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平版制版原理及工艺_第1页
第三章平版制版原理及工艺_第2页
第三章平版制版原理及工艺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平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第一节概述平版印刷是用图文与空白部分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起源于德国人桑纳菲尔德 (Alois Senefelder)于 1796 年发明的石版印刷,主要包括石版印刷、珂罗版印刷和橡皮版印刷(也称胶版印刷)三种印刷方式。其中,石版印刷和珂罗版印刷以及曾一度采用过的铅版印刷, 系印刷版面与承印物直接接触,从而将印版上的图文直接转印到承印物上去的直接印刷;胶版印刷是先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橡皮布上形成橡皮版,再由橡皮版与承印物接触, 进而将印版上的图文间接转印到承印物上去的间接印刷。胶版间接印刷的发明是平版印刷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平版印刷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

2、个印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平版胶印的历史平版印刷术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技术,它的发展大致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原始的石版印刷阶段是利用天然的石印石(即大理石 ),主要成分为 CaCO3 做版材。在印石的印刷面上,经研磨平整后用转写墨直接地把图文描绘在石面上,或者用转写纸(又称浆糊纸或药纸)反贴转写图文,经过上墨等处理即成为印刷用版,叫做石版。 石版印刷存在着版材笨重、印刷速度慢,纸张因直接与印版接触,易吸水膨胀造成套印不准,版面图文容易被磨损、耐印力不高等缺点。第二阶段:金属锌版直接印刷阶段。大约于 1817 年用金属版材取代石版。由于锌版轻和薄,可以弯曲,因而由原来圆压平

3、的印刷方法, 能转变为圆压圆的直接印刷方法。锌版直接平印的出现,虽然取代了笨重的石版,提高了印刷速度。但纸张直接与印版接触、版面图文被磨损、耐印力低、纸张吸湿膨胀、套印不准等问题依然严重存在。第三阶段:间接印刷阶段。约公元1904 年,美国人威廉·鲁伯尔 (W Rube)在压印滚筒上绷上一张橡皮布,原意是想借助橡皮布的弹性,以便在粗糙的纸张上获得较好的图文印迹。在印刷过程中偶尔有一次没有续进纸张,印版的图文就印在橡皮布上了,当第二张纸续进机器压印后,不仅正面直接从印版印得了图文,而且纸的背面从橡皮布上获得了反向图文。鲁伯尔发现, 从橡皮布上间接印取的图文却比直接从锌版上印得的图文印迹

4、要厚实、清晰。由此间接印刷方法被应用,所谓“胶版印刷”因此而得名。德国的卡斯帕尔·赫尔曼(CasperHermann)于公元 1906 年在德国制成了第一台胶印机, 以锌版为版材, 印版的图文部分先转印到包着橡皮布的滚筒上,然后再由橡皮布将图文墨迹转印到纸张上。第一次摆脱了纸张必须与印版直接接触的印刷方法,产生了间接印刷法,使平版印刷技术得到了新的发展。二、珂罗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珂罗版印刷,英文称作Collotype, 德文则称其为 Lichtdruck ,皆为胶质印刷之意。为德国慕 尼黑的摄影师海尔拔脱(Joseph Albert) 所发明,时在1869 年前后。此前,英国科学家

5、塔尔 博特 (William Herry Fox Talbot) 于 1852 年发现了经重铬酸盐处理的明胶膜层见光会发生硬化的现象, 这是构成珂罗版印刷制版的基础和实践;1855 年,法国人柏德范 (A.L.Poitevin)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在玻璃版上涂布重铬酸盐明胶感光层的石版印刷新工艺;1865 年德国人 (T.Dumotay) 又将重铬酸盐明胶感光膜层涂布在玻璃版材之上进行珂罗版印刷。珂罗版是以玻璃为版基, 在玻璃板上涂布一层用重铬酸盐和明胶溶合而成的感光胶制成感光版,经与照相底片密合曝光( 晒版 )制成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珂罗版印刷,技术复杂,印品精良,多用于珍贵图片、绘画、碑

6、帖及文献、照片的印制。其工艺流程是:原稿 拍摄连续调阴片 修版 准备玻璃板 涂布感光液 干燥 晒版 印刷。首先是用原稿拍摄正像阴片。拍摄时在镜头前面要加放转向三棱镜,这样拍摄的底片是正像,正像底片晒在印版上是反像,印刷品才能是正像。底片经冲洗、 干燥后,要人工修版,制成可供晒版用的原版。第二步是准备玻璃板。玻璃板因需直接印刷,厚度在6-10mm 间,并需用金刚砂研磨,使玻璃平面产生细小的砂目,在经清水或碱溶液冲洗、去除杂质后,在玻璃板上涂布媒解剂硅酸钠,以增加玻璃板面对感光胶层的粘附力。第三步是在准备好的玻璃板上涂布感光液明胶铬盐。感光液的涂布务要均匀,之后放入烘箱烘烤、干燥。第四步是晒版,

7、即将拍摄的正像阴片与感光版密合放入晒版机内,抽真空曝光, 使感光版上的感光胶膜因底片深浅密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硬化。之后,将其放入显影槽内显影,将未受光硬化的胶膜溶解,版面形成不规则的皱纹。经干燥后,即可上机印刷。最后是上机印刷。其法与石版印刷颇似,即用皮辊或胶辊在版面滚动上墨,覆纸印刷。三、金属平版和间接平版印刷的传入和发展平版印刷中的石版和珂罗版,一为以石板为版材,一为以玻璃板为版材;石板笨重、玻璃易碎, 不便制版和印刷,尤其是难以适应社会文化事业在快速方面的需求,遂有以金属板为版材的直接印刷和把金属版上的图文转移到橡皮之上进行间接印刷方式之发明。金属版直接印刷,一般均以铅板或锌板为版材

8、,将图文落于金属板面上,制成印版进行印刷。平版印刷中金属版用的版材,俗称铅皮、铅皮版,实为锌版或铅版。最先出现的金属版印刷从石版印刷演变而来。发明石版印刷的塞纳菲尔德,曾于 1817 年尝试过利用锌版代替石版之法,到1868 年,用金属薄版代替石版才得以付诸实施。石版容易破损,且有许多不便,譬如石版笨重只能用平台机印刷,而不能用速度快捷的轮转机印刷,遂有落石于铅版,用铅版取代石版直接印刷之法的发明。其落石之前各工序,均与石版印刷同。1900 年,美国人罗培尔(Iva W.Rubel) 发明了间接平版印刷印版,俗称橡皮版。橡皮版印刷的印版与直接印刷的金属版基本相同。所不同者, 直接印刷的石版和金

9、属版,版面均为反向图文, 而用于橡皮版印刷的金属版,版面上的图文是正向的。因为只有正向的图文转印到橡皮版上才是反向的,印刷到纸上才是正向的。这是由橡皮版印刷系间接印刷所决定的。橡皮版间接印刷比之金属版直接印刷,无论印刷耐印率、印刷速度、还是印刷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二节平版制版 工艺平版制版是将原稿制作成平版印版的工艺过程。平版制版工艺主要从各制版工艺方法和制版过程来叙述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工艺技术、 操作技能等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像光学、机械、电子、化学、美术及计算机等各方面综合性的知识,是设备、材料、工艺、技能综合运用的一门工艺技术。一、平版制版工艺的发展

10、过程平版制版工艺是塞纳菲尔德发明石版印刷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制版工艺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到现在已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手工描绘制版工艺。先将石版表面研磨平整,然后人工用转写墨直接将图文描绘在石版面上,经过上墨等处理即成为平版印刷用印版。照相制版工艺。用制版照相机对图像进行拍摄,制作成软片版,然后晒版即成印版。这种制版工艺根据使用材料和工艺方法的不同,有多种不同的制版工艺方法。玻璃湿版工艺。照相用感光版为玻璃即涂感光液形成的湿版,在未干状态下进行拍摄,经冲洗处理后揭膜加网拷贝即获软片版。间接加网制版工艺。 经照相机拍摄后得到连续调阴图, 然后加网拷贝获加网阳图软片版。以上两种制版工艺的修整

11、都比较复杂,彩色复制效果一般。直接加网制版工艺。 将玻璃网屏加装在照相机上, 经拍摄后得到加网阴图, 然后拷贝得加网阳图软片版。电分扫描制版工艺。电子分色机的发明应用是平版制版工艺的一次变革,是光、机、电有机结合的例证, 对彩色复制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电子分色机对原稿进行扫描采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彩色计算机进行层次处理、颜色校正、清晰度强调、黑版计算和底色去除后, 再转换为光信号在感光片上进行记录,可得连续调或网点阶调、阴图或阳图等软片版。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制版工艺。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是随计算机的发展以计算机为主而形成的一种快速有效的制版设备。彩色桌面系统由扫描仪、计算机、照排机三大部分

12、组成。扫描仪负责对原稿扫描采集光信号, 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计算机对扫描的原稿信号进行图像处理,包括层次校正、颜色校正、清晰度强调、底色去除、非彩色结构工艺、分色、拼版等;照排机负责将经计算机处理后的分色加网信号输出为软片版。平版制版工艺发展到今天已基本上是彩色桌面系统制版工艺的一统天下,照相制版工艺已被逐步淘汰,电子分色机与计算机进行高端联网,而成为彩色桌面系统的输入扫描部分,已不是最初的电分制版工艺。二、平版印版的分类常用的平版有PS 版、平凹版、蛋白版(平凸版)、多层金属版等。每种印版的表面均由亲油疏水的图文部分和亲水疏油的空白部分组成的。显影是用稀碱溶液对曝光后的PS 版进行显影处理,

13、使见光发生光分解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溶解, 版面上便留下了未见光的感光层,形成亲油的图文部分。显影一般在专用的显影机中进行。除脏是利用除脏液,把版面上多余的规矩线、胶粘纸、阳图底片粘贴边缘留下的痕迹、尘埃污物等清除干净。修补是将经过显影后的PS 版,因种种原因需要补加图文或对版面进行修补。常用的修补方法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在版面上再次涂上感光液,补晒需要补加的图文,另一种方法利用修补液补笔。烤版是将经过曝光、显影、除脏、修补后的印版,表面涂布保护液,放入烤版机中,在230 250的恒定温度下烘烤58 分钟,取出印版,待自然冷却后,用显影液再次显影,清除版面残存的保护液,用热风吹干。烤版处理后的PS

14、 版,耐印力可以提高到15 万印以上。如果印刷的数量在10 万印以下,不必对PS 版进行烤版处理。涂显影黝主上胶是将显影黑墨涂布在印版的图文,可以增加图文对油墨的吸附性,同时也便于检查晒版质量。上胶是 PS 版制版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在印版表面涂布一层阿拉伯胶,使非图文的空白部分的亲水性更加稳定,并保护版面免被脏污。PS 版的砂目细密,图像分辨率高,形成的网点光洁完整,具有良好的阶调、色彩再现性。将在印刷中用过的PS 版,清除版面上残存的油墨和感光层,在原来的铝版基上重新涂布感光液,形成新的感光层,便可重新制成供打样或正式印刷版。这种利用用过的PS 版的铝版基重新制作 PS 版的方法叫做 PS

15、版的再生, 它使铝版基可重复使用, 因此 PS 版是平版印刷中使用最多的印版。第三节 PS 版的制版工艺PS 版是预涂感光版(Pre-Sensitized Plate)的缩写。PS 版的版基是0.5mm, 0.3mm ,0.15mm 等厚度的铝板。铝板经过电解粗化、阳极氧化、封孔等处理,再在板面上涂布感光层,制成预涂版。PS 版按照感光层的感光原理和制版工艺,分为阳图型PS 版和阴图型PS 版。一、阳图型PS 版的制版工艺如下:原稿晒版原版曝光显影除脏修版烤版上保护胶1原版与晒版的准备原版的准备与检查依据生产指令与工艺设计单,对所要晒制的原版进行全面检查,版面内图片、图形、文字、底纹等各项内容

16、是否齐全,色版色数是否齐备,各色版拼套空位是否准确,图片方向是否正确,粘贴是否牢固,粘胶带要离图形7mm 以上,否则会影响晒版网点的实度。版面的附属内容,如印版套印十字规线、角线、中心线与裁切线,还有色标、 控制条等,是否粘贴齐备和准确。需要分次曝光的遮盖蒙版,套图拼晒版的台纸蒙版及其定位,以及重复分布连续晒版的版面版式安排等项内容,都应 一检查无误。进而检查原版图形内是否干净,网点与图文的黑度、实度是否符合晒版要求。对不得已而使用的次等质量原版,按照其网点虚实及密度高低,晒版时要作数据调整补救。晒版的准备明确生产指令及工艺设计安排,决定采取单图晒版、拼版晒版、 套图晒版或连晒版等晒版方式。按

17、照印刷、裁切及装订的工艺设计要求,决定版面排布的方式、次序与数目。单图晒版时,要由拼版或晒版者作好与图片定位的遮盖蒙版(也称落晒蒙版),以备在图片晒版之后(或之前),作定位二次曝光,将图外不需要的污迹曝晒干净。需要对图片原版进行人工双联(或多联) 拼晒版时, 要按版式制作出曝晒拼套十字线的遮光合纸, 以便晒版前先晒出拼晒十字线,进行单图版的逐次拼晒。并备好遮光材料,对暂不曝光部位进行遮光保护。作套图晒版时和套图拷贝工艺方法基本相同,按套图版式, 一般由拼版者制作好与图片定位的套图台纸,并要与版材定位,还要制作出曝晒图外污迹的遮盖蒙版。用连晒机作连晒版时,要按印刷版面版式, 计算设计好图形排布数

18、目、形式位置和间距,以及图片纵横移动顺序和移动尺寸。以版式为准, 制作出原版遮光框或在原版图外粘贴遮光红胶带,按准确位置,在晒版架上拼贴原版。并制作出遮盖整个版面图形的落晒蒙版。按照生产指令,决定印版版材、版材尺寸及叼口尺寸。作好定位打孔(拼版、晒版、印刷最好用统一的定位系统),按原版与印刷版面要求,以设计好的方式排布原版,审查好需要遮光那位,备好返光材料,一切就绪,方可开始晒版操作。2曝光原理及作用曝光是将阳图底片有乳剂层的一面与PS 版的感光导观点在一起,放置在专用的晒版机内真空抽气后, 打开晒版机的光源,对印版进行曝光,非图文部分的感光层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分解反应。常用的晒版光源是碘镓灯

19、。阳图型 PS 版采用阳图正字原版,曝光的紫外光线透过原版上的空白部位到达PS 版感光层,被感光剂吸收,至感光面成字成图。其原理是阳图PS 版在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分解和结构重排反应,使感光部位由稀碱不溶变为稀碱可溶,同时随着感光基团的消失,感光部位的颜色由绿色变为感光层中色料的颜色蓝色。曝光时必须保证上盖板玻璃上不留任何脏污点,可用无水乙醇或玻璃清洁液把上盖板玻璃擦试干净; 其次晒版机的抽气橡皮上应仔细检查是否有异物,当确认无误后方可放下上盖玻璃进行抽气,待原版与PS 版紧密的接触,启动曝光灯源,待灯光稳定后(碘镓灯一般需10min 左右的时间)进行曝光读时。 (此时就应根据原版的类型和密度的

20、高低来确定曝光时间的长短了)全软片型:它的曝光时间相对应长一些,而且为了消除 PS 版上软片的边痕,还要进行遮挡的技术处理 (遮挡纸可用随 PS 版包装箱而来的隔层打字纸,时间用整个曝光时间再增加1/2 左右就可,这样减少了用修版液来消除软片的边痕,对网点来讲也不会有损失)。全硫酸纸型: 根据版面图文的密度调减曝光时间,甚至由于碳粉用的时间较长,没有及时给硒鼓内增加新碳粉,而造成字图虚淡,这时按浅淡部位的实际尺寸,裁一条打字纸,待曝光时间自认为可以时,把纸条挡在字图浅淡的位置,其它部位则继续曝光至正常曝光量为止。软片、硫酸纸各半型:在曝光时间上,更应认真仔细地掌握,因为用软片的一些图文要比用硫

21、酸纸的图文所需曝光时间要增加二倍,甚至更多些, 这种类型的原版在曝光时,不但要准备好一张打字纸来挡去一部分曝光时间,而且还要准备一块比硫酸纸面积稍大一点的废PS 版,在掌握好硫酸纸遮挡打字纸,而软片一边还要曝光的情况下,这块PS 版就起到全部挡好硫酸纸的这边,以延长软片这半版原版的曝光时间,使两边的图文深浅一致。3显影原理及作用阳图 PS 版的显影是利用了感光层曝光后引起溶解性变化这一特性进行的。PS 版经曝光后,虽然记录了原版文字、 图像等信息, 但光解产物仍然残留在版面上,空白部分不具备亲水性印刷性能, 接下来就该用显影的工艺来处理了。除去空白部位的感光涂层,露出亲水性的金属氧化层, 形成

22、印版的空白基础,其原理是感光剂曝光分解产生的茚酸性化合物,在碱性物质作用下,生成可溶性盐,失去了对成膜物的保护功能,显影时被一同溶解掉。一般来讲,显影的温度应在25左右,天气寒冷,显影水易结晶,而天气热药水的氧化快,对 PS 版的显影会有一定的影响,前者易脏,耐印率降低,后者PS 版的感光膜易脱落,鼓泡,显版的块数也不正常。所以冬天出现显影慢,显影液结晶现象。不能单独使用强碱性显影液,即氢氧化钠。因为强碱易使网点丢失,感光膜脱胶等现象。在确定原版虚淡,而曝光又没有遮挡时,此时显影就应把密度大的一边放进水槽里先显影,待出影近一半,此时方可把整块PS 版放进槽内的液水里进行正常显影。在显影过程中随

23、着显影块数与时间的推移,由于显影液不断被光分解的感光剂和空气氧化,很容易发生显影液疲劳最终失效,此时可采用换新的显影液,或稍加浓缩的显影粉、剂的方法。由于旧显影液已经是一种很好的缓蚀剂,甚至可稍加氢氧化钠。显影速度、显影液的疲劳程度及显影终点的控制,可以用晒、显灰色梯尺来检验,一般要求达到 3%的网点完整不丢失, 95%的网点不糊死。4除脏原理及作用晒版操作不当引起的印版脏污。晒版操作不当有下列几种情形:晒版架不干净; 原版上有灰尘或被划伤; 原版非图文部分有灰雾;原版存留有胶粘带的痕迹或胶糊物质,以及曝光不足等。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晒版前将晒版架的玻璃擦拭干净;清除原版上的灰尘, 修补原版

24、上缺损的点划; 去除胶粘带留在原版上的痕迹和胶糊,乃至退回不合格的原版,令其重新制作。对于曝光不足引起的印版脏污,去除比较困难。 如果脏污不甚严重, 可以利用扩散片进行补充曝光,曝光中要移动光源的位置,也可以将显影液的浓度提高,再进行一次显影。但是,较浓的碱性显影液也会将未见光分解的感光层溶解下来,使PS 版的耐印力下降。如果脏污相当严重, 上述补救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根本的办法则是印版曝光时尽量避免曝光不足的弊病出现。显影处理不当引起的印版脏污。显影液温度过低; 显影时间过短; 显影液中各成分比例不合适; 显影液疲劳甚至失效;显影时用劣质海绵擦拭或对版面的擦拭不够洁净,水冲洗不彻底;自动显影

25、机失调如显影液循环不良,温度不稳定等。对于阳图型PS 版来说,曝光不足与显影液失效所引起的印版脏污,现象是相同的。为区分这两种引起印版脏污的原因, 可以更换显影液后进行显影, 着显影仍不充分, 则说明引起印版脏污的原因是曝光不足;若显影正常,则说明引起印版脏污的原因是显影液失效。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 检查显影液的温度和显影时间, 并调整到应达到的标准; 显影中版面要充分用水清洗, 使用优质海绵彻底擦拭版面; 检修自动显影机等。 最好使用具有两个显影室的封闭式自动显影机进行显影。除脏处理不当引起的印版脏污。 在除脏处理过程中, 操作不仔细, 漏掉应去除的脏污,除脏液用量不足、用液时间短、 久用

26、疲劳的除脏液,致使去脏不彻底; 除脏液用后干涸在版面上等,都可能引起印版脏污。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除脏操作要仔细,应用毛笔蘸饱除脏液除脏;除脏时间应保持在20 30s;除脏液使用完毕应盖紧;版面除脏处理过后要用水充分冲洗。上胶操作不当引起的版面脏污。 在上胶操作中, 使用了低浓度的胶液, 非图象部分发生氧化现象,胶液涂布不匀、过厚或者有条纹,以及用未干的印版进行印刷等,都会引起印版脏污。排除这种故障的方法是,提高胶液的浓度,应不低于 5°,将胶液充分涂匀在上胶后的印版,待版面彻底干燥后再上机印刷。5修版原理及作用将经过显影后的PS 版,因种种原因需要补加图文或对版面进行修补。常用的

27、修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版面上再次涂上感光液,补晒需要补加的图文;另一种是利用修补液补笔。6烤版原理及作用将经过曝光、显影、除脏、修补后的印版表面涂布保护液放入烤版机中,在230-250 度的恒定温度下烤烘5-8 分钟,取出印版,待自然冷却后,用显影液再次显影,清除版面残存的保护液,用热网吹干。烤版处理后的PS 版,耐印力可以提高到10 万印以上。7涂胶原理及作用涂胶是 PS 版制版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在印版表面涂布一层阿拉伯胶,使非图文的空白部分的亲水性更加稳定,并保护版面免除脏污。二、 PS 版晒版工艺的重要性将分色制版图片原版上的图文网点,用感光方式转移到印刷版材上,对平版印刷来说,还要使

28、印版的图文网点部位具有亲油墨性能,空白部位有亲水排斥油墨性能,这一图像转移程序, 为平印晒版。 只有将原版图片晒制成印刷图版,形成着墨图文,再通过印刷转移到纸张上,才能完成图文的复制再现。晒版是制版与印刷的桥梁工序。 上对分色制版, 要求不变形地把原版图片的图文转移过来。下对印刷, 要求图文部分亲墨性能和空白部位的亲水性能分明,同时,又要能经受住数万次的压印摩擦力,而不改变其着墨与亲水性能。然而, 既是一个中间转移工序, 变化是必然要发生的,为求其稳定而少变化,就要对版材感光性能、晒版操作工艺、图像转移数据、以及对印刷的适应性能等,控制在制版印刷工序整体规范数据之中,保证顺利而良好地完成复制再

29、现。晒版在整个复制工艺流程中要经过两次,一次晒打样版, 一次晒印刷版。 所以晒版在整个复制工艺中十分重要,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印品质量和印刷效率。但当前晒版工艺存在的问题较多, 如打样与印刷多数采用不同的版材,两者的网点变化差异甚大;打样与印刷的网点扩大不一致,需要通过晒版来合理地调节;晒版本身质量不稳定,造成较多的返工。因此, 当前强化晒版工艺规范化、 数据化质量管理, 达到稳定和优化晒版的质量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三、影响晒版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晒版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1原版网点质量的影响原版网点质量有两个重要指标如下:网点密度要高,阳图晒版为达到有效的曝光量,不让网点覆盖的

30、部分有光量通过,因此,网点必须有足够的密度,单个网点的密度应达到3 0 以上,实地密度达到4 5 以上。实际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一是网点密度不足,特别是1 2小黑点发灰;二是修版腐蚀不当,造成网点发灰,发黄,影响晒版质量。网点要光洁, 没有虚晕度。 每粒网点要求其中心密度与边缘密度一致,这样才能扩大曝光时间的宽容度,达到忠实的转移。日常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一是有些原版点子中心密度高,四周密度低,带有虚边,造成晒版曝光量的微小变化就会使印版上的网点产生较大的变化。二是文字质量差,文字中间密度大, 笔锋等细笔道密度低, 造成晒出的印版字形缩小, 缺笔断道, 影响文字质量。 因此,晒版前应对原版的网

31、点、文字质量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版材质量的影响版材质量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版基的处理。PS 版版基要清洁,砂目分布均匀,粗细、深浅适度。目前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生产的 PS 版,版面砂目是连续粗化处理而成,具有砂目均匀,粗细适中的优点。 RZ(砂目平均深度) 5 7.5 m之间, Ra(平均粗糙度) 0 6m左右。感光胶层的涂布。感光涂层要均匀,厚薄适度,既要完全盖住砂目凸峰,以防止空白部分上脏,又不能过厚,影响印版的解像力、中印所的PS 版涂布层厚度为1 8g m2,较理想。日常生产中版材的质量问题影响最大,一是我国生产不同种类的PS 版,质量不稳定。如有的版材砂目很粗糙,有许多版不

32、清洁,脏点、“马蹄 ”印等弊病较多。二是目前打样用的版材,都是再生版,其质量问题更为严重,从而加剧了打样与印刷之间的矛盾。因此,应注意版材的选择。3曝光量的影响合适的曝光量, 是使整个阶调的大小网点能得以正确传递的重要条件。曝光量主要有如下两个指标:光源。晒版光源很重要,选择正确合理,不仅能缩短曝光时间,而且能提高版材分辨力,减少网点变化。理想的是金属卤素灯,它有较强的紫外线光谱,光谱在350360um 之间,具有清洁、安全、稳定、光效利用率高的优点,与PS 版的光谱感度相匹配。但应注意灯管用的时间长会老化,从而光谱辐射会发生变化,照明的均匀性会受到影响,最好计量灯管的工作时间(最好用自动定时

33、开关),在规定的最长工作时间期满之前及时更换。曝光时间。晒版的曝光时间关系到印版的深浅,阳图型PS 版晒版时间少了印版相对要深,版面容易起脏。相反,曝光时间多了,印版网点变小,版子就浅,而且高、中、暗调的深浅变化也不一样。因此,当晒版条件都已选择好,并加以固定后,就要找出合适的曝光量。方法是采用测试条进行逐级曝光,经显影后测试,按几何位置对应原理,1与 99或2与 98的黑白小点子都能对应晒出来,才是合适的曝光量。在日常生产中,由于 PS 版种类不同,所需曝光时间也不同。因此,应做到每购进一批 PS 版,都要进行曝光测试,取得最佳的曝光时间。4晒版时原版与PS 版感光层接触状态的影响晒版时原版

34、与 PS 版感光层接触好坏是影响晒版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接触状态不同,网点变化规律也不同,接触良好是网点调节受控转移的先决条件。操作时应做到抽气密合,真空度高,原版与版材接触紧密,均匀一致。日常生产中,这方面的问题较多,如下所述。晒版机本身真空接触不良, 晒版架的玻璃及橡皮不平整, 有的新晒版机就不平整, 中间要垫一块呢子才能抽平服。真空泵的抽气量太低。有的原版片上重叠 13 张小片及在图边贴胶带,造成拍气不实局部图边发虚。有的原版软片和版材上有脏物, 造成局部抽气不紧密, 网点发虚。 晒版前应作细致检查。晒版工房温、湿度条件差,相对湿度太低,会加剧导致产生灰尘和静电,造成软片和PS 版感光层

35、之间出现接触不良。湿度波动会影响显影液活性,室内温度 20 ±2,相对湿度( 55±5)。5显影条件的影响正确的曝光要有正确的显影来配合,显影条件包括显影液的化学成分、温度、显影时间及机械搅拌等。 采用自动显影机显影前,应使显影机进行循环搅拌,使药液保持均匀和恒温。显影液温度一般为20 25,温度不合适,会造成显不掉或显不彻底。准确控制显影液浓度。应根据不同种类的版材选配不同的显影液,现在大多数都采用廉价的氢氧化钠等强碱类为主剂,而且用量比例较大,药力强,一般配方10000mL 水,用50g。这种显影液虽然速度快,但对版基表面的氧化层以及感光层都有浸蚀,溶解的缺点,对版基表

36、面的亲水性能也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目前国内外不少采用硅酸钠等弱碱类为主剂,虽然价格较高,但显影速度快,使用寿命长,而且能增加版面的亲水性和印版的耐印率。准确控制显影液浓度的标准, 应采用测试条测试, 按正常时间曝光和显影, 显影后空心点比较清晰, 以及相对应的小黑点比较牢固, 证明显影液浓度是标准的, 如小黑点损失过多,说明浓度过高,如空心点糊死,则说明浓度过低。应以此为根据增减显影液的主剂含量。正确的显影效果若用视觉识别, 应是版面上图文部分绿色颜色未发生任何变化, 而空白部分的绿色又完全消失, 版基呈淡灰色。 如果显影后,空白部分仍带有蓝绿色存在,则说明显影液药力弱或失效,以及曝光不足。日常

37、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 PS 版感光层与曝光时间、显影液浓度匹配不当,显影后空白部分仍有黄绿色存在时,就采取两次显影,以致小点损失过多。应计量补充和更换新液。显影液的老化程度取决于显影版数的多少和显影液存放条件的好坏。自动显影机一般每天平均显 60 70 块版,更换新液,下午劳力下降,则可把显影速度稍放慢些。手工显影,显影液放在盘内,要加上盖,避免和空气接触氧化,应做到计量补充和更换新液。四、晒版质量标准及控制数据晒版质量标准之一是正确传递原版图文网点,标准之二是晒出的版好印,控制数据如下。( 1)晒打样版数据应适当晒深,以小黑点尽量出齐为准,优质PS 版做到 2小黑点出齐,2细点损失为不合

38、格, 50的中间调到98 99深调的空心白点忠实还原,98小白孔点不糊死,分辨力线纹检测标显示6 8m不全。离心涂布的再生PS 版,控制 3小点出齐, 97小白孔点不糊死,分辨力线纹11m不全。( 2)晒印刷版数据应适当晒浅为准,以提高印刷适性,控制3小点出齐,50部分晒浅 3 5, 97小白孔点不糊死,分辨力线纹检测标显示11m不全。( 3)版材质量符合标准版基厚薄基本一致,砂目分布均匀,粗细深浅适度。感光液涂布均匀,无气泡,无伤痕。( 4)版面有稳定的印刷基础图文部分亲油斥水性好,提墨快,空白部分亲水斥油性好,好印。版面干净,耐印率高。五、应重视的几项工作1重视提墨处理通过提墨处理的PS

39、版,能增加感光胶层的感光性能,保护图文部分,使其在印刷和打样时能快速上墨, 同时徐擦显影墨起避光作用、 可以防止图文部分的光反应, 延长印版的使用期限,提墨也有益于提高耐印率。因此,除急于上机印刷的版外,应坚持据墨处理,操作时应注意显相墨要提匀,版面洁净不起脏。2重视供版把定影后的PS 版洗净擦干,即可上机烘烤,使经过碱性溶液显影的胶层受热后起稳定作用,使残留的碱溶液受热挥发,这样处理后的PS 版,图文部分亲油性好,提墨快,耐印率高。 操作时应注意经过烘版处理的陀版,提墨前版面要冷却,并有一定的水分,必要时可涂上二层薄薄的胶液,这样可以避免提墨上胜。3重视环境和机器的保养晒版工房环境要清洁,特

40、别是晒版玻璃, 工作前必须擦干净, 显影机要定期清洗保养。光源、照度要定期检查。电压、电网的检查,380V ( 360 400V )。 PS 版的保管场所要设置在冷气暗室, 或者是温度低而干燥的地方, 特别要避开水槽。使用 PS 版时注意不要弯折、擦伤,注意不能用沾有油污或显影液的手去碰版面。4.重视用磷酸液处理版手工显影的版,应用2 3的磷酸处理。因为显影后曝光部分的感光剂被显影液除掉,没有见光的图文部分不受显影液浸蚀,仍留在版面上,并有感光性,要用 2 3的稀磷酸液定影, 把碱性的印版表面加以中和, 使图文部分稳定。操作时应注意,不要刚从显影盘里拿出来就用磷酸处理,应先用清水冲一下,把显影

41、液冲干净再处理。5重视除职处理显影后的 PS 版进行陈胜时,一般采取湿时陈胜,这种方法虽然容易除掉,但会由于前显影的一些不足而造成脏。最好的方法是先擦一层薄薄的胶液,待吹干后、在似于未干时,再除脏效果好,对版面干净不上脏起一定作用。6.重视擦胶晒版操作要重视把胶液擦很薄而均匀, 有效地起到保护版面的作用, 而在日常生产中往往不重视这项工作,胶液擦得厚薄不一致而且不匀,甚至擦不彻底,从而造成印版局部受损。第四节其它平版的制版工艺一、多层金属版按照图文凹下或凸起的形态分为平凹版和平凸版,使用较多的是平凹版。铜金属上镀铬制成二层平凹版。铁金属上镀铜再镀铬便制成了三层平凹版。以金属版是选用亲油性良好的

42、金属铜和亲水性良好的金属,印版上形成稳定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耐印力很高。但是,制版周期长、成本高,阶调、色彩再现性不如PS 版,适合印刷数量很大的钞券底纹和包装材料等印刷品。二、平凹版是用阳图底片晒制的印版。制版过程为:磨版 前腐蚀 涂感光液 晒版 显影 腐蚀 擦蜡光 除膜 上胶把经过磨版和前腐蚀的锌板或铝板, 表面涂布感光胶, 经烘干与阳图底片一起放晒版机内,真空抽气后进行曝光。 印版上空白部分的感光胶膜受到光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硬化,图文部分未感光的胶膜, 经显影被除掉, 露出金属面再用腐蚀液对金属略加腐蚀, 然后涂上亲油的基漆(蜡光) ,亲油疏水的图文部分便形成了。平凹版的图文部分形

43、成以后, 除去版面硬化的感光膜并用磷酸液加以处理, 再涂布亲水的阿拉伯胶,亲水疏油的空白部分也形成了。平凹版为即涂版,使用的感光胶由聚乙烯醇、重铬酸铵等物质组成,印版的制版工艺繁杂,质量不易控制,阶调、色彩再现性也不如PS 版好,因此使用数量正在。三、蛋白版蛋白版是在经过研磨已有砂目的金属锌板上,涂布一层由蛋白、 重铬酸铵和氨水配置而成的感光液, 烘干后和阴图底片一起放入晒版机内进行曝光。由于是阴图晒版,图文部分透光、受到光线照射的感光层硬化,便形成了亲油的图文。再经过擦显影墨,用水冲去未见光的空白部分的胶膜和腐蚀等处理,使空白部分具有亲水性,最后涂布阿拉伯胶。蛋白版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因硬化

44、的感光层耐酸、耐碱性较差,又高出版面,图文的印力低,一般只能印一万多张,适合印刷数量少的零印产品,因此,这种印版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四、氧化锌纸基版是将氧化锌光敏半导体材料,直接涂布在纸基(或塑料片基) 上制成的一种光敏版。版材幅面为八开。氧化锌纸基版的制版,是用静电制版机来完成的。机器的一般操作程序为:开机预热 放置原稿 放置光敏版 充电 曝光 显影 修版 固版 亲水处理充电是光导体获得光敏性的关键操作,在充电器的协同下,可在光导膜表面获得一定的表面电压。曝光是经光学系统,在已充电的氧化锌纸版上,使其表面按图像的阶调,产生不程度的衰减,形成静电潜影。氧化锌纸基版, 一般采用磁刷显影法,使带有

45、正电荷的显影墨粉,被吸附在带有负电荷的静电潜影上,形成可见图像。印版显影以后,用吸气笔细心地将底灰吹去,并去除不需要的墨粉,对印版进行修正。采用电热丝、红外线灯泡、碘钨灯等热源,对修正后的版面图文加热,使墨粉热熔并固着在纸版上,温度一般控制在120 140,时间约为20 30 秒。为了保证印刷过程中,印版空白部分不起脏,在版面上揩涂亚铁氰化钾,白芨胶液混合物,对印版进行亲水处理。氧化锌纸基版,制版工艺简单、速度快、成本低、耐印力一般为5000 张,因而广泛应用于轻印刷系统的小胶印机上。第五节平版制版设备一、 晒版设备1. 晒版原理与功能晒版是平版制版的一道重要工序,它是将经过照相或电子分色、修

46、版、 拼版等加工后的原版 (软片 )的全部层次完整地复制到印版上,或是将经过照相排字的文字原版(或图文拼合原版) ,完整地复制到印版上,再通过打样、印刷,还原在纸上。因此,晒版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产品的质量。晒版的原理是:当原版 (透光软片 )与涂有感光胶的印版表面紧密接触( 贴合 ) ,晒版光源通过原版射到印版感光胶表面,经过光化学作用,使感光胶发生光化学变化,经冲洗显影后,使图文部分亲油墨,非图文部分亲水,而得到满足平版印刷质量要求的印版。为了把晒制的印版和底版 (干片或玻璃板 )压紧压实 (即底版和印版紧密地贴在一起 ),一般晒版机采用真空压紧方法。 其原理如图 81 所示。当把需

47、要晒制的印版 1、底版 2、在晒框中放好后,由压紧机构 6 压紧上下晒框,使密封橡皮垫 4 紧贴住上晒框玻璃 3(即进行密封 )。这时开启真空泵,通过真空管将玻璃 3 和密封橡皮垫 4 之间的空气抽走,依靠大气压力 (如箭头所示 )使印版、底版和玻璃之间相互压紧、贴实。2.晒版机目前国内使用的晒版机型号较多,有普通真空晒版机、 计算机控制卧式真空晒版式机、台式真空晒版机、回转式双面晒版机等。这些晒版机的机械结构都比较简单,操作比较方便,在乎版制版中常用的晒版机有四开、对开、全张等几种,现分别简介如下。普通真空晒版机普通真空晒版机是使用最普遍、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晒版机,其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48、价格较低,受到中小厂家用户的欢迎。图82 所示为晒版机的外形,它由机架4,光源 8,上下晒框 9、 10,真空泵系统 11 和电源控制箱1 等部分组成。通过晒框升降手轮 2、链条 5、使传动轴7 转动,再经传动轴7 上的链轮带动与上晒框9 相连的链条 6,从而带动上晒框9 上下移动。因有重锤平衡,移动上晒框较为方便。晒框有水平和垂直两个工作位置,它是依靠左右两条导轨来定位的。工作时,首先转动上晒框升降手轮2、使上晒框 9 上升一定高度,然后将待晒印版放在下晒框 10 上并使涂感光胶面向上,再将原版软片放在印版上,放下上晒框9,开动真空泵系统抽真空,使原版紧贴印版,启动光源8,均匀照射一定时间。

49、晒版工作结束,取下印版进行冲洗显影,即可得到一张符合要求的印版。计算机控制卧式真空晒版机计算机控制卧式真空晒版机一般可贮存若干套晒版数据,如抽真空时间、真空程度、控制曝光时间、曝光量控制等。晒版时,根据需要选出一种后,开动机器,电子计算机就能自动控制整个晒版过程,进行各种必要的适时处理,保证晒版质量稳定,重复性好。如图83 所示。这种类型的晒版机的主要特点如下。真空加压机构的真空吸附一般是从版框中心开始,顺序向四周边进行, 依次将空气挤出, 推向四周,避免吸附不良,在短时间内达到印版与原版的完全贴合。般采用金属卤素灯,点灯瞬间,节省电力, 并日照度分布均匀, 由积分光度计算控制曝光量,可得到清

50、晰的曝光效果。采用干式回转泵,不用加油,而且噪声小。机器四周安装遮光帘,完全挡住光线,避免紫外线对操作人员和其它工作人员的影响。在主机下方,装有专用的抽屉和柜子,可保存蒙片、原版等,且节省占地面积。翻转式晒版机翻转式晒版机分为单面晒版机和双面晒版机两种, 有的还兼有拷贝功能。 这种设备的特点如下。采用程序控制自动晒版,晒版质量稳定,同时还备有手动操作系统,操作方便可靠。采用翻转式启开真空吸附压片,真空度采用可调式真空表进行控制,接触性良好。光源安装在箱内,不会直接照射操作人员的眼睛,操作安全。双面晒版机,可以连续进行晒版,当一面向下进行晒版时,另一面向上可进行下一个片子的安装工作,可提高晒版工

51、作速度。图8 4 所示为翻转式晒版机外形示意。台式真空晒版机台式真空晒版机是一种箱式结构,体型较小,一般放在桌面上使用,节省占地空间,这种设备自动化性能较高,一般均采用计算机控制程序进行晒版,操作简单,晒版质量稳定, 其主要特点如下。机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光源采用金属卤素灯,曝光时间短,照度分布均匀,可清晰地晒出线条及网点图像。有遮光帘保护眼睛。采用气性弹簧和挂钩,框架的开启闭合简单圆滑。独特的机架构造,使进出感光材料方便。图 31 所示为台式真空晒版机外型示意。图 31二、自动冲洗设备自动冲洗设备是与制版照相机、电子分色等设备配套使用的先进设备。应用这种设备,能使单张或成卷的感过光的胶片或照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