的模式,即在收集户用垃圾的过程中由保洁员负责将公用垃圾箱垃圾直接倒入垃圾车。垃圾转运车:垃圾转运车的配置

36、以“方便实用、经济高效”为原则,并确保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收”。根据农村(片区)的规模和实际垃圾产生量,垃圾运输设备配置应根据垃圾量(包括分类后有机与无机垃圾的分量)确定专用运输车配备的规格。即垃圾车的容量和车辆数。同时必须选择密闭式垃圾转运车,以防治生活垃圾造成线源污染。*示区垃圾处置工程布局案例图(略) 分类垃圾处置方式的选择在生活垃圾户分类的基础上,要以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为目的,根据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对环境影响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处置方式。即无机垃圾可选择合理的场地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可根据条件选用传统的堆肥和现代的综合利用技术建设处置工程。4.3.2 工程设计与建设容生活

37、垃圾处置工程主要包括:收集与转运工程、垃圾处置工程、历史垃圾清理与处置等工程容。(1)垃圾分类收集工程设计以垃圾产生设计的户数、人口核算的垃圾产生量为基础,根据生活垃圾处置方案,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的规格与数量(见样表4-10)。表4-10 示区垃圾转运项目建设工程序号所属乡镇村庄名称垃圾量(t/d)户用垃圾桶(个、规格)保洁车(辆、规格)垃圾车(辆、规格)1合计(2)生活垃圾处置工程设计有机垃圾的处置:结合各村有机垃圾数量、构成以与现行的处置方式,确定垃圾处置的选用技术、设计规模、处理工艺、利用途径等容(见样表4-11)。(插入有机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图、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实例图)。无

38、机垃圾的处置:介绍无机垃圾选定的处置方式。明确垃圾填埋场建设具体位置、距村庄最近居民点的方位和距离、垃圾填埋场的形状与库容(见样表4-11)。(必须插入比例尺适宜的以地形图为底图的垃圾填埋场平面图和各村垃圾处置工程布局图、拟选垃圾填埋场照片)表4-11 示区垃圾处置建设工程序号属乡镇村庄名称有机垃圾处置系统无机垃圾处置系统有机 垃圾(t/d)有机垃圾设计规模(t/d)场地平整(m2)拦物坝(m3)沟侧排水渠(m)沟底碾压防渗(m2)进沟简易道路(m)设计库容(万m3)合计 无机垃圾简易填埋场案例图(略)(3)历史垃圾处置工程Ø 对储存量大且对环境不会造成直接危害的历史垃圾填埋场,可直

39、接实施覆土修复;示区实施覆土修复的历史垃圾主要叙述填埋沟的位置、需覆土的面积、覆土的厚度、覆土后的用途。Ø 对堆存量小且对环境危害大的填埋场和分散堆积在村中与周边的混合垃圾,则采取集中清理的方式将其清运至县(市、区)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实施集中清运的历史垃圾主要叙述垃圾堆的个数、堆存量、垃圾清运的去向、处置方式与清运距离。(参见样表4-12、必须插入以地形图为底图的历史垃圾处置场分布图)表4-12 示区历史垃圾场处置工程序号所属乡镇村庄历史垃圾填埋沟历史垃圾堆填埋沟位置需覆土面积(m2)覆土量(m3)个数清运量(m3)清运距离(km)123合计4.4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4.4.1技术选

40、取原则(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遵循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农业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理念,推进畜禽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整治。(2)污染防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济性和实用性结合,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结合,有效利用和全面处理结合”的方针,实行“生态养殖、清洁生产、资源化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技术路线。污染防治措施应优先考虑资源化综合利用。(3)发展清洁养殖小区,重视圈舍结构、粪污清理、饲料配比等环节,注重降低资源耗损和污染负荷,提高源头减排、末端治理效率,实现减量化或“近零排放”。(4)鼓励畜禽养殖规模化和粪污利用大型化、专业化,发展适合不同规模

41、和不同形式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4.4.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案示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的重点是对散养以与达不到规模化养殖专业户的圈舍进行修缮、产生的畜禽粪便进行收集与综合利用;在条件允许时,亦可考虑利用有机垃圾处置工程。原则不考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处理与利用问题。示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可根据示区村庄所处位置的环境敏感度、村庄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的确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工程,逐步推动畜禽养殖人畜分离和规化养殖场与畜禽粪便的合理处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案建设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规划建设村外养殖小区,逐步实现人畜分离;(2)暂时还做不到人畜分离的村庄,应对村散养

42、户不规的圈舍进行修缮,重点是防渗和防臭;(3)对于散养户可根据养殖户粪便产生量,因地制宜的建设户用或集中式密闭的贮粪池,贮粪池规格按照畜禽粪便处置方式所需贮存时间进行设计,户用贮粪池的建设尽可能的考虑与户用旱厕的一体化或贮粪池与旱厕相通,促进人畜粪便实现统一贮运;(4)圈舍、贮粪池除臭。首先使圈舍粪便与时入池,同时周期性的对畜禽圈舍地面、墙壁、舍顶进行除臭剂喷洒;(5)畜禽粪便清运。根据粪便产生量和清运周期统一配备密闭式吸粪车、拉粪车,对畜禽粪便实施统一清运;(6)畜禽粪便的集中处置可利用有机肥加工和不同方式的普通沤粪处置技术等。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可在村外空旷荒地或田间地头建设传统的堆肥处置

43、工程。总之,示区畜禽养殖粪便处置,应根据以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容确定方案,并依据治理重点、治理对象、畜禽粪便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的方式选择具体的工艺与技术。(必须插入治理方案框图)4.4.3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容示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重点是对畜禽粪便的处置。工程建设容要根据治理工艺技术,确定粪便处置的工程布局、工程设计规模和配套的设施与设备与构筑物等建设容,如修缮圈舍的个数、面积,建设贮粪池的个数、容积;配套吸粪车类型、规格、数量;粪便处置工程规模、主要设备名称与台套数、主要构筑物的规格、个数和材料消耗等(表4-13)。(必须插入畜禽粪便处置工程布局图,畜禽粪便处置工艺流程图)*示区畜禽

44、粪便处置工程布局案例图(略)表4-13 示区畜禽粪便治理工程建设容村庄名称建设容个数容积m3设计规模建设容···新建贮粪池圈舍修缮吸粪车拉粪车有机肥加工厂·········示区新建贮粪池圈舍修缮*吸粪车*拉粪车有机肥加工厂···4.5历史遗留农村工矿废弃场地治理4.5.1技术选取原则(1)废弃物处置技术:a.废弃工矿构筑物的拆除和清理,包括人工拆除、机械拆除和爆破拆除三种;b.对于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尽量进行利用;c.暂时无法利用且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可统一清运至无机垃圾填埋场处置。(2)场地平整技术:场地平整是将工矿废弃场地改造正自然地面,由于场地平整时场地兼有挖和填,而挖和填的体型常常不规则,可采用网格法分块设计整理。(3)生态系统恢复技术:a.场地赴会应结合场地特点,因地制宜的选择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b.植被恢复技术,要以“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乡土树种或多年引种驯化并适合场地种植的外来物种。植物修复尚有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的形成。以与有利于水保持和土壤的修复;另外,应考虑我省降雨量小、气候干旱的特点,要优先选择抗干旱和耐贫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