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编)语文园地五(教案)_第1页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精编)语文园地五(教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五文本分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以字族文识字形式呈现“饱、泡、跑、抱、袍、炮”6个形声字,左边偏旁表义,右边部件“包”表音,让学生了解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同时,感受字族文的有趣。“我的发现”是三组根据偏旁归类的形声字,旁边有学习伙伴的提示:“口字旁的字多和嘴有关。”让学生在偏旁归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同个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的内容。“字词句运用”有两项内容。第一项是“选一选,填一填”,要求学生能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第二项是查字典的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四句歇后语,学生在积累歇后语的同时,感受这种特

2、殊的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和大人一起读”安排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经典故事狐狸和乌鸦,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教学目标1.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字族文,认识“饭、能、跑”等8个生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2.正确朗读生字,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能适度拓展。3.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使用。4.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有一点速度。5.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对积累其他歇后语有一定兴趣。6.和大人一起阅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发现识字方法,培养

3、自主学习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1. 识“饭、能、饱”等8个生字,进一步通过形声结合法认识汉字,提高识字能力。2.了解相同偏旁字的共同之处,并通过拓展扩大识字量。3.正确运用形近字和同音字填空。4.练习快速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快速识字。一、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生字:饱、泡、跑、抱、袍、炮)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归纳:这6个字的读音都和相同的部件“包”的读音相似,只是偏旁不同;相同的部件“包”加上不同的偏旁,意思就完全不同了。2.(课件出示儿歌)教师将每一行最后一个字标红后范读。3.朗读儿歌,识记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同时圈出要求认识的8个生

4、字,多读几遍。(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3)全班交流汇报。“能、轻”是后鼻音,“饭”是前鼻音,“茶”是翘舌音。“泡、炮”读音相同,都读“pào”。“饭、鞭、饱、泡、炮”都是形声字,都是左形右声。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饭 米饭是粮食,所以是食字旁;“反”是声旁,提示字音。鞭 本义是指皮革制的马鞭,所以是革字旁;“便”是声旁,提示字音。饱 泡 炮 有饭能吃饱,所以“饱”是食字旁;有水把茶泡,所以“泡”是三点水;有火放鞭炮,所以“炮”是火字旁。加一加识字。饣饱 包+ 氵泡 车+ =轻 饣+反饭 革+便鞭火炮(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5)多形式朗读儿歌,

5、熟读儿歌,然后用“定位联想法”认识8个生字。有_吃_,有水把_。有足快快跑,有手_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_。4.拓展延伸。(1)本文是一则关于“包”的字族文,之前还学过关于“青”的字族文,指名背一背。(2)下面也是一则字族文,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猜一猜吧。有马能行千里,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土可种庄稼。(也)(3)朗读字族文儿歌,记一记,扩大识字量。苗字族 尧字族 苗字家族大,兄弟姐妹多, 用火烧,用水浇。东边日出是拂晓。有手能描红,有金是铁锚, 左边绞丝弯弯绕。换上提手是阻挠。有目能瞄准,有口喵喵叫, 有金铙钹震天响,有言真热闹。加上反犬旁,就是小猫了。 插羽毛尾巴翘,丰衣足食很富饶。

6、二、我的发现1.(课件出示第一组生字:吃、叫、吹、咬)指名读,学生齐读。(1)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口字旁的字?(呼、吸、唤、吐、喊)(3)指名用生字口头组词。吃(吃饭)(吃亏)(吃惊)(吃力不讨好) 叫(叫声)(叫喊)(叫唤)(叫苦连天)吹(吹风)(吹奏)(吹捧)(吹胡子瞪眼)咬(咬合)(咬字)(叮咬)(咬牙切齿)2.(课件分别出示第二、三组生字)学生边读边做动作,同桌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并拓展。(1)提手旁的字大多和手有关,如:拉、推、打、抱、扔(2)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有关,如:蹦、跃、跺、踏(3)练习用生字组

7、词。提(提水)(提问)(提前) 拔(拔草)(拔河)(拔取)捉(捉虫)(捉鱼)(捉拿) 拍(拍手)(拍打)(拍球)跑(跑步)(跑车)(奔跑) 跳(跳高)(跳远)(蹦跳)踢(踢球)(踢人)(踢毽子) 踩(踩水)(踩踏)(踩空)3.认真观察三组汉字,说说你的发现。形声字构字规律:形声字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4.拓展延伸:你还能说出一组同偏旁的字吗?示例:虫蜻 蜓 蝴 蝶 蚂 蚁 蜘 蛛 氵河 湖 江 海 池 泥 洪 木村 杨 树 林 柳 枝 杉 松 钅钱 铁 铜 锹 针 钗 钞 钥 三、字词句运用1.选一选,填一填。(1)出示生字卡片“青、清”,“再、在”,学生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要求组的词

8、语不能重复,直到说不出来为止。(2)学生说,教师板书。生:青青草 青山 青菜 青翠 青绿 清清水 清楚 清晨 清亮 清澈再再见 再三 再次 再说 再来 在现在 不在 在家 在场存在(3)学生自由朗读词语,边读边想一想每组同音字的意思:“青”,表示颜色;“清”,与水有关。“再”,表示又一次;“在”,可表示在哪里。(4)学生自读句子,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填空,填完后同桌相互交流。(5)拓展训练。我想( )你帮我做一件事( )。(请 情)老师布置的( )业,你( )完了吗?(做 作)2.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1)复习旧知识。复习字母表。A.学生齐背字母表,指名背。B.玩“找朋友”

9、的游戏:将26个大写字母卡片分发给学生(一人一张),教师逐一出示小写字母卡片(打乱顺序),并说“我的朋友在哪里”,随后拿着对应卡片的学生起立,举着卡片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当小老师领读,其余学生齐读两遍。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指名说,比一比谁说得最清楚。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该字的大写字母;然后找到该字的音节及在正文中的页码第××页;在正文第××页找到音节,接下来查找到该字。(2)翻页码比赛:教师任意说页码,学生比赛翻,第一个翻到的为胜。(3)查字典比赛。看教材中的5个生字,学生自由查字典,查到后将页码写在字下面,比比谁能最快查完。教师巡视,对

10、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看谁先填完表格。要查的字音序音节页码字义组词溪(x)解(ji)准()楼(ó)伯(ó)小结:字典老师最喜欢勤学好问的小朋友,谁最会请教它,它就会让谁增长识字的本领。1.朗读并背诵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歇后语描述的内容,对积累歇后语有一定兴趣。2.读懂寓言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感受共读的乐趣。了解、背诵、积累歇后语;理解寓言内容,明白包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一、日积月累过渡:我们的祖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我们学过一些成语、古诗,也学过一些有趣的谜语。我们今天要学的则是另外一种十分有趣的语言形式歇后语,一起快乐学习吧!1

11、.(课件出示图片:小葱拌豆腐)学生观察图片,再互相交流。(1)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谁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来形容?预设: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又青又白等。(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词语“一清(青)二白”。学生结合图片,明白小葱和豆腐拌在一起看起来颜色分明,所以后半部分的“一清(青)二白”就表示弄得明明白白。2.(课件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吊桶打水的图片)师生交流,共同感知歇后语的大意。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比喻白费力气,劳而无功。芝麻开花节节高 比喻学业等日日有成。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比喻内心不安。3.指导朗读。(1)课件逐一出示图片,教师看图读歇后语,学生跟读。(2)学生自读课文中

12、的歇后语,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3)师生对读歇后语,教师读前一部分,学生读后一部分,也可角色互换后对读。(4)分小组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结:这几则短语,前半部分讲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现象,后半部分则是比喻的意思;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像这样的语言形式就是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幽默风趣,耐人寻味。4.歇后语的运用。(1)(课件出示语境)学生用恰当的歇后语填空。这次单元测试发挥得不好,我心里一直是“_”。爷爷坐了一天,一条鱼也没钓着,真是“_”。人

13、们用勤劳的双手不断地创造出幸福的生活,真是“_”。(2)和同桌自创语境,运用歇后语。5.拓展并积累一些歇后语。(课件出示歇后语)学生读一读,想想各个歇后语的意思。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兔子尾巴长不了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瞎子点灯白费蜡 大海捞针没处寻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结:巧妙地运用歇后语,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要更多地灵活运用这些歇后语。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狗追鸭子呱呱叫”。二、和大人一起读过渡:在学习歇后语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奇妙和有趣,和大人一起阅读寓言故事,也会让你感受到许多快乐。1.(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

14、观察:图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2.教师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师生互说:故事里讲到了谁?(狐狸和乌鸦。)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3.师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好狐狸和乌鸦说话的语气。4.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狐狸和乌鸦说了几次话?乌鸦有什么表现?狐狸为什么要那样说话?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24自然段。(1)(课件出示狐狸的第一句话)亲爱的乌鸦,您好吗?读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帮助理解:A.应该怎样读狐狸的话?找出书上的提示。(眼珠一转。)B.狐狸眼珠一转想到了什么?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讨好

15、、狡猾。)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乌鸦为什么没有回答?它可能怎么想?(2)(课件出示狐狸的第二句话)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读狐狸这一次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应该怎样读比较好?(要读出亲切、关爱的语气,音量略高于第一次。)想乌鸦有什么反应?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乌鸦有点动心了,从“乌鸦看了狐狸一眼”可以看出来。)(3)(课件出示狐狸的第三句话)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读自由读乌鸦的话,读出赞美的语气。想乌鸦此时的反应怎样?(非常得意,开口唱了起来。)6.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乌鸦为什么会上当受骗?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狐狸说些什么,想对乌鸦说些什么?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呢?7.制作阅读卡,记录阅读情况。我的阅读卡和谁一起读读后来评分我的问题1.狐狸为了骗取乌鸦口中的一片肉用了哪些方法?2.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 我的解答1.狐狸先是和乌鸦套近乎,问候乌鸦和乌鸦的孩子。这招行不通,狐狸又开始奉承乌鸦,夸赞乌鸦羽毛漂亮、唱歌好听。2.讽刺那些禁不住诱惑,面对一点小称赞就得意忘形的人。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课后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歇后语,读一读,记一记。2.回家和大人一起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