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安全检测_第1页
泵站安全检测_第2页
泵站安全检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泵站安全检测12. 1工程监测12. 1. 1根据工程等别、地基条件、工程运用及设计要求,泵站应设置变形、渗流、水位 等监测项目,并宜设应力、泥沙等监测项目,必耍时还可设振动专项监测。12. 1. 2垂直位移宜埋设水准标点,釆用水准法进行测量;水平位移宜设水平位移测墩, 采用视准线、交汇等方法进行观测。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及校核基点宜布置 在建筑物两岸变形影响区域外,IL便丁观测的坚实基础上,两端各布置1个。12. 1. 3扬圧力监测可通过埋设在建筑物下的测圧管或渗压计进行。监测点应布设在与主 泵房轴线垂直的横向监测断面上。每个横断面上的监测点不宜少于3点,并至少应在3个横 断面布

2、置监测点。12. 1. 4多泥沙水源泵站应对进水池内泥沙淤积部位和高度进行监测,并在出水栾道上选 择一长度不小T 50m的平直段设置3个监测断面,对水流的含沙量、渠道输沙量和淤积情 况进行测量分析。12. 1. 5应通过理论计算,分别在泵房结构应力和振动位移最大值的部位埋设或安置 相应的监测设备。12. 2水力监测12. 2. 1泵站应设置水力监测系统,应根据泵站的性质和特点设置水位、压力、流量等监 测项目。12. 2. 2泵站进、出水池应设置水位标尺,根据泵站管理的要求可加装水位传感器或水位 报警装置。來水污物较多的泵站还应对拦污栅前后的水位落差进行监测。12. 2. 3水泵进、出口及虹吸式

3、出水流道的驼峰顶部应设真空或压力监测设备,真空表精 度等级宜选择1. 5级。根据泵站的需耍还可同时安装相应的圧力传感器。12. 2. 4泵站应装设累计水量及单泵流量的监测设备,并在合理位置设置对流量监测设备 进行标定所必需的设施。12. 2. 5对配有肘形、钟形或渐缩形进水流道的大型泵站,可采用进水流道差压法并配合 水柱差圧计或差圧流量变送器进行流1:监测。设计时应按规定要求设置预埋件,埋设取圧管 并将其引至泵房下层。对于有等断面管道(或流道)的泵站可采用测量流速的方法对差压流 量计进行标定;对丁流道断面不规则的泵站可采用盐水浓度法等对差压流量计进行标定测 量。12. 2. 6装有进水喇叭管的

4、轴流泵站,可采用喇叭口差圧法,配合水柱差压计或差圧流量 变送器进行流量监测。测圧孔的位置应在叶片进口端与前导锥尖之间选取,宜与來流方向成 45°对称布置4个测压孔,连接成匀圧环。差圧流量计的标定宜在水泵生产厂或流量标定站 进行。当在泵站现场标定时,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泵站现场测试规程SD 140和泵站的 具体条件选定标定方法,在设计中应根据标定测量的要求设置必要的预埋件。12. 2. 7对进、出水管道系统没有稳定的差压可供利用的抽水装置,当管道较长时,可在 出水管道上装置钢板焊接的文丘里管测定流量,并合理选择流量测量仪表。也可考虑釆用超 声波法测流。12. 2. 8对进水管装有90&#

5、176;或45。弯头或出水管装有90°弯头的中型卧式离心泵或混 流泵泵站,可利用弯头内侧与外侧的水流圧力差,配备水柱差圧计或差压流量变送器进行流 量监测。弯头流量系数应在实验室或泵站现场进行率定。12安全监测12. 1工程监测12. 1. 1泵站工程监测的目的是为了监视泵站施工和运行期间建筑物变形、渗流、水位、 应力、泥沙淤积以及振动等情况。当出现不正常情况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釆取措施,保证 工程安全运用。对监视建筑物安全运行的主要监测项目和测点,宜采用口动化监测设施,同 时应具备人工监测的条件。有条件时宜考虑集中、远传引至中控室(或机旁盘)进行遥测。12. 1. 2直接从夭然水源取

6、水的泵站,特别是低洼地区的排水泵站,大部分建在土基上。 由丁基础变形,常引起建筑物发生沉降和位移。因此,变形监测是必不可少的监测项目。垂 直位移监测常通过埋设在建筑物上的水准标点进行水准测量,其起测基点应埋设在泵站两 岸,不受建筑物沉降影响的岩基或坚实土基上,也可布置在人工基础上。水平位移监测是以平行丁建筑物轴线的铅直而为基准面,采用视准线、交汇法测量建筑 物的位移值。工作基点和校核基点的设置,要求不受建筑物和地基变形的影响。12. 1. 3目前使用的扬压力监测设备多为测圧管装置或渗圧计。测圧管装置由测压管和滤 料箱组成。通过读取测压管的水位,计算作用丁-建筑物基础的扬压力。实际运用表明,测压 管易被堵塞。设计扬压力监测系统时,应对施工工艺提出详细要求。渗压计埋设简单,但电 子元件性能不稳定,埋在基础下面时间久可能失灵。12. 1. 4对泥沙的处理是多泥沙水源泵诂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泥沙对泵 站的危霑仍然相当严重。对水流含沙量及淤积情况进行监测,以便在管理上采取保护水泵和 改善流态的措施。同时也可为研究泥沙问题积累资料。12. 1. 5对于建筑在软基上的大型泵站,或采用新型结构、新型机组的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