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费收取中的功率因素_第1页
电费收取中的功率因素_第2页
电费收取中的功率因素_第3页
电费收取中的功率因素_第4页
电费收取中的功率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有功和无功功率三角形”是表示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三者 在数值上的关系,见右图。其中©是u(t)与i(t)的相位差,也称功率因数角由功率三角形可得P=Scos©Q=Ssin © =Ptg ©对于三相电路P= 3 Ui cos ©Q= 3 Ui sin © S= V3 UI= VP2+Q2二、功率因数电气规定功率因数达不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就会惩罚。 如果功率因数高出合 同规定的标准就会奖励。也就是所谓的省钱。公式:功率因数(cos)=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 (S)即:cos=本月的总有功电量* .本月总有功电量 2 本

2、月总无功电量 2全国供用电规则规定:凡是功率因数达不到上述规定的用户, 供 电部门对其加收一部分电费 力率调整电费;如果功率因数超过上 述规定的用户,供电部门会对其减收一部分电费 奖励电费。具体 按照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执行。高压计量的用户:力率电费=(电度电费+基本电费)X罚款比例奖励电费=(电度电费+基本电费)X奖励比例低压计量的用户: 力率电费二电度电费X罚款比例奖励电费二电度电费X奖励比例电度电费是指动动力电费,不包括照明电费,照明不参与力率考 核。高压计量的用户当变压器的容量超过 315KVA时收基本电费。基本电费是按变压器容量来收取的。由此可见,力率电费调整办法 是用电管理部门督促

3、电力用户做好无功补偿的促进手段, 做好无功补 偿工作对供、用电双方都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三、力率调整电费办法 (水利电力部文件 国家物价局)83)水电财字第 215 号文件 1983 年 12 月 2 日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 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 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电用双方 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一、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1、功率因数标准 0.90,适用于 160 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 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 3200 千伏安 及以上的高

4、压供电电力排灌站;2、功率因数标准 0.85,适用于 100 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 (包括社队工业用户) ,100 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 100千伏安 (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3、功率因数标准 0.80,适用于 100 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 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 功率因数标准应为 0.85。二、功率因数的计算1、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 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2、凡装有无功补尝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 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

5、部分无功补尝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 装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 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3、根据电网需要,对大用户实行高峰功率因数考核,加装记录高峰时段内 有功、无功电量的电度表,据以计算月平均高峰功率因数;对部分用户还可试 行高峰、低谷两个时段分别计算功率因数,由试行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或 电网管理局拟订办法,报水利电力部审批后执行。三、电费的调整根据计算的功率因数,高于或低于规定标准时,在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 其当月电费后,再按照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 ”(表一、二、三、)所规定的百分 数增减电费。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 “功率因数调

6、整电费表 ”所列两数之间, 则以四 舍五入计算。根据电网的具体情况,对不需增设补尝设备,用电功率因数就能达到规定 标准的用户,或离电源点较近,电压质量较好、勿需进一步提高用电功率因数 的用户,可以降低功率因数标准或不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但须经省、 市、自治区电力局批准备,并报电网管理局备案。降低功率因数标准的用户的 实际功率因数,高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数标准时,不减收电费,但低于降低后的 功率因数标准时,应增收电费。本办法解释权属水利电力部。表格在后面:表一 以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0.900.0

7、00.890.50.757.50.910.150.881.00.748.00.920.300.871.50.738.50.930.450.862.00.729.00.940.600.852.50.719.50.951.000.750.843.00.7010.00.833.50.6911.00.824.00.6812.00.814.50.6713.00.805.00.6614.00.795.50.6515.00.786.0功率因数自0.64及以下,每 降低0.01电费增加2 %0.776.50.767.0表二以0.85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电费调整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

8、月电费增加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0.850.00.840.50.707.50.860.10.831.00.698.00.870.20.821.50.688.50.880.30.812.00.679.00.890.40.802.50.669.50.900.50.793.00.6510.00.910.650.783.50.6411.00.920.800.774.00.6312.00.930.950.764.50.6213.00.941.001.100.755.00.6114.00.745.50.6015.00.736.0功率因数自0.59及以下,每萝增加2%0.726.5降低0.01电费0.717

9、.0表三以0.8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电费调整表减收电费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减少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实际功率因数月电费增加0.800.00.790.50.657.50.810.10.781.00.648.00.820.20.771.50.638.50.830.30.762.00.629.00.840.40.752.50.619.50.850.50.743.00.6010.00.860.60.733.50.5911.00.870.70.724.00.5812.00.880.80.714.50.5713.00.890.90.705.00.5614.00.901.00.695.50.5515.

10、00.911.150.686.0功率因数自0.54及以下,每 降低0.01电费增加2%0.921.001.30.676.50.667.0四、力率调整电费简单计算公式力率调整电费表形式复杂、数字繁多,很难记亿。为了便于掌握,方便工 作,特导出以下几个简单计算公式,用起来即灵活又准确。公式应用举例:有一电力用户某月平均力率为0. 63,按0 . 85标难应加收多少力率调整电费?解:将应用公式50X( 1.5 2cos)进行计算将 cos=0.63 代入得:50X( 1.5 2X 0.63 ) =12 答:应加收 12%勺 电费所有公式见下图:力牢孙冰实 Kr Jj 率 C 4 OS Q ) 1电费

11、调煙;解公式f0.800 0.550MUMU0.910.92 1.00+ 5QX C2.5 - 4tcsj + 50 x ( H 1 - tOS9) + 50 x- < OS<p)一 I 0 x (J.* -U15-1.300.85*0D.AO0*65* Do.sn0,00 0.9401I ,00+ 5DX (?,7 - -Hos?) + 50 x (I t5 - 2CO5?> + 50 x ( Ccos?)-* H x < 0.K5 - <O5> -10 X <1-3 - I .5cos) -K 1010*90o o. n 50.65*0.70 0/

12、700. MO 亦 0咔I00+ 50 X 49 一 4(O5p> + 50 x (;-ZlOS*)+ 50 X (0*9- lOS) -OCX0-13*) -0.75JI无功功率为Q有功功率为P 视在功率为SS=UIP=Ulcos ©Sa2=Pa2+Qa2功率是单位时间的作的功,功率乘以时间就是电量了通常都是计算功率,因为产生有功的同时伴随无功,有功功率的时间一定和无功功率时间是一致的,因此 讨论电量比较麻烦。无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的概念2007-12-26 14:24接在电网中的大多数用电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如发电机、 变压器、电动机等,就是通过磁场来完成机

13、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的。以异步电动机为例,电机从电网吸收的大部分电功率转换成了机械功率从转轴上输出给了机械设备,这部分功率就是有功功率; 而电动机还要从电网吸收另外一部分电功率,用来建立交变磁场,这部分功率不是被消耗, 而是在电网与电动机之间不断的进行交换(吸收与释放),这就是无功功率。电动机等感性负载所需无功是由电源提供的,负载电流的相位是滞后于电压的,如图 4-1 (a)所示,相位差©角称为功率因数角,这类负载称为 感性负载,感性负载从电源吸收的无功功率称为感性无功或滞后无功。电容器是容性负载,其端电流是超前于端电压的,如图4-1 (b)所示。感性负载需要从电源吸收的无功功率电容

14、器正好可以提供,也就是电容器能发出感性无功,可以作为无功电源向感性负载提供无功功率。一般将发出感性无功的元件称为无功电源,将吸收感性无功的元件称为无功负载。既可发感性无功又可吸收感性无功的元件(如无功静止补偿装置)称为无功调节装置。输电线路的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大地之间也形成电容,当电压加在输电线上时, 即使线路不接负载,也有电容电流流过,称为充电功率。高电压长线路和较长的电缆线路, 需要计算线路的电容和充电功率。(a)(b)(c)图4-1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关系(a)电流与电压相位关系(滞后);(b)电流与电压相位关系(超前);(c)功率三角 形通常我们用符号P表示有功功率,用

15、符号 Q表示无功功率,总功率称为视在功率, 用符号S表示,三相电气元件 S、P、Q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4-1 (c)所示,即:式中 S-三相视在功率(kVA);P-三相有功功率(kW);Q-三相无功功率(kvar );U-线电压(kV);I-线电流(A);cos 0 -功率因数针对电网中的某个元件来说,其发出、传递或吸收的总功率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重通常用功率因数来表示,即(4-4)负载的功率因数表达了在负载从电网吸收的总功率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重。当有功功率一定时,无功功率越大, 则视在功率也越大,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容量也就越大,供电电流也就越大,损耗也就越大。用户按月统计的平均功率因数可按下式计算:(4-5 )式中cos 0 -功率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