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检验呼吸第二讲生理-ppt课件_第1页
2020年检验呼吸第二讲生理-ppt课件_第2页
2020年检验呼吸第二讲生理-ppt课件_第3页
2020年检验呼吸第二讲生理-ppt课件_第4页
2020年检验呼吸第二讲生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七章呼第七章呼 吸吸(Respiration)呼吸 皮膜呼吸皮膜呼吸 :水蛭、蚯蚓、变形虫:水蛭、蚯蚓、变形虫 肠呼吸肠呼吸 :泥鳅、海蛤蝓:泥鳅、海蛤蝓 气管呼吸气管呼吸 :昆虫:昆虫 鳃呼吸:鱼、乌贼,虾鳃呼吸:鱼、乌贼,虾肺呼吸肺呼吸-两栖纲青蛙、蟾蜍,爬行纲龟、蛇、蜥蜴和鳄,鸟两栖纲青蛙、蟾蜍,爬行纲龟、蛇、蜥蜴和鳄,鸟纲纲/哺乳纲哺乳纲 机体 气体(O2 CO2) 【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v熟悉呼吸的概念及呼吸的基本过程。熟悉呼吸的概念及呼吸的基本过程。v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意义。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意义。v掌握肺内压的变化,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及意义,肺表面活性

2、掌握肺内压的变化,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及意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及意义,用力呼气量及肺泡通气量的概念及意义。物质的来源及意义,用力呼气量及肺泡通气量的概念及意义。v掌握肺换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肺通气掌握肺换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肺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和意血流比值的概念和意义。义。v熟悉气体运输的形式,掌握氧与熟悉气体运输的形式,掌握氧与Hb结合的特征、氧解离曲线结合的特征、氧解离曲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的概念及影响因素。v熟悉呼吸中枢的概念和部位,掌握化学感受器的种类和化学熟悉呼吸中枢的概念和部位,掌握化学感受器的种类和化学性因素调节的途径。性因素调节的途径。v熟悉肺牵张反射的概念及意义。熟悉肺牵张

3、反射的概念及意义。 呼吸呼吸RespirationRespiration):机):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程。三个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过程三个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的过程1.1.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2.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3.内呼吸: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内呼吸: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之间 的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的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第二节第二节 肺通气肺通气第三节第三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呼吸气体的交换第四节

4、第四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第五节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目目 录录第一节第一节 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呼吸道呼吸道上呼吸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下呼吸道呼吸道:具有加温、加呼吸道:具有加温、加湿、过滤和清洁作用湿、过滤和清洁作用一、呼吸道一、呼吸道(Airway ):呼吸道的平滑肌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呼吸道的平滑肌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使呼吸道平滑肌植物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使呼吸道平滑肌收缩收缩 交感神经使呼吸道平滑肌舒交感神经使呼吸道平滑肌舒张张收缩:组织胺、收缩:组织胺、 5-HT 、内皮素、缓激肽、内皮素、缓激肽

5、舒张:儿茶酚胺、舒张:儿茶酚胺、PGE2、氨茶碱、氨茶碱化学因素化学因素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 型细胞型细胞型细胞型细胞二、肺泡二、肺泡 三、胸廓三、胸廓 第二节第二节 肺肺 通通 气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pulmonary ventilation)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运动 (respiratory movement)(respiratory movement) 呼吸运动原动力)呼

6、吸运动原动力) 胸内压变化间接动力)胸内压变化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差变化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差变化直接动力) 肺通气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 吸气肌吸气肌 收缩收缩 (呼气肌)(呼气肌) 舒张舒张胸廓胸廓 扩大和扩大和 减少减少肺内压肺内压降低降低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呼气肺扩大和缩小肺扩大和缩小浆液内聚力浆液内聚力 胸内负压胸内负压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原动力原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肺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力差直接动力直接动力呼吸肌呼吸肌呼气肌呼气肌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 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廓节律性扩张与缩小。吸气肌吸气肌腹壁肌

7、腹壁肌肋间内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肋间外肌膈肌膈肌(一呼吸运动(一呼吸运动(respiration movement)根据参与呼吸运动的肌群不同分为:根据参与呼吸运动的肌群不同分为:v腹式呼吸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 : 以膈肌舒缩活以膈肌舒缩活 v 动为主的呼吸运动。动为主的呼吸运动。v胸式呼吸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 : 以肋间外肌舒缩以肋间外肌舒缩v 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v 混合式呼吸混合式呼吸呼吸暂停、声带开放、呼吸道通畅时:呼吸暂停、声带开放、呼吸道通畅时: 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呼吸运动过程中肺内压的周期性交替升降

8、呼吸运动过程中肺内压的周期性交替升降 肺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内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推动气体进出肺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的直接动力1. 肺内压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 肺泡内的压力肺泡内的压力 (二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二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吸气初:肺内压吸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开始呼气开始呼气末:肺内压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停止呼气停止呼气末呼气末吸气末吸气末(1胸膜腔:位于两层胸膜之间的潜在、密闭的腔隙,胸膜腔:位于两层胸膜之间的潜在、密闭的腔隙, 其内仅少量浆液其内仅少量浆液2. 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

9、(intrapleural pressure)(2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胸膜腔内的压力。丈量:直接法丈量:直接法 间接法间接法吸气开始时呼气开始时平静呼吸-0.266-0.133kPa0.1330.266 kPa用力呼吸-13.3-3.99 kPa7.9818.62 kPa2. 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 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条件以胸膜腔密闭且含浆液为条件胸廓生长胸廓生长肺生长肺生长胸廓容积胸廓容积肺容积肺容积 胸廓将肺拉大胸廓将肺拉大肺回缩肺回缩 胸内负压胸内负压胸膜腔负压的形成胸膜腔负压的形成 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 = 肺内压肺

10、内压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在吸气末或呼气末在吸气末或呼气末 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 = 大气压大气压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以大气压为以大气压为0,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负压是指其低于大气压)(负压是指其低于大气压) 呼气末:呼气末:-3 -5mmHg; 吸气末:吸气末:-5 -10 mmHg为什么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仍然为负为什么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仍然为负胸膜腔负压及其生理意义:胸膜腔负压及其生理意义: 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有利于肺的扩张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有利于肺的扩张 有利于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气胸气胸气胸气胸 脏层脏层 / 壁层壁层弹性阻力肺和

11、胸廓)弹性阻力肺和胸廓) 平静呼吸时约占总通气阻力的平静呼吸时约占总通气阻力的70%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平静呼吸时约占总通气阻力的平静呼吸时约占总通气阻力的30% (气道阻力、惯性阻力与粘滞阻力)(气道阻力、惯性阻力与粘滞阻力)二、肺通气的阻力二、肺通气的阻力(一弹性阻力与顺应性(一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R ):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变: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变形的力。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形的力。包括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性阻力。 顺应性顺应性( C ):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张性。顺应性顺应性C )=容积变化容积变化 / 压力变化

12、压力变化(L/cmH2O)顺应性顺应性C )= 1/R1. 肺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肺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compliance) 肺在被牵张时的弹性回缩力是吸气的肺在被牵张时的弹性回缩力是吸气的阻力阻力 CL =L/cmH2O 跨肺压的变化(跨肺压的变化(P) 肺容量的变化(肺容量的变化( V)肺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肺泡内液肺泡内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气界面的表面张力(1肺泡表面张力和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张力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surface tension) 肺泡的内表面覆盖一薄层液体,与肺泡内肺泡的

13、内表面覆盖一薄层液体,与肺泡内气体形成液气体形成液- -气界面,使液体表面尽量缩小的力。气界面,使液体表面尽量缩小的力。阻碍肺泡扩张,增加吸气的阻力,降低肺顺应性;使相通的大小肺泡内压不稳定;促进肺部组织液生成,使肺泡内液体积聚。 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根据根据LaplaceLaplace定律定律: : P(N/cm) P(N/cm) 肺泡内压力肺泡内压力(P):(P): 与表面张力与表面张力(T)(T)成正比成正比, , 与肺泡半径与肺泡半径(r)(r)成反比。成反比。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a.a.肺泡回缩肺泡回缩肺通气吸气阻力肺通气吸气阻力 b.b.肺泡内压不稳定肺泡

14、内压不稳定肺泡破裂或萎缩肺泡破裂或萎缩 c.c.促肺泡内液生成促肺泡内液生成产生肺水肿产生肺水肿 2T(N/cm)2T(N/cm)r(cm)r(cm)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由肺泡由肺泡型细胞产生的二棕榈酰卵磷脂型细胞产生的二棕榈酰卵磷脂作用: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作用: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生理意义:生理意义: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发生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发生降低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降低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顺应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肺不张肺

15、不张肺弹性阻力增加,顺应性降低肺弹性阻力增加,顺应性降低 吸气困难吸气困难肺弹性阻力减小,顺应性增大肺弹性阻力减小,顺应性增大 呼气困难呼气困难正常及几种异常情况下顺应性曲线 跨肺压(cmH2O)(肺内压-胸内压)正常肺气肿emphysema)肺纤维化(fibrosis)肺不张(atelectasis)肺容积(升) 2. 胸廓弹性阻力和顺应性(compliance)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形成 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67),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 胸廓缩小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 胸廓扩大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内=吸气的阻力

16、,呼气的动力。肺容量变化肺容量变化( (P)P) 胸廓顺应性胸廓顺应性 = 0.2L/cmH2O = 0.2L/cmH2O 跨壁压跨壁压( (P)P)肺容量占肺总容量百分比胸廓弹性回位力胸廓容积67(自然位置)(平静吸气末) 无自然容积 67( 自然位置)(深吸气状态) 向内(吸气阻力)大于自然容积 67 ( 0.84(dead space)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o2 o2与与HbHb亲和力亲和力 250 250 倍;倍; coco与与HbHb的结合位点与的结合位点与o2o2相同;相同; coco与与HbHb的某亚基结合后,将增加其余三个的某亚基结合后,将增加其余三个 亚基对亚基对o2o2的亲

17、和力。的亲和力。煤气中毒煤气中毒(5) Hb(5) Hb本身的性质本身的性质 HbHb的的Fe2+ Fe3+ : HbFe2+ Fe3+ : Hb失去结合失去结合o2o2的能力的能力如亚硝酸盐)如亚硝酸盐) 异常异常HbHb:HbHb的运的运o2o2能力能力(如地中海贫血)(如地中海贫血) 胎儿胎儿HbHb:与:与o2o2亲和力成人,这与胎儿所亲和力成人,这与胎儿所处的低氧环境是相适应的。处的低氧环境是相适应的。pH 或或 Pco2 ,温度,温度 ,2,3-DPG浓度浓度 ,氧解离,氧解离曲线左移曲线左移A图)图)pH 或或 Pco2 ,温度,温度,2,3-DPG浓度浓度,氧解离,氧解离曲线右

18、移曲线右移C图)图)正常正常B图)图)二、二、CO2的运输的运输 (一物理溶解(一物理溶解 CO2的溶解的量约占的溶解的量约占CO2的总运输量的的总运输量的5% (二化学结合(二化学结合碳酸氢盐碳酸氢盐氨基甲酸氨基甲酸Hb1. 碳酸氢盐碳酸氢盐 红细胞:红细胞:CO2 + H2O H2CO3 HCO3+H+ 快速、可逆、碳酸酐酶能加速反应快速、可逆、碳酸酐酶能加速反应5000倍倍氯转移:氯转移: HCO-3 Cl-载体将载体将Cl- 从血浆移入红细胞从血浆移入红细胞2. 氨基甲酸氨基甲酸Hb HbNH2O2 + H+ + CO2 HHbNHCOOH + O2在组织在组织在肺部在肺部碳酸酐酶碳酸

19、酐酶CO2CO2的运输的运输碳酸酐酶碳酸酐酶(三(三CO2的解离曲线的解离曲线 非非S型、呈线性关系、无饱和点型、呈线性关系、无饱和点 Haldane氏效应:氏效应:O2与与Hb结合促进结合促进CO2释释放的效应。放的效应。 去氧去氧Hb 较易与较易与CO2 结合形成结合形成HbNHCOOH,去氧,去氧Hb的酸性弱于的酸性弱于HbO2,也易与,也易与H+结结合,促进反应向左侧进行。合,促进反应向左侧进行。 (四(四Hb氧合作用对氧合作用对CO2运输的影响运输的影响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一呼吸中枢(一呼吸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中枢神经系统

20、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Respiratory center)。分布在脊髓、延髓、脑桥、间脑、。分布在脊髓、延髓、脑桥、间脑、大脑皮质等部位。大脑皮质等部位。1. 脊髓:联系高位脑与呼吸肌的中继站、整合脊髓:联系高位脑与呼吸肌的中继站、整合某些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某些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膈肌膈肌颈颈35;肋间肌和腹肌;肋间肌和腹肌胸段胸段第五节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运动的调节A平面:在中脑和脑桥之间横切,呼吸无明显变化平面:在中脑和脑桥之间横切,呼吸无明显变化D平面: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切,呼吸运动停止平面: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切,呼吸运动停止B平面

21、:在脑桥上、中部之间横切,呼吸将变慢变平面:在脑桥上、中部之间横切,呼吸将变慢变 深,如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则出现长吸式深,如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则出现长吸式 呼吸呼吸C平面:脑桥和延髓之间横切,长吸式呼吸消失,平面:脑桥和延髓之间横切,长吸式呼吸消失, 出现喘息样呼吸出现喘息样呼吸 三级呼吸中枢理论: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三级呼吸中枢理论: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中下部有长吸中枢,延髓有呼吸节律基本中枢。,中下部有长吸中枢,延髓有呼吸节律基本中枢。但目前尚未证实存在结构上特定的长吸中枢。但目前尚未证实存在结构上特定的长吸中枢。abcd迷走神经完整迷走神经完整切断双侧切断双侧迷走神经迷走神经PBK

22、F 背侧呼吸组背侧呼吸组DRG):): 在孤束核的腹外侧部,通过脊髓支配膈肌在孤束核的腹外侧部,通过脊髓支配膈肌 腹侧呼吸组腹侧呼吸组VRG):):疑核、后疑核及面神经后核附近的包钦格复合体,通疑核、后疑核及面神经后核附近的包钦格复合体,通过脊髓支配肋间内、外肌及腹肌过脊髓支配肋间内、外肌及腹肌2. 延髓呼吸中枢延髓呼吸中枢3.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PBKF复合体臂旁核与复合体臂旁核与Klliker-Fuse核)核) 与延脑呼吸核团有双向联系与延脑呼吸核团有双向联系 破坏破坏PBKF及切断迷走神经及切断迷走神经 长吸式呼吸长吸式呼吸 抑制吸气的呼吸调节中枢位于抑制吸气的呼吸调节中

23、枢位于PBKF4. 高位脑高位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大脑皮层:随意呼吸调节系统大脑皮层:随意呼吸调节系统下位脑干:不随意的自主呼吸节律调节系统下位脑干:不随意的自主呼吸节律调节系统 (二呼吸节律的形成(二呼吸节律的形成 神经元网络学说神经元网络学说 中枢吸气活动发生中枢吸气活动发生器与吸气切断机制器与吸气切断机制(Inspiratory off-switch mechanism) (一化学感受性反射(一化学感受性反射潮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呼吸吸中中枢枢效应器效应器(呼吸肌)(呼吸肌)动脉血动脉血PCO2PO2H+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二

24、、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主动脉体(aortic bodies)颈动脉体颈动脉体(carotid bodies)外周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peripheral Chemoreceptor)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 Chemoreceptor)迷迷走走神神经经窦窦神神经经呼吸中枢呼吸中枢(1外周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peripheral chemorecptor)动脉动脉PO2 、PCO2 、pH 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延髓延髓呼吸中枢(呼吸中枢(+) 呼吸加深呼吸加深加快加快

25、 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中枢中枢化学化学感受器感受器 H+局部冷却阻断局部冷却阻断电凝固电凝固电刺激等电刺激等(2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 chemorecptor)1. CO2、H+、 缺缺O2 对呼吸运动的调对呼吸运动的调节节CO21%CO24%CO27%CO2呼呼吸吸明明显显增增强强PCO2PCO2 CO2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兴奋性是必要的,是调呼对维持呼吸和呼吸中枢兴奋性是必要的,是调呼吸活动的生理性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重要化学刺激。吸活动的生理性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重要化学刺激。时间过长时间过长过度通气过度通气PCO2过低过低对呼吸对呼吸兴奋作用

26、解除兴奋作用解除呼吸暂停呼吸暂停呼吸中枢呼吸中枢PCO2PCO2CO27%PCO2PCO2过过高高直直接接抑抑制制呼呼吸吸中中枢枢CO2但但CO2 过度积聚,压抑中枢神经系统,出过度积聚,压抑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呼吸困难、头昏,甚至昏迷,称为现呼吸困难、头昏,甚至昏迷,称为CO2 麻麻醉醉颈动脉体颈动脉体灌流液灌流液颈动脉体对颈动脉体对PCO2 的反应的反应记录电极记录电极PCO2颈动脉体颈动脉体放电频率放电频率 H+不变不变 PCO2人工人工脑脊液脑脊液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中枢化学感受器对PCO2的反应的反应脑脊液中脑脊液中PCO2脑脊液中脑脊液中H+浓度浓度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分分析析H

27、2O碳酸酐酶碳酸酐酶H2CO3中枢中枢化学化学感受器感受器H+H+HCO3动脉血中动脉血中PCO2升高升高CO2血脑屏障血脑屏障CO2的的两两条条作作用用途途径径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动脉血中动脉血中PCO2升高升高H+H+外周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动脉血中动脉血中H+ 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增多肺通气量增多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 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大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大 25倍,倍,H+ 透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其作用。透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限制其作用。脑脊液中的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的刺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的刺 激

28、。激。2. H+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对呼吸运动的调节H+H+浓度浓度中枢化学中枢化学感受器感受器外周化学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器脑脊液脑脊液中的中的H+H+颈动脉体颈动脉体灌流液灌流液H+H+浓度浓度切除迷走神经、窦神经切除迷走神经、窦神经H+H+浓度浓度颈动脉体灌流液中颈动脉体灌流液中H+浓度浓度对呼吸的影响对呼吸的影响3. 缺缺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气中的呼吸气中的PO2 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肺通气量 仅当仅当PO2 低于低于10.64kPa80mmHg才有调节作用才有调节作用, 对正常呼吸的调节作用不大。对正常呼吸的调节作用不大。 PO2 下降主要作用于外周化学

29、感受器,缺氧对呼吸中下降主要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缺氧对呼吸中 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 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 产生适应时,产生适应时,PO2 对外周化对外周化 学感受器的刺激在呼吸调节上起重要作用学感受器的刺激在呼吸调节上起重要作用为什么低氧时不能吸入纯氧为什么低氧时不能吸入纯氧PO2PO2切除迷走神经、窦神经切除迷走神经、窦神经颈动脉体颈动脉体灌流液灌流液颈动脉体灌流液中颈动脉体灌流液中PO2对呼吸的影响对呼吸的影响PCO2PCO2中枢化学中枢化学感受器感受器外周化学外周化学感受器感受器PO2PO2H+H+浓度浓度小结:小结:PCO2、H+ 及及PO2的相互关系的相互关系 PCO2 H+ ,两者均刺激通气,两者均刺激通气 H + 通气通气 CO2 抵消一抵消一部分由部分由 H + 的刺的刺激作用激作用 PO2 通气通气 PCO2 和和 H + 减弱了减弱了PO2的刺激的刺激作用作用 (二机械感受性反射(二机械感受性反射 1. 1. 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Hering-Breuer Hering-Breuer reflexrefle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