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精品教学案例_第1页
《芦花荡》精品教学案例_第2页
《芦花荡》精品教学案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芦 花 荡1.教材版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篇精读课文芦花荡的第一课时。2.目标确立(1)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收录的六篇文章,虽然体裁不同但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内容。可见编者是用战争题材的作品来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芦花荡这篇文章从内容上说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通过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性格。小说中的主人公“老头子”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可爱。“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手段描写人物,使人物呈现出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

2、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等性格缺点;“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孙犁在刻画这个人物时从面到点,以“过于自信和自尊”为性格的核心,展开故事情节,老头子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通过塑造这样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传达出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昂扬乐观的斗争精神。在写作风格上,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语言清新、雅丽。同是描写战争,孙犁不直接描写刀光剑影,而是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衬托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这和下一课蜡烛中用炮火连天来衬托老妇人的危险处境又截然不同。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在阅读方面,采用默读的方法理解内容,运用跳读、精读

3、的方法揣摩、品味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及关键词句;提高默读的速度和默读的质量,更重视培养默读技能,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独特见解。(2)学情分析。从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并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寻味小说中人物生活、思考、爱憎和追求的依据与出发点。在课文理解方面,学生对于抗日战争是有一定了解的,然而这种认识是总体性的、不够确切的。针对芦花荡课文的特点,我考虑可以采用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利用阅读课用班班通为学生放映相关影片资料,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关内容的补充。我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感受到当时时代的风雨变幻,更能产生对作者笔下现实的深

4、入体悟,从而在一个大的情感氛围中把握文章的内涵。另外班里于大海同学爷爷是老革命干部教了他很多红歌,在课堂上让他唱一首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既能展示他的才华,又渲染了气氛。而对于不爱学习,整天欺负弱小同学的孟琛、鲍庆伟可能对于课文中的主人公老头子只是很崇拜他本领高强,打鬼子时很爽,却不能认识到对于敌人要狠狠打击,对于自己人,老头子是尽职尽责,热情爱护的。这与他们平时欺负自己同学的打斗,自以为有本事是截然不同的。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他俩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做真正的受人尊敬的英雄。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引导、感化,进而使他们受到感染,从而提高学生们对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认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

5、操以及热爱和平的情感,使语文真正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写作方面,平日的随笔或作文中,有许多学生喜欢在故事中加入自然环境描写,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是凑字数;二是读起来文章美。实际学情是:他们的景物描写大都不契合人物心境而是游离的写景。这篇芦花荡写景很有特色,一是让我们领略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白洋淀风光;二是和战争背景、人物形象相交融,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一起来细细体会,从而提高自己写作中景物描写的运用。(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有12年,平时很喜欢看书,读过一些孙犁的小说和散文。给我强烈印象的是其作品风格别致。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

6、有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不枝不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同是战争题材,却很少描绘血与火,而是更多地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所以一直想亲眼欣赏一下白洋淀的旖旎风光。去年十月一放假有幸到了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当船行驶在水面上,放眼望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花已凋谢, 到处都是芦苇 这一片呈现着气势磅礴的褐绿色 那一片展现着望不到边的絮白。秋风吹来 芦苇芦花大片大片的摇曳起伏 甚似海浪。真是“长天一色渡

7、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当我回来再读孙犁的芦花荡这篇小说,那富有诗情画意的白洋淀风光和老头子身上所代表的白洋淀人民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都给我深深冲击。是呀这样美的家园我们能不誓死保卫吗?于是我决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和学生体会探讨主人公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的真实性格和富有诗情画意的白洋淀风光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了以下课堂教学活动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情节,品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及作用。了解孙犁小说的创作特色。(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带有传奇色彩的主人公的性格特征。(3)领会文章讴歌抗日军民的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3教学流程第一环节:激趣导入,检查预习首先,观看电影小兵张嘎

8、片断导入课文,请学生谈谈对小兵张嘎这个人物形象的感受。然后,于大海同学演唱游击队之歌,将同学们带入抗日的情感氛围中。最后,交流课前有关课文和作者的资料,检查字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环节:朗读课文,走进芦荡首先,朗读课文,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领学生运用运用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点评文中描写芦花荡景色的句子。最后,教师提出“作者为什么要把如此残酷的战争置于这种如诗如画的环境中来描写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第三环节:品读交流,感受传奇首先,让学生找出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句子,进行批注式阅读,互相交流。然后,分角色朗读,品味人物对话。重点分角

9、色朗读大女孩子负伤后与老头子的对话。最后,出示问题, 对于“一个过于自信自尊的老头子”一句中“过于”你是怎么理解的?第四环节:展开想象,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1)、写一个小片段: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没有圆满完成任务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品读并评析他的心理,展开想象,如果自已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2)、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实际上也是突破难点的过程。在抗日背景之下,老头子对同胞的爱、对敌人的恨,这些学生都很好理解。难就难在“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个性特征上,尤其是对于“过于”二字的理解。“过于”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层,确实有过头的意思。接着,就引导学生思考,老头子的自信与自尊为什么过了头呢?曲老师要求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找出根据并展开辩论,从而使学生自己找出答案。伽达默尔曾说:“艺术的语言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