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音戏的生活化元素_第1页
山东五音戏的生活化元素_第2页
山东五音戏的生活化元素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五音戏的生活化元素五音戏是起源且盛行在山东历城与淄博及其周边地区的一 种地方性戏曲。在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曾用先了吕凤琴、霍俊 平、邓洪山等著名演员记忆腊八姐、云翠仙、王小赶 脚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目,不但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作品,还 一度风靡全国。在 2006 年被列进第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山东的五音戏确切地表达出山东地区人民的审美情趣与精神 品质,成为探讨山东生活文化的“活化石”, 其对于聊斋剧目的 改编与演出,将这两种文化以及生活化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齐文化与鲁文化的交流融合中, 在将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 想的文化气氛里,山东地区慢慢形成了自强不息、注重传统、勤 俭节约的文化品

2、质,铸就了吃苦耐劳、好爽豁达、忠厚老实的性 格特点。 这里的风土人情无一不彰显了这独特的地域文化。 五音 戏由田间地里发展而来的实实在在的民间艺术, 也把这种文 化特色融入到剧目与表演中,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发挥其关键的 作用。让我们由五音戏的剧目内容着手,分别从文化、传统的角 度分析一下山东五音戏的生活化元素有怎样的统一性与区别。1 民俗民风可从生活闹剧中展现出来受到齐鲁文化的影响, 山东地区都是把家庭放在很重要的位 置,在剧目中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是带有浓浓的家庭气息。 五音 戏中的传统剧目大多将家庭生活作为主要题材, 幽默诙谐, 弥漫 着浓厚的喜剧气氛。这一类折射家庭生活的剧目,在表达夫妻

3、间生活情景时制造 出一系列个性鲜明、贴近生活的“小人物”的形象。例如糖二 怕婆中那位爱赌钱但非常害怕老婆的唐二,最后在老婆的“家法惩罚”下才立誓改过自身。面对他人的嘲讽,唐二笑着回应: “行行出状元,类类有高低。人人都说我怕婆子,去了俺哥才数 我。”相仿的人物还有小推磨的王二、砸棉花车的李二 尬、皮有子上吊的皮有子等等。这些“丈夫”的身上尽管存 在不少的缺点,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怕自己的老婆,而且生性不坏,心地善良,在逗乐说笑中开展生活。并且这类作品 当中的女性都是一些值得被颂扬的目标。她们勤劳顾家,还能帮助自己的丈夫改掉陋习,是一个家庭中维持幸福的人。 这点在山 东地区中是有着十分明显

4、的体会。 山东文化对于妇女尤其是家庭 主妇存在着较高、较严格的标准,受到“男主外,女主内”传统 思想的影响,妇女们承担着家庭的全部担子记忆教育儿女的神圣 职责。在当地,一直都认同在家庭中,妻子所发挥的道德作用是 非常大的,她的德行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家中其他成员的 行为发展。所以娶妻子的时候,女方是否具有善良能干的煤的就 成为了选择的重要标准。山东的妇女一般都是具备尊老爱幼、 贤 良守节、吃苦耐劳的美德。这也是为什么五音戏自古今来都把女 性当成赞颂的对象的原因。它可以使得家中的妇女在看戏的时候 容易引发共识,深受当地女性的欢迎,因此很久之前就有“拴老婆蹶子”的赞誉。家庭题材中最常见的也有婆

5、媳之间的矛盾。例如剧目松林会里,庞三娘的婆婆就是因为错听谗言,以至于逼着儿子休掉 妻子,庞三娘也是无计可施进庵躲避。不过后来听到婆婆卧病在 床时,知道婆婆很想吃鱼,于是就剪下头发,以此换来了新鲜的 鱼,并到松林拾柴为婆婆煮鱼。又例如王小赶脚里面的二姑 娘描述其回娘家之前,丈夫偷偷塞了二百钱给她,“偷偷”就是 怕让婆婆看到。这些都说明了婆媳之间那种十分微妙的关系。这一类作品大多都是描写了不管婆婆是怎样的刁钻媳妇,媳妇都是非常孝顺。这种题材也是山东地区描写故事的一种惯用手法。例如在淄博博山就存在着这样一个有关“孝妇”颜文姜的故事,话说当地有一条河也是因为这样而取名为“孝妇河”。每年博山人民都会举行

6、大型的庙会来拜祭“颜奶奶”,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了当地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由此可以看出在山东地区, 人们大多 认同不管婆媳的关系怎样,身为儿媳,就必须孝顺长辈,就是非 常突出“孝”这一个字。“孝”文化作为当地尤为重要的文化之O说到“孝”,这又牵扯到五音戏中家庭戏剧里头一个大的主 题,就是构造出一连串大孝子的形象。例如卖宝童里七岁就 卖身葬祖母的宝童;安安送米里把自己每天七合米只吃三份 留四份给自己母亲的安安;劈山救母里哪位情深意重的沉香等等。山东文化都注重“父母在,不远游”,都是讲究一个“孝”字。孝是判断一个人的品德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尺。古往今来在当地就涌现了不少有名的孝子孝女。 例如二十四孝故事

7、里所提到的 孝女缇萦为了救出自己的父亲一度上书汉文帝,还有“感动中 国”人物中的田世国把自己的肾捐给患病的母亲。人们在高度颂扬这些孝举的同时也强烈谴责不小行为。在山东五音戏中最能体现的就是家喻户晓的墙头记。这部戏剧由二子均拒绝抚养老 人到争夺抚养老人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充分揭露了二子大逆不 道、十分自私的丑恶嘴脸。老人张银匠中有一段发人深思的唱词: “老来难,老来难,老来无能讨人嫌,我吃不饱来穿不暖,一家 半月乱倒换。”这一唱词将老人晚年那种凄苦无助的状况呈现在 观众的眼前。这部戏剧从反面开始着手, 阐述了山东地区以“百 事孝为先”的传统。开演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誉,从而产生了 很大的社会效益,

8、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孝”文化的道德是非常认 可的。另外,五音戏还触及到山东地区里很多的民间习俗。例如拴娃娃这一剧目中就描述了两个人在“拴娃娃”的时候,因为同时看中了同一个泥娃娃从而发生了争执与矛盾。这表现了山东地区的其中一个求子传统。“拴娃娃”这个习俗在很久之前就存在 于北方很多的地区,但不同的就是,山东地区中的泥娃娃一般都 会故意突显是男孩子。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山东地 区的人们都存在着一种猛烈的传宗接代的愿望,尽管在最近几年来重男轻女的思想有所改变, 但其已经根深蒂固,稳稳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当然这也包括了现在当地青年, 由此可看出这传统思 想对人们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厚。 从上述的分

9、析可以得出, 五音戏对于家庭生活的描绘表现出山东地区民间社会里伦理道 德观念, 这些展示的内容都是充满了自然纯朴的生活美, 由家里 的长短中的琐事揭示出生活的道理,具有极大的情趣。2 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纯真的爱情中在传统的五音戏剧目里面, 爱情这个主题同样占据了比较大 的比重,作品当中大多以直率的风格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相互爱慕 之情,颂扬了他们极力追求自由恋爱的精神。彩楼记作为这一题材的经典代表剧目。刘丞相的女人由 抛彩的形式选了吕蒙正。 不过刘丞相知道吕蒙正穷得寄人篱下之 后就决定悔婚, 并将吕蒙正赶出刘府, 不过女儿瑞莲仍旧脱去华 美的穿戴, 跟随丈夫到寒窖一起生活。 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

10、明”,吕蒙正进京应试,高中状元。这剧目表现了吕蒙正与瑞莲 对于爱情忠贞不渝和为取得自主婚姻而勇敢奋斗的精神。 这时五 音戏中经常上演的桥段。例如双钗记、李怀玉借粮、风筝记等都以一个 相似的主题: 男女双方均已定下婚约, 不过男方家里忽然遇到变 故,穷困潦倒,因此女方的父母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悔婚, 但女子坚贞不渝而且暗中资助意中人, 帮助丈夫求学, 最后男子 金榜题名, 两人得以喜结良缘。 在这些戏剧里女性的角色都是信 守承诺,不会嫌贫爱富,表现出了真挚的感情。这同时也表现出山东文化的重情重义的特征。在爱情故事里,还存在一些具有童话色彩的历史故事剧目, 尽管所占的比例较小, 不过它们的幽默

11、风趣, 充分表现出民间的 色彩,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如鲤鱼精打水与闹书房通 过描述鲤鱼精与小狐仙勇敢追求心上人的故事, 赞扬了封建社会 中女性大胆追求幸福的自主精神。 吸取活泼轻快, 受到人们的赞 赏。五音戏在描绘爱情这一主题的时候使用了一种生动形象的 手法呈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这些故事当中, 女性一直都是被歌颂与描写的重点。 这些就再一次感受到山东地 区乡土文化对于女性崇高品行的推崇。 至于对于那些勇于大胆最 求心爱之人的女性的赞扬就是从侧面来感受山东文化的兼容性 与开放性。这同时也是文化互相融合交流的结果。3 新编的聊斋突显人性的光芒蒲松龄所著的 聊斋志异 古往今来都是山东

12、地区的文化骄 傲。从建国至今五音戏把聊斋里面的一幕幕剧目搬到了戏剧的舞 台上,这两种文化艺术相互交叉融合, 让五音戏能够重新站在一 个新的舞台上。 聊斋故事经由五音戏的全新演绎更能突出其山东 地区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直到今天为止聊斋由五音戏改编的剧目分别有续黄粱、 云翠仙、乔女、窦女、翠霞、姊妹易嫁及 胭脂等。这些剧目并没有原文照搬,而是按照剧情的需要进 行了改编,让戏剧更具强烈的舞台表演的效果。 并且故事的圣体 更倾向于写实,剧目当中根本上没有神仙鬼怪之类的色彩, 是直 接和社会现实联合在一起,起到了教化、赞颂、批判等表达效果。姊妹易嫁就是由聊斋志异中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 一部愉快轻松的讽刺性

13、喜剧。 素花发誓不嫁放牛娃只嫁官, 因此 在迎娶的时候直接拒绝了假扮成乞丐的状元郎毛纪。不过妹妹素梅是深明大义之人,代姐姐出嫁。这部喜剧和原著不同的就是戏 剧中添加了当素梅知道毛纪并非叫花子而是状元郎的试婚行为 之后,对其欺骗隐瞒的行为进行了狠狠的批评并且拒绝了毛纪求 婚这个环节。这让素梅追求平等幸福,不贪慕虚荣的性格特点更 加彰显无疑。其中素梅有一段唱词更是整剧的点睛:“不为你高官得重人前富,只盼你平平安安回家中。姐嫌贫爱富万人厌,你 乔装试探理不通。诚实信义人本分,人品要比乌纱重。人品高, 官大官小可长久;人品低,官大官小留骂名。”我们可从这段唱 词中看出山东地区的老百姓自古迄今的价值观念

14、。俗话说“做人要厚道”,就是说对于一个人的判断准则并非钱权,而是一个人的品行高低。这是我们千百年来的道德认知。翠霞的改变也是别具特色,在蒲松龄的笔下,翠霞是一 位行踪不定的侠女,并略带神秘感。但是在戏剧当中,她却是一 位果断机智、冷静成熟的女性,这更加接近现实生活。在原著当 中顾生这任务的形象较为迷糊, 但戏剧中就大大赞扬了顾生对于 爱情的真诚与责任。与此同时,在云翠仙的改变里,戏剧改 变了蒲老先生对于负心汉的批评与指责, 歌颂了戏剧当中主人公 对于真挚的爱情以及婚姻自由的不懈追求。 在这些情节上进行改 动,不但知识戏剧的演出需要, 更是充分表现了山东地区人们认 为男子应该重视对于感情上的承担

15、。在蒲松龄老先生的故里中, 五音戏使得聊斋故事可以在百年 之后仍然以崭新的面貌、更加具体的形式充分展现在舞台当中, 把五音戏中活泼轻松的戏剧元素和入木三分聊斋的批判精神相 互融合在一起, 阐述着新时期新社会, 人们对于聊斋的重新解读。 两者间相辅相成, 共同演绎与传统着山东生活化元素中独有的内 涵。4 时代的戏曲奏响了对于生活的赞歌从八十年代至今, 五音戏创作了一大批颂扬改革开放与新生 活的戏剧。彰显了在新时期中山东地区尤其是农村面貌的焕然一 新,并且把人们对于思维认知与生活方式进行了形象的描绘, 具 有很强烈的地方色彩给予生活气息,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石臼泉 就是把山东地区一个名为“盆泉村”的

16、地方作为 素材, 描绘了文革的时候在这样一个气候宜人, 风景秀丽的山村 中,人们的思想是怎样受到巨大的震荡。 戏剧当中主人公的本质 淳朴善良和思想愚昧腐朽形成了较大的对比, 星儿引发人们对于 文革的反思并进一步阐释了改革的迫切性与必然性。腊八姐是近年来五音戏最为成功的现代戏之一。其反映 了落后贫穷的结石村在看待“近亲婚育”这一无知愚昧的习俗的故事,构造了成昆、长命、腊八姐等一些鲜活的任务形象。这 一部戏剧除了要宣传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之外,也将山东地区一些贫穷落后山村往日的真是生活状态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结石村祖祖辈辈的那种“亲连亲,砸断骨头连着筋”血脉相连, 血脉亲完完全全体会在山东地区

17、讲究团结、重视血缘、非常着重于想吐观念的文化特征。豆花飘香是以山东地区农村改革为题材的一部优秀戏曲, 赞扬了主人公都话朴实勤劳、 持 家创业的艰苦奋斗精神。她的口头禅“只要九牛上坡齐使劲,豆腐锅也可以成为聚宝盘”,一直鼓励着农村人们走上勤劳致富的 道路。五音戏用一木木新的戏曲唱出了一曲曲对于生活的赞歌,充分展现了山东地区人们团结互助、共同创造属于他们新天地的美 好画面,把山东地区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文化传统全部表现在 舞台上。五音戏作为地方的一种戏曲, 唱词中的“一嘟噜一穗,喜得 人掉眼泪”山东方言,音乐里融合了沂蒙山小调与聊斋俚曲,舞台的设计全都充满了北方乡土气息, 并且在五音戏的戏曲中展现 的故事情节,加载了很多更加丰富的文化涵养。好比上述四个方 面,它生动形象地将山东地区几千几百年来的文化特征进行沉 淀,上演了山东地区人们是过着纯朴自然而丰富多彩的民间生 活,同时也体现了山东地区人民自强不息、重德尚恩、孝敬父母 等优秀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是探索山东五音戏中的生活化元素的 重要材料之一。 并且, 也只有在这一片埋藏着身后人文气息的土 地上,才会孕育出五音戏那种得天独厚的艺术风格, 让其能够成 为山东文化立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