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计时”功能远古生物亮相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图)_第1页
带“计时”功能远古生物亮相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图)_第2页
带“计时”功能远古生物亮相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图)_第3页
带“计时”功能远古生物亮相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图)_第4页
带“计时”功能远古生物亮相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新网南京5月6日电 (李珂)海洋里的珊瑚、双壳类的河蚌、腹足类的海螺、腕足类的海豆芽、头足类的鹦鹉螺6日,在南京古生物馆内,记者看到这些神奇的古生物种。本次的“神奇的古生物钟”特展于5月6日开始展出,一直将持续到10份为止。特展挑选几种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类型,展出的内容包括实体化石、切片薄片、抛光光面等等,让参观者从这些化石中感受地球环境的变化对化石变化的神奇作用。生物生长过程中留下的种种痕迹,并记录了它们生长过程中年、月、日等周期性的环境变化,我们就称这些痕迹为生长纹。在我们常见的海洋生物中都具有突出的生长纹,这些纹路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年轮”,大多都是通过钙化的外壳、背甲、牙齿、鳞

2、片等部位表现出来的,这些“年轮”是反映地球周期性变化显著的标志之一。形成于亿万年前的古生物,同样拥有类似的“计时”功能。在很多的化石表壁上,也有这种类似的“年轮”的痕迹。据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介绍,这个沟珊瑚表面,我们用肉眼去观看的时候,两个宽带,厚的、突出的部分,代表着一年的生长带;而凸起的两个带之间则是一年的生长量。从树木“年轮”的痕迹,记录着树木的生长信息,科学家将“年轮”当作地质时期的计时器;从通过对古生物化石上“年轮”的研究,让我们了解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证实了月球远离地球的事实;从软体动物的生长变化,反映了200年来环境污染逐渐增加的趋势。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潮张潮落这些都在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留下不同的痕迹,而这些痕迹正是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