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及防范_第1页
新会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及防范_第2页
新会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及防范_第3页
新会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及防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企业经营失败风险和财务报表 舞弊风险不断增加,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会计师事务所如 何评估和控制审计风险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从根本上 提高注册会计师评估风险和发现舞弊的能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国际审计 和鉴证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新的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于 2006年2月15日修订和发布 了我国新的审计准则,同时启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 报表重大错报的能力。因此,在审计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CPA审计风险并运用CPA审计风险模型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新准则,审计风险,影响,防范;目录

2、引言审计风险是影响我国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发生的“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银广夏”等事件使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 事务所深刻认识到其审计责任,增强了风险意识。我国的独立审计行业正处于起 步阶段,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弱,如果发生较大的损失,会威胁到该行业的生存和 发展。随着审计风险因素的日趋复杂,审计风险研究更为迫切。经济全球化背景 下,大量外资事务所进入中国市场,审计市场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国内事务所 与国际大事务所相抗衡就必然要靠质量,而审计质量的提高关键就在于有效地控 制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得到了控制,审计质量自然而然就上去了,所以控制审计 风险对于事务所的生存和

3、发展十分重要。我国颁布的若干新的独立审计具体准 则,形成与国际趋同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在新的理论体系下提高审计实践水平, 系统地、全面地来分析审计风险,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 实意义。、审计准则概述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 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分为:1.1、国家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是指由审计署颁布的,指导国家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时应遵 守的行为规范。国家审计准则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报告准则三部分。一般 准则,是指对审计人员任职资格和执业行为所做出的规范,主要用于对训练与能力、独立性、职业道德方面

4、的约束;工作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行为时 应遵守的规则,也称为审计的实施准则或审计的外勤准则, 主要用于制定审计计 划,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收集甄别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报告准则, 是指对审计人员编制审计报告的原则、 形式、内容所做出的规则,主要用于编写 审计报告,运用审计报告的形式,规定审计报告的内容。二、审计风险概述2.1、概念要了解审计风险,首先必须明确有关风险的概念。美国学者海尼斯(J.HayneS) 早在1895年所著的作为经济要素的风险一书中就提出了风险的概念,他认 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 损失的可能性”。法国学者莱曼在1

5、928年出版的普通经营经济学一书中也把 风险定义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威廉姆斯和海因斯给出风险的定义是:“风险 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可能产生结果的变动。 如果结果只有一种可能,不 存在变动,风险为零,如果可能产生的结果有几种,则风险存在。"美国一学者佩费尔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每个人和风险因素的结合体。”这一定义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了风险总是对于人而言的, 人是风险因素的主体。综上所述,本文归 结出一个风险定义为:“风险是风险主体从事特定的行为,由于该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所导致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它有三个要素3,(1)风险主体。即承担风险的个人、团体、乃至全人类。(2)

6、风险客体。即特定的风险行为。(3)风险原因。即特定风险行为可能产生结果的不确定性。风险的三要素不可或缺,无风险主体便无所谓风险,无风险客体便不会有风 险,无风险原因便不会产生风险,三个要素同时成立时风险才成立, 风险要素不 等于风险因素,风险要素是构成风险的要素,风险因素是风险的影响因素。缩小 风险概念的外延,我们得到审计风险的概念,审计风险概念是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的理论基础,要研究风险基础审计必须先构建与审计实务人员风险感受相吻合的 审计风险概念。三、审计风险模型的特征3.1、实用性审计风险模型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于审计实践中,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能使审计终极风险可以计量,能使审计人员主动地承

7、担风险,清楚地知道承担风险 的大小,从而把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下。 在实务中,从各大会计师事 务所的现状来看,审计风险模型对于指导审计人员的工作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审计风险模型的不断发展,为在审计实践中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提供了指南,并最 终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制度导向审计的基础,促使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 生。四、审计风险分析4.1、期望审计风险分析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消除审计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 而审计人员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审计人员所愿承担的一种主观确定的审计风险 就是期望审计风险,或称可接受的审计风险。现行的需求导向审计理论将审计风险等价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

8、能性”,因而期望审计风险的制定应从会计 报表及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发表不恰当审计意 见的可能性”的值是多少才是社会可接受的。在审计实务中,作为整个会计师事 务所的风险政策,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手册都把期望审计风险定义为5%,这似乎是在表明:社会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的可接受标准即是5%0 在执行具体审计项目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往往把自己的利益因素掺杂进去, 再确 定一个具体项目的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当执行具体审计项目的注册会计师判断较 高的“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所导致的“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较低 时,他们就会将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定的较高,比如 10

9、%。这样,判断满足社会需 求的标准是一回事,满足注册会计师的“自利”需求的标准又是一回事,满足社 会需求成了一个幌子。对于本文中所定义的CPA审计风险概念,与供给导向理论是一致的,该理论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的审计项目应该有一个共同的、 会计师事务所可容忍的“承担法律责任的 可能性”标准,这样,期望审计风险的制定就仅仅是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风险政 策,而不必再针对具体审计项目制定不同的期望审计风险水平。五、新审计准则下 CPA审计风险的控制5.1、遴选客户阶段 CPA审计风险控制遴选客户包括两个方面的决策,一方面是决策是否接受新客户的委托业务, 另一方面是决策是否继续为老客户提供服务。业务承接是开展审计业务的起点。 这一过程决策正确与否,将会影响下一步审计业务的展开。同样,业务承接过程 中的审计风险控制也是会计师事务所整个风险控制的起点。如果事务所在考虑是否接受客户的委托业务时,一味考虑其经济效益,而不考虑客户的特点和性质一 律接受其委托业务,势必为以后的审计工作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此,接受客户委 托时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慎重考虑相关的审计风险问题。下面分别首次接受客户委托和继续原有客户委托业务两种委托业务阐述接受客户委托阶段的审计风险控 制。结论相信随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逐渐发展和完善, 新审计准则将在注册会计师 职业界得到普遍的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