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学案_第1页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学案_第2页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学案_第3页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学习目标】    1、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加深对文言文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重难点】    能正确的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    一、考点说明    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

2、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二、知能图谱    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

3、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4、;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方法指导    确定节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    (1)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

5、“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 若夫淫雨霏霏 然则北通巫峡 诚宜开张圣廷    (2)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其如土石何    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6、 可/以一战。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例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

7、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佳木/秀而繁阴。 问/今是何世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例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    其一/犬坐/于前 山行/六七里    例中的“其一”是

8、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5、“而”字后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尔表示顺接

9、,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读。    “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例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6、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如:    瞻

10、余马首/可也。如果读成“瞻余马首可也”,那么就歪解了原意。因为原句是主谓结构,在“可”后停顿,就改变了原意。    “问今是何世”,原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如读成“问今是何世”,读成了主谓句,就读破了。    “两三点雨山前”,若读成“两三点雨山前”就读破了,原句是倒装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卢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余闻之也/久。 “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例意思是 “处在朝庭的高位

12、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天门/中断/楚江/开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上面的两句可读为“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并诵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感,熟练地处理文言文的

13、朗读停顿。    四、技巧突破    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故 / 天将降大任于是 / 人也    B、所以 /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 不能 

14、;   C、人恒 / 过,然后 / 能改    D、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亡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予 / 尝求 / 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读fú),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15、:    ()盖 / 大苏 /泛/赤壁云 (核舟记)    ()夫 / 环而攻之 / 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

16、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    (8)而 / 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9)然则 / 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10)故 / 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5、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句:其一犬

17、坐于前(狼)此句中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不能理解为“狗”,而是“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的停顿应在“其一”的后面才是正确的,即:其一 / 犬坐于前。    对下面这个类型句子的节奏划分也要遵循逻辑意义:    (11)然 / 得而腊之 / 以为饵(捕蛇者说)。    其实,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远不止这五种方法,而这五种方法也不是孤立使用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还是要准确理解文句的意思,把握住其内在的逻辑意义。    【附】例( 1 )的答案选 D ;例( 2 )的朗读节奏正确划分为:故 / 君子有不战,战 / 必胜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