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_第1页
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_第2页
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_第3页
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论弘扬岭南文化谈广州西关城市建设          摘要:广州的西关地区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保留有较多的岭南文化遗存,应从弘扬岭南文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各项工作,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在深入分析岭南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做好历史文化保护的空间规划,力争把西关建成文化特区”及岭南文化的中心。 论文关键词:保护;弘扬;岭南文化;西关 岭南文化的特点 1)开放与兼容。从历史上看、岭南文化秉承了中原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在中原人不断南迁的过程中形成的口从某种意义上看,岭南人基本上都是客家人”。岭南人很早就向海

2、外拓展,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文化交流更为普遍,与中华文化的其它支流相比、岭南文化较为充分地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岭南近代思想家们主动接纳和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学说,认真学习西方知识,并直接用来和落后的势力作斗争。 文化的开放性必然带来兼容性,岭南文化对各种外来文化一直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从文化的国际交流的视野考察,岭南文化融贯着中西文化的特色,包含着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同时,岭南文化也十分注重外来文化与岭南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相互融会贯通、形成自身的独特之处。 2)重商与务实。岭南沿海地带向来有经商致富的传统历史上,岭南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是一个商业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工商业以富

3、国成为岭南近代思想家们的共识口重商思潮是岭南文化在思想构成方面的一个重大特征。 与商品发达相配合的文化特点往住表现为务实性,岭南浓厚的商业性,促进了岭南多元化经济的发展,从而培育出物质文化的实用性。岭南文化很注意讲求实用,少保守性或空想性,特别是清朝中期、外敌不断入侵,民生困苦、整个社会形势促使有识之士振臂高呼。凡事不宜流于空谈阔论,以讲求实用为追求。 3)开拓与创新口岭南的居民大部分是中原和各地移民,历史上有过秦汉两晋南北朝、两宋、明朝末年等4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南迁。移民前住新的地方谋生,必须具备进取精神,从而形成岭南社会勇干冒险、勇干创新的风气。 岭南到了近代更加富于创新,勇于打破民族和国际

4、的隔阂,吸取外族、外域的先进科学又化、改造和变革自身的落后局面、开拓出自身发展的新道路,很多方面跃居全国领先地位,新思想,新理论更是层出不穷,无论是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康粱戊戌变法、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还是国共两党合作及北伐战争、都以岭南为起点。 2西关最有条件建设成岭南文化中心的中心 “西关”的地域范围大体包括今广州市东到人民路,北到东风西路,西、南到珠江的地域,即荔湾行政区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西关因其历史上是中外文明的交汇之地,富商文人聚居之区、商贸繁荣、具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市并风情,形成了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较好地体现了岭南文化的特点,是岭南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2

5、0;.1西关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重点发展地 (1)西关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明、清时期广州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明、清时期,广州旧城已不能满足商业和生活需要,只有河流冲积形成的西关平原有大片土地可供利用,为当时广州大面积的纺织工场和住宅建设提供了理想用地;西关地区便捷,是广州西面的门户,通过西,北江及其支流,连通陆路、白鹅潭周边的码头是广州重要的对外口岸,西关平原河渠纵横,便于运输货物,发展成为城西主要商业街纤;西关地处广州旧城之外,更加有利于商业发展,明、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准洋人人城,一切外贸只能在城外进行,从而促进了外贸业在西关的发展。 (2)十三行“一口通商”直接带动了西关经济和文

6、化发展。明成祖永乐三年在十八甫路带设立怀远驿,供外商在广州贸易和住宿,清康熙二十四年在广州建立了十三行建洋行制度,乾隆二十二年清廷封闭了江、浙、匐海关,只留粤海关,十三行便成为当时一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场所。“一口通商”不仅使西关的对外贸易空前繁荣,还带动了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批西方近代的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首先在西关得到了引进和运用。随后沙面几乎控制了广州的进出口贸易。 (3)西关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岭南文化在西关的发展。在西关从事贸易及丝织业生产的富商巨贾众多,其优美的环境又吸引了一大批富商豪绅以及社会名流到此居住,十三夷馆和沙面等还聚集了大批洋商、传教士、西医等海外人士,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7、。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从而使西关地区在推动岭南建筑、饮食文化、书画艺术、粤剧曲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岭南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 22西关保留有较多的岭南文化历史遗存 西关历史上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重点发展地到了,又因偏于城西一隅的地理位置及广州向东、向南发展的城市战略,与其它城区相比,西关相对减少了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等带来的文化中击,保留有较多的岭南文化历史遗存。 (1)保留着基本完整的旧城风貌和大量岭南特色历史建筑。西关的路网格局呈棋盘式内街砌以麻石,由一个个住宅区构成,西关地区的建筑因为亚热带的温热气候和中西文

8、化的交融而形成建筑布局的开放性和多元兼容性,即岭南风味,目前仍大量保留着西关大屋、竹简屋、骑楼茶楼、西式建筑、庙宇宗祠等多种类型的传统建筑,辖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内控文物单位12处,其中陈氏书院是岭南文化上升期的岭南建筑代表作。传统的城市格局和传统建筑为保护和弘扬岭南文化提供了重要载体(图1,图2)。   (2)保留着诗书画曲传统西关是粤剧曲艺、岭南文学、岭南画派的重要发源地,是诗人词人聚居、书画名家荟萃之地,素有“粤剧曲艺之乡”之称。现在,西关仍有众多的诗词爱好者及书画人才。粤曲、粤剧在西关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粤剧

9、爱好者自娱自乐、自由结合的“私伙局”就有36个,荔湾区还举办每年一届民间曲艺“私伙局”大赛。 (3)西关民俗风情浓郁。广东话以西关口音最为正宗;西关小姐是南方靓女的代名词:外地人说“吃在广州”,广州人却说“味在西关”,西关饮食闻名中外;西关地区著名老中医荟萃,清平药材市场是全国定点的首批八大中药材市场之一;西关人有着博古好雅的文化情调,文物鉴藏家众多,西关古玩城、源胜陶瓷工艺街等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另外,舞狮、西关古仔、西关七十二行等民俗风情在西关仍然随处可见。 23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为西关弘扬岭南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西关文化是广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近代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荔湾区

10、加强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先后修复、开放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道教建筑仁威庙,复建了清代岭南名园海山仙馆,利用陈廉仲故居建成荔湾博物馆(图3) 和西关民俗馆在“三年一中变”期间。市、区政府投入15亿元建设陈家祠绿化广场,投入8000万元对上下九步行街等进行了整饰,投入5000多万元整饰了沙面部分重点建筑。“小变”、“中变”过程中,荔湾区的投入相对其它城区不算大,却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这与荔湾区善于利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很大关系,而在这些保护、整饰和利用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弘扬,形成了弘扬岭南文化的良好氛围。 3在西关城市建设中弘扬岭南文化的

11、措施 31发挥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积极性,把西关建成“文化特区”西关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成为弘扬岭南文化重要基地,从而使广州市荔湾区自然而然地担当起弘扬岭南文化排头兵的角色。精神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的价值实现形式更重要地表现在社会效益上,政府行为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西关城市建设中弘扬岭南文化必须发挥省、市、区三级政府的积极性。建议在省、市、区的共同努力下,把西关建成我国第一个“文化特区”,参照当时对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做法,用特殊的政策、资金、人才等优惠措旋支持西关的文化建设 1        &

12、#160;32从弘扬岭南文化的战略高度统筹各项工作 把西关建成弘扬岭南文化的“文化特区”,荔湾区的各项工作都应该统一到为这一目标服务上来首先,区委、区政府应统一认识,把弘扬岭南文化作为今后的首要战略,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高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弘扬岭南文化的目标指导各项工作。其次,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都应为弘扬岭南文化服务把弘扬岭南文化变成全区的统一认识和行动,不仅仅是文化和宣传部门的事,如城建部门要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提高城区的文化品位,管理部门对文化产业予以相应的政策扶持,、卫生、等部门在各自工作中注意发挥岭南文化特色,各街道做好将弘扬岭南文化推进到社区居民的工作。要做好

13、这些工作需要全区干部有较高的岭南文化的素质修养,应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中开展岭南文化的知识培训,并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对于文化留存相对集中的昌华、金花、沙面等街道,培训和考核推进到社区居委会。第三,把弘扬岭南文化变成全体市民的共同意识。把弘扬岭南文化的理念向全体市民宣传、推广,使之变成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从而成为岭南先进文化的宣传者、支持者和建设者,共同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3,3做好文化保护的空间规划 西关地区人多地少,建筑密集,弘扬岭南文化必须进行周密的统一规划,尤其是空间规划,故应由省、市牵头,组织规划、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确定能体现出把西关规划为保护、继承和弘

14、扬岭南文化的“文化特区”的思想。在具体的空间布局上,注意点、线、面相结合:面是指划定各种类型“传统文化风情区”,相对集中地保护历史文化。划定“传统文化风情区”的条件,是要集中保存有较多的真实历史遗存,包括房屋、街道、桥梁、古树等;二是要保存有完整的环境风貌,杜绝严重不协调的景观造成视觉干扰;三是要保存有相对完整统一的传统民俗风情;四是要有一定规模以构成观赏视线的完整性。在西关范围内可初步划定荔湾湖公园一带的西关民居民俗风情区,上下九步行街带的西关商廊风情区,陈家祠一带的民间工艺风情区,沙面地区的欧陆风情步行区;远期还可将十三行带规划建设成相应的风情区对风情区内传统建筑原样修整(图4,图5),

15、适当迁疏人口,重建甚至迁建一些历史知名建筑,需要增补的新建筑要与原有建筑风貌互相协调。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城市传统风貌,有利于开发,还可较少影响日城改造。点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制定严格、明确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除了本身的保护和恢复外,还要特别强调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如结合古建筑保护修建绿化广场,整治周边(图6)  线是指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目前西关重点建设一日一新两条,日的是上下九路至龙津路的全市最长骑楼街建设,呈环形贯穿西关中部,新的是40m的康王路,将按照岭南文化风格对两侧景观进行全面的规划整饰通过这两条线连通全部的风情区和大部分的文物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3,4弘扬岭南文化与商贸旅游发展紧密结合 将传统文化保护与商贸旅游结合起来,在得到社会效益的同时,适当兼顾经济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