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产权_第1页
环境保护与产权_第2页
环境保护与产权_第3页
环境保护与产权_第4页
环境保护与产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保护与产权柳岩内蒙古农业大学(010019)Email:liuyan200546摘要:产权理论的产生源于对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研究 ,而环境问题正是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体现,因此,环境问题与产权理论密切相关。本文先对有关产权、外部性概念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从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分析了产权与外部性内在联系,指出了产权明晰在环境问题上的局限性。同时通过对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学习,本文总结了为研究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的几点启示。关键词:环境保护产权界定外部性1. 引言近20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国总体的生态环境仍然脆弱,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令人堪忧,如果继续沿袭传统

2、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已经对生存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向自然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几乎超过环境容量的极限及人类健康所能忍受的程度。过去由于理论认识问题和实际操作上的难度较大,人们把环境保护看作是政府应该供给的一个公共品。自科斯1960年发表社会成本问题以后,人们逐步开始认识到交易中的外部性及在追逐个体利益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中,产权理论为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指出了一条可以尝试的途 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概念;第二部分是环境与人的经济行为;第三部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为研究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的启示;第四部分今后研究问题的

3、方面。2. 基本概念科斯(R. H. Coase ,1960) 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强调了权利的界定和权利的安 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并认为即便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只有在对产权有明确的界定 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性侵 害就不可避免,只有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性。在本 文,涉及了以下两个概念:2.1产权通过阅读文献本文找到了几种产权的定义:德姆塞茨( H. Demsetz ,1967)认为,产权是能够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并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社会工具。而阿尔钦(A.

4、 Alchian)则将产权定义为“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 的使用的权利”,也就是一种对资源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考特和尤伦(Robert Cooterand Thomas Ulen ,1988)从法律的角度,认为“财产(权)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述一个人对 其所有的资源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他可以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 他人侵犯其财产的范围。”也就是说,产权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自由。上述经济学家对产权定义及理解具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产权是人们在资源稀缺性条件下使用资源的规则。 第二,产权是一以组权利。第三,产权是行为权利反映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们之

5、间 一组被相互认可的行为性关系。要进一步理解产权概念,还必须把产权与外部性问题结合起 来理解。2.2关于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的概念是剑桥学派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季威克和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率先提出的。到了 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的学生、另一位剑桥经济学家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 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萨缪尔森对外部性提出了一个较为精致的界说。他说: 外在性就是当生产和消费中一个人使他人遭受到额外的成本或收益,而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 本或收益没有经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补偿时 ,外在性或溢出效应就发生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这个定义:制造者,当一个行为个体的行动不是通过影响价 格而影响

6、到另一个行为个体的环境时,存在着 “外部性”;受影响者,当外部经济(或不经济) 事件发生时,它将可察觉的利益(或可察觉的损失)加于某个或某些人,而这个(些)人并没有 完全赞同直接或间接导致该事件的决策的。3环境与人的经济行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环境资源的产权不明晰或多重产权。例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等,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但事实上,理想的环境资源“公民所有”在我 国并不存在。并且在实际管理和经营中,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产权主体都来行使其权利,因为这 样不仅成本高得惊人,而且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不能因为是全民所有,就理解成必须保证 全体人民都能对其应行使的所有权利、义务和责任

7、,全民所有,并不意味着全民都要均等地去行使财产所有权。而多重产权,则造成多个所有者争相对资源进行超负荷使用,导致资源的浪 费和破坏。现代产权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具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外部性上,而外部性则根源 于产权界定不清,由此造成交易障碍,使资源配置无法达到最优。3.1现实生活中典型的外部性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是外部性问题存在的典型事例, 也是受到讨论最多的外部性案例。本文也从这个经典案例的分析入手。例如一家造纸厂位于河流上游地段,它在进行造纸生产过程的 同时也将生产的废水排放到河流中去,因而河水资源是作为造纸生产中一种不花钱的投入。 现假定所有成本都是不变的,那么造纸厂商的私人边际

8、成本曲线(MPC)就表示它为多生产一 单位的产品所占用的额外资源的成本,这其中包括原材料费、折旧费、工资、管理费以及运 输费用等。而下游居民为了改善水源质量,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成本则不包含在其中。显然 造纸厂产品真正的实际成本也就是社会边际成本曲线 (MSC),不仅包括了厂商的MPC而且也 包括给社会带来的污水处理的成本。如图所示,MSC曲线高于MPC曲线,其差额就为边际外-3 -部成本(MEC)。厂商有一条供给曲线S1 , S1 = MPC ,这是因为厂商是根据其MPC进行生产 供给的。S1与需求曲线DD交于A点,此时造纸厂产量为Q1,价格为P1 ,远远低于MSC曲 线上的B点,就是说,当厂

9、商的产量为Q1,价格为P1 ,即当它的私人边际成本MPC = P1时, 它形成的外部成本 BAC却由社会负担了,价格P1没有反映出CA而社会的最优产量Q2是 由DD与MSC交点B决定的,其产量Q2小于Q1 ,相应的价格P2大于P1 ,这意味着外部性 导致生产过度,价格偏低,转嫁了外部成本从而给社会带来了损失。 ABC出现了资源配置 的效率损失,同时也意味着资源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通过上述的例子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有一部分的成本转价给了社会,而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的起点和更大范围内就是针对外部侵害造成的“社会成本问题”的,这就有助于人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提出一条崭新的思路:

10、首先,对外部侵害制度原因的经济学分析:以往的理论不是否认现代经济运行必然造成的环境经济问题,就是指把它作为经济运行的一种负效应孤立地进行研究,而忘记了它与整个资源配置体系的必然联系及其制度原因;或者是用伦理学、法学、心理学而不是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经济问题。 产权理论的贡献恰恰在于:它是用经济的方法研究经济行为从而外部侵害的制度根源。其次,外部侵害的相互性与产值最大化:科斯认为:“人们一般将该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正在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不言而喻,必须从总体的和边际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1在例子中,如果用

11、因果关系讨论问题,那么当事人都引起了侵害。那么到底怎么 解决这种外部不经济问题呢?科斯回答说:“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为了避免损害下游居民,造纸厂将遭受损害。这一问题实质上是,是否值得去限制造纸厂的生产。”最后,提出了制度选择的观点:科斯在在社会成本问题是所要解决的外部侵害问题, 实际上是一个用何种方式正确地度量和界定利益边界的问题。科斯认为,解决方式可能有几种:自愿协议、政府干预等。而这些方法的选择的依据是两个层次上的比较:一个是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制度类型的交易费用比较; 另一个层次是制度变迁, 操作的成本与其带来的收 益的比较。1

12、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一一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 -3.2产权理论在通过私人解决外部性时的局限性产权理论的核心是:一切经济交往活动的前提是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人们 之间行使一定行为的权力安排。因此,经济分析的首要任务是界定产权,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然后通过权利的交易达到社会总产品最大化。我们知道,没有产权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效益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而能保证经济高效率的产权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明确性(2)专有性(3)可转让性(4)可操作性。在现实生活中,依照上述产权

13、特征而通过私人办法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的理论是不现实 的:首先,产权界定受到社会价值体系的制约。明晰产权虽然是经济与法律的事情,但事实 上它也受文化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制度结构是与社会的道德和伦理体系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 的,在社会的道德和伦理价值与产权制度一致的情况下,制度是比较容易行的, 因为人们的服从是自觉自愿的。相反,就很少有人愿意服从。其次,是由于某些要素和资源本身的特点 所致。它们属于公共产品,具有消费不可分性和非专有性的特点。这类资源如大气、河流、 地下石油、地下水资源等。对于这些公共资源,显然难于明确其私人产权,因此也就不可能 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再次,交易成本的存在:要消除外部侵害

14、,就需要每个聚集起来达成 互利的协议,自愿使外部效应内在化。但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并且进行组织活动、其本身也 是一种公共产品,当交易费用大于这一交易将产生的潜在收益时,交易就不会发生。最后, 信息不完全的原因;要解决外部性问题要有完全的信息,但事实上被侵害者比如对控污技术和成本没有充分信息,而只能进行简单的推测。 另一方面,污染者不向被害者公开相关的信息,相反却要更多的补偿,这样,合作协议就很难取得。4.产权理论为研究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的启示经过上述分析得知,环境保护问题没有明确的产权,可能是由于问题本身的特性,可是由 于技术上原因,也有可能是制度和观念上的原因,而后者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15、在环境产权没有明晰的情况下,一方面,投资者没有为其付出的成本得到全部收益,另一方面,污染者没 有为其产生的负外部性行为付费,也没有对环境资源进行补偿性的投入,结果只可能是环境 资源由于投入不足和过度使用而产生破坏、退化、甚至衰竭。那么通过学习以科斯为代表的产权理论,可以为研究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提供重要的启示:4.1充分认识外部性问题及资源价值的重要性外部性理论不仅涉及到我国现实的人口、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涉及到公共物品或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资财的效率和制度安排问题。科斯认为人所拥有生产要素,实际上是拥有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而作为产生有害效果的事的权得如排放烟尘、噪声等也是生产要素, 它能给行为人带

16、来一定的成本和收入,并通过估价进入市场交易。但实际上它是公共产品,其产权属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之下的人们共同所有,它的产权代表是国家。 那么国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花费一定的劳动和财富,并对资源的权力安排必然表现为一定的收益,因此资源有价。4.2政府适度干预由于外部性不能靠私人之间的交易合作来解决,那么政府就必须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技术的手段来保护环境产权以使之免受侵害,政府的出现,降低了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从而使产权制度能够得到普遍的确立,特别是在保护产权和解决产权纠纷方面,政府的效率更远高于私人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政府的存在和职能就是为了解决外部性的, 但是反

17、过来,即不是所有的外部性问题都只能由政府来解决。5今后研究问题的方面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环境问题的产权界定不能完全通过私人解决,而是由于政府 适当的干预来解决,那么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政府如何来确定解决外部性各种手段的 成本与收益,以及由于外部性具有的个别的、偶然地、特殊地发生的特点,那么用什么标准 来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判断是以后本文要研究问题的方面。参考文献1 穆贤清,黄祖辉,张小蒂.国外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4,2.P29-372 郝俊英,黄桐城.环境资源产权理论综述.经济问题.2004,6.P5 73 卢现祥.环境、外部性与产权.经济评论.2002,4.P71-

18、744 姚从容.产权、环境权与环境产权.经济师.2004,2.P20 215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一一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operty rightLiu yanInner Mon golia n agricultural college,010019Email:liuyan2005461 AbstractProperty right theory product ion source to t econo mic activityexterior questi on research, but theen vir onment questi on is precisely exterior the econo mic activity not efficie nt specifically mani fests, therefore, environment questio n and property right theory close correlati on. 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