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实验指导书_第1页
数字逻辑实验指导书_第2页
数字逻辑实验指导书_第3页
数字逻辑实验指导书_第4页
数字逻辑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逻辑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教研室目 录实验的基本步骤3实验的注意事项3实验报告书写要求3实验用到的资源和原理4实验1:基本逻辑门电路功能测试6实验2:译码器及其应用14实验3:触发器18实验4:计数器23实验5 加法器28实验6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32实验的基本步骤本实验指导书的所有实验基于EDA实验台进行。采用软件为Quartus II 5.0,硬件芯片为ALTERA 的Cyclone 系列FPGA芯片EP1C6Q240C8。使用本EDA实验台进行数字逻辑实验,不需要进行手工接线。实验工作分2步进行:1:在PC机上,基于Quartus II软件进行原理图(逻辑图)的设计,设计

2、完成后,需要经过引脚锁定、编译下载到EDA实验台上的FPGA芯片EP1C6Q240C8中。下载完成后,即在FPGA芯片中形成物理的逻辑电路。此步工作相当于传统实验的基于物理器件的接线操作。2:基于第一步形成的逻辑电路(在FPGA中),进行测试验证。此过程可以用万用表、逻辑笔、示波器等测试FPGA的相应引脚,实现对逻辑电平、波形的测试,从而验证实验的正确性。实验的注意事项1:Quartus II的工程名和顶层实体名字必须为英文,存储路径最好不要含中文和空格。2:Quartus II的设计中所有的命名中,名字不要有空格。3:Quartus II的设计中放置“input”“ouput”引脚符号时,引

3、脚符号的虚线框和原件的虚线框要刚好对上,以保证连接上,虚线框分开和部分重叠都不能正确连接。4:所用到的脉冲/时钟信号必须锁定到29脚,具体原理参考“实验用到的资源和原理”部分。实验报告格式和内容书写实验报告,语言要简练,书写端正、作图正规。按照如下格式和内容书写。注意:试验6为综合性实验,其格式和实验1到5不同,同时其需要有封面并装订成册。一般实验(实验15)项目名称一、 实验目的及要求二、 实验仪器设备三、 实验内容、结果四、 实验总结包括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实验后的认识和感悟等。综合性实验(实验6)项目名称一、 实验内容二、 实验目的及要求三、 实验仪器设备四、 实验结果

4、五、实验总结实验用到的资源和原理需要的资源:1:逻辑开关2:发光二极管指示灯3:单脉冲/1M-8M方波时钟数字逻辑实验需要用到的输入为逻辑0、1,由逻辑开关提供,实验台提供了16个逻辑开关,为SD0、SD1SD15,和FPGA的连接关系如下表11。输出的逻辑0、1接到发光二极管,实验台提供了很多发光二极管,具体只列了部分于表11中。表11FPGA引脚逻辑开关FPGA引脚发光二极管200SD041LEDIO41201SD142LEDIO42202SD243LEDIO43203SD344LEDIO44214SD445LEDIO45215SD546LEDIO46216SD647LEDIO47217S

5、D748LEDIO48223SD857LEDIO57224SD958LEDIO58225SD1059LEDIO59226SD1160LEDIO60234SD1261LEDIO61235SD1362LEDIO62236SD1463LEDIO63237SD1564LEDIO6429单脉冲/1M-8M方波83LEDIO83从表中可以看出,SD0连接于200脚,SD1连接于200脚,41脚到83脚分别接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具体原理如下图0所示(只列处了两个逻辑开关和两个发光二极管,其余同理)。通过拨动逻辑开关实现逻辑0、1的输入,输出的逻辑0、1通过发光二极管指示,1亮0灭。时序电路的实验要用到脉

6、冲和1M-8M方波,由29脚的提供,原理如图0所示。当短路子DZ3短接时,DZ4断开时,29脚和单脉冲(按一下出一个高电平的单脉冲)连接,当DZ4短接时,DZ3断开时,29脚接方波,此时频率由DZ5、DZ65、DZ75、DZ85的短接情况决定。DZ5短接时为8M, DZ6短接时为4M,DZ7短接时为2M,DZ8短接时为1M。 图0实验1:基本逻辑门电路功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测试与非门及与非门组成的其它逻辑门电路的功能。2:熟悉EDA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二、实验用的仪器、仪表EDA实验台 万用表 PC机三、实验原理与非门的逻辑功能是:当输入端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低电平时,输出端为高电平

7、。只有当输入端全为高电平时,输出端才为低电平(即有“0”得“1”,全“1”出“0”)。 三态输出门是一种特殊的门电路。它与普通的逻辑门电路不同,它的输出状态除了高、低电平两种状态(均为低阻状态)外,还用第三种状态,即高阻态。处于高阻态时,电路与负载之间相当于开路。三态门主要用途之一是实现总线传输。三态输出门符号与功能表如下(此例以高有效的使能器件为例)。四、实验内容1:测试二输入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与非门的输入端接逻辑开关电平,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按表12所示测试与非门,并将测试结果填入表中。 表12输入输出AB逻辑状态00011 0112:学习用二输入与非门构成其他逻辑电路的方法,并测试。l 与

8、门逻辑功能实现:根据布尔代数的理论,,所以用2个与非门即可实现与门逻辑功能。输入A、B接逻辑开关,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参考表12,设计表格,并将测试结果填入表中。l 或门逻辑功能实现: 根据布尔代数的理论,,所以用3个与非门即可实现或门逻辑功能。输入A、B接逻辑开关,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参考表11,设计表格,并将测试结果填入表中。l 异或门逻辑功能实现: 根据布尔代数的理论,,根跟据此异或逻辑表达式经过变换,逻辑图如下,请自行验证此逻辑图的正确性,同时思考如果直接据逻辑表达式画逻辑图,效果如何,近而体会变换的作用。输入A、B接逻辑开关,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参考表11,设计表格,并将测试结果填入

9、表中。3:测试三态门的逻辑功能三态门输入端、使能端分别接逻辑开关,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3中。 表13 输入输出EAF001101 五、实验步骤(1)PC机端的工作1:启动QUARTUS II 5.02: 创建新的Quartus II工程(在创建新工程前,需要创建一个工作目录)打开FileNew Project Wizard菜单,创建工程。 首先出现图1,参考如下图示进行。指定工作目录和工程名。接着点击“Next”按钮,一直到图2二所示,选择参考图示,指定芯片为EP1C6Q240C8。接着,点击“Finish”指定目录此处和上边相同即可指定工程名目录图1图23: 建立顶层模块设

10、计文件(.bdf),选择File>New,选择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按OK。注意:此文件必须与上一步骤的顶层文件名称相同,Save时自动出现顶层文件名称,保持不变。在BDF文件设计窗口内的空白处双击, 出现Symbol对话框,如下图3所示,展开“logic”,选nand2即二输入与非门,如图4所示,点击“OK”即可实现二输入与非门的放置。按实验内容要求画出所用的逻辑图(画逻辑图过程中,利用”COPY”即可实现更多nand2门的放置)。其中连线用鼠标左键即可实现。三态门在“buffer”中,名字为”tri”。选中即可实现三态门的放置(注意:原件的放置可以

11、直接输入原件名,如图3、4所示)。最终如图5所示。在此直接输入原件名字即可实现原件选择放置图3在此直接输入原件名字即可实现原件选择放置图4图5在图5中完成了所有需要测试的逻辑图的连接,还需要放置端口(即把此逻辑电路引到对应的FPGA的引脚)。放置过程同上,选“pin”中的“input”和“output”即为对应的输入、输出端口,在所用的逻辑图中输入端放输入端口,输出端放输出端口。结果如图6所示。端口放完后需要改名字,以便后边的实验过程的易于识别。名字都调整好后,保存。图64:进行编译 选择菜单”Processing-Start Compilation”,实现编译。在编译完成后,进行引脚锁定。5

12、:引脚锁定引脚锁定的目的是把逻辑图中的逻辑输入、输出引到对应的FPGA的物理实际引脚上。选择菜单“Assignments-Pins”,出现如图7所示窗口。“To”列为对应的端口,“Location”列为锁定的实际位置,用鼠标单击选定对应的位置,如图7所示,直接输入相应的物理引脚号,如7,就会出现“PIN_200”,回车,即可实现对一个引脚的锁定。在锁定完所有引脚后,保存然后重新编译即可。编译完成后,在当前工作窗口点击鼠标邮件,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Show-Show Pin and Location Assignments”显示图8,可以看到对应的引脚锁定关系。因本实验所有输入端均接逻辑开关,输

13、出端均接LED指示灯。如下图,把与门的两个输入andInput1、andInput2分别锁定到200和201脚,而200和201和逻辑开关相连。与门的输出andOut锁定到41脚,而41和LED发光二极管连接,从而形成图9原理图连接关系,从而只需要拨动SD0,SD1即可实现输入端的0、1输入,输出端对应的41脚的指示灯会“1”亮“0”灭。其余的同理。这里的锁定关系仅为参考,可以把输入锁定到16个开关中的任意一个,输出同样选择16个LED中的任一个均可。图7图8图96:编译下载 再次编译本系统,完成后选“Tools-Programmer”,出现图10窗口,在“Hardware Setup”后如果

14、为“No Hardware”,需要点击“Hardware Setup”进行编程线缆的设置,选“ByteBlasterLPT1”即可。当线缆配置好后,”Start”按钮有效,在”Program/Confgure”处选中,按”Start”按钮即实现配置下载。下载完成后,即可进行测试。图10(2)实验箱端的工作本部分工作主要完成对逻辑电路功能的测试,采用对输入逻辑开关的切换,实现不同的“0”“1”输入,从而输出端输出不同的逻辑电平,使指示灯亮或灭。完成实验内容中各个表的填入,完成实验工作。如用二输入与非门实现的与门的两个输入andInput1、andInput2分别锁定到200和201脚,而200和

15、201和逻辑开关SD0,SD1相连。与门的输出andOut锁定到41脚,而41和LED发光二极管连接,从而形成图9原理图连接关系,从而只需要拨动SD0,SD1即可实现输入端的0、1的四种组合输入,输出端对应的41脚的指示灯会“1”亮“0”灭,把结果填入对应的表中即可。实验的电平测试采用万用表,把万用表打到直流电压20V档,黑表笔接试验台右上脚的地(GND),红表笔测输出端的LED指示灯的一个管脚。注意:红表笔测量时不要同时碰到两个及以上管脚,以免短路。 六、实验报告记录、整理实验结果,并用布尔代数的理论进行分析实验2:译码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2:学习并掌握双踪

16、示波器的使用。二、实验用的仪器、仪表EDA实验台 万用表 示波器 PC机三、实验原理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它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用途,如代码变换、数据分配、存储器寻址、组合控制信号等。本实验以74138为主要实验对象,图21为74138的逻辑图和管脚排列图。其中A,B,C为地址输入端(其中C为高权位),Y0NY8N为译码输出端,G1,G2AN,G2BN为使能端(这里的N均为低有效的意思)。表21为74138的功能表,当G11,G2ANG2BN0时,器件使能,地址码所指定的输出端有信号(为0)输出,其余输出端均为无信号(

17、全为1)输出。当G10和G2ANG2BN0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时,译码器被禁止。所用的输出同时为1。图21 74138的逻辑图和管脚排列图表21输入输出G1G2AN+G2BNCBAY0NY1NY2NY3NY4NY5NY6NY7N100000111111110001101111111001011011111100111110111110100111101111010111111011101101111110110111111111100XXXX11111111X1XXX11111111四、实验内容1:74138逻辑功能的测试将G1,G2AN,G2BN和地址输入端A、B、C和逻辑开关相接。八个输出

18、端接到LED指示灯。拨动逻辑开关,按表22测试功能,并记录测试结果。表22输入输出G1G2AN+G2BNCBAY0NY1NY2NY3NY4NY5NY6NY7N10000100011001010011101001010110110101110XXXXX1XXX2:用74138构成数据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器件就构成数据分配器。在G2AN端输入数据(可以用逻辑开关),且G2BN0,G1 =1,地址输入端接逻辑开关,先拨动地址输入端开关,再拨动数据输入端逻辑开关,看实验结果。用语言描述多路分配的结果,并说明是原码输出还是反码输出。3:用74138实现逻辑函数,实现该逻辑函数电

19、路如图2-3,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表23中(注意74138原件符号中C为高位,表23中A为高位)。图2-3 表23输入输出G1G2AN+G2BNABC1000010001100101001110100101011011010111五、实验步骤(1)PC机端的工作具体步骤参考实验1部分,所不同的是:l 此实验的逻辑图中用的原件为74138,7420、VCC(电源)、GND(地),完成的原理图如图24所示,具体端口名字可以自行命名。l 据“实验用到的资源和原理”一节图0原理可以知道,1MHZ信号必须锁定到29脚。其余所有的输入锁定到逻辑开关,输出锁定到LED指示灯。图24(2)实验箱端的工作“7413

20、8逻辑功能的测”和“用74138实现逻辑函数”部分工作主要完成对逻辑电路功能的测试,采用对输入逻辑开关的切换,实现不同的“0”“1”输入,从而输出端输出不同的逻辑电平,使指示灯亮或灭。完成实验内容中各个表的填入,完成实验工作。“用74138构成时序脉冲分配器”部分要借助示波器看波形。通过拨动地址输入端逻辑开关,实现脉冲的分配,用示波器测试G2AN端信号和在地址输入端不同组合情况下输出Y0NY7N的的信号。六、实验报告1:将测试结果填入相应的表格,将观察到的波形画出来。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3:触发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2熟悉触发

21、器之间的相互转换。二、实验用的仪器、仪表EDA实验台 万用表 示波器 PC机三、实验原理触发器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用以表示逻辑状态0和1。在一定的外加信号作用下,可以从一种稳定状态翻转为另一稳定状态。它是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二进制信息存储器件。是构成各种时序电路的最基本的逻辑单元。1基本RS触发器 由两个与非门可以组成一个基本RS触发器。接线方法如图31所示。它是无时钟控制低电平直接触发的触发器。基本RS触发器具有置0,置1和保持的三种功能。通常称S为置1端,因为S0时,触发器被置1,R为置0端,因为R0时,触发器被置0,当SR1时,状态保持。 图31 基本RS触发器2JK触发器 JK触发器的状态

22、方程为。JK触发器采用下降沿触发,其功能如表31所示。 表3-1 输 入输 出JK01×××1010×××011100QnQn1110101101011111QnQn11××QnQn 3D触发器 D触发器的状态方程为,其输出状态的更新发生在CP脉冲的上升沿。触发器的状态只取决于时钟到来前D端的状态。D触发器的功能表如表3-2所示。表32输 入输 出RdSdCPDQn+1Qn+110××1001××01111101100111×QnQn 4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集成

23、触发器产品中,每一种触发器都有自己固定的逻辑功能。但各种功能的触发器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如将JK触发器的JK两端连在一起,并认定它为T端,就构成T型触发器,其状态方程为。T触发器的功能表如表3-3所示。由表可知,当T=0时,时钟脉冲作用后,其状态保持不变;当T1时,时钟脉冲作用后,触发器状态翻转。所以,将T触发器的T端置1,即得T触发器。T触发器每来一次脉冲,触发器的状态就翻转一次,故称之为翻转触发器。若将D触发器的Q端与D端相连,便转换为T触发器。表33输 入输出SdRdCPTQn+101××010××1110Qn111Qn四、实验内容1、测试基本R

24、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按图3-1所示接线,用两个与非门组成基本RS触发器,输入端为R、S。输出端为Q、Q。所用与非门型号为7400,如下图所示。按表34要求进行测试,并记录之。 表34RSQQ输出状态111001002测试JK触发器74112的逻辑功能74112为双JK触发器,是下降沿触发的边沿触发器。其引脚功能如图32所示。其中,J、K为输入端,是触发器状态更新的依据。Q和Q为两个互补输出端。通常把Q0,Q1的状态定义为触发器的0状态,而把Q1,Q0定义为触发器的1状态。图32 74112双JK触发器引脚功能任选74112中的一个JK触发器,测试其逻辑功能并记录。(1)测试Rd(CLRN),S

25、d(PRN)的复位、置位功能 Rd,Sd,J,K,CP如表35所示给其赋值,观察Q,Q端状态,并记录结果于下表中。表35SdRdJKCPQQ触发器状态01×××10××× (2)测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按表36所示,改变J、K逻辑电平,CP端按单次脉冲,观察Q,Q端状态变化。将测试结果填入表36中,并说明其功能。 表36JKCP QnQn+1功能0001010110011101 (3)将JK触发器转换为T触发器。将JK触发器的JK端连在一起,即构成T触发器。在CP端输入1MHZ的连续脉冲,用双踪示波器观察CP、Q、 Q 的波形,注意其相

26、位关系,并描绘之。3、测试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实验所用触发器为7474双D触发器,是上升沿触发的边沿触发器,其管脚排列如图33所示。 图33 7474双D触发器引脚排列图(1)测试Rd,Sd的复位、置位功能 按表37所示,测试复位、置位功能,并将结果填于表中。 表37SdRdDCPQQ触发器状态01××10××(2)测试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按表38所示,测试D触发器逻辑功能,并将测试结果填入表中。 表38DCPQnQn+1001101(3)将D触发器的Q端与D端相连,构成T触发器。 在CP端输入1MHZ的连续脉冲,用双踪示波器观察CP、Q的波形。五、实验步

27、骤具体步骤参考实验1部分,所不同的是:l 此实验的逻辑图中用的原件为7400,74112、7474,完成的原理图如图34所示,具体端口名字可以自行命名。图34l 据“实验用到的资源和原理”一节图0原理可以知道,单脉冲信号必须锁定到29脚。其余所有的输入锁定到逻辑开关,输出锁定到LED指示灯。六、实验报告1:列表整理各类触发器功能2:通过实验总结D和JK触发器逻辑功能及触发方式实验4:计数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数器的方法。2:掌握计数器的使用方法并测试其功能。二、实验用的仪器、仪表EDA实验台 万用表 示波器 PC机三、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部件。它不仅可以

28、用来计脉冲数,还常用作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他特定的逻辑功能。计数器种类很多。按构成计数器中的各触发器是否使用一个时钟脉冲源来分,有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制的不同,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和任意进制计数器。根据计数器的增减趋势,又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74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两个时钟输入端,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如图41所示。其中,LDN置数端,UP加计数端,DN减计数端,CON非同步进位输出端,BON非同步借位输出端,CLR清除端,A、B、C、D数据输入端,QA、QB、QC、QD数据输出端。图41 74192引脚排列图7419

29、2的功能如表41所示。由表得知,当清零端CLR为高电平时,计数器直接清零。CLR置低电平时,执行其他功能。当CLR0,LDN0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A、B、C、D置入计数器。当CLR0,LDN1时,执行计数功能。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DN1,计数脉冲从UP输入,在计数脉冲的上升沿进行8421码的十进制加计数。执行减计数时,UP1,计数脉冲从DN输入。表42为加减计数器的状态转换表。 表41输 入输 出CLRLDNUPDNDCBAQDQCQBQA1×××××××000000××dCbadcba011×

30、;×××加计数011××××减计数 表42 加计数 进位输入脉冲数0123456789输出QD0000000011QC0000111100QB0011001100QA0101010101 借位 减计数 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范围,常用多个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同步计数器往往设有进位(或借位)输出。故可选用其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图42是利用74192进位输出CON控制高一位的UP端构成的加计数器级联图。图42 加计数器级联图 四、实验内容1用D触发器构成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图43

31、是用四块D触发器构成的四位二进制加法计数器。它的连接特点是将每只D触发器接成T触发器。再由低位触发器的Q端和高位触发器的CP端相连。 图43 四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 给CP端接单步脉冲,测试计数功能,并将测试结果记入表43中。表43输入CP个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输出Q3Q2Q1Q0 给CP端加分f=1MKHZ的连续脉冲,用示波器观察Q0Q3波形,并描绘出来。2用JK触发器构成可控行波计数器实验用触发器型号为74112双JK触发器,按图44接线CP图44 可控行波计数器 将RDN端接0。清零完毕再接高电平。 JK端接1。给CP接单步脉冲,Q0Q3接01指示器,参照表4

32、3自制表格。给CP端依次送入单个脉冲,观察Q0Q3变化情况,并记录之。 当JK控制端接0,是否还能计数3用74192实现六进制计数器按图45所示,用74192和7400组成六进制加法计数器,测试其逻辑功能,并将测试结果记于表44中。 图45 六进制计数器 表44CP数Q3Q2Q1Q00123456五、实验步骤具体步骤参考实验1部分,所不同的是:l 此实验的逻辑图中用的原件为7400,74112、74192、VCC 、GND,完成的原理图如图46所示,具体端口名字可以自行命名。图46l 据“实验用到的资源和原理”一节图0原理可以知道,单脉冲信号必须锁定到29脚。其余所有的输入锁定到逻辑开关,输出

33、锁定到LED指示灯。六、实验报告实验5 加法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半加器、全加器的原理及实现的方法。2、测试半加器、全加器的逻辑功能。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3、学习四位二进制全加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用的仪器、仪表EDA实验台 万用表 示波器 PC机三、实验原理算术运算是数字系统的基本功能,更是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单元。半加器和全加器是算术运算电路的基本单元,它们是完成一位二进制数相加的一种组合逻辑电路。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真值表如表5-1所示。其中S表示和数,C表示进位数。这种加法运算只考虑了两个加数本身,而没有考虑来自低位的进位,所以称为半加器。由真值表得:S=AB C=A

34、B表5-1被加数A加数B和S进位C0011010101100001全加器能够进行加数、被加数和来自低位的进位数相加,并根据求和结果给出该位的进位信号,真值表如表5-2所示。由真值表得:Si = AiBiCi-1 Ci =(AiBi) Ci-1+ Ai Bi表5-2AiBiCi-1SiCi0000111100110011010101010110100100010111多位数加法器串行进位加法器。若有多位数相加,可采用并行相加串行进位的方式来完成。例如有两个四位二进制数A3 、A2 、A1、A0和B3 、B2 、B1、B0相加,可以采用集成的电路芯片7483完成。四、实验内容1、 分析、测试由与非

35、门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由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如图5-1所示。图5-1 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 请写出图5-1的逻辑表达式F1= F2= F3= S= C= 根据表5-3测试半加器的逻辑功能,并记录之。表5-3ABF1F2F3SC000110112、 分析、测试由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的逻辑功能由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如图5-2所示,完成表5-4的测试。图5-2 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表5-4ABSC000110113、 分析、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分析、测试由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全加器,电路如图5-4所示,完成表5-5的测试。Si = AiBiCi-1Ci =(AiBi) C

36、i-1+ Ai Bi图5-4 异或门和与非门组成的全加器 表5-5AiBiCi-1SiCi0000101001100010111011114、 练习多位全加器的使用方法7483是四位二进制全加器,其框图和输入、输出脚如图5-5所示。其中A4 、A3 、A2、A1和B4 、B3 、B2、B1为数据输入端,S4 、S3 、S2、S1是和数输出端,C4是进位输出端,C0是低位进位输入。按表5-6中的各组数据,验证测试四位二进制全加器的功能。图5- 5 7483四位二进制全加器 表5-6 A4 、A3 、A2、A1 C0 1010 1 1001 0 1011 1B4 、B3 、B2、B10101101

37、00001C4 S4 、S3 、S2、S1、五、实验步骤具体步骤参考实验1部分,所不同的是:此实验的逻辑图中用的原件为双输入与非门NAND2,异或门XOR,加法器7483,完成的原理图如图56所示,具体端口名字可以自行命名。所有的输入锁定到逻辑开关,输出锁定到LED指示灯。图56六、实验报告1、 整理实验数据、图表,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2、 总结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测试方法。实验6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组成原理及其测试方法。2、学习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测试及使用方法。3、学习应用移位寄存器构成环形计数器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用的仪器、仪表EDA实验台

38、万用表 示波器 PC机三、实验原理移位寄存器是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既能左移又能右移的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以实现双向移位。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和并入并出四种方式。常用的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194的框图及其输入输出引脚图如图6-1所示。图6-1 74LS194框图其中A、B、C、D为并行输入端,QA、QB、QC、QD为并行输出端,SRSI为右移串行输入端,SLSI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操作模式控制,CLRN为直接清零端,CLK为时钟脉冲输入端。741

39、94有5种不同操作模式:即并行送数寄存、右移、左移、保持及清零。S1、S0和CLRN的控制作用如表6-1所示。 表6-1CLKCLRNS1S0功能QD QC QB QA×0××清除CLRN=0,使QDQCQBQA=0000,寄存器正常工作时CLRN=1111并进送数CLK上升沿作用后,并行输入数据送入寄存器,QDQCQBQA=DCBA101右移串行数据送入右移输入端SRSI,CLK上升沿进行右移,QDQCQBQA=DSRSIDCB110左移串行数据送入左移输入端SLSI,CLK上升沿进行左移,QDQCQBQA=CBADSLSI100保持CLK上升沿作用后,寄存器内

40、容保持不变QDQCQBQA= QDnQCnQBnQAn1××保持QDQCQBQA= QDnQCnQBnQAn移位寄存器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送器;串行累加器;可用作数据转换,即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或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四、实验内容1、 由D型触发器组成的四位缓冲寄存器测试由四个D型触发器组成的四位缓冲寄存器的原理如图6-2所示。也可以使用2片双D型触发器7474组成四位缓冲寄存器,其框图及其引脚如图6-3所示。图6-2 四位缓冲寄存器图6-3 74LS74双D型触发器 将D3D0接逻辑开关,将Q3Q0接发光二极管显示。将CLR接地清零,清

41、零完毕接高电平1。 按表6-2所示,给D3D0依次键入00001111各种不同组合的数据,给CP加单步脉冲信号,观察Q3Q0的变化状态,并记录之。 表6-2D3D2 D1D0Q3Q2 Q1Q0十进制的意义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2、移位寄存器测试图6-4所示是由四个D型触发器组成的左移移位寄存器。四位左移移位寄存器图6-4 D型触发器组成的左移寄存器的功能是,当输入端DIN置1时,第一个触发器的D0=1,当CP的上升沿到来时,Q0=1,这时第二个D触发器的D1=1,但要等下一个CP上升沿到来时才能有Q1=1。这样随着CP脉冲的变化,移位寄存器的置位就逐个向左移,

42、故称为左移寄存器。根据上述原理,可以使用4个D触发器构成四位左移移位寄存器。正确设置好4个触发器的连接及其清零引脚CLRN和脉冲信号CLK后,按表6-3所示逐个键入脉冲信号,观察Q3Q0的变化,并记录之,要求移位前清零,即没有脉冲来的初态为0000,DIN=1。 表6-3脉冲个数Q3Q2Q1Q0功能012340 0 0 0如果要构成一个四位右移寄存器,应将图6-4的连接线适当更改,想想怎样改。3、 测试74194的逻辑功能 根据图6-1安排连接线:CLRN、S1、S0、A、B、C、D分别接到EDA实验台上的不同逻辑开关输出口,QA、QB、QC、QD接至LED发光二极管显示输入口。按表6-4所示的输入状态,逐项进行测试。 清除:令CLRN=0,其它输入均为任意态,这时寄存器输出端QA、QB、QC、QD均为零。清除后,置CLRN=1。 送数:令CLRN= S1=S0=1,送入任意二进制数,如DCBA=1001、1101、0111,加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