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杨小清)_第1页
庐山的云雾(杨小清)_第2页
庐山的云雾(杨小清)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庐山是云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提高理解句子的能力。2、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 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3、认识“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事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 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激发学生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发现和体会“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作者抓事物特点,把事物写 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词: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千姿百态 云遮雾罩 瞬息万变 一泻千里 四蹄生风 流连忘返2、引读:上节课我们还一起学习了第一自然段,

2、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12页,准备好,景色秀丽的庐山3、是啊,庐山的云雾可真美呀,那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 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想一想书上写了几种形态的云雾?二、精读第二自然段1、生自由朗读。2、刚刚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书上写了几种形态的云雾?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形 态的云雾呢,下面请四人一小组,自己读读你最喜欢的那一种,在纸上画一画, 画好后讨论讨论为什么要这样画?(出示具体要求)3、小组反馈交流出示 句式:我 们组 画的是第 种 姿态的云 雾, 我们 这样画是 因为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幅, 对照书上的文字, 看看他们画的位置对不对,

3、样子对不 对。云雾把整个山头都遮住了,用书上的词说就是笼罩。小组读 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你觉得这幅图中哪个词写得最美?(玉带)怎么不比作皮带、腰带,要比作玉 带呢?(白、轻、柔。在青山的衬托,云洁白而温润,有着玉石般的光泽,这座 山仿佛就像是一位谦谦君子) 也喜欢这种形态的云雾的小组一起读一读。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弥漫的近义词是充满、布满。看第三幅图, 你觉得哪里可以修改一下?对啊, 大海给人一望无际的感觉, 书 中用了“茫茫”。齐读 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出示图片,进行比较。没有云雾遮挡的青山和有云雾遮挡的山峰。 理解“天幕”。 同学们看,

4、 云雾大片大片的从天而降, 将山峰遮挡的严严实实, 就像巨大的女生读。4、我们把书上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理解了词语的意 思,你们真棒,真会读书。会读书的孩子,还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不同姿态 的云雾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一起把书拿起来,齐读。5、还有哪些姿态的云雾呢?请你们看(找图)这是什么位置,什么姿态的云 雾?(架在、漂浮、悬挂在)变换两种句式说。6、庐山云雾的姿态可真多呀,真是千姿百态。【板书千姿百态】这一自然段 中有哪句话说了这个词的意思?找一找,画出来。7、指名说。这句话概括了整个自然段的内容。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就叫做这段 文字的中心句。 这个中心句放在自然段的开头,

5、 所以我们又叫总起句。 这样的结 构方式就叫,总分。那么第三自然段又讲了什么呢?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它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出示自学小提示】:(1)读第三自然段。(2)画出中心句。(3)联系上下文理解“瞬息万变”,找出描写云雾瞬息万变的句子。 【出示第 3 段】汇报交流自学情况:1 、师:你画的中心句是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这一段的构段方式同第二段一 样同样是总分(板书瞬息万变)2、谁理解了“瞬息万变”的意思?3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变化快?怎么读这几个词让人感受到变化可真迅速呢?自 己试试练读这几个词。4、庐山的云雾不仅变得快,而且变得多。书上写了哪几种变

6、化?读句子,点评, 指导朗读。一泻千里的什么?为什么不说是江水、洪水呢?让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诗:飞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你从哪儿看出来了?(省略号) 请大家按这样的句式同座位互相练一练!(1)刚刚还是 , 顷刻间就变成了 ,(2)明明是 , 转瞬间就变成了 ,(3)刚才还是 , 刹那间就变成了 ,6、庐山在云雾拥有如此神奇的魅力,难怪作者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云遮雾罩的 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读)7、是什么让人流连忘返?为什么不说是云雾让人流连忘返呢?对呀,正是 有了庐山的衬托,云雾才显得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也是因为有了云雾的缭绕, 庐山才显得那样神秘莫测。让我们把这幅美景留在我们的心间。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还学 会了构段方式总分, 生活中很多描写景物的场景都可以用总分的写法来写, 例 如:热闹的课间活动、夜空中的烟火、游览过的景点等,我们一起来看看补充习 题第 9 页中的第四小题。学生练写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去激发学生,读、思、议、画、想的能力。一、立足文本,也拓展文本。通过情境创设,提升学生朗读欲望。二、抓住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这两大特点着重让学生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 等词语意思,训练学生找中心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