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沈汝伟框架结构设计计算程序 (手算)根据使用要求,经济等指标结构布置:柱网布置,梁布置梁、柱选型初估)计算单元选取计算简图选取及荷载计算竖向荷载下的分层计算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和变形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承载力设计构造处理框架结构设计计算程序电算)根据使用要求,经济等指标柱网布置建模:梁、柱选型尺寸初估及布置,楼板板厚,材料选用建模:荷载计算及布置修改不同的荷载和板厚相应计算参数的设置,生成计算数据内力及配筋计算查看计算结果,调整结构布置,使各项指标满足规范查看各构件的内力、配筋,调整截面绘制施工图框架结构房屋是空间结构体系,一般应按三维空间结构进行分析。但对于平面布置较规
2、则的框架结构房屋,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将实际的空间结构简化为若干个横向或纵向平面框架进行分析,每榀平面框架为一计算单元。 为简化计算,可假定: 1、每榀框架结构仅在其自身平面内提供抗侧移刚度,平面外的抗侧移刚度忽略不计; 2、平面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3、框架结构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材料均处于线弹性阶段。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计算单元 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及计算模型框架结构的承重方案框架结构计算简图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在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中,梁、柱用其轴线表示,梁与柱之间的连接用节点表示,梁或柱的长度用节点间的距离表示,由图可见,框架柱轴线之间的距离即为框架梁的计算跨度;框架柱的计
3、算高度应为各横梁形心轴线间的距离,当各层梁截面尺寸相同时,除底层外,柱的计算高度即为各层层高。对于梁、柱、板均为现浇的情况,梁截面的形心线可近似取至板底。对于底层柱的下端,一般取至基础顶面;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地下室;且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时,可取至地下室结构的顶板处。在实际工程中,框架柱的截面尺寸通常沿房屋高度变化。当上层柱截面尺寸减小但其形心轴仍与下层柱的形心轴重合时,其计算简图与各层柱截面不变时的相同。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且形心轴也不重合时,一般采取近似方法,即将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整个柱子的轴线,但是必须注意,在框架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中,各层
4、梁的计算跨度及线刚度仍应按实际情况取;另外,尚应考虑上、下层柱轴线不重合,由上层柱传来的轴力在变截面处所产生的力矩。此力矩应视为外荷载,与其他竖向荷载一起进行框架内力分析。 变截面柱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变截面柱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5.2.1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近似计算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多、高层框架结构的内力可用力法、位移法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多、高层框架结构的内力可用力法、位移法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工程设计中,如采用手算,可采用迭代法、分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工程设计中,如采用手算,可采用迭代法、分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及系数法等近似方法计算。层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及系数法等近似方法计算。分层法
5、分层法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内力计算假定: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内力计算假定:(1不考虑框架结构的侧移对其内力的影响;不考虑框架结构的侧移对其内力的影响;(2每层梁上的荷载仅对本层梁及其上、下柱的内力产生影响,对其他每层梁上的荷载仅对本层梁及其上、下柱的内力产生影响,对其他各层梁、柱内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各层梁、柱内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应当指出,上述假定中所指的内力不包括柱轴力,因为某层梁上的应当指出,上述假定中所指的内力不包括柱轴力,因为某层梁上的荷载对下部各层柱的轴力均有较大影响,不能忽略。荷载对下部各层柱的轴力均有较大影响,不能忽略。 在进行框架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6、时,现浇楼板、上有现浇叠合层的预制楼板和楼板虽无现浇叠合层但为拉开预制板板缝且有配筋的装配整体叠合梁,均可考虑梁的翼缘作用。增大梁的惯性矩。此时框架梁的惯性矩可按下表取值。 梁部位梁部位楼板楼板边框架梁边框架梁中框架梁中框架梁装配整体装配整体I=1.2I0I=1.2I0I=1.5I0I=1.5I0现浇楼板现浇楼板I=1.5I0I=1.5I0I=2.0I0I=2.0I0竖向荷载作用下分层计算示意图(2除底层柱的下端外,其他各柱的柱端应为弹性约束。为便于计算,均将其处理为固定端。这样将使柱的弯曲变形有所减小,为消除这种影响,可把除底层柱以外的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0.9。 分层法计算要点分
7、层法计算要点(1将多层框架沿高度分成若干单层无侧移的敞口框架,将多层框架沿高度分成若干单层无侧移的敞口框架,每个敞口框架包括本层梁和与之相连的上、下层柱。梁上作用每个敞口框架包括本层梁和与之相连的上、下层柱。梁上作用的荷载、各层柱高及梁跨度均与原结构相同。的荷载、各层柱高及梁跨度均与原结构相同。(3用无侧移框架的计算方法如弯矩分配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由此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其最后的弯矩值;因每一柱属于上、下两层,所以每一柱端的最终弯矩值需将上、下层计算所得的弯矩值相加。在上、下层柱端弯矩值相加后,将引起新的节点不平衡弯矩,如欲进一步修正,可对这些不平衡弯矩再作一次弯矩分配。 如用弯矩分配
8、法计算各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在计算每个节点周围各杆件的弯矩分配系数时,应采用修正后的柱线刚度计算;并且底层柱和各层梁的传递系数均取1/2,其他各层柱的传递系数改用1/3。(4在杆端弯矩求出后,可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梁端剪力及梁跨中弯矩;由逐层叠加柱上的竖向荷载包括节点集中力、柱自重等和与之相连的梁端剪力,即得柱的轴力。弯矩二次分配法弯矩二次分配法具体计算步骤:具体计算步骤:(1根据各杆件的线刚度计算各节点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并计算竖根据各杆件的线刚度计算各节点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并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各跨梁的固端弯矩。向荷载作用下各跨梁的固端弯矩。 (2计算框架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并对所有节点的不
9、平衡弯矩同时计算框架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并对所有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第一次分配其间不进行弯矩传递)。进行第一次分配其间不进行弯矩传递)。(3将所有杆端的分配弯矩同时向其远端传递对于刚接框架,传递将所有杆端的分配弯矩同时向其远端传递对于刚接框架,传递系数均取系数均取1/2)。)。 (4将各节点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将各节点因传递弯矩而产生的新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分配,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使各节点处于平衡状态。 至此,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过程即告结束。至此,整个弯矩分配和传递过程即告结束。 (5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叠加,即得各杆端弯将各杆端的固端弯
10、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叠加,即得各杆端弯矩。矩。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可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常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可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常用的近似算法有迭代法、反弯点法、用的近似算法有迭代法、反弯点法、D值法和门架法等。值法和门架法等。1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2 2D D值法值法( 1层间剪力在各柱间的分配层间剪力在各柱间的分配该式即为层间剪力该式即为层间剪力Vi在各柱间的分配公式,它适用于整个框架结构在各柱间的分配公式,它适用于整个框架结构同层各柱之间的剪力分配。可见,每根柱分配到的剪力值与其侧向刚度同层各柱之间
11、的剪力分配。可见,每根柱分配到的剪力值与其侧向刚度成比例。成比例。5.2.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近似计算框架第2层脱离体图(2框架柱的侧向刚度框架柱的侧向刚度D值:一般规则框架中的柱值:一般规则框架中的柱2c2c12122hihiKKVDcKK2c框架柱侧向刚度计算公式称为柱的侧向刚度修正系数,它反映了节点转动降低了称为柱的侧向刚度修正系数,它反映了节点转动降低了柱的侧向刚度,而节点转动的大小则取决于梁对节点转动的约束柱的侧向刚度,而节点转动的大小则取决于梁对节点转动的约束程度。,这表明梁线刚度越大,对节点的约束能力程度。,这表明梁线刚度越大,对节点的约束能力越强,节点转动越小,柱的
12、侧向刚度越大。越强,节点转动越小,柱的侧向刚度越大。 现讨论底层柱的现讨论底层柱的D值。值。 同理,当底层柱的下端为铰接时,可得同理,当底层柱的下端为铰接时,可得 KK215 . 0ccK1c底层柱D值计算图式柱高不等及有夹层的柱柱高不等及有夹层的柱 不等高柱不等高柱夹层柱柱的反弯点高度yh框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框架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y可用下式表示: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式中:yn表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表示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1表示上、下层横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表示上、下层横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y2、y3表示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表示上、下层层
13、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反弯点高度示意图反弯点高度示意图y = yn + y1 + y2 + y3(1标准反弯点高度比标准反弯点高度比yn。 yn是指规则框架的反弯点高度比。是指规则框架的反弯点高度比。标准反弯点位置简化求解标准反弯点位置简化求解梁刚度变化时反弯点的修正梁刚度变化时反弯点的修正3 3反弯点法反弯点法 由上述分析可见,由上述分析可见,D值法考虑了柱两端节点转动对其侧向刚度和反弯值法考虑了柱两端节点转动对其侧向刚度和反弯点位置的影响,因此,此法是一种合理且计算精度较高的近似计算方法,点位置的影响,因此,此法是一种合理且计算精度较高的近似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般多、高层框架结构在水
14、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侧移计算。适用于一般多、高层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当梁的线刚度比柱的线刚度大很多时例如当梁的线刚度比柱的线刚度大很多时例如ib/ic3),梁柱节点的),梁柱节点的转角很小。如果忽略此转角的影响,则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转角很小。如果忽略此转角的影响,则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尚可进一步简化,这种忽略梁柱节点转角影响的计算方法称计算方法,尚可进一步简化,这种忽略梁柱节点转角影响的计算方法称为反弯点法。为反弯点法。在确定柱的侧向刚度时,反弯点法假定各柱上、下端都不产生转动,在确定柱的侧向刚度时,反弯点法假定各柱上、下端都不产生转动,即认
15、为梁柱线刚度比为无限大。将趋近于无限大代入即认为梁柱线刚度比为无限大。将趋近于无限大代入D值法的公式,值法的公式,可得可得=1。因此,由式可得反弯点法的柱侧向刚度,并用。因此,由式可得反弯点法的柱侧向刚度,并用D0表示为:表示为: 2c012hiD cc同样,因柱的上、下端都不转动,故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反同样,因柱的上、下端都不转动,故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反弯点均在柱中点弯点均在柱中点h/2h/2);底层柱由于实际是下端固定,柱上端的约束刚);底层柱由于实际是下端固定,柱上端的约束刚度相对较小,因此反弯点向上移动,一般取离柱下端度相对较小,因此反弯点向上移动,一般取离柱下端2/32/
16、3柱高处为反弯点柱高处为反弯点位置,即取位置,即取yh=yh=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的要点与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的要点与D值法相同。值法相同。构件设计中的一些重要规定 1 1、框架结构的简化手算方法分析内力和位移,、框架结构的简化手算方法分析内力和位移,应分别在竖向荷载、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单独应分别在竖向荷载、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单独进行计算,然后按非抗震设计时荷载效应的组进行计算,然后按非抗震设计时荷载效应的组合或抗震设计时荷载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或抗震设计时荷载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合。2 2、组合后的框架侧向位移应校核是否满足位移、组合后的框架侧向位移应校核是否满足位移限
17、制值的要求。如果已满足,则按组合后的内限制值的要求。如果已满足,则按组合后的内力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不满足时,则应修改构力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不满足时,则应修改构件截面大小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然后再进件截面大小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然后再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直至侧向位移满足限制值。行内力和位移计算,直至侧向位移满足限制值。3 3、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当竖向活荷载与永久荷载之、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当竖向活荷载与永久荷载之比小于比小于0.50.5时,可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在竖向活时,可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在竖向活荷载大于荷载大于4KN/m2(4KN/m2(如书库、仓库等如书库、仓库等)
18、)时,宜考虑活荷载时,宜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引起的梁弯矩的增大。不利布置引起的梁弯矩的增大。4 4、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时,应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分、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时,应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分别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每个方向水平力必须考虑正、别进行内力和位移计算,每个方向水平力必须考虑正、反两个方向作用。反两个方向作用。 在有斜交布置抗侧力框架结构中,当沿斜交方向在有斜交布置抗侧力框架结构中,当沿斜交方向作用的水平力可能使斜交抗侧力框架的内力比主轴方作用的水平力可能使斜交抗侧力框架的内力比主轴方向水平力产生的内力更大时,则应计算这斜向水平力向水平力产生的内力更大时,则应计算这斜向水平力作用下的内力。作用下的内力。5 5、内力组合后的取用值,梁端控制截面在柱边,柱端控、内力组合后的取用值,梁端控制截面在柱边,柱端控制截面在梁底及梁顶。按轴线计算简图得到的弯矩和制截面在梁底及梁顶。按轴线计算简图得到的弯矩和剪力值宜换算到设计控制截面处的相应值。为了简便剪力值宜换算到设计控制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五年级班级管理工作总结(3篇)
- 2025年代理权转让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师工作总结模版(三篇)
- 2025年乡村中学教师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3篇)
- 2025年个人担保贷款合同参考样本(2篇)
- 互联网企业调研居间合同
- 教育实验室装修项目协议
- 疫情封闭小区大门施工方案
- 健身房装修合同范本版
- 咖啡馆装饰设计合同
- QC课题提高金刚砂地面施工一次合格率
- 浙江省(面试)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 2024年发电厂交接班管理制度(二篇)
- 《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2022年修订版(原版)
- 各种标本采集的技术-痰标本的采集(护理技术)
- 2024年湖南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答案解析(精校打印)
- 实验室的设计规划
-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科目知识要点
-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知识竞赛试题库55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假睫毛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2附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