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声慢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 声声慢选自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豪放与婉约两大词派各具特色,各有特点。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写景、叙事和抒情交互融合。反复吟唱时,可以深切感受到其节奏感和音乐性,声声慢作为宋词中女性词人的翘楚之作,用细腻的笔法,精准的意象描绘出宋代女性痛苦的内心世界。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在人教版必修四时才从真正意义上学习词作,诗庄词媚,其中很多道理是共同的。学习词作,仍然需要从意象入手,探究词人的情感,从词人的情感表述中探寻时代背景特征。学习声声慢,需要从本词中的关键词语入手,并解析重点意象剖析重点意象传递出来的情感
2、,从而体会词人之“愁”。三、教学目标1.赏析本词中极富音乐美和奠定全词情感的叠字;2.从词人的行为并结合本词的意象分析情感;3.探索本词中“愁”的具体内容,领会“情”与“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四、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词人通过意象建构之事感受词人具体之“愁”。五、教学难点根据“愁”的具体内容,体会情景关系。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媒体多媒体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导入新课从之前学过的唐诗引入宋词,简要介绍关于宋词的基本知识:1.词的起源:从诗中发展而来,最早成形见敦煌曲子词, 初发展于唐代,在宋代达到高峰2.词的种类:宋(令、引、近、慢) 明(小令、中调、
3、 长调)3.词的相关概念:词题(词的题目)与词牌名(填词用曲 调名)4.词的别名: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词的特点:诗庄词媚,以婉约为正统5.代表人物:韦庄 周邦彦 冯延巳 吴文英 李清照等1.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词作名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2.观看幻灯片上关于词的基础知识,并进行记忆。3.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以前学过李清照写的著名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
4、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引入课文,了解词的相关知识文本感知整体上去理解文本,进入文本情绪1. 幻灯片展示声声慢,学生或看书或看幻灯片,自行朗读两分钟感受,教师范读,学生齐读。2. 教师从第一句引入,提问思考一:词的开始告诉我们词人在做什么?思考二:找寻的时候发现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子?思考三:在这样一个冷冷清清的环境中寻找,心情如何?1.或看书或看幻灯片,自行朗读两分钟感受,教师范读,学生齐读。2.回答一:寻寻觅觅,应该是要找寻什么东西。回答二:冷冷清清回答三:凄凄惨惨戚戚体会词中情感基调,帮助同学加深对本首词的理解研读文本内容深入理解文
5、本,通过对具体词句分析,探究词人之愁深入研读文本:1.总问:现在我们来思考,词人为何要找寻?词人想要找寻什么?为何周围的景象让词人感到冷冷清清?又是什么让她有了这样一种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在此处提示:开头十四个叠字的使用)提问一:找出什么意象?提问二:在寻觅的时候,做了什么事儿?看见了什么事儿?傍晚秋风萧瑟,独坐饮酒(三杯两盏淡酒)(一个人喝酒是为了什么?一方面打发时间,另一方面是解愁,解的又是什么愁呢?而且喝的是淡酒,好好的品味这个淡字;而秋天的急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况味?体味这个急字)看到旧时雁过(为什么说,雁过也,正伤心,是不是形单影只?我们说雁在古代的含义里不仅仅是代表了鸿雁传书,也代
6、表了一种坚贞不渝的爱情,这让我们想到李清照看到伤心的旧时雁,是不是会思念起她的丈夫?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看到满园零落憔悴的黄花(黄花,即为菊花,有品质高洁之意我们常以花来指代美人,黄花憔悴,是否也是暗示自己容颜衰老?古人常感慨时光流逝,美人迟暮,对于一个迟暮的女子,面对满园的凋零黄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悲愁可见一般。注意,此处不是人比黄花瘦,而是憔悴的零落的黄花)独自呆坐在窗前等待天黑(几个人?一个人,在干什么?守在窗前等天黑。相比较于我们忙忙碌碌充实的生活,在不经意之间一天就过去了的情况下,观察词人的状态,却是一个人倍感失落,硬生生的等待时光流逝,等待天黑,这可以让我
7、们感受到每一天对于词人来说都是度日如年)听黄昏时分,细雨打在梧桐上的声音(秋天的黄昏,黄昏时候下着雨,不是瓢泼大雨,而是点点滴滴细腻的小雨,打在梧桐树上,有一声没一声的)回答一:淡酒;急风;旧时雁;黄花;窗儿;梧桐;细雨回答二:傍晚秋风萧瑟,独坐饮酒(三杯两盏淡酒)(一个人喝酒是为了什么?一方面打发时间,另一方面是解愁,解的又是什么愁呢?而且喝的是淡酒,好好的品味这个淡字;而秋天的急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况味?体味这个急字)看到旧时雁过(为什么说,雁过也,正伤心,是不是形单影只?我们说雁在古代的含义里不仅仅是代表了鸿雁传书,也代表了一种坚贞不渝的爱情,这让我们想到李清照看到伤心的旧时雁,是不是会思
8、念起她的丈夫?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看到满园零落憔悴的黄花(黄花,即为菊花,有品质高洁之意我们常以花来指代美人,黄花憔悴,是否也是暗示自己容颜衰老?古人常感慨时光流逝,美人迟暮,对于一个迟暮的女子,面对满园的凋零黄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悲愁可见一般。注意,此处不是人比黄花瘦,而是憔悴的零落的黄花)独自呆坐在窗前等待天黑(几个人?一个人,在干什么?守在窗前等天黑。相比较于我们忙忙碌碌充实的生活,在不经意之间一天就过去了的情况下,观察词人的状态,却是一个人倍感失落,硬生生的等待时光流逝,等待天黑,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每一天对于词人来说都是度日如年)听黄昏时分,细雨打在梧桐上的声
9、音(秋天的黄昏,黄昏时候下着雨,不是瓢泼大雨,而是点点滴滴细腻的小雨,打在梧桐树上,有一声没一声的)注:括号部分为教师引导回答的内容从具体的文句中分析揣摩词人的情感变化深入分析探究词作背后的愁绪,探究词人内心最深刻的情感及来源总结:词人通过这些事情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提问一:梳理词人的情感变化。这种愁又有什么样的特点?提问二:词人到底因何而愁?并且愁的如此绝望?学生再读本词:一学生范读,然后全班齐读。回答一:情感变化:由凄凄惨惨戚戚的一种寂寞哀伤悲凉的心情一层一层加深,在这样一件又一件的层层逼迫之下,作者的心情一步一步的变成了“愁字难了”,是一种绝望之愁回答二:结合词人所写之词的内容和词人
10、当时的生活背景。我们能够探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词人的心理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亡国之痛:词人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灭亡,遗留下来的小朝廷迁往南宋,北方已经沦亡,战事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孀居之悲:李清照原来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两个人志趣相投,举案齐眉,不仅是夫妻也是知己,可这样的知己却在词人经历国破家亡之际病故,徒留词人一人茕茕孑立于人世之间,可见其孤独之深。(从“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可以看出”)沦落之苦:北方已被金人占领,丈夫又在逃亡过程中病逝,最后只留下了李清照一人带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典
11、籍沦落辗转,不仅辛苦,更是悲凉与孤独,再加上这些文物典籍在逃亡途中大量丢失,不可谓不心疼。综合以上种种,在这三重愁的煎熬之下,李清照在寻寻觅觅中陷入一种绝望之愁中了。探究词人内心情感,让学生对词作的理解不再只是平面化,而是深层次立体化的课文总结 李清照通过淡酒、急风、旧时雁、憔悴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悲凉情景写出了自己无限深沉与绝望的愁绪,可见其用笔之精到,心情之深重。正是应和了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在研究词作的过程中,想要探知词人本身内在的情绪,一定不能忽视词中情景事物的描写,并将其同其叙事紧密联合起来探究,才会更深入一层。总结本文,延伸思考作业设计1. 推荐阅读
12、梁衡乱世中的美神;2. 自读醉花阴,找出意象,分析情感;思考:醉花阴与声声慢中所写的“愁”有何不同?加深学生对词人词作的理解,以及学会比较分析文本的方法板书设计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 淡酒 急风 旧时雁 亡国之痛冷冷清清 憔悴黄花 愁字难了:孀居之悲 独自守窗 沦亡之苦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细雨一切景语皆情语九、教学反思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时期写的一首词,收录于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宋词。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豪放与婉约两大词派各具特色,各有特点。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写景、叙事和抒情交互融合。反复吟唱时,可以深切感受到其节奏感和音乐性,声声慢作为宋词中女性词
13、人的翘楚之作,用细腻的笔法,精准的意象,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浑然相容,描绘出宋代女性痛苦的内心世界。在师父的帮助下,我将这首词的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分析词中的写景、叙事去探究词人情感的步步变化,根据词人的情感变化,结合时代背景,掌握词人所说之“愁”。根据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四个教学环节:首先,借助单元说明向学生说明宋词的特点,并借此说明声声慢是将写景、叙事和抒情紧密联合的翘楚之作;其次,通过“寻寻觅觅”的动作引出“冷冷清清”的环境,揭示“凄凄惨惨戚戚”的心绪,因为“最难将息”,引出词人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并加以详细分析,分析过程,首先教师讲解示范;其次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展示,由教师总结。 最后,对
14、全文进行总结时做到知人论世,分析词人“愁”的具体原因。并留下作业,思考声声慢中的“愁字难了”和醉花阴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两个“愁”的不同。 在教案设计中,我尽量将教学目标设置的小而精,教学环节设置尽量能够体现出一体化并能够层层递进深入的特点,从学生的课堂生成和反馈(回答问题及朗读的情感变化)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环节也比较明确(板书比较整体有条理),时间安排相对来讲也比较到位。 本次授课中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将“词作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三者有机结合层层深入”这一点讲清楚讲透彻,细节方面处理的相对也比较粗糙和个别环节操之过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叠字运用的经典中的经典,
15、正是因为情感如此深重浓厚,才会有这样十四个字的出现,这十四个字和文中的情感是相得益彰的,浑然相容的。教学设计中是安排在对叙事和写景分析完之后对这个进行简要的分析,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将这个环节漏掉,实在是很遗憾。 由于对时间的控制和把握还没能足够精确,因而在叙事和写景的分析中处理的稍显仓促,大部分还是以教师讲为主,因而学生虽然讨论的很热烈,但终于没有将很多可能的精彩答案呈现出来;同时由于对文本钻研的可能还不够全面而透彻,在讲解的某些细节方面,还有些儿浅显。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中,因为词人正在伤心之中,而看到了大雁,更是增加了这种伤心的程度,我将次序颠倒了,先是看到大雁,然后才伤心,无
16、疑大大缩减了这种伤心的程度,而上阕的“旧时相识”和下阕的“如今有谁”正好相应,这个我并没意识到,一个很好的点被错过了,实在是很可惜。(特别想要说一下在板书方面,由于设计问题,有一部分总结内容未能在黑板上体现出来。)这次汇报课考量年轻老师是否能够站稳讲台,感谢师父崔主任的辛苦的听课与指导,耐心的指出我的毛病与不足,帮助我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通过这次汇报课,又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10、 材料链接此首纯用赋体,写竟日愁情,满纸呜咽。起下十四字叠字,总言心情之悲伤。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故曰“寻寻觅觅”。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故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况,愈难为怀。以下分
17、三层申言可伤之情景。“乍暖”两句,言气候寒暖不定之可伤。“三杯”两句,言晓风逼人之可伤。“雁过”两句,言雁声入耳之可伤。换头三句,仍是三层可伤之事。“满地”两句,言懒摘黄花之可伤。“守看”两句,言日长难黑之可伤。“梧桐”两句,言两滴梧桐之可伤。末句,总束以上六层可伤之专。唐宋词简释,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此清照逃难至南方,其夫死后所作。一种凄苦难堪之情,自肺腑中喷薄而出,似浅而深,沉痛无比。昔人称清照能以寻常言语入之音律,抒写深切之感情,不假雕饰,自然动人,与李后主相同,故有词家二李之称。此词首用十四个叠字,后又用两个叠字,昔人称为难能。然此十四叠字,亦有一定层次,首四字尤非有深切情感者不易道出。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可作此四字注解。古诗曰:“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此诗写一人愁思不寐,披衣出户,彷徨久之,复行入房,即此词所谓“寻寻觅觅”也。简言之,即心中如有所失。盖独处伤心之人,确有此情况也。“冷冷清清”者,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战疫”线上教学综合测试数学试题
- 2025版权协议 委托放映合同
- 人民网全国合同样本
- 房屋地毯清理方案范本
- 2025茶叶供货合同模板
- 中介贷款代办合同样本
- epc提供合同样本
- 共同保险合同范例
- 供货付款担保合同样本
- 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课程计划
- 华润认知能力测评题
-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计算题200道
- 产后早开奶好处健康宣教
- 婚姻家庭指导服务工作方案
- 2024届江苏省期无锡市天一实验校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
- 助产士的产妇心理疏导与支持技巧
- 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汇总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备赛经验分享如何对标备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