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配制营养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6/c30eede8-4410-4977-b963-e87e3945ed4b/c30eede8-4410-4977-b963-e87e3945ed4b1.gif)
![混合配制营养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6/c30eede8-4410-4977-b963-e87e3945ed4b/c30eede8-4410-4977-b963-e87e3945ed4b2.gif)
![混合配制营养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6/c30eede8-4410-4977-b963-e87e3945ed4b/c30eede8-4410-4977-b963-e87e3945ed4b3.gif)
![混合配制营养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6/c30eede8-4410-4977-b963-e87e3945ed4b/c30eede8-4410-4977-b963-e87e3945ed4b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混合配制营养液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营养液;配制分类号:R45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10X(2000)02-0114-02随着临床营养支持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混合配制的营养液无论是在操作水平还是在临床应用上都较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混合配制营养液,也叫全营养混合液(TNA),俗称“全合一”,国外称ALL IN ONE(AIO)。将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体外按一定程序混合后同时输入人体,不仅大大简化了营养
2、液静脉输注的操作,同时也符合生理状态。下面就国内外对有关混合配制营养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一综述。对TNA的安全性作了许多实验研究。Didier等人配制了一种含17.6%的糖、5%的氨基酸、4%的脂肪,pH为5.6、渗透压为1778 mmol/L的TNA,用5%的GS作对照,分别在4、25、35观察在0、12、24、48、72 h及5、7 d时细菌生长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在TNA中,仅有25及35情况下在2448 h之间有白色念珠菌及腐败葡萄球菌生长;在5%的GS中,仅在25时有粘质沙雷菌等细菌生长。作者认为,对大多数的院内感染的细菌而言,TNA并不是一种好的培养基1。为了解脂肪乳剂对严重感染
3、病人血清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体外凝集实验。接受TNA治疗的病人为实验组,不接受TNA输注的健康个体和病人为对照组。实验表明,接受TNA输注的个体血清凝集水平要高于两个对照组2。将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10 mg/ml及20 mg/ml的脂肪乳剂孵育,结果显示其细胞膜的流动性无明显改变;健康成人在输入脂肪乳剂过程中及输入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膜流动性也无明显变化,连续应用5天后,与对照组(不用脂肪乳剂)相比,细胞膜流动性无明显差异,说明连续应用脂肪乳剂本身不会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3。对TNA的稳定性也作了许多研究。将TNA配制完成后,在4及25避光保存24 h取检,与配制完成即刻的营养液标本比较,其氨
4、基酸及维生素A、E、C、B1、B2等成分的浓度无明显差异4。TNA配制完成后其中脂肪颗粒的平均直径与配制前的脂肪颗粒相比无明显变化(0.35 m vs 0.40 m);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TNA中直径>25 m的微粒数会显著增加;若将脂肪颗粒与5%氯化钙或50%GS单独混合后放置24 h,其中脂肪颗粒的直径可达0.9 m,形态也发生了异常变化;TNA中氨基酸的含量在配制后48 h内保持稳定,脂肪的含量在72 h内稳定,磷的含量在48 h内保持稳定5,6。但也有人研究发现脂肪乳剂在加入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镁及葡萄糖酸钙等成分后脂肪颗粒直径可增至10 m以上7,这可能与配制顺序有关。国外曾有
5、2例盆腔炎病人应用TNA后因肺梗塞致死的报道。随后的研究表明其TNA中含有肉眼不可见的含有钙、磷及有机物的沉淀物,将这种TNA给健康动物输注,4 h内动物全部死亡。氨基酸的成分及pH值,混合过程中钙和磷的一过性高浓度、以及配制和混合过程中未将各成分充分混匀可能是产生上述沉淀物的几个原因8。任何一种新型的输注方法,都必须有充分的临床安全性,国内外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Ang等人曾对25例癌症病人进行了临床安全性试验。首先对10例病人使用TNA输注2天,未发现临床不良反应;接着对15例病人使用TNA输注535天(平均13天)。在TNA中脂肪占非蛋白热量的32%,非蛋白热量为104.6125.2 k
6、J/kg,含氮0.17 g/kg。在试验前后测定病人的血液及肝肾功能指标,未出现异常变化,表明了使用TNA的安全性9。Brunham对20例患不同胃肠疾病的病人进行研究,每例接受TNA输注14天,输液中非蛋白热量为225.3 kJ/kg,含脂肪3.8 g/kg,氮源0.27 g/kg。半数病人使用中心静脉,另半数使用外周静脉,输注持续2448 h。除1例病人外,所有其他病人都保持正氮平衡,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对其中12例病人的肺功能进行测定,未发现在试验前后有改变。有5例接受周围静脉输注的病人出现轻度静脉炎10。O?Keefe研究了3例术后接受TNA治疗的肠外瘘病人。16天的观察期共分为2个阶段
7、,第一阶段病人只接受葡萄糖溶液;第二阶段接受TNA治疗,使用10%Intralipid,占非蛋白热量的33%。试验结果显示两个阶段之间营养状况有较大差异,TNA阶段营养状况显著改善11。Grimble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他向不同疾病的重症病人通过中央静脉输注TNA 11天,其中术后病人20例,创伤后病人5例,胰腺炎病人6例,其他病人8例。输注热量从(9 824.0±141.2)(11 129.4±1 225.9) kJ/d不等,氮源从(14.44±2.2)(16.05±0.93)g/d,脂肪占每日非蛋白热量的35%40%。结果显示,除创伤病人外,其它所
8、有病人都为正氨平衡。因疾病本身死亡56.4%,无一例死亡与TNA输注有关,存活和死亡病例检查均未发现有肺部脂肪栓塞的征象12。使用TNA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对静脉的刺激较小。Messing的实验表明,使用渗透压为580 mmol/L的TNA 4天,对静脉的刺激仍处于较低水平。Wilson曾进行了一个周期为5天的实验:将2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接受TNA治疗,第二组只接受结晶氨基酸溶液。由于两组输注液的渗透压均较低(结晶氨基酸为370 mmol/L,TNA为490 mmol/L),所以均未出现静脉刺激症状。作者认为:作为一种能同时提供氨基酸、脂肪、糖、微量元素、电解质和维生素的TNA液体,无疑
9、是一种高效合适的营养处方。黄德骧等人总结了74例病人,平均年龄(47.2±13)岁,用TNA 2626次,总共1 796次;经外周静脉137次,中心静脉1 659次,各例均无因输TNA液引起发热、寒战、气急、呼吸困难、心率增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和异常的实验室测定。有3例死于原发病未控制引起的多器官衰竭,死亡率为4.05%,2例发生败血症,发生率1.11%,但TNA细菌行全肠外营养3193天后,病人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血白蛋白水平从(28±2) g/L升至(35±3)g/L,氮平衡从(-18.6±1.5) g/d升至(-1.2
10、7;1.1)g/d,无维生素缺乏的临床表现。临床应用证明成人每天一般需要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以TNA的方式输入体内不会发生明显的营养成分的丧失,此种应用方式安全、可靠、有效13。我国自开始应用TNA至今,全国已有上百家医院采用此项技术,TNA不仅用于外科,而且也安全用于内科、妇产科、儿科等领域。同时TNA目前不但可以用于完全禁食病人,也可以用于部分禁食或摄入不足的病人。我院自1990年开始使用TNA,至今已使用6 200次,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目前的研究资料均表明TNA输注有利于病人的营养支持,减少并发症,同时大大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由于使用TNA能有效减少输液连接,从而减少了污染的可能性。使用TN
11、A能同时向病人提供各种营养素,从而使病人整个代谢过程更接近生理状况。TNA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注方式,有必要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应用。作者简介:胡世莲(1950-),女,安徽合肥人,主任护师,从事外科护理专业作者单位:胡世莲(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 230001)参考文献:1Didier ME.Total nutrient admixture appear safer than lipid emulsion alone as regards microbial contamination:growth properties of microbial pathogens at room tempera
12、tureJ.JPEN,1998,22:291.2Wilson A.Parenteral nutrition via periperal veins:a feasibility studyJ.JPOY SOC MED,1987,81:430.3张栋林.脂肪乳剂与淋巴细胞流动性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273.4黄德骧.全营养混合液中氨基酸和维生素的稳定性J.中华外科杂志,1995,33:269.5蔡威.全营养混合液稳定性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9.6邓少玲.静脉营养液质量的经时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1998,4:49.7高彩霞.“全合一”静脉营养液中电
13、解质对脂肪乳稳定性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1999,6:154.8Hill SE.Fatal microvascular pulmonary emboli from precipitation of a total nutrient admixture solutionJ.JPEN,1996,20:81.9Ang SD.Parenteral infusion with an admixture of amino acids,dextrose,and fat emulsion solution:compatibility and clinical safetyJ.JPEN,1987,11:23
14、.10Brunban WR.Simplified intravenous nutrition using intralipid-based mixtures in patients with seriou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J.Postgard Med,1983,59:360.11O'Keefe SJD.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with the 3-liter bag:effect of fat emulsion on amino acid kinetics and nitrogen balance in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fistulaeJ.Hum Nutr Clin Nutr,1984,38C:3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4.1《相似三角的判定》(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听课评课记录: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听课评课记录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口算练习题一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 上市或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聘任合同范本
- 孵化器委托运营协议书范本
- 企业承包合同范本
- 众创空间入驻服务合同范本
- 2023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铝合金门窗设计说明
- 常见食物的嘌呤含量表汇总
- 小学数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SB/T 10752-2012马铃薯雪花全粉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秦晖社会主义思想史课件
- 积累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课件
- 机动车登记证书英文证书模板
-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20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