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中的“诗眼”和句法_第1页
鉴赏古诗词中的“诗眼”和句法_第2页
鉴赏古诗词中的“诗眼”和句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鉴赏古诗词中的“诗眼”和句法中国古代诗人很重视炼字,往往“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他们主要是锤炼诗句中 最关键的一个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使句中有“眼”,称之为“诗眼”。一、命题方式 诗中的某词用得妙,为什么? 你认为某联中的哪个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某个词语在诗中是关键,为什么?二、答题要点前两种问题的回答方法:先指岀哪一个词“好”;指岀该词所用的修辞格;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还原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最后指出该词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者指出这个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后一种问题的回答方法:可从该词在表达思想情感上所起的作用着眼分析;也可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三、思考角度1.

2、从诗句内容上鉴赏诗眼【例】身轻一鸟过,枪疾万人呼。此为杜甫送蔡都尉诗中的一句,原本是虞世南的“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从 全诗看,杜甫所写诗句是赞美蔡希鲁的武艺高强的。上句讲他善于腾越的轻身功夫,跳得又高、又快、又轻,像一只鸟飞过那样毫无声息。过”虽然是一个平常的字,却是此联的诗眼。它把蔡的高超本领写出来了。据说有一个本子,身轻一鸟”后边的一字,漫灭难辨,有人说是“疾”字,有人说是“落”字,有人说是起”字,有人说是 “下”字,还有人说是“度”字,等等。待找到一个善本后发现,原来是个过"字,大家遂叹赏诚服,以为无 一字可替代分析起来,“过”字主要指快捷,“落”起”、“下”,重在指动作

3、的开始或结束,杜甫的诗句显然不是讲他纵跳的开始或结束,所以用这些字皆不够恰当。再把 “横空一鸟度”与“身轻一鸟过”这具有渊源关系的二句加以比较,就觉得 “过”字是对“度”字的一个发展, 一个创 造。2从词性上鉴赏诗眼古诗词中的诗眼,以动词为多。因此古诗中的炼字,特别重视对动词的推敲、提炼。如 果是名词或形容词,则往往改变词性,活用词语。或把名词用作动词,或把形容词用作动词。(1)运用动词,神灵魄动。【例】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为周邦彦词苏幕遮 燎沉香中的名句。一个 “举”字最为人称道,它把荷茎修长 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气表现得淋漓尽致,“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 “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

4、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2)名词用作动词。【例】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此诗句岀自东晋大诗人陶潜的时运(其一),是该诗的尾联。写的是田野风物:阵阵和畅的南风吹过来,吹拂着田野上大片正在抽发的绿色新苗,苗儿们欢欣鼓舞,好像鸟儿扇 动着翅膀一样。“翼”字在这里,是此联的诗眼。翼”本来是名词,指鸟儿的翅膀,此处用作动词,“南风吹拂,有如鸟翼之爱抚新苗”(陶渊明诗文校笺)。 因此,新苗在南风吹拂下的形象和神态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它们富有感情和灵性,充满勃勃生机,从而反映岀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归隐田园的愉悦心情。(3)形容词用作动词。【例】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这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五律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5、的颔联。元丰年间,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建楼于城东门上,称为黄楼。陈师道于元祐三年 (1088),即任 徐州教授的次年,登楼作此诗。负山居士为师道友人张仲年的别号,故此诗是登高寄友之作, 前六句写的都是登高所见。此诗首联写的是一幅雪后黄昏空明澄净的图画,颔联描绘的是楼头远眺所见雪景,我们单看第一句就可以发现作者运用诗眼的良苦用心: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显得格外明亮;晚风吹进溪水流淌的山间,又带来了阵阵寒意。此联中上句“日”是“云日,,“雪”是“松雪”,作者将一个形容词“明”用作动词,使得此句诗既表现了薄云遮掩 的日光照射松雪的静态,又描绘岀青白交映的松雪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动

6、态。着一 “明” 字,全句皆活,令人如见雪景。(4)虚词也能成为诗眼【例】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一句,通过虚词“自”以及“空”的运用,渲染涂抹出情感层次,将自然美景同失落怅惘的情感对立起来,抒情效果极为突岀。与台阶相映的草再碧也没有人欣赏,隔着树叶传过来的黄鹏的叫声再动听也没有人听。这不仅写出了诸葛亮死后的寂寞,表现了杜甫对一代伟人死后寂寥的不平,而且也间接地写出了杜甫自己当时的失落惆怅之感,他是由诸葛亮的身世想到自身的境遇,从而产生共鸣的。3从句式变化上鉴赏诗眼 【例】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颔联。首联写的是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

7、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景物气候感到新奇而大惊小怪,表现岀了诗人仕途失意、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颔联的上句写新春伊始,下句写早春绽放的花木。颔联两句诗的语法结构和词法运用巧妙,突出了诗眼“出”字和“渡”字,对开阔、优美、深远的意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看句子成分的颠倒错位和省略:“ 云霞出海曙”成分补全应是“曙(旭日)出(于) 海,(映得)云霞(灿烂)”;下句“梅柳渡江春”应是“梅柳(枝头)春(闹),渡(至)江(北)(又成春)”。一般人写太阳会用“升”字,而作者用“岀”字,显得非常准确。“岀”与“升”原是一对概念差别大的动向动词,“升”指太阳正升上天空,天已大亮了;而 “岀”则指太阳刚露岀海面,还未升上天空,比“升”的时间早。作者用 “岀”而不用“升”,这就强调了 “新春伊始” “江南春早”。用心何其良苦!再看下句“渡”字亦写得极妙,既有力 量,又显得生 动,它不但把“梅柳”拟人化,而且把生气勃勃的江南春意写活了:梅花凌寒怒放,垂柳抽芽吐绿,原应在江南,但借着旭日金光的照射,这梅柳之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