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_第1页
小学阶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_第2页
小学阶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_第3页
小学阶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_第4页
小学阶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阶段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丁茂洲(汉滨区瀛湖镇三星小学,陕西 安康725012)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 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当前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学 生难教,教师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 到有效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 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 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尤 为重要。关键词:和谐 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一、师生关系的现状。在传

2、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生的功课负担过重,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学生的个性与爱好被残酷扼杀,从而导致有些 学生个性叛逆、厌学逃学、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另一方面,“升学率”给老师带来极大的压力,因为如果完成不了上级下达的指标,就拿不到更多的奖金,甚至 可能保不了“铁饭碗”,于是学校教育还是追求“升学率”,所谓的素质教育还是 穿新鞋走老路,完全流于形式。题海训练、数不完的考试、排名次,让学生承受 过重的学业负担。因而出现学生不想学,教师硬要学生学,对立的不和谐的师生 关系由此而生。有些学校出现老师和学生矛盾很激烈的场面,甚至出现老师打学 生或者学生打老师、辱骂老师的现象。著

3、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们都 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由于传统“师 道尊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本位主义,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彼此之间 缺乏平等的沟通与对话,师生关系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在现代社会,新型的师生 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 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重,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 校中的具体体现。 当前我们学校教育

4、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学生难教,教师 难做,师生之间缺乏亲密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 教 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 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尤为重要。二、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严于律己,学高为范。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 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 导师,必须掌握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首先应对自己所教的科

5、目了如指掌, 熟透 专深,融会贯通。要刻苦钻研教材,领会新教材的精神,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新型的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学, 做一个知识广博的人,一 个学生尊重的学者型的老师。教师要获得渊 博的知识,必须下苦功夫学习,做 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成峻极。”教师在求知苦学中,要一点一滴地去汇集、咀嚼。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 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 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时刻记住“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一个好老师首先应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专业技术出色的老师可 以丰富

6、学生的知识,而品格高尚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使他们热爱学习,升华思想。因此,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周礼中称:“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伟大的 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代教育家叶圣陶 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 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 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教师一旦具有强烈的 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就会以自己高尚的人品修养感染学生, 产生重大的向 心力,学生才会因喜欢你而

7、喜欢你教的科目,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0(二)热爱学生,理解学生教师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因为青少年学生是我们事 业的未来和希望,人民教师热爱学生,反映了他们对人类社会最崇高事业的追求。 正如上海的于漪老师说的:"这种对学生爱的感情,是植根于对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事业的无限坚信之中。我相信无产阶级事业的光辉灿烂,相信共产主义一定 能实现,只有对事业无比坚定的信念,才能全身心地热爱学生,因为他们是我们 事业的未来。"热爱学生,教师首先要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8、关心 学生的思想和品德,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并把这种关心提高到教育教学质量 上。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的法定要求。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 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些法律条文说明了教师热爱学生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学科、热爱 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 未来的强烈感情

9、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 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 也就谈不上教育。”的确,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学 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一个具有爱心、 宽容、公正、善于理解学生、温柔体贴的老师一定是最容易贴近学生心灵的老师, 也是学生最信任的老师。热爱学生就是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 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不仅仅表现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的悉心关怀, 还应该与学生互相 沟通,情感交融,学会做学生的知心人。教师要教育培养学生,就要理解学生。 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本人在教学中总是处处为学生 着想,急学生所急,和学

10、生平等相处,争取一切能争取的时间与学生畅谈,深入 学生中间,做学生的朋友,为他们排忧解难。热爱学生不但表现在对学生学业上 的关心,更表现在对学生平常的生活以及微小的心理变化上的细心关注,点滴的关怀(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 尊”。应当建立朋友式的关系,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可以互相交换意见, 互相探讨问题,教学相长。首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 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 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人都有自尊心和自 觉能动性,只有受到尊重信任

11、,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苏联教育学家马卡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 个人。”尊重学生意味着应当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以人为 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歧视、不讽刺挖苦,更不训斥体罚学生。教师应该放 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平等对待学生,象呵护自己的眼睛一 样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有些时候碰到调皮捣蛋的学生确实令人气恼, 但要注意 处理的方式,不能一味粗暴责骂。笔者每遇到在课堂上开小差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不是严厉批评,而是以眼神制止或走到其身边,轻敲其课桌表示无言警告,这比 当众喝斥批评更有效多了。教师对学生应当尊重信任,才能以情

12、营情、以情促知, 师生情感互动,心灵沟通。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其叛逆心理很强,教师应当有象大海般的胸 怀去包容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体罚学生更不可 取,应当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应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多一份 宽容与理解,尊重与信任,尽可能为其排忧解难,以老师广博的爱心,赢得学生 的敬重,这样,学生自然“亲其师”而“信其道”了。(四)感恩教育,真情互动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单凭教师的单向给予是不行的,我认为和谐的师生 关系必须是师生互动,以情激情,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老师和家长的关爱, 懂得尊重师长,尊重别人,而不是自大妄为,自私自利。当今社会,

13、许多家庭孩 子少,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自小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视如珍宝, 疼爱有 加,养成不少小皇帝的弊病:自私自利、唯我独尊,不懂感恩、不懂关爱他人, 认为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和不满,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等等。我常常在课堂上跟学生谈到感恩,要学生懂得感激世间万物, 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情、老师的教导之功、朋友的真诚帮助,懂得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比什么都重要。并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 还教他们唱那首感人的 歌曲感恩的心。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了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同时也让学 生意识到父母和老师的关爱也需要自己的回报,需要承担责任,更加刻苦学习, 也更尊重老师的劳

14、动,师生情感交融。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 际关系,但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 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 者,学生是被领导者;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从心理关 系来看,教师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 学生是积极响应者。由此可见, 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其行为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 用。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作用(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只有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 自我的价值,展现健康的精神风貌。和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从“应

15、试教 育”向“素质教育” 转轨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 教与学都能收到良好效果。从教师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教师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 中的形象和地位,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千方百计的想把学生教好。每节 课精益求精,并针对学生特点组织和增补内容, 择其最适宜的手段和方法,合理 安排时间,尽量使教学最优化、最有效。如许多优秀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中,尽 管对课本上的内容十分熟悉,几乎能倒背如流,但是在备课时,把这些内容仍然 作为第一课。他们正是用认真的备课和课堂中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 言,准确精练的讲评来

16、博得学生的好感和尊重的, 而且不断地从学生的笑脸和进 步中得到激励和安慰,思路更为敏捷,教学信息渠道畅通无阻,使教育、教学超 水平发挥,提高了教的效果。事实证明,在师生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 下是不可能有好的教学和教育效果的,有时连正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维持。从学生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把教师看做最信赖和仰慕的人,他们喜欢上这种精彩的课,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 他们懂得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所以他们总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 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对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会尽量吸收,这又提高了学的 效果。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

17、而且共同担负任务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行为就倾向于维护这种关系, 这样相互间的交往就会 促进学习。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学生尊敬、信赖教师,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 自己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意见,从而避免由于人际关系而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教师 教学态度的事件发生。(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都有民主、 平等以及爱与被爱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恰恰满足了学生对爱、 关心和尊重的 需要,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的营养, 而且获得了爱护与支持,尽管学习 是一种艰辛的、必须付出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尽管学习有时是枯燥无味的、 紧张的,学生

18、也会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而且,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影响着学生动机 的选择性。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教师的课, 而不喜欢上不尊重自己的教师的 课;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 而拒绝为他们不喜欢的教师学习; 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他们往往爱屋及乌地喜欢他别的东西, 如语言、仪表行为或 所教的课程等等。我国有关调查也表明:许多学生在大学学的专业大多是中学阶 段很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他的学科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 之间存在着相互一致的状态,构成 “正反馈”的趋向。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激发 学生的附属动机。这里所说的附属动机主要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 (如家长、教师等等)的 赞许

19、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是因为良好师生关系中,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上具有依附性,也就是教师是学生所追随和效法的人物。而当学 生认为他所效法和追随的教师能给予他赞许和关心, 是莫大的宠爱和鼓舞。因此, 他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学习符合教师的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教师 的赞许和关心。“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如此。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为博取教师的关怀和赞赏,因而努力于该科的学习(三)有利于开展英语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 用。教师在“导”着学生前进的同时,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学生自觉性发挥程度而定。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英 语教学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教师灌、学生装”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