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_第1页
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_第2页
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_第3页
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_第4页
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概述赵倩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电商一班 赵倩)摘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议题。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心理特征,思维特征,个人能力等多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进行了定义和研究。本文综合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相结合的创新人才素质结构模型对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素质 特征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我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我国新

2、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素质内涵及外延至今还缺乏统一的理解。国内外词典对素质一词的解释有多种。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素质的英文含义通常有两个:diathesis,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quality,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本文在研究中采用后者的定义即素质既包含先天的特质也包含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本文在综合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论述的基础上,结合素质的“quality”的含义,提出基于智商,

3、情商,逆商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2 国内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成果综述国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主要是从两种角度进行界定。部分学者将创新型人才素质概括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等几个要素。另一种观点从创新人才的特征,知识构成及心理特征等特点进行描述。2.1 基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我国学者从2000年至今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陈泽龙(2008)1 、林瑞(2008)2 、魏登才(2004)3 、房国忠,王晓钧(2007)4 、王凤科,周祖城(2004)5 、周敦文(2002)6

4、等都从该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了研究。但因为这些作者所属学科的差异性(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使得他们在对以上四个维度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其各组成要素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表1所示),导致概念尚未统一界定。这是从该角度研究创新人才的素质的方法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建立二级指标。表1 创新思维、意识、能力、人格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陈泽龙独特的思维方法,创新出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或相应新产品的心理活动过程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综合应用已有知识开拓新领域,掌握、吸收、整合知识,创新知识,以及使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新颖性的能

5、力献身科学的内在动力科学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团队精神 诚信的品格坚忍不拔的毅力林瑞强烈的好奇心从事创新的兴趣具有质疑意识和批评精神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探究能力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富有创新的情感富有团队合作的大智慧和具有献身人类利益的精神境界魏登才既有高度分析又有概括;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类型;独立性、批判性、深刻性、灵活性、新颖性等优良品质崇尚创新乐于创新追求创新的创新欲望和渴求感知观察能力的综合性强善于理解性记忆想象力丰富富于个性化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批判怀疑大胆开拓勇敢冒险 坚忍不拔果断决然 自信自强献身理想 同情宽容团结合作房国忠发散思维

6、聚合思维灵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高自我实现的需要广泛而稳定持久的兴趣勤奋,有责任心积极的情感,高度的情绪自控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竞争意识与危机感自信心强,坚韧有毅力有勇气果断,敢于冒险王凤科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感 思维方式好奇心和兴趣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模仿和探索能力、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耐力和毅力自信心胆魄求实态度和务实作风周敦文乐于、崇尚创新的意向执着、不倦的创新追求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情感和意志笔者将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选取主要指标,得出从该角度进行创新人才素质研究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表2 基于创新思维、意识、能力、

7、人格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灵感知觉思维;形象思维及抽象思维乐于、崇尚创新的意向;执着、不倦的创新追求;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坚忍不拔的毅力;科学献身的精神;大胆开拓勇于冒险;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信自强2.2 基于个体特征分析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国内从个性特征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进行研究的学者,大多是从事教育实践及管理工作的领导专家,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2006)7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 8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2006)同7,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

8、(2006)同7, 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2005) 9, 原中国石油大学党委书记郑其绪(2010)10 ,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彭坤明(2000) 11, 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团委书记郑婧 12,等。对于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张信刚及钟秉林教授从教育管理岗位出发进行研究提出了智商这一维度,朱清时院士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强调兴趣品味和洞察力等。此外,山东大学的邢媛媛(2008)指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如下素质和品格: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严格、严肃、严谨”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13。华东师范大学的廖志豪

9、(2010)指出适应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知识更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欲望和勇于探索的热情、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合作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14。将以上各位学者提出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因素列表分析(见表3),可知博专结合的基础知识储备、创新思维与知识转化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认真专注的态度、强烈的好奇心是影响创新人才素质的主要特征。表3 个体特征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特征研究特征学者知识基础思维能力好奇心认真专注实践合作坚忍不拔求知欲乐观献身精神人文文化科学素养智商高个性自由身心健康兴趣品味洞察力判断力冒险反叛竞争意识张信刚钟秉林朱清时王英杰邢媛媛彭坤

10、明郑婧廖志豪郝克明郑其绪合计77555443333222222213 国外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成果综述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主要与人才心理特征、性格特征相联系,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定义和比较。其中心理学家往往注重于人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专家则着重从各自角度对创新人才的素质进行了研究分析。3.1 国外心理学界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具有6种共同的人格特质是15,心理学家詹森贝蒂根据历代发明家的资料,总结出了发明家在人格上的十大特点 16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于1980年在第22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将创新人

11、格特征概括为10个方面 17,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E.I.格林提出创新能力由十个要素构成18,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1959)把富有创造性的人格特点总结为8个方面19,美国学者托兰斯(1993)研究得到的12个描绘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词语 20,斯坦、林奇曼和戴维斯等人(1999)的研究总结出的10个描绘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词汇和短语21。(参见表4)表4 国外心理学家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汇总表求知欲洞察力自控性强独立喜欢独处喜欢解决矛盾精确严格自信敢于冒险有理想抱负质疑精神好奇心审美情趣幽默感强兴趣广泛坚定努力想象力丰富知识学识学习能力记忆力果断精力充沛吉尔福特

12、巴伦戴维斯詹森贝蒂E.I.格林托兰斯斯坦以上7位心理学家对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从22个方面进行了描述,经过梳理分析,得出5种主要特质(参见表5):充满好奇心,意志坚定勤奋努力,性格独立,有理想有抱负且兴趣广泛。表5 国外心理学家创新型人才素质归纳表好奇心坚定努力独立有理想抱负兴趣广泛吉尔福特巴伦戴维斯詹森贝蒂E.I.格林托兰斯斯坦合计655443.2 国外其他领域专家对创新人才素质的研究美国宾州大学教授罗尔菲尔德22,斯图亚特大学教授科恩·杰弗里(Cohn,Jeffrey)(2008) 23,Dacey and Lennon(1998) 24,Camella. Tom (2001) 2

13、5,Saul Kaplan(2009) 26,哈佛商学院教授Clayton M(2009) 27,美国西北大学博士罗伯逊(1991) 28,希拉·亨德森(Sheila J. Henderson)(2004)29,加州大学的约翰(John R. Hinrichs)教授(1969)30,MacKinnon 31,朱利安斯坦利(Julian C. Stanley)(1997)32,艾伯特(Albert)(1992) 33,约瑟夫·梅森(Joseph G. Mason)(1977)34,马来西亚学者伦纳德(Leonard M. S. Yong)(1994)35,Feldhusen(

14、1986) 36,马丁·戴尔(Martindale)(1989) 37等16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构成创新人才素质的30多种特征,包括:洞察力、变通性包容性、流畅性、独创性、分析判别力、抽象想象力、综合认知能力、善于说服、利用资源、容忍模糊、自我、拒绝实用主义、喜爱冒险、偏爱无序、延迟满足、坚定不移专注、具有勇气、良好的胜任力、自律、崇尚自由、自信、有野心、合作、专业知识、质疑、精力充沛、实验、兴趣广泛、好奇心。将其研究内容梳理归纳,得到以下被广泛认知的5个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见表6):喜爱冒险、坚定不移专注、洞察力、变通包容性、独创性。表6 国外其他领域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研

15、究的归纳表喜爱冒险坚定不移专注洞察力变通性、包容性独创性罗尔菲尔德科恩杰弗里Dacey and LennonTom CamellaSaul KaplanClayton M罗伯逊希拉亨德森约翰MacKinnon朱利安斯坦利艾伯特约瑟夫梅森伦纳德Feldhusen马丁戴尔合计76555 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心理学家更强调个性特质,其他领域的专家更强调能力特质,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包含了“坚定的意志”这一要素。4 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创新人才素质研究的梳理比较可知,目前就该问题在学界没有达成统一认识。国

16、内部分学者的研究基于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对每一要素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统一清晰的界定,例如某些特征有时被归入创新思维的范畴,有时被归为创新意识的范畴。此外,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创新”,对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关注不够。与此相对应的国外的研究更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大多把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创新人才素质的理念之中。但是国外学者大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围绕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概念开展研究。笔者根据以上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提出基于智商、情商、逆商为基础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

17、模型。IQ,(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商包括六个方面: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EQ,(Emotional Quotient)情商是指人在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商数情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身情绪认知能力、自身情绪调整能力、动机及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能力、人际交往能力。AQ,(Adversity Quotient)逆商也称逆境商数,一般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包括四个方面:控制、主动承担责任、排除外界不利影响、忍耐力持久力。对上述文献总

18、结得出的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界定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基础、思维活跃、具有好奇心、认真专注、善于合作。其中大部分要素属于智商的范畴。而国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所需素质达成的共识更多是从情商和逆商的角度来界定的,主要包括:好奇心、坚定的意志、独立、有思想抱负、兴趣广泛、喜爱冒险、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沟通协作以及坚持独创。我们不难发现,中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要素的界定中都包含了“好奇心”这一要素。将其观点归纳整合后可得出11种代表性特征, 对应智商、情商、逆商的范畴进行分类,作为人才素质结构模型中的二级指标,建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创新型人才素质智 商情 商逆 商认真专注思维活跃意

19、志坚定知识文化基础善于沟通协作兴趣广泛有理想抱负坚持独创敏锐的洞察力好奇心强爱冒险独立图1 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图5 结论本文首先对素质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明确其既包含先天的特质也包含后天可以习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梳理。对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创新思维、意识、能力、人格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及个体特征角度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来进行总结比较得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中的5个主要特征。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心理学研究和非心理学研究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比较,经过总结概括得到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中的7个主要特征。最后将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研究得出的主要特征严格按

20、照智商、情商和逆商的范畴进行归类,提出了基于智商、情商和逆商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将人才素质特征进行了清晰地界定,既包含了国内学者所重视的智商维度也包含了国外学者所提倡的情商和逆商维度。 参考文献:1.陈泽龙 试析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1):105-107.2.林瑞.论创新人才之素质特征J.人才,2008(10):28-29.3.魏登才.论创新人才的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2004(11):98-100.4.房国忠,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27):106-109.5.王凤科,周祖城.创新人

21、才素质测评J.经济与管理,2002(1):20-21.6周敦文.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54-567.蒙梓,高海涛.创新与服务:大学的新课题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R.神州学人,2006(8):2-5.8. 郝克明,马陆亭.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7(6):1-4.9.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10.郑其绪,宋彩风.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88-92.11.彭坤明.论创新

22、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1-7.12.郑婧,安建增.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的构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4):24-26.13.邢媛媛.浅析创新型科技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J.科技管理研究,2008(5):202-204.14.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8(1):107-111.15.黄宝强. 创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25。16.陶国富.创造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42-45.17.徐春玉,李绍敏.以创造应对复杂多变

23、的世界M.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3:252 - 258.18.黄宝强.创新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2519.J.P.Guilford. Traits of CreativityM.New York:Harper &Publisher, 1959:142-16120. Rocom. Creative personalities about creative personality in science J.Revue-Roumaine-de-Psychology,1993,37(1):27-3621. Feist GJ.The influence of per

24、sonality on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creativity A.Handbook of CreativityC. In:sternberg,RJ(Eds)New York: Cumbridge Press,1999,273-296.22.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25. 23. Cohn, Jeffrey.Finding and Grooming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Dec2008, Vol. 86 Issue 12, p62-69, 8p.24.

25、 DACEY John S., LENNON Kathleen H. Understanding creativity: the interplay of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M.1998.25. Camella, Tom. What Make Creative People Different? J.Management Review, Jul66, Vol. 55 Issue 7, p46, 5p.26. Kaplan, Saul. The Innovator's Vulnerability.J Business

26、 Week Online, 11/12/2009, p13-13, 1p.27.Dyer, Jeffrey H. Gregersen, Hal B Christensen, Clayton M. The Innovator's DNA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Dec2009, Vol. 87 Issue 12, p60-67, 8p,28.John P. Robinson, Phillip R. Shaver, Lawrence S. Wrightsman. Measur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27、 attitudesM. Gulf Professional Publishing,1991.29. Henderson, Sheila J. Product Inventors and Creativity: The Finer Dimensions of Enjoyment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004, Vol. 16 Issue 2/3, p293-312, 20p, 230. John W. Loy, JR.Soci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ors.J American Sociolo

28、gical Review, Feb69, Vol. 34 Issue 1, p73-82, 10p31.Mackinnon, D. W. In search of human effectiveness. Buffalo: Creative Education Foundation. 1978.32 Stanley, Julian C. Varieties of Intellectual TalentJ.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v31 n2 p93-119 2nd Qtr 1997.33. Albert, R.S. (Ed.). Genius and Em

29、inence. 2nd Edition. Oxford: Pergamon. 1992.34. Mason, Joseph G. The accountability factor: How much is an hour of your time really worth? Management Review, Jun77, Vol. 66 Issue 6, p16, 6p.35. Leonard M. S. Yong. Managing Creative People J.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v28 n1 p16-20 1994.36.Fledhusen, J. F. A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In R.J. Sternberg(Ed.), Conception of Gigtedness (pp.112-12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37.Martindale. C. Personality, situation and creativity. In J.A. Glover, R. R. Ronning, and C.R. Reynolds(Eds.),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211-232). Ne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