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根平面控制测量重要知识点总结、图示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一、控制测量的概念所谓控制测量,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少数点,称为控制点,将控制 点连成网状,称为控制网,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测定控制点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测定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高程的工作称 为高程测量,合称为控制测量。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计算二、直线定向1、概念确定一条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北2、方位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起,顺时针转到某直线的水平角叫方位角,角值0°360°。通常用 a 表木。3、标准方向1)真北方向即真子午线北端方向,可认为是北极星方向。2)磁北方向即磁子午线北端方向,是罗盘指北针所

2、指方向3)坐标北方向坐标纵轴北端方向,即央子午线方向4)三种方位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4、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1)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与磁北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用5表示,以真北为准,磁北偏向真北以东,称为东偏,8取十号,反之取-号。a真=a磁+ 8 B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真北方向与坐标北(x轴)方向之间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用丫表 示,以真北为准,x轴方向偏向真北以东,丫为正,以西丫为负北半球,丫与y真北BQ=Q ?直A3)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a 真=% + 丫a = a 真-丫 = % 磁 + 8 - y = a 磁+( S - 丫)叫磁坐偏角

3、。5、坐标方位角的特性X同一直线上各点NWNEY% BA =% AB 士 180SW SE 6、象限角从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起的坐标方位角相等。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大于 180?一;小于 180?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到某直线的锐角叫象限角,用R表示,应注明象限名称。 三、坐标正算、反算1、坐标正算公式坐标增量:坐标:2 、坐标反算计算公式四、方位角推算=? =? AB AB AB AB AB AB D y D x % % sin cos ? +=? +=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AB A B AB A B A B A B AB AB A

4、B ABy y x x y y x x D x x y y % sin cos arctan21、左观测角与右观测角2、左观测角推算公式 a BC =% AB + B左-180° a BC =% AB + B左士 1803、右观测角推算公式 a BC =% AB - B右士 1804、总结:五、三角形边长计算公式±-+=180 右左后前B B % %1、正弦公式编号:推算边a ,已知边b ,间隔边c,角A、B、2、余弦公式六、导线精度等级表nu-i光电懒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生闭合环跚含 导处度(")平枷怵耨距中误差(mm)前角中误差 CT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三等1

5、5MWC±18<±l-5<1/80000四等101F 1600 1<±18<±15<1/40000-&3.6300C115<1/14000二线2J200Cil5<i8<1/10000三级1.5120<±15<±12<1/8000表4. 2.7 1图标光电测距导理测量的技术要求比例尺附含导线长 度(m)平均 边长 (m)导线相对 闭合差潮回 ft 时方粒角闭合差(*)捌距攸馨类型方法与测回数1 500900部(1/胸1十给/-单程 现激1It 1000180015

6、。:迎。30M250注,力则站效七、导线的布设形式C cB b A a sin sin sin = =Cac b a c cos 2222-+=1、闭合导线I图8 9网介片线示意I里2、附合导线3、复测支导线八、选点与埋点1、选点要求1)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地形2)相邻两导线点间要互相通视,便于测量水平角:3)导线应沿着平坦、土质坚实的地面设置,以便于丈量距离;4)导线边长要选得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应悬殊过大;5)导线点位置须能安置仪器,便于保存。6)导线点应尽量靠近路线位置。2、外业观测(1)、水平角观测如图,第一站,在B点安全站仪,对,整平,量取仪高。开机后,

7、设置温度、气压、棱镜常数、左旋右旋、垂直角 /天顶距。在A、1点安棱镜,量取棱镜高。九、导线坐标计算(一)附合导线坐标计算1、计算角度闭合差、评定精度与分配角度闭合差1)计算角度闭合差2)评定精度:3)分配角度闭合差观测左角:观测右角:检核1:观测左角:观测右角:计算改正后角值: 检核2:2、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检核3:由已知边推算到已知边3、计算坐标增量、坐标增量闭合差、评定精度与分配坐标增量闭 合差)(180 始终测 % B B - ? ? -E=n f nf " 士 =40 容 B nf v B nf v B +=Bf v - =E Bf v += 12V+=测改B B 0)

8、(180=- ? ?-始终改 口 % B n ?±-+=180 右1)计算坐标增量2)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3)评定精度4)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检核4:检核5:4、推算各点坐标=? =? AB AB AB AB AB AB D y D x % % sin cos? - E? =- E?=)()(始终始终 y y y f x x x f y x 22yx s fff +=400011<E=E=ss f D D f kI2-=E-= ? ? i y yii x xi D D f v D D f v ?-=E-=E? ? y y x x f v f v yii i xi i i v y y

9、 v x x?+?=? +? =?计算改计算改?=-E? =- E? 0)(0)(始终改始终改 y y y x x x? +=? +=+政改 i i i i i i y y y x x x 11检核6:由已知点推算到已知点。(二)闭合导线坐标计算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与附合导线相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1、点的编号按逆时针方向使观测角即是内角,又是左角。方位角推算只用左角不用右角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3、角度改正数计算4、方位角计算由已知方位角和连接角计算第一边方位角时,无检核(三)复测支导线坐标计算? - E=180)2(n f 测 B B n f v B复测支导线坐标计算与附合导线相比较,有以下几点

10、不同1、角度闭合差及其限差2、角度改正数:3、坐标增量闭合差及其限差4、坐标增量改正数(四)无定向导线坐标计算 返往 % B -=f nf 204''+= 容 B ?-=-=n f v n f v 22 MM 返 往?-?=?-?=汇汇汇汇返往返往 y y f x x f y x 返往 D D f f k y xE+E+=22? ? E+E=? E+E=? ?往返往往往返往往 iy yi i x xi D D D f v D D D f v ?E +E=? E +E=? ?返返往返返返往返 i y yi i x xi D D D f v D D D f v1、假定第一边的坐标方位角2、计算其它各边的假定坐标方位角3、计算各边的假定坐标增量4、反算AB边的假定坐标方位角、实际坐标方位角、假定边长和 实际边长5、计算假定坐标系与真坐标系间的夹角6、计算各边的真实坐标方位角7、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和各点坐标十、导线高程计算1、计算导线边的高差2、计算直返觇高差之差及其限差不超限取其平均值3、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4、分配高差闭合差、推算各点高程? ±-+'='180 右测左测后前B B % % 2)cos (sin 8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