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之研究_第1页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之研究_第2页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之研究_第3页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之研究_第4页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之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及推广对策之研究 上海市崇明县向化中学 秦旭敏摘要:利用阳光体育运动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便捷的练习方法和有效的健身效果来吸引学生。推广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也使体育教学课得到更深入而有意义的延续,并且演化为陶冶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从而成为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状况进行一系列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意识 哲学原理 体制状态前言 2006年12月2

2、3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宣布: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这标志着经过漫长的人类社会的洗礼和雕琢,回归生活世界,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体育新纪元的到来。回顾新中国的体育教育史,学校体育基本上是套用智育的教育模式,用标准的技评、统一的达标标准等来衡量本属于生活习惯的体育行为,导致学校体育教育的竞技化。当人类已经置身到一个新世纪的时候,体育的社会角色就会从群体生存拓展为个体健康,从政治工具、生产工具回到培养全面发展人的轨道,更健康、更人文、更快乐、更人性的运动理念才是人文体育的真正内涵。“阳光体育运动”适时提出“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目标,正是通过广泛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学生

3、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最终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终极目标,是人们对体育功能理性的、正确的诠释。 “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重视人体的内外合一的均衡发展,重视个性发展和对运动潜力的适度挖掘,注重民主平等、互动和谐的运动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愉悦的心境下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有计划有目标地逐步实行,才能达到最终目的。因此,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现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广策略,显得非常必要。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崇明县向化中学

4、全校学生共684人,其中男生337人,女生347人。12 研究方法121 问卷调查法就中学生对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健身意识、体育活动形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84份,回收率100%122 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对本研究所需的资料,如:体育素质教育、运动心理学、及体育改革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收集、整理,作为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123 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2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现状分析21 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及体育能力曾几何时,捉迷藏、跳皮筋等传统游戏已经不为现在的学生所知,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脑和网络游戏,在学校体育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难以保证,而在家里许多学生也是“大门

5、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埋头做作业、玩电子游戏、看电视,家庭劳动父母代劳,头脑运动取代了身体运动,有的学生随时随地都带着耳机听音乐,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整日整夜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中不能自拔,过着一种高压下的不健康生活。从图表1、2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实践机会甚少,在684名学生中,有416名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仅仅在体育课,每周参与运动时间在13小时的占了67.1%,5小时以上的只占8.9%。这说明广大学生除了每周三节体育课及每天的广播操外,其他课余时间都不会考虑进行体育运动。在表3、4对学生健身意识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26.7%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根本不了解,对参加健身的动机也不是

6、很明确。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学生仅基本了解1-2种体育锻炼的方法,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较差,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在教学上认真考虑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了学校体育的开展形式需要不断改革和不断完善。 表3 学生健身意识调查参与锻练目的积极的人数参与锻练目的消极的人数认知度积极人数501 24认知度消极人数78 81使用卡方检验,卡方值201.956,p值0.00000.01。可以得出结论:由于认知度的不同使参与锻练目的积极的人数与参与锻练目的消极的人数之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即认知度积极的人积极参与锻炼的比例显著高于认知度消极的人积极参与锻炼的比例。因而,应该强调从认知度的水平引导他们的

7、锻炼意识,以便达到积极参与锻炼的效果。 表4 学生自我锻炼情况内容人数比例会选择一项运动并每周三次147人21.5%每周一次358人52.3%没有自我锻炼的意识179人26.2%22 政策宣传的导向和实施力度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如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挤占体育课时和压缩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但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校平均每天锻炼时间在40分钟以下的学生占82.4%,60分钟以上的只有7.6%,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体育锻炼时间呈递减趋势,在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仍然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

8、要,忙起来不要”,体育课可以随意挤占,课外活动依然只是挂在课程表上以应付上级的检查,能够真正保质保量的开展课外活动的学校比率太少。再如,体育中考制度对学生体质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测试结果却与国家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显示的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形成反差,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国家的体育法规、政策在学校大多是提在口上、挂在墙上,流于形式,因此,这也从某种程度上更说明了开展 “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23 阻碍阳光体育活动推广的因素(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短缺。据调查发现,制约学生参加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为学业负担、锻炼场所、自由时间、锻炼常识和健康状况,其中场地器材问题是制约学生参加体育活

9、动的首要因素,活动场所现状决定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现实质量。通过对“体育健身场地与器材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1.7学生表示很满意,55.3表示较满意,39.6表示不满意,3.4表示无所谓。“你认为学校目前的体育设施能否满足个人的体育健身需要”调查结果表明,22.3认为能满足,69.3认为不能满足,8.4认为无所谓。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是阻碍“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瓶颈。(2)学生体育消费低。调查表明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很低,年平均每人消费22.5元。86%的中学生年体育消费在30元以下,而这些消费主要用于购买运动鞋。14%的学生年体育消费在40到80元,这与有关资料显示的我国体育年消费

10、百元以上的占16.02%相比差距很大。(3)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重要保证。但从目前情况看,“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还较多的停留在体育教师的身上,还尚未形成全体教师参与的合力。3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策31 实施措施311 加强宣传,营造“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要制订详细的宣传计划,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

11、“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全校师生对健康的关注,大张旗鼓地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全民健身知识的宣传,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强烈的健身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要特别注意宣传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以此带动更多的班级和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科学用眼、科学营养等科普知识,为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科学指导。312 以体育教学为主阵地,课内课外活动有机结合学校在继续

12、执行国家关于每周3节体育课的基础上,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每周2节的体育活动课。体育教研组要积极认真开展好体育教学活动,更新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方案,要求体育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更要注意传授科学健身知识及方法,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掌握驾驭不同体育健身器材、适应不同体育健身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到两项锻炼技能。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和科学健身理念”的培养,把课外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安排体育教师进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对参与课外活动辅导的体育教师按相应时间计算其工作量,确保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313 选择有效

13、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除了以体育课和实施标准这些主要载体外,还要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譬如,计划每学年第一学期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校园健身操比赛、跳长绳比赛、冬季三项比赛;第二学期举行篮球联赛、乒乓球联赛、拔河比赛等。利用这些大型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为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运动健身理念,激发他们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教研组、各班要制定出切实活动计划,争取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安排,月月有比赛”,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314 “阳光体育运动”应与学校群体竞赛活动结合起来群体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和体育教育目标实

14、现的有力保障。通过参与群体竞赛,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养成,有利于团队、学校集体主义精神的凝聚。有研究表明,参与学校体育竞赛人数及比例不高,会使过多的学生降回到观众角色,过多的对学生参与体育竞赛角色的降低,会伤害体育运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开展应与群体竞赛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不同规模、不同级别更加丰富多彩的群体比赛,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给更多学生一个受公众关注的机会,充分体验竞赛带来的成功与欢乐,对集体荣誉感的养成以及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培养都是有益的。32 实施策略321 整体性目标策略近期体质健康测试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和身体强壮程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

15、。“阳光体育运动”的设计和实施,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体能发展作为评价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指标,改善青少年的素质基础,发展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322 群体性指导策略每年的体质测试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视力不良率偏高,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有待改善。“阳光体育运动”的设计和实施,必须在加强青少年体质锻炼的基础上,通过开设多种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等级标准的运动处方,开展疾病预防和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等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重点解决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323 任务性驱动策略任务性驱

16、动是目前“阳光体育运动”体质培训方面较为有效的组织策略。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初始阶段,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将活动目标格式化为特定的学习任务,明确活动目标;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的促进阶段,通过分阶段布置活动任务和分解活动目标,促进学生持续有序地参与体质培训;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提升阶段,探索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将任务性驱动提升为具有主体意识的锻炼习惯。324 选择性渠道策略“阳光体育运动”的设计和实施,要根据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水平,结合主体学习多样化需求和活动效果多元化评估,设计易于进入的活动路径,实施易于推广和选择

17、面宽的活动渠道,进行直接性渠道的宏观管理和间接性渠道的微观指导,强调把握广泛性和专门性活动渠道管理,促进学生在主体性需求的动机指导下,进得去、找对门、有收益,扩大“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适用范围和覆盖面。325 社区性合力策略“阳光体育运动”的设计和实施,要充分发挥各种社团的组织优势,结合家庭社区青少年体育活动特点,将“校内阳光体育”与“校外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合力,创建“活动有保障、安全有保障、健康有保障”的青少年俱乐部和户外体育营地,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氛围和成长环境。4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实践和探索,本人认为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

18、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阳光体育运动”是实现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目标任务的特殊手段,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2)、“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是一种多层次的活动策略,如体质健康是一个层次,体能发展是一个层次,心理健康是一个层次,社会适应是一个层次。所以,在制定实施时,应保持每个策略的完整性和发挥每个策略的交互性。(3)、“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时,必须适时调整各种策略,以适应学生素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不断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整体活动效果。5 结束语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养成是促进学生自主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培养和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各级各类学校应积极行动起来,抓住“阳光体育运动”这一契机,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浓厚的体育氛围,创新思路,活跃形式,在时间上、内容上、场地上给予保证,将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将校内体育活动扩展到校外,将学习日体育活动延伸到节假日,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为一体,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主动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