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对盐道的说法_第1页
[VIP专享]对盐道的说法_第2页
[VIP专享]对盐道的说法_第3页
[VIP专享]对盐道的说法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它时而粗壮,时而细瘦,时而朴实平直,时而蜿蜒曲折,如龙蛇扭动,千姿百态地向远方伸展而去,又通过无数的大路、小径,连结各府州县的千村万落,千家万户。虽然时过境迁,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古道依然,仍那么古朴,那么浑厚对盐道的说法因为使用运盐工具的不同,对古盐道运盐人就有了如下的说法:濯水的“背子 ”、务川的“挑子 ”、思南的 “夺子 ”。洋岗河以下的人运盐是用背篓背,用圆盘打杵息气,务川以上的人运盐用扁担挑,两头各放一半货物,用肩挑。思南的夺子比扁担要粗长一些,中间有一个肩包,放的货物时前轻后重,倾斜放在肩上,前低后高,有个连伸打杵,下杵在地,上抵在肩包上,可以休息换肩,约走华里要蹬稍(休息

2、)约半小时左右。在段路中叫背的为“背老二 ”、挑的为 “挑子客 ”、扛夺子的为 “夺子棒 ”。流传于盐道上的山歌清早起来收拾收,收拾胆子下江口;粮物山货运去卖,背起盐巴回贵州。小妹路旁开客栈,油炒蛋饭香又甜;请你客人进我店,又好相逢又好连。江口上来梨子坪,背脚辛苦贵州人;吃过多少油炒饭,丢出多少嫩夫人。四川有个留郎妹,贵州有个望郎回;力钱用在妹身上,家妻未得一分文。古道背力路不平,双手要把打杵稳;走出多少冤枉路,会出多少明白人。古道盐路石头多,翻山越岭爬大坡;紧紧握住背打杵,经常注意自己脚。古道山峦又险恶,人多谈笑多快乐;但要请你注意点,唱起山歌容易过。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莫看我的

3、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背力汉子是个棍,不够帮助铺子挣;贤妻望郎拿钱转,郎回家中是光棍。我们奉劝下力汉,不要上当去受骗;早出晚宿多辛苦,为养家口来挣钱。古盐道考人的古迹问:有八斤重的“吹火筒 ”在哪里?答:在五里垭,用火枪筒子做的。问: “人由桥脚过,水由桥上流”在哪里?答:在回隆场到蔡家坪之间,水由岩上流下来,人由岩龛过。问: “有个石土地一眼望到贵州”在哪里?答:在碑鸡坳,土地的脸面向贵州。问: “有几十人抬不动的石碓窝”在哪里?答:在酸梨坡李家屋内老石头上打的。问: “在洞内出来一个大官人,手捧着大印在哪里”?答:在石桥子对面岩上。问:有个 “冉大烟杆儿 ”在哪里?答:在酸泥坡冉家。古盐

4、道上的一些传说故事在四川有个 “贵州水井 ”,它的来历是在民国时期,贵州有几个“背老二 ”走到沟边(地名)及大梁子(地名)之间蹬稍(休息),路边有一口水井,因是热天,他几个便在井边取井水洗脚、洗手,被那里的村民发现了,来找到他们,说他们把井水搞脏不能用了,要十吊钱卖给他们,这几个“背老二 ”左说右说不行,只好凑足十吊钱买了水井,从此管这水井叫“贵州水井 ”。在白泡坨对面岩上有个“断脚杆 ”石影,人们说,从前有一个男人,在国家坝(地名)把别人的姑娘背起走了,那里的人们拿着火枪追赶,他跑不赢,就从那岩上爬上去,背一火枪打断了一只脚挂在岩上,传至如今。民国时期,有一个男人背米去江口卖,他走小路经过十

5、二盘(地名),回家来后他对妻子说: “这回十二盘吃够了”。妻子说: “我在家这么节省,你却一顿吃十二盘,下次我也要去”。不久那男人就叫上妻子一道背了几十斤米,走到新路口,下走十二个石窖窝,走完一个窝,男人就说 “我们吃了一盘 ”,把十二个石窝走完,就说 “我们吃了十二盘 ”,妻子被男人哄了,从此女人再也不去了。思南、德江、凤冈到江口运盐一直到民国年,务川到江口运盐一直持续到年务川通车。江口在唐朝时设过县,名信宁县。亘东西勾连南北的古盐道,纵横延伸于川陕鄂数省市。从巴山地区运来大量食盐,通过镇坪古盐道运往各地,盐道遗址就掩藏在山林中,它是通往陕南、关中和鄂西北的唯一通道,被人喻为 “南方的丝绸之

6、路”,也被列为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盐,乃百味之首。今天的人们早已淡忘了食盐的意义,更少有人去考问食盐的来路,那些位于崇山峻岭中的盐厂盐道也已被废弃忘却。在陕西最南端的镇坪县,一条纵贯全县长达百余公里的古盐道却被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在这里人们对盐的记忆尤为深刻,至今还流传着“盐比黄金贵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巴盐既出,天下索求。”的说法。在镇坪县,随意询问一位年龄在70岁以上的当地老人,大部分人都曾背运过食盐,这种经历一直持续到1972年国家碘盐供应为止。由于运盐路途异常艰辛,数十年后,这些老盐夫们仍记忆犹新,感慨颇多。据多年研究古盐道课题的镇坪县文化馆馆长邹蔚鹏

7、讲,重庆巫溪县大宁河生产的泉盐,通过镇坪古盐道运往陕南和鄂西北,而且是唯一的通道。这条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古盐道,运出的食盐养育了汉中、商洛、安康及湖北竹溪、竹山、房县等数以万计的民众长达2000多年,这是一条数百万人口的生命线,也是当时社会经济的大动脉。盐道历史悠久,来自各地的挑盐者将不同的文化习俗沉淀在了这条古老的盐道上,流传至今的各类山歌、民歌和树叶制作的神仙豆腐、盐背子饭及部分乡风俗等无不烙印着古盐道浓厚的文化底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镇坪古盐道遗址被重新发现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它的发现为陕南、鄂西北地区食盐运销及其沿革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

8、新发现之一。古盐道课题研究工作组第二阶段工作组人员将于近日分别赴湖北竹溪、竹山、房县及安康、汉中、商洛完成第二阶段的研究任务。最为险阻的地方仅仅只能过一人,那是一条凿在绝壁上的山路,路的上方便是岩石,一旁就是万丈深渊的峡谷。峡谷连接处,一座被更新过的铁索桥,横跨在峡谷间,站在木板上摇摇晃晃很难立足。传说铁索桥的前身是一个木板桥,桥上还有木制的顶棚,下雨时盐背子可以在桥头躲雨。古人是怎么在这条峡谷上搭桥的,又如何在桥上制作的顶棚已经无法知晓。在沿途的岩壁上,一个个洞子无序地排列在一起,洞口只有巴掌那么大,勉强能放入一个人的拳头。当地人告诉我,这是盐背子留下的记号,每一个洞子代表一个人。走在前面的

9、盐背子会在盐洞子里放一点点盐,意思是他已经走过这个地方,不用担心,如果没有盐,代表着他还没有到,大家就要在此等。如今,盐洞子内空无一丝盐巴,静静地镶嵌在岩壁上,向每一个路过的人无声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山间的行人较少,以至于我看到一头猪都无比欢喜。有猪的地方,意味着有人家。我见到的第一户是刘华春家,由于山路并不畅通,一般很少出门,正在读书的孩子才11 岁,寄宿在红坪小学,每周回家换洗衣服再带些菜和生活费回到学校。刘家 4 口人种植 7 亩田,退耕还林后得到一些政府的补贴。土地收入太少,刘华春只得到附近的工地上打工,留着爱人守着家。山坡上一群村民背着背篓正在播种土豆,山里的村民几乎每家都有一个背篓

10、和打杵子,这是他们日常生产的必需工具,也是古盐道上盐背子搬运盐巴的工具。自生桥一座出入古盐道的“心桥 ”一路上行走,大九湖是最为平缓的一段。大九湖泊四周是高山,中间是一抹17 平方公里的平地,这里原来是一个高山湖泊,由于山高路远,自古人烟稀少,在一个相对封闭而稳定的环境中,大九湖的泥炭得以连续堆积形成了沼泽之地。唯一通往大九湖的公路是从神农顶进入,由于部分路段的海拔在2000 米以上,路上的积雪在背阴处还没有融化。在积雪较厚的路段,车轮陷入厚厚的积雪中爬不动了,我只好下车来,在路边捡一些碎石板,往车轮下塞。只有 4000 余人的大九湖,实在算得上是湖北人口较少乡之一。由于交通不便,这里的物价比

11、较高,一瓶营养快线卖到了5 元,尤其是紧缺的汽油,更是论斤来卖。大九湖自生桥是古盐道的出入口,看到线路图时,我还在想象它的样子,是木桥、石桥,还是铁索桥?其实只是两个险峻山岭之间天然形成的一条通道,其实无桥。我由衷地佩服起古人丰富的想象力。整个行程中,不知翻越了多少个山头。我发现古盐道上有公路通车的村庄,村民相对富裕,开起商店或者买卖山货,而没有公路通车的村庄则就贫穷一些。通路的东溪村福利院附近的村民打起麻将来,赌码一次多达10 元。大九湖乡东溪村,最远的村庄有20 多里的山路,如果有老人生病,山上的居民都得请人用椅子绑成个轿子抬下山去。强烈的落差,让道路显得格外重要。百步梯石面的沟纹可防滑在

12、古盐道的神农架至房县九道的路段,仅有一脚宽窄的路段就有好几处,稍不留意,就有摔下山崖的危险。有 “百步梯 ”的路段就有三处,是由石条铺垫或打钻刻出来的梯节。这些路多为盐背子、乡绅、商号捐款而建。在红举至九道的路上,维修的路段还有残碑,刻着的字已经模糊不清,路边建有观音庙和土地庙,盐背子过往此处时都会拜祭,以求平安。百步梯的石面上,已经被人凿出一条条沟纹,即使在蒙蒙细雨的天气里,也不容易打滑。但对于我这种常年走在城市坦道上的人来说,为了顺利地通过百步梯,还是不得不依靠拐杖支撑,时而休息一下。很难想象古代的盐背子在负重百余斤的盐后,如何爬上这些百步梯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途也曾休息过。因为在百

13、步梯靠着大山的旁边一般都会有用钻子凿出来的石凳,这些石凳高 50 公分左右,盐背子们不用卸下沉重的装备,就能将背篓放在石凳上站立休息。古盐道还有一处地方叫“九条命 ”,就是因为九名背盐工被一群土匪抢走盐,人被捆在树上冻饿而死得名。盐道在秦岭山系的大巴山脉东段,连绵不断的山峰间,一条贯穿在重庆巫溪和湖北神农架的山路蜿蜒盘旋。山路或在山涧小溪旁边,或依傍着悬崖峭壁,似乎被人凿出来一般。在今天的人看来,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穿越的地方。时光倒溯。解放前有一群人背着背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沿路穿行,他们将四川大宁盐厂的盐运往湖北地区,或自己食用,或做盐买卖,当地人称呼他们 盐背子。没人具体知道,这是何人何时

14、走出来的山路,经过历史的沉积之后,今天人们称之为川鄂古盐道。背盐歌大宁厂,开盐行累坏了湖北小儿郎大昌街上开黑店油渣子被窝钻心寒杨溪河,到马堰川垭子就在大路边。有钱的哥哥吃顿饭,无钱的哥哥吃袋烟。八树坪的苞谷籽好卖钱,杀得老子好过年。阴凉树、蝌蚂井,路过三墩子继续行。太平山,自生桥,黑水河来把艄弯。娘娘坟、水井湾,苞谷荞麦当的饭。铜洞沟、黄柏阡,放马场有个孙玉山。漆树桠,下碑湾,碑湾有个李子端。青树包,我直接走,一直走到鸡鸣口。天晴之日心欢喜,天雨之时有些愁。有钱的哥哥拉一把,无钱的哥哥对岸哭。水田坪还不要紧,薛家坪有个葵花井。九(道)山下无心坐,接着又上蓦阳坡。七十二道脚不干,接着又上獐子山。

15、獐子山上横起过,接着又下上当河。上当河上有个扯垮庙,薛蛟薛蝰取得宝。狮子岩、门古坡,来到城里坐一坐。脚板皮走掉了好几层,我再生不到房县城。: “篾匠家的火笼用藤绑,木匠家的凳子缺只脚,担盐的老婆舔盐箬”,什么叫舔盐箬?挑盐时装盐用的是麻袋,因盐是会发潮,会融化的,所以麻袋里得衬以棕箬,自家担盐卖,自己却吃不起盐,只能将盐箬放水中洗,吃那盐水,生活就是这么惨的。据我母亲说,我外祖父也是担盐的,母亲常去接担,第一次去接担时十二岁,外祖父分给她六十斤,实在太重了,天上下着大雪,手冻得红红的,鞋子里都灌满了雪,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夏天时挑夫们打着赤膊,只肩上披块汤布,上岭时哼着号子,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挑

16、,气喘吁吁,汗水如珠。而下岭时就毛竹扁担晃晃悠悠,嘴上有说有笑了,古道在山丛中跨过浙中大峡谷上夹溪岭而来。大峡谷山高谷深,横断面呈一巨大的V字。这里山的巍峨峭拔,气势磅礴,谷的奇诡神秘,险峻深邃,水的奔腾跌宕,剑气如虹,都呈现典型的大峡谷风貌。两岸的岩壁一心要把溪流卡住,但溪流却无视征途的险恶,裂石穿崖,涛声满谷,天地为之动容,道旁一棵棵的千年古松。苍劲挺拔、骨韵高坚,当地百姓按其形象为每棵大松命名,如九头松、姐妹松、孕妇松、月老松、大夫松 等等。我们已不知道这些大松的年龄了,如今这些大松依然迎着岁月的风云,挺立在古道之旁,以茂密的冠盖给跋涉者以温柔的荫庇。建桥时,天台人袁定宅 “首捐千金 ”

17、等等。这些人也与赵模一样,家居都远离夹溪,桥与他们无实际利害关系,却为何如此慷慨地掏腰包?这些人也许是当时的富户,但农耕社会的富户若与今天腰缠万贯的大款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这条古道沿途原有一些茶亭。自梅诸岭头至尖山镇只十来里路程,竟有茶亭十座。这些茶亭都是个人出资建起来的,创建的义士们为行人困乏者解决难处,出资建房,又助入田产,招贫困者入住。入住者无需付房租,也无需付地租,只需及时供应路人的茶水即可。“使行道之人日夕可以休息,风雨可以庇身,饥渴可以饮食”。这是对不相关者的关爱,真的是大爱无私,是人性中最温柔的部分。古道上的许多遗迹,许多故事,告诉我们在古代虽然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18、但古人的思想境界并不低,他们看重道义,看重“行善”,还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古盐道之名始见于清同治版的房县志,史志并未记载始于何时,但作为通道的大约起于唐代。古盐道沿途穿越密林深谷、旷野平坝,宽敞之处马车可以行走可,险峻之处则“心频惊而畏缩,足将进而趑趄 ”、“雾从人面起,云自马头生”。大量盐由此进入中原大地和荆楚平原。神农架古盐道历来被称做一条生命线,因为食盐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可稍缺。在那个时代,可用一斤盐从山民那里换取三斤木耳或三斗包谷(玉米),或者换取皮革以及贵重药材。从现存的碑石资料来看,古盐道上常年累月活跃着数百背夫和马帮,不仅有川陕的、湖广的,还有江浙的,

19、背盐人被称为“盐脚子 ”,多为盐商雇佣,以微薄的几斤食盐为报酬。背盐工的生活很艰苦,他们出门时要带足沿途的食粮,在去的路上,把一袋袋写有自己姓名、做有记号的干粮寄放有沿途客店里,以便在返回的路途中充饥。有时住店晚了,客店的通铺上已睡下太多的人,店老板就用一根粗木杆沾上水,使劲往人堆里插。木杆两边的人受到冷的刺激,猛的一惊,让开一条缝,后来的便趁势钻进去。神农架境内的古盐道,如果从阳日湾为起点至巫溪县全长约500 公里,中间要经过神农顶周围高寒峻险的无人区和海拔 2900 米的太平山。沿途的岩龛也是背盐工经常栖息的地方。夜晚,在岩龛下生起一堆熊熊大火,既可烧饭取暖,还能驱散野兽。此外,背盐工还得

20、时时提防土匪的袭击。古盐道有一处地方叫 “九条命 ”,就是因为九名背盐工被一群强人抢走盐,人被捆在树上冻饿而死得名。据不完全统计,从乾隆48 年到咸丰年间,在神农架不足20 公里的路段上就有 5 座类似的修路修桥纪念碑。背着一百多斤的食盐行走在这样的山间小路上,背盐工的艰辛可想而知。古盐道曾给神农架的经济带来繁荣,据有关资料记载:清至民国初,阳日湾还有四十余只木船,上百匹骡马,往来运输山货,镇居民约六百户,地摊商五十余个,有商号的货店数家。最能证明古盐道繁华的当数神农架三道街的遗址。据史料记载,地处红举的三道街兰元村当年被称为 “川广之要道,蜀楚之通衢 ”,是通往房县盐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这儿

21、至今保存着一条约两公里长的石板铺就的街道,街道两边的店铺和庙宇的遗迹也清晰可辨。街道两头分别建有阎王殿和关帝庙,残留的一块石碑上刻着 “重修庙宇雕塑神像碑 ”几个大字,碑为明人所立,可以想象阎王殿在唐宋时代的盛况。一块石雕上刻着 “福庇群牛 ”的图案,连同保存完好的基石和石香炉之类显示着当年关帝庙的雄伟。此外房前屋后的石板和喂马槽似乎还在见证着当时的热闹。相关链接早在先秦时期,湖北地区一直用三峡地区的川盐,而淮盐直到宋代才行销于此,及至明时湖广地区淮盐一统天下,导致川盐滞销,但流入该地区的川盐并未禁绝,成为私盐。清初由于战争影响,淮盐运销一度告停滞,川盐卷土重来,但好景不长,淮盐到康熙、雍正年

22、间又恢复, , 其中湖北地区除施鹤八县属行销川盐外,其余全系淮盐。咸丰三年(1853 年 ) ,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至湖北的运道阻塞,清廷饬令川盐济楚,为川盐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史称“ 川盐济楚 ”。直至太平天国革命失败,江道畅通淮盐可以上运以后,“ 楚岸仍然多属川盐销售,虽有淮岸之名,并未运输至岸。”于是出现了川盐,淮盐并销的局面。1937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生产备受破坏,淮盐运输受阻。湖南、湖北等省海盐销区民苦淡食,迫需靠川盐济销,1939 年春,国民政府令川盐增产加运,形成历史上第二次“ 川盐济楚 ”,这种局面直到抗战后才宣告结束。巫溪县大宁盐厂生产岩盐为

23、岩中盐泉,用大锅煮熬而成,有柴盐炭盐两种,由木柴、煤炭两种燃料区分盐质。柴盐呈颗粒状,半透明,称“ 青釉子 ”;炭盐呈雪粉状,结成整块,称“锅巴盐 ”,也是川人叫的“盐巴 ” 来历。麻乡约的创建我国 西南地区的麻乡约,业主陈洪义,又名陈鸿仁,外号陈跑通、陈麻乡,是四川省綦江县 (现属重庆市 )号坊乡陈家坝人。十一二岁为人牧牛割草,穷得没有裤子穿,十六七岁在煤窑捡炭花卖,生活仍苦,二十左右,先在綦江、重庆抬过街轿子,后在川黔道上当夫子。因为肯卖力,常为夫头义务挑东西,便作了小夫头,给大夫头当“二把夫头 ”(管理夫子的小职,位居大夫头之下)。相传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 ”时,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有大批

24、农民被迫迁至四川,由于思念家乡,每年都要推选人员回故乡探望,往返带送土特产和信件。时年,民间流传明朝永乐年间的麻乡约(当时的“麻 ”,指湖北麻城;“乡约 ”,相当于后来的保、甲长等职务),办事秉公,讲究信义,深受民众信赖。而陈洪义这也爱为人排解纠纷,甚至解囊调解至纠纷双方平息为止。人们感其热心为民,如昔日的“二把夫头 ”“麻乡约 ”再现。说来事巧,陈洪义本人面生麻子,人们有意称其为麻乡约。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川、黔、滇境内,时有农民起义响应太平军。有一位姓唐的清廷官僚因其卖力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调至云南升官。在由川经黔赴滇途中,路过綦江,陈洪义充为轿夫,抬得唐母所乘坐轿,一路四平八稳,侍候周到,

25、其母甚喜。行至贵州郎岱县,该官僚为纪念本人生日和迁升之喜,设宴以庆,并许以少量酒肉款待脚夫。是日晚,陈洪义则多备酒肉,大宴脚夫同行。唐惊问其故,陈则戚容满面,道出今乃母难之期,孝道未尽,尚在为人下力,今宴同行,以示祷念;更乃今是吾生日,安有不宴!唐视其忠厚朴实,与自己同日所生,于迁升途中遇此人视为“吉兆 ”,遂生提携之意,至云南后,询其欲作官否,陈推说未读诗书,不敢作官;又问欲作何事,陈说本人乃下力出身,只欲设一信轿行;再询欲以何名招牌,陈答:众人有意称我“麻乡约 ”,愿以此为名。于是,唐当即帮助他在昆明建立了一信轿行,除将部分公文函件交其递送外,同时函告四川、贵州、云南各有关衙署,予以支持和

26、保护。就这样,由于得到封建官僚的青睐和大力支持,大约在清代 咸丰二年(公元1852 年),陈洪义就以 “麻乡约 ”为招牌,在昆明设立了大帮信轿行。编辑本段 成立意义麻乡约所经营的客运,不仅往返于川、黔、滇三省境内各重要城镇,而且一度担任过滇越、滇缅道上的国际客运。麻乡约所设立的民信局,遍及川、黔、滇三省境内各主要州县,凡托交的函件,虽穷乡僻壤,亦可送到。麻乡约所办理的货运业务,其路线之长,运量之大,为他以前及其同时期的同业者望尘莫及,在滇越、滇缅道上的国际货运上,则更是享有盛名,对我国西南三省的物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编辑本段 业务范围麻乡约主要业务有客运、货运、递信和汇兑,客运部叫麻

27、乡约矫行,货运部叫麻乡约货运行,递信部名麻乡约民信局。客运分为长途和短途,运输工具有官轿、小轿和滑竿;长途也叫长路轿子,包括直达、一站接一站和转站打兑(顺站换轿夫)三种运输方式;长途起轿前,麻乡约交给顾客清单(契约)一份,完成任务后顾客交回清单;轿夫工资多以银元支付,如重庆至贵阳一般取道息烽川黔驿道或开州(开阳)黔蜀大道,行程15 16 天,运价 11 元,麻乡约从运费中提取1 元作为管理费;对于行李,凡客轿十乘以内行李简单的由顾客自行管护,十乘以上行李较多的商顾客同意后指派一名夫头专门护送(顾客付工资);光绪末年( 1906 1910 年)由缅甸、越南前往内地各省的商旅,一般取道云南经四川或

28、贵州的道路,大多乘轿子,为此,麻乡约承担滇缅和滇越国际客运任务长达四年,而当时的国际客运业务因为路遥利大而被称为“红差 ”。麻乡约从头就兼营递信业务,陈洪义凭早年帮人捎信时对寄信人需求的了解,积极采取快速、稳妥和专人投递等有效措施,很快赢得客户信任,迅速占领云、贵、川递信市场;1866 年,麻乡约民信局在重庆成立并迅即沿西南驿道重镇贵阳等地设立分局;递信分为快站(快信)和正站(平信),快站信资由双方约定,正站信资则有明确规定,如重庆至贵阳递信日程为11 天,信资 72文,每月投递九次;快站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专人投递的“火烧信 ”和 “幺帮信 ”,火烧信烧去信封一角,表示加急快递,火速送到;幺帮信用数层油纸封好,并加缚一块木片,避免鱼水浸湿或不慎落水下沉;快站日程一般比正站提前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赏银远高于信资,有时高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