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标准培训资料_第1页
QE标准培训资料_第2页
QE标准培训资料_第3页
QE标准培训资料_第4页
QE标准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简称QMS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简称EMSISO背景介绍1946年,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其目的是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行业标准的统一。ISO组织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ISO于1951年发布了第一个标准-工业长度测量用标准参考。目前共颁布各种标准1.6万多。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ISO”并不是首字母缩写,而是一个词 ,它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相等”,现在有一系列用它作前缀的词,

2、诸如“isometric”(意为“尺寸相等”)“isonomy”(意为“法律平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ISO该组织自我定义为非政府组织官方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参加者包括各会员国的国家标准机构和主要公司ISO Logo带你全面了解ISO9001:2015 标准换版2015年9月23日,万众瞩目的ISO9001:2015新版标准正式发布!宣告着第三代管理标准(G3)时代如期应境而来。此次发布的新版标准较之前版本变化巨大。ISO9001世界范围内被最广泛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经让全球数百万的组织受益。加快增长、提升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和保持度,这是

3、企业体验到的ISO9001所能带来的益处。先让我们一起看看ISO9001标准的改版历史。自1987年ISO 9000正式诞生以来,标准已历经了四次正式的改版:第一次改版发生在1994年,它沿用了质量保证的概念,传统制造业烙印仍较明显;第二次改版是在2000年,不论是从理念、结构还是内涵,这都是一次重大的变化,标准引入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过程方法”等基本理念,从系统的角度实现了从质量保证到质量管理的升华,也淡化了原有的制造业的痕迹,具备了更强的适用性;第三次改版是在2008年,形成了标准的第四个也就是现行有效的版本,这次改版被定义为一次“编辑性修改”,并未发生显著变化;第四次就是现在正在进

4、行着的2015版本,这次改版在结构、质量手册、风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发布时间关于ISO9001:2015 标准换版的进展,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1、2014年5月ISO 9001:2015 DIS版发布2、2014年10月新标准进入FDIS阶段3、2015年1月IAF正式发布ISO9001:2015版转换实施指南4、2015年5月ISO9001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版出台5、2015年7月ISO9001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IS)发布6、2015年9月新版ISO 9001:2015正式发布7、2018年9月三年体系转换周期,所有的ISO 9001:2008证

5、书都将作废且失效。哪些变化ISO9001这次改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列出几个最重要的变化:1、强调建立适合各组织具体要求的管理体系。2、要求组织高层能参与其中并承担责任,使质量与更广泛的业务策略相适应。3、风险防范意识贯穿整个标准,使整个管理体系适用于风险预防,并鼓励持续改进。4、对文件的规定性要求更少:如今组织机构可以自行决定需要记录什么信息,应该采用什么文件格式。5、通过使用通用的新高层结构(Annex SL),与其他主要管理体系标准保持一致。修订后的ISO 9000标准族囊括了使用ISO 9001所需要的关键术语和定义,将会与新版ISO 9001标准同时发布。A.标准更一般化和更容易被

6、服务业采用:用“goods and services产品和服务”替代“product产品”。减少原来自硬件领域的实践的规范性要求,尤其是条款7.1.4 监视和测量设备和8.5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对应的“不合格品”改为“不合格”B.组织环境:新增2条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和4.2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要求组织确定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议题和要求,并作为开发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C.过程方法:成为标准的单独要求(条款4.4.2)D.风险和预防措施:不包含“预防措施”特定要求条款,原因是正式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作为预防工具。且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和6.1处理风险和机会的措施覆

7、盖了“预防措施”的理念。E.“文件化信息”替代了“文件”和“记录”。F.产品和服务的外部提供的控制(条款8.4):涉及到所有形式的外部提供:从供应商采购,与关联公司的安排,到外包组织的过程和职能,及任何其他方式。要求组织采取基于风险的管理办法去确定适宜的控制类型和程度。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以客户为关注焦点Customer Focus领导作用Leadership全员参与Engagement of People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改进Improvement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Evidence-based Decision Making关系管理Relationship Manageme

8、nt等同中国标准: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发布日期:2016-12-30 实施日期:2017-07-01 依据:国家标准公告2016年第27号国家标准委批准2016版GB/T 19000、GB/T 19001正式发布!2016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163项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大家关注的GB/T 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和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两项国家标准。标准号:GB/T 19000-2016中文标准名称: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发布日期:201

9、6-12-30实施日期:2017-07-01代替国标号:GB/T 19000-2008标准号:GB/T 19001-2016中文标准名称: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发布日期:2016-12-30实施日期:2017-07-01代替国标号:GB/T 19001-2008ISO9001-2015与ISO9001-2008标准条款对照ISO9001-2015对应ISO9001-2008PDCA循环基于风险的思维1范围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术语和定义4组织环境4质量管理体系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质量管理体系理解相关方面的需求和期望4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0、4质量管理体系5领导作用5管理职责领导作用和承诺管理承诺总则管理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方针质量方针制定质量方针沟通质量方针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职责和权限6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策划预防措施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如何制定和沟通如何评价质量目标变更的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策划7支持6资源管理资源6资源管理总则资源提供人员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过程运行环境工作环境监视和测量资源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组织的知识能力6.2.2能力、培训和意识意识6.2.2能力、培训和意识沟通成文信息文件要求总则总则创建和更新成文信息的控制8运行7产品实现运行的策划和控制产品实现的策划产品和服务的

11、要求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顾客沟通顾客沟通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更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设计和开发总则设计和开发策划设计和开发策划设计和开发策划设计和开发输入设计和开发输入设计和开发控制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更改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采购总则采购过程控制类型和程度采购过程采购产品的验证外部供方的信息采购信息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服务提供的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

12、确认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顾客财产防护产品防护交付后的活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更改控制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产品和服务的放行采购产品的验证不合格输出的控制不合格品控制9绩效评价8测量、分析和改进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8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分析与评价数据分析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总则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出10改进改进总则不合格和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持续改进持续改进ISO9001-2015对应ISO9001-20084组织环境4质量管理体系5领导作用5管理职责6策划7支持6资源管理8运行7产品实现9绩效评价8测量、分析和改进10改进ISO9001-2

13、015与ISO9001-2008标准条款对照ISO9001:2015条款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

14、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改进 10.1 总则 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ISO9001:2008条款ISO 14001:2015新版标准正式发布2015年9月15日,备受关注的 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最终版正式发布。这对全球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ISO 14001作为世界上首个被广泛采用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现已帮助全球超过 300

15、000 家组织提升其环境绩效。目前,该标准经过了自1996年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重大改版,新版标准已于正式发布。新版标准可确保其能够继续帮助组织改进业务流程、节约成本和应对未来的环境挑战。来自 70 多个国家/地区的环境专家参与了本次改版,改版后的标准融入了一系列更新内容,旨在帮助组织处理不断变化的业务状况 从气候变化到供应链管理。ISO 14001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框架,使其能够在业务不断发展增长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浪费、节约能源。ISO 14001还能帮助企业更具创新性、改进管理体系流程、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增强企业在投资者、客户和公众眼中的信誉度。最终,这一新标准将帮助企业与环境领域

16、的变化保持同步,确保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ISO 14001:2015 的变更包括:1、新的高阶结构(HLS)采用所有管理体系标 准通用的术语、定义、标题和正文,以便在实施多个管理体系时实现轻松整合2、对于高级管理层而言,是进一步确保将环境管理纳入核心业务流程和目标的新机会3、重新聚焦组织面临的风险(例如:原材料的价格波 动)和这些风险所带来的机遇(更高的资源能效)4、对组织环境的新思考,帮助他们了解所处环境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了解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对企业自身的影响。ISO 14001:2015标准换版时间轴:1、2014年7月ISO 14001:2015 DIS版发布2、2014

17、年12月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投票通过ISO 14001:2015 DIS版,新标准进入FDIS阶段3、2015年4月ISO 14001:2015更新关键会议在英国召开,负责 ISO 14001修订的ISO 技术委员会ISO/TC 207/WG 5 表示,他们在此次会议上朝着 ISO 14001:2015的发布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4、2015年5月ISO 14001:2015 FDIS版本投票通过5、2015年9月ISO 14001:2015于9月15日正式发布。等同中国标准:GB/T24001-2016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3日实施日期:2017年5月1

18、日开始实施国家标准公告第17号发布标准号:GB/T 24001-2016中文标准名称: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英文标准名称: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发布日期:2016-10-13实施日期:2017-05-01代替国标号:GB/T 24001-2004采用国际标准号:ISO 14001:2015采标名称: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采用程度:IDT采用国际标准:ISO中国标准分类号:Z00标准类别:管理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单位: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中国标

19、准化研究院、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认监委认证技术研究所、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天津天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ISO 14001 作为世界上首个被广泛采用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现已帮助全球超过 300,000 家组织提升其环境绩效。该标准经过了自1996年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重大改版之后,新版标准已于2015年9月15日正式发布。 ISO14001:2015版相较于ISO14001:2004版标准的10大重要变化:   1“组织环境(Context of th

20、e organization)的意义”   组织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经营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面临复杂环境下的风险和机遇,组织应清楚处于何种环境下和面对何种风险和机遇,以寻求保护环境和组织发展的平衡与和谐,更加务实。   2“生命周期思考(lifecycle thinking)”   完整的生命周期需涵盖全球生态系统、上下数百年以及从自然资源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价值链,而组织作为一个很小的社会细胞,难以评价完整的生命周期,那么组织从哪里入手呢?组织应考虑在

21、策划、实施、保持和改进过程中尽可能地延伸价值链以分析评价和施加影响,考虑其行为导致的环境负荷增减,降低环境负荷的上升或在实施保护环境的行为时追求和确保环境负荷的减少,防止本愿为保护环境,但实际效果却破坏了环境,尽可能以扩展时间、空间和价值链的角度,分析环境负荷的损益之后采取行动,切实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强调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环境管理体系推行的最终是期望越来越多的组织持续改进其环境绩效,达到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以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体系的运行要确

22、保有效性、效率和效果。环境绩效可分为环境状况绩效、环境管理绩效、环境运行绩效,以往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大量组织更多地着眼于运行绩效,例如节能降耗、控制和消减排放等,对于环境状况绩效如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和均衡和环境承载力等;环境管理绩效如财务绩效、利益相关方影响和员工环境保护相关能力意识提升等关注度和推动力不足,新标准强调环境绩效并需考虑全面的绩效提升,开拓了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可期待的提升范围和重视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所取得的成绩。   4“强调领导力(leadership)”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需要资源、

23、科学方法、全员关注和参与,必然需要组织的最高管理者首先要具备能力和意识,懂得保护环境对于组织发展、社会发展以致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才能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适宜和有效性,即体系的成功离不开最高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   5“保护环境(protecting environment)”   以往的环境管理体系强调污染预防,但污染预防虽然称为“预防”,但仍偏于狭隘和末端,新标准提出“保护环境”的概念,扩展至广泛的环境科学领域,提示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不仅关注到“污染”,应从全方位的利于环境的角度

24、运行管理,例如:资源可持续利用、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和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这些都将是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方向和目标。   6“关注外包活动(outsourcing)”   随着社会分工细化,组织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大而全的模式,于是产生大量的外包活动,而当今的外包又体现为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两大方式,即一种将本组织内的设施或活动请外包方管理运行,例如很多组织采用将食堂、绿化、班车甚至变配电、仓库、污水处理厂等工辅设施外包运行;另一种形式则是将组织自身所需的过程外包,例如由外包方在组织外完成电镀、机加工、喷漆等工艺过程。对于请进组织的

25、外包管理,组织完全承担其环境影响责任和义务,却是组织间接行为而非直接运行控制,增加了风险;对于外包至组织外的过程,组织可能需承担连带法律责任风险、供应链稳定性导致的运行秩序风险及社会形象风险等,均需组织高度关注和强化管理,同时不应以外包推卸组织的环境责任。   7“强调对紧急情况的关注(emergency preparing and response)”   紧急情况具有发生时机和结果的不确定性,而且无论是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次生环境污染,都是对资源的浪费或环境的破坏,同时,据统计近些年来40%以上的

2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来源于紧急情况的次生污染,因此,紧急情况无论是涉及安全或环境污染,均应作为环境管理体系关注重点,而组织运行中的合同方往往因对组织了解不够充分、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与组织自身不同等因素,成为可能导致紧急情况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的重大不稳定因素,故而新标准中强调对紧急情况以致合同方在紧急情况方面的预防和响应的要求。   8“以“过程”代替“程序”,注重实效(processes)”   对于过程控制的强制文件化要求减弱,体系更加注重运行绩效结果,注重实效,给予组织灵活性,建立充分适宜有效的体系,利于与组织的运营及其他体系融合,强调环境管理体系作为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避免孤立和割裂,真正实现与组织内的各种管理运行活动的平衡和谐。   9“文件化信息(documented inform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