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解剖第三章_第1页
人体生理解剖第三章_第2页
人体生理解剖第三章_第3页
人体生理解剖第三章_第4页
人体生理解剖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二、神经系统的进化二、神经系统的进化神经系统进化的表现:神经系统进化的表现:1、神经的分布经历从分散、神经的分布经历从分散-辐射对称辐射对称-双侧对称的过程双侧对称的过程2、在头部集中、在头部集中3、梯级原则、梯级原则 中枢神 脑: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经系统 脊髓 神经 脑神经(12对)系 按解剖分统 周围神 脊神经(31对) 经系统 感觉神经 按功能分 躯体运动神经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生物电变化是一切有生命的细胞或组织生物电变化是一切有生命的细胞或组织共有的特性之一,几乎所有的生理

2、功能的实共有的特性之一,几乎所有的生理功能的实现都同时伴有某种生物电变化。现都同时伴有某种生物电变化。(一)兴奋和兴奋性(一)兴奋和兴奋性1、刺激与兴奋、刺激与兴奋反应反应(response):由刺激而引起的机体活动:由刺激而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称为反应。状态的改变,称为反应。兴奋性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组织具有发生兴:可兴奋组织具有发生兴奋即产生冲动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奋即产生冲动的能力,称为兴奋性。2、引起兴奋的条件、引起兴奋的条件A、阈强度、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刚能引起: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D、阈

3、下刺激、阈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us) :低:低于阈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组织兴奋,称为阈于阈强度的刺激不能引起组织兴奋,称为阈下刺激。下刺激。B、阈刺激、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us):达到阈强:达到阈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称为阈刺激。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称为阈刺激。极化极化超极化超极化 去极化去极化(二)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二)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或跨膜电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或跨膜电位。位。 (Ek=59.5K0/Ki) (三)动作电位(三)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4、:动作电位动作电位膜内电位(毫伏膜内电位(毫伏)+400-60-40-20+203、动作电位的特点:、动作电位的特点:(1)全或无的性质:)全或无的性质:(四)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变化(四)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变化(5)正常水平)正常水平(normal)(4)低常期)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3)超常期)超常期(supranormal period)(2)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二、神经冲动的传导二、神经冲动的传导(一)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特征(一)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特征1、生理完整性:、生理完整性:2、双向传导:、双向传导:3、非

5、递减性:、非递减性:4、绝缘性:、绝缘性: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local circuit theory)(三)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三)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1、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2)有无髓鞘)有无髓鞘2、单向和双向动作电位:、单向和双向动作电位:兴奋区细胞外引导电极检流计双相动作电位双相动作电位损伤区兴奋区细胞外引导电极检流计单相动作电位单相动作电位传导传导(conduction):冲动在同一神经细胞范:冲动在同一神经细胞范围内的扩布。围内的扩布。一、突触的结构及传递一、突触的结构及传递(一)突触的结构(一)突触的结构1、突触前膜(、突触前膜(pre

6、synaptic element)2、突触间隙(、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1、轴突、轴突-树突型突触树突型突触2、轴突、轴突-胞体型突触胞体型突触3、轴突、轴突-轴突型突触轴突型突触(二)突触的分类(二)突触的分类 根据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根据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影响不同分为:动影响不同分为:2、抑制性突触、抑制性突触(三)突触的传递过程(三)突触的传递过程2、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引起突触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引起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内。囊泡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内。3、神经递质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递质、神经递质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递质与受

7、体的复合物。与受体的复合物。5、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局部的突、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局部的突触后电位。触后电位。二、突触后电位:二、突触后电位:(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三)突触整合:(三)突触整合:三、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三、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一)从神经向肌肉的冲动传递发生在神经(一)从神经向肌肉的冲动传递发生在神经肌肉接头肌肉接头 神经肌肉接头突触

8、前膜的囊泡内含有的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的囊泡内含有的递质为乙酰胆碱。递质为乙酰胆碱。(二)信号在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二)信号在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递1、神经肌肉接头的化学事件:、神经肌肉接头的化学事件:2、神经肌肉接头的电学事件:、神经肌肉接头的电学事件:(三)骨骼肌的收缩(三)骨骼肌的收缩1、骨骼肌的功能解剖和超微结构、骨骼肌的功能解剖和超微结构粗肌丝粗肌丝细肌丝细肌丝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骨骼肌的收缩机制(1)肌肉收缩的滑行机制)肌肉收缩的滑行机制A、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B、肌膜的兴奋引起大量、肌膜的兴奋引起大量Ca2+进入肌浆。进入肌浆。

9、F、收缩结束后,肌浆内的、收缩结束后,肌浆内的Ca2+被泵回肌浆网,被泵回肌浆网,肌钙蛋白恢复原状,肌纤维松弛。肌钙蛋白恢复原状,肌纤维松弛。E、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明带线滑动,明带缩短,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缩短,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2)兴奋收缩偶联)兴奋收缩偶联A、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ACh的释放)的释放)B、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终板电位产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终板电位产生)3、骨骼肌的收缩、骨骼肌的收缩 在整体内,一般没有单纯的等长或等张在整体内,一般没有单纯的等长或等张收缩。收缩。B、等张收缩、等张收缩(is

10、otonic contraction):肌肉: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而张力几乎不变。收缩时长度缩短,而张力几乎不变。(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单收缩的过程: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单收缩的过程: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期。b、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 tetanus):刺激:刺激的频率增加,肌肉尚未舒张就立即收缩。的频率增加,肌肉尚未舒张就立即收缩。五、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五、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一)反射(一)反射 反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反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二)反射弧的五

11、个组成部分(二)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1、感受器:、感受器:2、传入神经:、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神经中枢:5、效应器:、效应器:(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的特征(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单向传递2、中枢延搁、中枢延搁4、后放、后放(四)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四)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辐散、辐散(divergence)3、链锁状和环状联系、链锁状和环状联系(五)反射活动的协调(五)反射活动的协调1、交互抑制、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甲中枢:甲中枢兴奋时可抑制乙中枢的活动。兴奋时可抑制乙中枢的活动。2、扩散、扩散(irradiation):

12、某一中枢的兴奋或抑:某一中枢的兴奋或抑制可以通过突触联系扩布到其他中枢的过程。制可以通过突触联系扩布到其他中枢的过程。神经系统解剖概述神经系统解剖概述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二、神经系统常用的术语:二、神经系统常用的术语:(一)灰质和白质(一)灰质和白质(二)神经节和神经核(二)神经节和神经核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周围神经周围神经周围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神经一、脊髓和脊神经一、脊髓和脊神经(一)脊髓(一)脊髓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的位置和外形(2)脊髓的外形)脊髓的外形 脊髓圆锥:脊髓下端逐渐变细成圆锥脊髓圆锥:脊髓下端逐渐变细成圆锥状,称为脊

13、髓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2、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内部结构(二)脊神经(二)脊神经2、脊神经的数目、脊神经的数目3、脊神经的分支:、脊神经的分支:4、脊神经节、脊神经节5、神经丛、神经丛(三)脊髓的功能(三)脊髓的功能2、反射功能: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两类、反射功能: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两类活动。活动。二、脑和脑神经二、脑和脑神经(一)脑:(一)脑: 通常将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通常将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1、脑干、脑干腹面腹面A:延髓:前正中裂:延髓:前正中裂两侧有纵形隆起,称两侧有纵形隆起,称为椎体,椎体下端有为椎体,椎体下端有椎体交叉。椎体的外椎体交叉。椎体的外侧有卵圆

14、形的隆起,侧有卵圆形的隆起,称橄榄,内有下橄榄称橄榄,内有下橄榄核。前外侧沟有舌下核。前外侧沟有舌下神经根出脑,在橄榄神经根出脑,在橄榄的背侧,从上向下依的背侧,从上向下依次排列着舌咽神经、次排列着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根丝。的根丝。B:脑桥:正中线上:脑桥:正中线上有纵行的浅沟为基底有纵行的浅沟为基底沟,容纳基底动脉。沟,容纳基底动脉。脑桥向两侧移行为小脑桥向两侧移行为小脑中脚。脑桥腹面和脑中脚。脑桥腹面和小脑中脚交界处,有小脑中脚交界处,有粗大的三叉神经根。粗大的三叉神经根。延髓脑桥沟从内向外延髓脑桥沟从内向外依次排列着展神经、依次排列着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5、。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C:中脑:上部:中脑:上部邻接间脑的视束,邻接间脑的视束,下界为脑桥上缘。下界为脑桥上缘。两侧部为粗大的两侧部为粗大的大脑脚,两脚之大脑脚,两脚之间为脚间窝。大间为脚间窝。大脑脚内侧有动眼脑脚内侧有动眼神经根出脑。神经根出脑。A:延髓:脊髓后索:延髓:脊髓后索中的薄束和楔束在其中的薄束和楔束在其下方分别延续为膨大下方分别延续为膨大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其深面为薄束核节,其深面为薄束核和楔束核。楔束结节和楔束核。楔束结节的外上方稍微隆起,的外上方稍微隆起,称小脑下脚。背面的称小脑下脚。背面的上部,中央管敞开为上部,中央管敞开为第四脑室,延髓背面第四脑室,延

16、髓背面为第四脑室底的下部。为第四脑室底的下部。B:脑桥:形成第四:脑桥:形成第四脑室底的上部,第脑室底的上部,第四脑室底的两侧壁四脑室底的两侧壁为左右小脑上脚。为左右小脑上脚。两侧小脑上脚之间两侧小脑上脚之间有一层白质板,称有一层白质板,称上髓帆,其上有滑上髓帆,其上有滑车神经根出脑。它车神经根出脑。它是唯一从脑干背面是唯一从脑干背面出脑的神经。出脑的神经。C:中脑:有两对小:中脑:有两对小丘,上方为上丘,下丘,上方为上丘,下方为下丘。它们是视方为下丘。它们是视听反射的中枢。上、听反射的中枢。上、下丘的外侧各向前外下丘的外侧各向前外方伸出一条隆起,称方伸出一条隆起,称上丘臂和下丘臂,下上丘臂和

17、下丘臂,下丘臂连间脑后部的内丘臂连间脑后部的内侧膝状体,上丘臂连侧膝状体,上丘臂连间脑的外侧膝状体。间脑的外侧膝状体。(2)脑干的内部结构:)脑干的内部结构:网状结构:脑干的中央部许多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脑干的中央部许多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神经纤维交织成网,各种大小不等的神经核团散在其中构成。核团散在其中构成。背侧丘脑背侧丘脑上丘脑上丘脑下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底丘脑后丘脑后丘脑(3)下丘脑:发生比较古老,结构功能复杂,)下丘脑:发生比较古老,结构功能复杂,与内脏及代谢活动有关。与内脏及代谢活动有关。小脑的进化小脑的进化(1)古小脑:为绒球小结叶,因与前庭关)古小脑:为绒球

18、小结叶,因与前庭关系密切又称前庭小脑。系密切又称前庭小脑。(3)新小脑:除去蚓垂和蚓锥体的后叶,)新小脑:除去蚓垂和蚓锥体的后叶,因其在进化中出现最晚,故又称新小脑。此因其在进化中出现最晚,故又称新小脑。此部主要通过脑桥接受大脑皮质的影响,所以部主要通过脑桥接受大脑皮质的影响,所以又叫脑桥小脑。又叫脑桥小脑。4、大脑、大脑(1)大脑的外形:)大脑的外形:胼胝体:联系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的横行联合胼胝体:联系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的横行联合纤维。纤维。感觉神经:感觉神经:1、2、8运动神经:运动神经:3、4、6、11、122、脑神经的名称及性质:、脑神经的名称及性质:混合神经:混合神经:5、7、9、10(

19、2)蛛网膜:无血管的半透明薄膜,向上)蛛网膜:无血管的半透明薄膜,向上移行于脑蛛网膜。外面紧邻硬脊膜,其间有移行于脑蛛网膜。外面紧邻硬脊膜,其间有潜在性的硬膜下腔。内面与软脊膜之间为蛛潜在性的硬膜下腔。内面与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充满脑脊液。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充满脑脊液。(1)硬脊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硬脊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3)软脊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软脊膜)软脊膜: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软脊膜紧贴于脊髓表面并且深入脊髓的沟和裂。紧贴于脊髓表面并且深入脊髓的沟和裂。1、脊髓的被膜、脊髓的被膜(一)脑和脊髓的被膜(一)脑和脊髓的被膜2、脑的被膜:在枕骨大孔平面与脊髓被

20、膜的、脑的被膜:在枕骨大孔平面与脊髓被膜的相应层次相移行。相应层次相移行。(1)硬脑膜:坚韧,由两层合成。某些部位)硬脑膜:坚韧,由两层合成。某些部位的硬脑膜两层未愈合,留有腔隙,叫硬脑膜的硬脑膜两层未愈合,留有腔隙,叫硬脑膜窦。窦。(2)脑蛛网膜:脑蛛网膜在硬脑膜窦附近,)脑蛛网膜:脑蛛网膜在硬脑膜窦附近,形成许多绒毛状或颗粒突起,突入窦内,分别形成许多绒毛状或颗粒突起,突入窦内,分别称为脑蛛网膜绒毛和脑蛛网膜颗粒。称为脑蛛网膜绒毛和脑蛛网膜颗粒。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蛛网膜下腔硬脑膜窦静脉经室间孔经中脑水管蛛网膜绒毛蛛网膜颗粒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神经系统的感

21、觉功能(一)特异性投射系统:(一)特异性投射系统:躯干、四躯干、四肢的皮肤肢的皮肤周围突周围突经脊神经经脊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节中枢突中枢突经后根经后根后角细胞后角细胞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交叉到对侧交叉到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123丘脑皮质束丘脑皮质束经内囊经内囊中央后回上中部中央后回上中部旁中央小叶后部旁中央小叶后部肌肉、肌肌肉、肌腱、关节腱、关节周围突周围突经脊神经经脊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节中枢突中枢突经后根进入脊髓经后根进入脊髓组成薄束和楔束组成薄束和楔束薄束核楔束核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交叉到对侧交叉到对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1 2 3丘脑皮质束丘脑皮质束经内囊经内

22、囊中央后回上中部中央后回上中部旁中央小叶后部旁中央小叶后部中央前回中央前回3、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共同特点:、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共同特点:(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二、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二、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1、脊髓的、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2)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

23、基础。(1)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反射。3、屈肌反射、屈肌反射(flexor reflex)和对侧伸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crossed extenxor reflex):(二)脑干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二)脑干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1、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的作用、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的作用(三)小脑的躯体运动功能(三)小脑的躯体运动功能1、前庭小脑(古小脑):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前庭小脑(古小脑):由绒球小结叶构成,与身体姿势平衡功能有关。与身体姿势平衡功能有关。3、脑桥小脑(新小脑):除去蚓垂和蚓锥、脑桥小脑(新小脑):除去蚓垂和蚓锥体的后叶构成

24、,与协调随意运动有关。体的后叶构成,与协调随意运动有关。(四)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四)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代表区的特征: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代表区的特征: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位于脑神经核内与脊髓前角位于脑神经核内与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其轴突经脑神经和脊神经分的运动神经元。其轴突经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别支配躯干和四肢肌、面肌、舌肌、眼肌等。别支配躯干和四肢肌、面肌、舌肌、眼肌等。 中央前回中、上部、中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内囊后肢内囊后肢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脑桥基大脑脚底、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底部

25、、延髓锥体锥体交叉锥体交叉脊髓灰质前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角运动细胞脊髓灰质前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角运动细胞双侧躯干骨骼肌双侧躯干骨骼肌四肢骨骼肌四肢骨骼肌皮质脊髓前束在皮质脊髓前束在脊髓内逐节交叉脊髓内逐节交叉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中央前回下中央前回下部锥体细胞部锥体细胞舌舌 下下 神神 经经 核、面核、面神经核下半部(对侧)神经核下半部(对侧)内囊膝部内囊膝部皮质核束皮质核束、(双(双 侧)侧)舌下神经舌下神经面面 神神 经经舌肌、眼裂舌肌、眼裂以下表情肌以下表情肌眼裂以上表情肌、咀嚼肌、咽、眼裂以上表情肌、咀嚼肌、咽、喉肌、斜方肌、胸锁乳突

26、肌喉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1、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分布、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分布(1)躯体运动神经由脊髓的各节段和脑干)躯体运动神经由脊髓的各节段和脑干发出,自主神经只由脊髓的部分节段和脑干发出,自主神经只由脊髓的部分节段和脑干的相应核团发出。的相应核团发出。中枢部位中枢部位周围神经周围神经节的位置节的位置节后、节后、节前神节前神经元比经元比例例分布分布范围范围对同一器官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的作用交感交感神经神经脊髓胸腰段脊髓胸腰段椎旁节和椎旁节和椎前节椎前节大大广泛广泛代谢加强,代谢加强,适应环境适应环境副交副交感神感神经经脑干和骶髓脑干和

27、骶髓器官内节器官内节和器官旁和器官旁节节较小较小局限局限体力恢复和体力恢复和能量储存能量储存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器官器官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循环器官循环器官心跳加快加强,心跳加快加强,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以及分布于唾液腺与外生殖器官的血管以及分布于唾液腺与外生殖器官的血管均收缩管均收缩心跳减慢减弱,心跳减慢减弱,部分血管(如部分血管(如软脑膜动脉与分布于外生殖器软脑膜动脉与分布于外生殖器的血管等)舒张的血管等)舒张呼吸器官呼吸器官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消化器官消化器官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促进

28、括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促进括约肌收缩,抑制胆囊活动约肌收缩,抑制胆囊活动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和使括液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和使括约肌舒张,促进胆囊收缩约肌舒张,促进胆囊收缩泌尿、生泌尿、生殖器官殖器官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逼尿肌舒张和括逼尿肌舒张和括约肌收缩,约肌收缩,使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使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舒张使逼尿肌收缩和括约肌舒张使逼尿肌收缩和括约肌舒张眼眼瞳孔扩大瞳孔扩大瞳孔缩小瞳孔缩小 皮肤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代谢代谢促进糖原分解,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促进糖原分解,促进肾上腺髓

29、质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2、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3、自主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和相应受体、自主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和相应受体 释放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的神经元称为释放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神经元,其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胆碱能神经元,其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 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自主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板膜上的受体为烟碱受体。肉接头的终板膜上的受体为烟碱受体。(2)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的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的神经元

30、称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称为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脊髓是内脏反射、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脊髓是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活动的初级中枢。3、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皮质下调、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四、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活动四、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活动1、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2)大脑皮质的存在。)大脑皮质的存在。(4)没有干扰。)没有干扰。(3)非条件刺激产生的

31、兴奋必须是优势兴奋。)非条件刺激产生的兴奋必须是优势兴奋。A、消退抑制: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消退抑制: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不能继续得到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条件刺激不能继续得到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或消失。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或消失。(2)第二信号:抽象的信号,即语言和文字。)第二信号:抽象的信号,即语言和文字。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建立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来的。3、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 在头皮用双极或单极记录法来观察皮层在头皮用双极或单极记录法来观察皮层的电位变化,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的电位变化,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