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创作》课程标准_第1页
《漫画创作》课程标准_第2页
《漫画创作》课程标准_第3页
《漫画创作》课程标准_第4页
《漫画创作》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漫画创作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301150 课程类别:专业支撑课适用专业:动漫设计类专业 授课单位:数字媒体学院学分:3.5 学时:64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邱晓岩 2014年6月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杨欣斌 2014年10月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漫画创作是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将来从事动画所必需具备的重要专业动画能力之一。作为动画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即把漫画创作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以模块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漫画创作课程是美术与动画领域各专业(方向)的基础必修课,而绘画专业与动画类专业,对基础能力要求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动画设计类等专业是以艺术动画为发展方向,为

2、了专业教学的需要,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漫画创作课程结合专业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在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上与以传统绘画为根本的传统素描教学,有了本质的区别,除吸收传统绘画中的造型训练因素以外,漫画创作课把专业动画的创新、创造理念贯穿漫画创作教学的始终,把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徒手绘画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创意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通过灵活运用课题训练、理论讲授、作品赏析、写生辅导、师生互动、作业指导、讲评交流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完成从动画素描走向动画创作的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观察、感受、分析、综合的方法,掌握漫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自己创作漫画主体的

3、技能,提高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独立创作漫画创作艺术与动画制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漫画创作课程在专业课程中属于重点课程和讲练结合课程,是动漫专业的创作实践的课程,是学生学会动漫设计和制作所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本课程的先选课是动画素描与速写,后续课程则进入到二维动画认证课程。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动漫造型的基本概念、创作规律与技巧。掌握漫画创作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特别是掌握人物角色的表情、肢体与服饰造型的技法。由浅入深地了解动漫技法实际操作中的灵活应用,让学生全面掌握动漫技法的各种原理、功能和制作技巧。为在以后的动漫领域创作中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使得学生在之后的实践操作中有的更好

4、的基础能力作为支持。1.3课程设计思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漫画创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漫画创作理论比较浅显,但必须要用大量的临摹和练习才能掌握造型技法的关键,将常规的理论自如的运用到富有新意的创作之中去。通过漫画创作的教学,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模式、一定的创作能力和熟练的技巧;通过漫画创作的教学,学生了解其作用和实际内容,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2课程目标2.1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将将在绘画写实的造型能力基础上,学习到动漫设计的专业造型知识与技巧。运用专业表现手法,培养和提高表达创意,激发灵性的手绘能力以及对工具的掌握与运用的技能。形成解决实

5、际应用问题的方法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2.2专业能力(1)了解漫画角色造型的价值和应用范围(2)学习漫画角色造型的规律分类及风格(3)掌握绘制漫画创作设计的技法(4)提升漫画创作的创作能力2.3方法能力(1)能够准确表现漫画角色的年龄,体貌、职业以及性格特征(2)能够将固有漫画角色在具象的表达中提炼出新意,能独立创作全新的动画角色2.4社会能力(1)培养创业精神、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修养。(3)作为漫画创作者,必须掌握用漫画创作表达内在含义的技能,并拥有一定创作漫画角色造型的能力。(4)培养认真负责、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5)培养综合素

6、质,提高团队合作精神。3课程内容与要求3.1课程内容第一单元漫画创作概论11漫画造型在漫画中的作用,地位与应用111漫画造型在漫画中的作用112漫画造型在漫画中的地位113漫画创作的商业应用12漫画创作的定义、基本特征与分类121漫画创作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22漫画创作的分类122.1低幼漫画创作122.2少年漫画创作122.3成人漫画创作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与展示,使学生了解与认识漫画创作的基本概念与意义,了解与认识漫画创作的类别和功能,要求学生掌握设计与设计表达学习方法与规律。进而激励学生努力训练造型能力,在动画造型基础方面,更全面的打好基础。教学重点:1、重点阐述造型设计在漫画制作中的作用与

7、地位。2、重点阐述漫画创作的类别与特征。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课堂临摹和课后作业第二单元漫画角色的表情造型技法21漫画中的五官211眼睛与眉毛的画法212鼻子的画法213嘴巴的画法214耳朵的画法22常用的漫画表情221平静222喜乐223愤怒223悲哀224惊讶225扭曲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与练习,使学生了解与认识漫画之中表情描写的运用和技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的几种表情,把握人物特征与表现方法。进而促进学生努力训练造型能力,掌握漫画表情造型规律和使用不同风格的表现空间。教学重点:1、重点阐述漫画中五官特征与表现方法。2、重点阐述漫画中的表情特征与表现方法。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教学

8、,并结合课堂临摹和课后作业。第三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1)31头部的造型技法311头部的结构与透视关系312三庭五眼与四高三低313脸型与气质32头部的各个角度321各角度的关系322正面画法323侧面画法324半侧面画法325斜背面画法326背面画法33仰视与俯视34各角度绘制过程实例341女性正面画法342男性正面画法343女性半侧面画法344男性半侧面画法345女性侧面画法346男性侧面画法347女性仰视画法348男性仰视画法349女性俯视画法3410男性俯视画法35各种风格的头部赏析3.6如何画好头发361头发的范围、发丝方向及分区362发型与透视363发质的差别364各种发型与人

9、物气质365绘画风格对头发画法的影响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与练习,使学生掌握漫画中人物头部造型的结构技法,要求学生在结构和透视准确的基础上,掌握头部各角度的画法。教学重点:1、重点阐述头部的结构和透视。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课堂临摹和课后作业第四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2)41人体结构及透视42男女人体特征43人体的透视关系44不同体型的体现421胖瘦422高矮423健美424其它425魔幻体型45人体的年龄、性别以及漫画的夸张451婴儿452青年453中年454老年455漫画的体型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与练习,使学生了解漫画中人体造型的透视与结构,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结构和透视的基础上,把

10、握漫画人体造型中对于躯干和四肢的绘画技巧。教学重点:1、重点要求学生把握准确合理的人体结构及透视关系2、从男女人体特征上体现造型技巧3、了解漫画体型和写实体型的共性和特性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课堂临摹和课后作业。第五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3)51躯干的结构和画法511躯干的结构和运动范围512脖子513胸背和腰部514臀部52四肢的画法521上逼的画法和运动范围522下肢的画法和运动范围53手和脚的画法531手的各种动作532脚的各种动作533欣赏各种风格动漫手脚造型54人物造型的基础动作541站立542行走543坐544卧545跑跳55造型动作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和气质551端正

11、的气质552阳刚的气质553阴柔的气质554邋遢的气质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与练习,使学生了解漫画中人体造型的透视与结构,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结构和透视的基础上,把握漫画人体造型中对于躯干和四肢的绘画技巧。了解漫画中漫画人物的造型风格和人物造型的基础动作以及动作所表现出的人物气质,懂得运用人物造型手段塑造人物特质。教学重点:1、重点要求学生把握准确合理的人体结构及透视关系2、从男女人体特征上体现造型技巧3、掌握漫画中人物造型的各个风格特征。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课堂临摹和课后作业。第六单元漫画人物创作61漫画人物的个性化塑造611为什么要突出人物个性612发型、五官和体型的个性组合613内

12、在气质与外在个性62性别年龄的不同表现621婴儿与儿童的性格特征和举止特征622少男少女的性格特征和举止特征623中年人的性格特征和举止特征624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和举止特征625Q版漫画风格63服饰的画法6、4人物设定包含的内容6、5人物设定鉴赏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与练习,使学生了解漫画中漫画人物的造型风格和人物造型的基础动作以及动作所表现出的人物气质,懂得运用人物造型手段塑造人物特质。教学重点:1、重点阐述漫画中人物造型的各个风格特征。2、要求学生掌握人物造型的基础动作。授课方法:课堂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课堂临摹和课后作业。3.2课时分配学时分配表序号教学内容(按课题或单元为单元)学时其中讲授实

13、践其他1第一单元漫画创作概论826室内2第二单元漫画角色的表情造型技法826室内3第三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1)826室内4第四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2)826室内5第五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3)12210室内6第六单元漫画人物造型创作12210室内合计561244实践教学安排表(以实践项目先后顺序编排)序号教学内容(按课题或单元为单元)学时备注1第一单元临摹樱桃小丸子人物造型42第二单元以自己为原型绘制十种不同的表情43第三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1)练习第四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2)练习第五单元漫画中的人物造型技法(3)练习36总计444课程实施4.1教学条件4.1.1软

14、硬件条件(1)多媒体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时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本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都制作了(PPT)电子教案,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2)网络、光盘等辅助教学手段分利用网络、光盘上的公共教学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本课程的实施,不仅要充分开发校内资源,还应积极取得企业单位的合作,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4.1.2师资条件(1)任课教师具有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可以明确的指导学生。(2)任课教师对本课程具有系统的逻辑构架,在课程安排上做到循序渐进。(3)任课教师有丰富的社会岗位实践经验,能很好的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问题。(4)专任教书与兼职教师的合作授

15、课有益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4.2教学方法建议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如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也可以将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并入前面“课程内容与要求”,按教学单元介绍所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将“教、学、练、做”融为一体。教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课堂上可以采用“四阶段教学法”:第1个阶段,案例引入,提出问题。第2个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第3个阶段,归纳总结,引申提高。第4个阶段,举一反三、学以致用。(2)任务驱动法、拓展训练法。通过

16、模仿训练掌握动漫绘制的设计技巧,建议开展拓展实践训练。4.3教材编写(1)本课程实践性较强,为了实现教、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讲义或教材的编写体例上要首先突出实际案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给出动漫设计的完整步骤。(2)必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贯穿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原理的过程中,内容循序渐进,学习内容从简单到复杂,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不断循环,使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不断提升。(3)有关专业本身发展的历史、本课程知识的延伸以及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对其它课程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作为辅助阅读内容体现在教材中。(4)预测学生完成实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讲义或教材中必须予以特别强调,说明道理以及注

17、意事项。4.4教学组织建议5教学评价、考核要求5.1课程评价在设计教学考核方式时,建议不再简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单一的期末考试等做法,推行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通过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逐步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X%+知识评价X%+5.2考核要求5.2.1考核方式及形式方式:考查;形式:实操、(或大型作业等)。5.2.2总评成绩的组成平时成绩所占50期末成绩所占505.2.3评定标准(100分制)(1)正确理解和掌握漫画创作的基本概念及训练的目的与重要性20分(2)正确

18、掌握漫画创作的绘制步骤20分(3)正确掌握漫画人物造型结构和比例关系的表现20分(4)正确掌握漫画创作的工具使用方法与技巧20分(5)线条流畅,构图自然生动,结构准确、画面精美整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20分6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漫画创作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益,。(1)满足学生学习卡通手绘技法的基本条件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必备的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其他工具等。学生必备画笔和美术专用纸张。(2)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必备的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原稿纸、铅笔与橡皮、钢笔、笔和墨汁、墨水、尺子、等材料;美术专用教室,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可供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3)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学校美术图书馆中的绘画技法书籍和其他书籍资源,包括学生参考书、教师参考书、手绘书籍和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可供教师备课和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4)开发和利用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