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2)_第1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2)_第2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2)_第3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2)_第4页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信息匹配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掺和(cn chn) 翡翠( chuì cuì) 吹嘘(sh x)混乱(hún hùn) 炫目( xàn xuàn) 溺水( nì ruò)2.选字组词绊 拌 _嘴 _住 搅_ 磕_峻 俊 _岭 _俏 严_ 英_泰 奏 _山 _乐 _国

2、 演_3.根据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光景”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风光景物B境况;状况;情景C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D看样子,表示推测(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_(2)今天太闷热,光景是要下雨。_(3)里面有十几个小孩子,大都只有五六岁光景。_(4)这里好一派草原光景。_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4.看拼音,写词语。hè nián tn fàn zhà lán hè sè_ _ _ _pái huái dn wù y wi zhàn ki_ _ _ _5.句子大舞台写出下列句子运

3、用的修辞手法(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_(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_(4)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_(5)昨天是什么日子?昨天是妈妈的生日。_6.课文在线(1)寒食以“_,_”一句讽刺后汉宦官得宠,享受特权的现实。(2)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_,_。(3)王建十五夜望月中“_,_”两句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4)过去的日子如_,被微风吹散了,如_,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评卷

4、人得分三、选择题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B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哄堂大笑:形容一个人哈哈大笑。)C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开山鼻祖:比喻某一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或首创某事业的人。)D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两面三刀: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8.用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民俗, , 。在文字出现以前,民俗靠话语口口相传,有了 ,便有了 。文艺张扬民俗,民俗在不断的社会历史变革中得到重塑和创新。这样看来, 是一个问题, 更是一个

5、问题。是地域文化的沉积 探讨文艺话语保护和传承民俗 文字记载和文艺话语载体 承载着博大深远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 寻找文艺介入民俗的有效切人点 生动鲜活、历久不衰的生命力ABCD评卷人得分四、语言表达9.语文运用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仿句:_,_。(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一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手机。爸爸

6、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京腔的韵味生在黄梅戏的故乡,可我最喜欢的还是京剧,听不厌,品不尽。兴起时,还能吊起嗓门儿来上几句,那特有的京味儿总是悠悠地酽在心头。教了十几年的书,上过不少还算成功的课,但自己感觉最好还是教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了。郁达夫先生简直京化透了,那关于北京之秋京味儿十足的描写,几番诵读之后,真是醉煞了人,至今,那几个老北京在秋雨之后的对话我还能脱口道出。多年来,京剧、京腔时时诱惑着我对北京的向往,可“山里佬难出天”,每每机缘擦肩,只好望京兴叹。终于在去年的秋天,在北京呆了一周,上天

7、安门,登八达岭,游世界公园,钻王府井大街小巷:大泡京腔耳福。北京人说话总有那种特别的京味儿:频频的儿化音节,极富神韵的“土”话,更有那节拍、那音色、那抑扬顿挫劲每每显出了一种宽宏深厚的底气和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与原汁味。京腔儿还极富个性,细细品味,有的带股虎劲,有的透着大气,有的则臻于一种雅境言为心声,北京人的豪爽与大度在京腔中也足见一斑。那天,我们乘地铁到前门站,由于人多,我们一行好几个只好站着。这时,一位很普通的北京市民,见我们同行中一位老人没座位,便主动地站起来让座。看得出这是位“老北京”,“老先生您这儿坐!”这一刻,我感到京味儿十足的招呼特别地富有质感与热力。我们与“老北京”一见如故,聊着

8、天南海北的事儿,如坐春风。京腔冶人,几天一过,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白,仿佛自己也是个“老北京”了。10.被称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 )A京剧 国画 中医B黄梅戏 国画 中医C黄梅戏 京剧 国画D京腔 京剧 黄梅戏11.“望京兴叹”一词活用了成语_,在句中的意思是_。12.文题“京腔的韵味”指的是文中“京味儿”,说说“京味儿”有什么特点。_13.“京腔冶人,几天一过,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白”,这句话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_快乐阅读。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遆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

9、底在风烛残年,接近死亡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尽管 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是 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梁道开始四处寻找了。

10、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若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化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 哀怨)地

11、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chóng zhòng)用自己”14.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15.解释下列词语。栽培:_眉目:_16.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注音或词语。17.“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中第一个“蜡”比喻_;第二个“蜡”比喻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18.“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A对助手的表现非常满意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C希望助手能尽快地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

12、19.聆听苏格拉底临终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到这儿,你能悟出什么样的道理呢?_评卷人得分六、书面表达20.作文天地日子是多彩的,生活是丰富的,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这些大事小事,随着时光的流逝会在我们身边绽放出它们奇异的光彩。请选择其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件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叙事具体,不写错别字,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1.chn cuì xhùn xuàn nì【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   &

13、#160; 拌     绊     拌     绊     峻     俊     峻     俊     泰     奏     泰     奏【解析】本题主

14、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3.     B     D     C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义词,根据词语的特点及含义进行分析

15、。选择恰当的解释即可。(1)本题中“初一的光景”是指初一这一天的一种境况,所以“光景”的意思是境况;状况。(2)本题中“光景是要下雨”是指好像是要下雨的,所以“光景”的意思是看样子,表示推测。(3)本题中“五六岁光景”是指大概这个年纪,所以“光景”的意思是表示大约的时间。(4)本题中“草原光景”是指草原上的景物,所以“光景”的意思是风光景物。4.     贺年     摊贩     栅栏     褐色   

16、  徘徊     耽误     依偎     绽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贺”“摊”“栅”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5.     排比     反问     夸张

17、     拟人     设问【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1)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结构相同、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成串地排列,更加突出时间的流逝。(2)本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法来反抗”,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3)本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碗的重量夸大化,有千斤重,突出了“我”的心情十分的沉重。(4)本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比拟成人的动作“跨过、飞走”,生动突出了时间总在我们不经意间就从身边溜走了。(5)本题设问

18、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强调了昨天是妈妈的生日。6.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轻烟     薄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及时巩固复

19、习,默写时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1)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韩翃的寒食,全诗内容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迢迢牵牛星,全诗内容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本题考查的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全诗内容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本题考查的是课文朱自清的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 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

20、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7.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根据词语的特点和语境的内容进行分析。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即可。本题中解释有误的是B项,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8.C【解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

21、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首先确定文段的第一句话,民俗后面应该接是地域文化的沉积即句,然后是句,承载着博大深远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根据前文的语境“民俗靠话语口口相传”所以后面接句,文字记载和文艺话语载体,便有了接句生动鲜活、历久不衰的生命力。最后总结句,探讨文艺话语保护和传承民俗是一个问题,最后接句寻找文艺介入民俗的有效切人点是更是一个问题。9.     月圆中秋 家家团聚吃月饼     绿满清明 户户扫墓祭先人     一家

22、人在一起过节,可以融治亲情,拉近彼此的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不要再玩手机了。【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例语言表达,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注意句子结构。(2)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注意语言的完整流畅,以及人物的身份特点进行分析。根据题干注意写作的内容要围绕多交流,少玩手机等方面来描写。10.A11.&#

23、160;    望洋兴叹     没有机会到北京,只能叹息。12.频频的儿化音节 亲切感和原汁原味13.在北京受到文化的陶冶,从内心深处热爱北京【解析】(1)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根据积累可知,被称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京剧、国画、中医。(2)考查了词语的理解,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结合“望京兴叹”联系文中句子每每机缘擦肩,只好望京兴叹。意思是没有机会到北京,只能叹息。(3)考查了句子的理解,注意结合句子,北京人说话总有那种特别

24、的京味儿:频频的儿化音节,极富神韵的“土”话,更有那节拍、那音色、那抑扬顿挫劲儿,每每显出了一种宽宏深厚的底气和贴近生活的亲切感与原汁原味。可知答案。(4)考查了句子的理解,注意结合句子,京腔冶人,几天一过,竟也情不自禁地仿着京腔与游人对白,仿佛自己也是个“老北京”了。体会出在北京受到文化的陶冶,从内心深处热爱北京。14.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15.     培养、造就人才。     事情的头绪。16.不但 还 哀怨zhòng17.     苏格拉底的生命 &

25、#160;   接班人     风烛残年18.B19.给自己机会,相信自我【解析】(1)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短文用倒叙的写法叙述了苏格拉底多年的得力助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也没能给他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的事。读后让我们明白: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之所以未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不敢相信自己就是最优秀的,把自己给忽略、耽误、丢失了。因此短文的题目是: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2)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能力。栽培的意思是培养、造就人才。眉目的意思是事情的头绪。(3)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运用和多音字读音的掌握能力。“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表示的是递进关系的句子,因此选“不但还”。“重用”应读zhòng。(4)考查学生结合文段理解句子的能力。“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中第一个“蜡”比喻苏格拉底的生命;第二个“蜡”比喻接班人。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风烛残年。(5)考查学生结合文段理解领悟句子的能力。“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