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花源记练习题练习题一(一)阅读“林尽水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2)咸来问讯。 咸: (3)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 2联系上文推想,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二)阅读“见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子来此绝境绝境: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乃不知有汉乃: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余: 3.请写出“不足为外人道”中“道”字意义相同的成语;意义不同的成语。 4.请找出一个体现桃花源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晋太元中,欲穷其林。”“林尽水源,并怡
2、然自乐。” 解释加点词: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屋舍俨然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解释加点词:(一词多义)初极狭,才通人通:阡陌交通通:屋舍俨然舍: 便舍船舍:中无杂树中: 晋太元中中: 其中往来种作中: 概括这两段文中的两人成语:、。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义:今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 (四)“见渔人,乃大惊,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加点词寻向所志志:处处志之志:寻向所志 寻: 寻病终寻: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延颈而鸣
3、,舒翼而舞延: 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出自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美好的境界的一个成语是。 渔人临走时,桃源人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用意是什么? 在现代生活中,有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他的朋友说:“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成了桃花源中人了。”这个人说的话意思是什么?用简洁的话来回答。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余 人 各 复 延 至 其 家 练习题二一背诵默写。1能够表现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 2能表现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 3
4、能够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4表现桃花源社会环境安静的句子: 5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幸福恬适的句子: 6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7本中侧面描写桃花源不易为外人所发现的句子: 8本文中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句子: 9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之句,本文中与其意思相似的句子: 10文中写老人及孩子肖像、神态的句子: 二问答题。1第一自然段描写桃花林之美有何作用?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源中的人为什么“叹惋”? 3与当今社会相比,你是喜欢桃花源,还是喜欢当今社会,为什么? 4请归纳本文中的成语。 5为什么
5、桃源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6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时,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虚构了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反映了他怎样的理想? 8请就你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9本文中作者虚构的美好境界就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10如何评价陶渊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12请你分析一下太守和刘子骥求访桃花源各自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他们后来都没有找到桃花源的原因又是什么? 13作者在文中寄托了自己的一种美好理想,这种美好理想是从哪些具体描写中体现出来的? 14作者为
6、什么要在结尾写无论官司府还是“高尚”的人士,都无法找到进入桃花源的路? 15“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16你认为这种世外桃源能否实现? 练习题三1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名( ),字( ),自号( ),后人称为靖节先生。是我国( )诗派的创始人。2填入省略的成分A:(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便要还家 鸡犬相闻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无论魏晋落
7、英缤纷 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屋舍俨然 便舍船,从口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 4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第二段描写了一幅理想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就是常说的“世外桃源”。:一进入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这就是桃花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文中没有具体写出渔人说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这显示了作者行文的简洁凝炼。 5第段中“土地平旷怡然自乐”写出了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8、? 6写出“悉如外人”中的“悉”字意思相同的几个字。 7第段文字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们生活:( ) 8根据第段文字,可概括出一个成语:( ) 9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0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11、本文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如何看看待这
9、样的理想? 12、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3、联系本文,如何理解五柳先生传中“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的“志”,饮酒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真意”,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 练习题四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表人称的词。(4分)(1)(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2“咸”、“并”、“具”、“皆”,在文言中有时跟“都”的含义相同,有时又不同,
10、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字跟“都”的含义不同的一项。( )(2分)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皆叹惋。3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8分)(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根据作者对桃花源的描述,用你的话来说说,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2分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渔人大概说的是什么,桃
11、源人叹惋的是什么。7桃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1分)8、课文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9、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第一节中总写渔入进入桃花源的感受的词语是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第二节中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外界交往的心情的语句是10、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练习题五“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分)(1)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
12、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答:练习题六1、文章以渔人 为线索,以 为顺序,由 到 再到 ,一线贯之。、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3、本文出现的成语:、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
13、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 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 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 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 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1、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1、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界?
14、1、 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 ,也反映了: 1、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1、 “具、咸”都是“全部,都”的意思,能否互换? 1、 (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2)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1、 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 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
15、怎样的人生理想? 、 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练习题七读全文,做以下题目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无论魏晋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遂与外人间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渔人甚异之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后遂无问津者_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出: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B乃: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 不复出焉 D舍:便舍船 屋舍俨然 4.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_访问桃花源_5.文中沿用至今的成语有_、_、_、_、_。 6.对文段内容理解有
16、误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表明桃源中的人“来此绝境”时间久远。B.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既表明他们生活富足,又表明他们热情好客。C.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是怕渔人回到外界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D.这几段文字通过写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7.桃花源中的人听了渔人“具言所闻,皆叹惋”,对其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为桃花源外的世界的动乱黑暗而叹惋。B.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C.为渔人的颠沛流离而叹惋。D.为桃花源外的世界战乱频繁、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而叹惋。8.桃
17、源人告诉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9.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 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0. 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 21桃花源记A卷基础知识测试卷一字音字形训练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1)豁然( )(2)俨然( )(3)阡陌( )( )(4)问津( )(5)邑人( )(6)诣太守( )(7)垂髫( )(8)发髻( )(9)两鬓( )(10)骥 ( ) (11)怡然 ( ) (12)皆(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Axián( )来问讯_ _ _B便yo( )还家_ _Cyu
18、án( )溪行_ _Dxún( )病终_ _E欣然u( )往_ _F后suì( )无问津者_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A舍:_( )_( )B着:_( )_( )C间:_( )_( )D率:_( )_( )E语:_( )_( )二、重点词句考查1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A阡陌交通古义_今义_B率妻子邑人古义_今义_C来此绝境古义_今义_D诣太守,说如此古义_今义_E无论魏晋古义_今义_F芳草鲜美古义_今义_2指出下列各字在句中的词性及意思。(1)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2)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3)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
19、不足为外人道也 、 (4)志 寻向所志 、 处处志之 、 (5)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问所从来,具答之 、 (6)乃 见渔人,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缘溪行 (2)忽逢桃花林(3)芳草鲜美 (4)落英缤纷(5)欲穷其林 (6)林尽水源(7)便舍船 (8)才通人(9)豁然开朗 (10)屋舍俨然(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2)阡陌交通(13)鸡犬相闻 (14)悉如外人(15)黄发垂髫 (16)怡然自乐(17)具答之 (18)便要还家(19)设酒杀鸡作食 (20)咸来问讯(2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2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3)遂与外人间隔 (24)无论魏
20、晋(2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6)停数日,辞去(27)此中人语云 (28)不足为外人道也(29)便扶向路 (30)处处志之(31)及郡下 (32)诣太守(33)说如此 (34)寻向所志(35)欣然规往 (36)寻病终(37)后遂无问津者 (38)未果4、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 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4问所从来。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不足为外人道也。三、文学常识考查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名_,字_,生活在战乱频繁的_朝。文章虚构了一个_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
21、幅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_的愿望。2、桃花源记以_为线索,按照_桃源,_桃源,_桃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四默写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1)文中借对土地、居民的描写,展现桃花源和平图景的句子是 , , 。(2)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 , , , 。(3)描写桃花源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 , , , , 。(4)描写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 , , , 。(5)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 , , , , 。(6)文中能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词语是 。(7)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 , 。 , 。 。(8)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9) 文中描写桃花源人精
22、神状态的句子是 , 。 B卷文言能力强化卷一课内文段阅读练习阅读下列各文段,完成文后的有关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
23、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俨然: 属: 阡陌:垂髫: 要: 绝境: 遂: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渔人甚异之: .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渔人甚异之 阡陌交通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2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我的研读: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我的联想: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题计分) 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我的鉴赏: 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我的探究: (八)1.对感到诧异;田间小路;值得;从前的,旧的;不久;渡口。2.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
25、,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3.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 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5. 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
26、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1、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3、 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4、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
27、隔绝的地方。 5、 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6、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7、 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8、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28、 9、 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 10、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1、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2、 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13、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
29、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 14、 “具、咸”都是“全部,都”的意思,能否互换? 答:不能,“具”有详尽的意思,而“咸”没有,所以不能换。 15、 (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2)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答:(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 社会环境:安定和平。 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 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 16、 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答:桃花源山
30、洞口位于武陵源桃花林小溪尽头。 17、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乐。 18、 你从“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答:桃源人热情好客,富足安康。 19、 作者在二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廹,没有战乱从平等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寄托在作品中。 20、 结合文章,谈一谈你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答:它代表作者对黑
31、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安宁,没有战争,没有压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发挥题: 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桃花源外的美景。 答:考查语言运用水平。描写要有文采。 2、 “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 答:先写心中圣景,后叙实现途径。 填空题: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由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 2、(村中人)见渔人,(村中人)乃大惊,(村中人)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 3、本文出现的成语:豁然开
32、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桃花源在林尽水源的地方,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用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仿佛若有光等词,说明它不易被发现。 5、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6、黄发指:老人;垂髻指:小孩。 7、对联: 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 106回桃花源记相关习题1.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神秘的氛围,按时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桃源的美好做铺垫。3.第三段文字写了那两方面内容? 答:一方面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良好社会风尚,一方面写桃源人自述避乱来此的经过。4.桃花源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答:因为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所以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5.为什么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因为桃园中人存有戒心,害怕外界干扰他们和平宁静的生活。6.你是如何理解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的? 答:因为外面战乱频繁,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股权代持解除及股权转让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标准化家教服务聘用合同模板版B版
- 物理趣味实验课程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与更新考核试卷
- 插床机构课程设计齿轮
- 石膏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员工项目研发资金借款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招标合同
- 疫情背景下课程设计论文
- 相册模板培训课程设计
- 风电场项目关键质量点控制清单
- 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 转子找静平衡方法
-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表
- 2025年九省联考新高考 政治试卷(含答案解析)
- 终极战略规划指南:深度剖析Cross SWOT分析、市场洞察与内部能力优化的综合行动方案
- 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第一版)2023解读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24年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关于开展2024年度保密自查自评专项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 商场反恐防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2024年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