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教材培训课件(发展心理学)_第1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教材培训课件(发展心理学)_第2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教材培训课件(发展心理学)_第3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教材培训课件(发展心理学)_第4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教材培训课件(发展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发展的含义广义广义狭义狭义心理的种族发展: 心理的种系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 是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 研究它的学科领域 比较

2、心理学(动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物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 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 本部分所谈的发展心理学均指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性质: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性质:(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展)并遵循取确定

3、的先后顺序。(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趋势与年龄的关系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复杂关系中。(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

4、退的辩证统一 发展就是增长和衰退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 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两者统一的过程。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揭示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揭示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第三章第三

5、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更为本质性的研究内容。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发展心理学简史 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依不同的标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依不同的标准: 横断研究横断研究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

6、 因果研究因果研究 组群研究组群研究血缘关系研究血缘关系研究分析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分析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跨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考查不同文化背景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考查不同文化背景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一、横断研究一、横断研究 是在较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建的心理变化。 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 优点有:可以同时研究

7、较大样本; 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 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 缺点有: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时间的因果关系; 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二、纵向研究二、纵向研究 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 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 比较容

8、易发现心理发展时间之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 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 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 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方法 横断与纵向的交叉研究,一般是先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横断与纵向的交叉研究,一般是先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进行横向研究,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这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测查,使之又成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和纵

9、向研究结合的重复测查,使之又成为纵向研究,从而使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在一起。在一起。 是取长补短。是取长补短。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事实上是心理发展的动力、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的问题。 (一)(一)单单因因素素论论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10、。 认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其过认为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的作用只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认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认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霍尔。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二)二因素

11、论(二)二因素论(三)相互作用论(三)相互作用论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是为克服单因素论而提出的各种调和的观点。是为克服单因素论而提出的各种调和的观点。 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关注各因素在心理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如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美国的吴伟士等。如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美国的吴伟士等。 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

12、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相互作用论是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一大进展,现今它的影响最大。相互作用论是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一大进展,现今它的影响最大。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最有影响的理论艾里克森的人格特征发展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柯尔

13、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历程。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条件反射活动。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二)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三)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四)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

14、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二、二、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婴儿期的动作发展1.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2.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从上到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大小原则:粗细指向,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三、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第一单元第

15、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婴儿期的动作发展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一)手的抓握动作 手的抓握动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二)独立行走 独立行走使儿童能够主动移动躯体,这是婴儿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感知觉发展的特性: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的开端。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环境。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16、一、感知觉发展一、感知觉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习惯化范式习惯化范式优先注视范式优先注视范式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也称刺激偏爱程序,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

17、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二)视觉的发展(二)视觉的发展1. 1.视觉集中:视觉集中:2. 2.视觉追踪:视觉追踪:3. 3.颜色视觉:颜色视觉:4. 4.对光的察觉:对光的察觉:5. 5.视敏度:视敏度:视视觉觉技技能能 人对周围环境的信息大多数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视觉主要是对物体所展现的复杂信息的察觉和辨认。 眼睛察觉和辨认刺激眼睛察觉和辨认刺激物需要具备一定的视觉技物需要具备一定的视觉技能能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三)听觉的发展(三)听觉的发展 听觉

18、是婴儿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认识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1.听觉辨别能力:2.语音感知:3.音乐感知:4.视听协调能力: 婴儿对声音的反应主要有三种表现,即感受抚慰、警觉、痛苦。 听听觉觉的的发发展展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四)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1味觉的发展2嗅觉的发展3肤觉的发展 味觉是选择食物的重要手段,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 嗅觉功能在出生24小时就有表现,并能形成嗅觉的习惯化和嗅觉适应。人的嗅觉改善延续至成年,到老年又衰退。人的嗅觉

19、敏感性个别差异很大。 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性和触觉分化发展迅速。刚一出生就有温觉反应,婴儿早期就有痛觉反应,但比较微弱和迟钝。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五)空间知觉的发展(五)空间知觉的发展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婴儿知觉发展表现为各种分析器的协调活动,共同参加对复合刺激的分析和综合。1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2 2深度知觉深度知觉3 3方位知觉方位知觉 幼小婴儿就具有模式化的、有组织的视觉世界。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方位知觉个别差异很大,有的人一生方位知觉都不清楚。 婴儿期是个体

20、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也是感知觉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二、记忆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出生到3个月婴儿的记忆:3-6个月婴儿的记忆:6-12个月婴儿的记忆:12个月以后婴儿的记忆:具有日益增长的保持能力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 长时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

21、二单元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三、思维的发展三、思维的发展 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即婴儿思维依靠动作进行,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只能反映动作所触及到的事物。 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1.直观性和行动性。直观性和行动性。2.2.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和概括性。3.3.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4.4.思维的狭隘性。思维的狭隘性。5.5.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22、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四、言语的发展四、言语的发展 语言在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这一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载体、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建构规则而组织起来的符号系统。 1.后天学习理论2.先天成熟理论3.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一)言语发展的理论(一)言语发展的理论强化说社会学习说自然成熟说 认知学派的言语发展理论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

23、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婴儿期的认知发展(二)婴儿言语的发展(二)婴儿言语的发展2.2.词汇的发展词汇的发展3.3.句法的发展句法的发展语音感知发音 语音感知是对语音的辨别,这主要表现在声音定位、区别语音与其他的声音、对语音的情绪反应。 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学话萌芽阶段准备阶段真正发音是从掌握第一批词开始的 1.1.语音的发展语音的发展 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时期。3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婴儿在1岁到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婴儿期

24、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一、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发展(一)笑的发展(一)笑的发展(二)哭的发展(二)哭的发展(三)恐惧的发展(三)恐惧的发展 啼哭的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1.本能的恐惧: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3.怕生:4.预测性恐惧: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二、气质二、气

25、质 在儿童中,容易型约占40%,困难型约占10%,迟缓型约占巧,其余35%属于混合型。 气质是个性特征的最初表现,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明显而稳定的个性发展基础。(一)传统的气质类型划分是: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二)托马斯、切斯(Thomas & Chess 1974, 1982)的气质类型说 他们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的表现,将婴儿气质类型划分为三种。 1.容易型 2.困难型 3.迟缓型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依恋是婴儿最初的社会性情结,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关系

26、。(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J. Bowlby)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特殊情感连接阶段(二)婴儿的依恋类型艾斯沃斯()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不同的类型:1.安全型依恋(占6570%)2.回避型依恋(占20%)3.反抗型依恋(占1015%)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三、社会性依恋三、社会性依恋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四、自

27、我意识的发展四、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一)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二)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 哈特(哈特(S. HarterS. Harter)概括诸多研究结果,按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区分把婴)概括诸多研究结果,按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区分把婴儿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两大阶段儿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两大阶段 第四单元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作为人生的最初阶段,如果抚养不当,就会带来各种心

28、理问题。一、保证婴儿充分的营养和睡眠二、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6岁,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仍属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游戏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幼儿的认知、学习、社会化过程多半都是通过游戏进行的。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游戏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一、一、 关于游戏的理论关于游戏的理论(一)精力过剩论:(二)精神分析论

29、:(三)练习论:(四)重演论:(五)娱乐论:(六)认知论: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二、儿童游戏的发展二、儿童游戏的发展 儿童游戏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表现在儿童游戏特点的发展和游戏的社会性的发展。(一)儿童游戏的特点 1婴儿的游戏特点 2.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 3.童年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二)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1.独自游戏; 2.平行游戏; 3.联合游戏; 4.合作游戏: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单元 幼儿的游戏 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三、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一)游戏是促进

30、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三)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四)培养健全的人格(五)增强体质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幼儿期的认知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言语的发展一、言语的发展 言语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的交流工具,它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是儿童增加词汇数量最快的时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具有关键性时期。第二单

31、元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幼儿期的认知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一)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的增加 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 3.词类的扩展(二)语法结构的发展 第一,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第二,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第三,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第四,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三)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语向独自语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二、记忆的发展二、记忆的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幼儿期的认

32、知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以记忆容量(记忆广度)来说明 以三种发展趋势来说明 (三)记(三)记忆策略形成忆策略形成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趋势是先快后慢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2.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3.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1)记忆策略的发展(2)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一)幼儿记(一)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忆容量的发展(二)幼儿记(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忆特点的发展趋势趋势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幼儿期的认知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

33、发展 三、思维的发展三、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具体形象思维的(一)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具体形象性 2.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3.具有符号功能 4.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二)抽象逻辑思维获得(二)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初步发展 1.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 2.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34、包括各种内容,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一、自我意识的发一、自我意识的发展展二、道德行为的发展二、道德行为的发展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在个体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性别是一个重要方面。儿童要在个体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性别是一个重要方面。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35、,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期望。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三、性别角色社会化四、同伴关系的发展四、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 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的活动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

36、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第三,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第四,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五、第一反抗期五、第一反抗期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幼儿期的心理卫生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注意以下方面:注意以下方面: 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一、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二、鼓

37、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三、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培养其独立性四、培养其独立性第四节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童年期的学习二、学习兴趣的发展二、学习兴趣的发展(1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 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特点:特点: (1 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最初对

38、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的内容更感兴趣。 (2 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3 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 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一、记

39、忆的发展(一)记忆容量(广度)的增加(二)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 2.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3.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复述 2.组织 (1)归类: (2)系列化:(四)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1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2.记忆监控(1)有关自我的知识(2)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3)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二、思维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 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童年期

40、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其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种过渡要经历一个演变过程,从而构成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1.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2.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3.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童年期的认知发展1.概括能力的发展2.推理能力的发展3.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4.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二)思维形式的

41、发展特点(1)直观形象水平:(2)形象抽象水平:(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1)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2)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3)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1)掌握守恒:(2)思维具有可逆性:(3)补偿关系认知:(1)类别体系化(2)序列化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概念(一)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形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

42、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兴趣、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二)自我评价的特点(二)自我评价的特点 1.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3.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 4.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二、亲子关系的发展二、亲子关系的发展 三、同伴关系的发展三、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

43、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受欢迎的儿童: (2)不受欢迎的儿童: (3)受忽视的儿童:(二)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 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 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四、友谊的发展四、友谊的发展 五、欺负与被欺负五、欺负与被欺负 (一)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二)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四节第四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童年期的心理卫生童年期的心理卫生一、学会学习一、学会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品行二、培养良好的品行 学习是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家长和老师应做好儿童人学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

44、个方面的准备。 人的品行具体表现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养成的行为习惯。 品行培养要根据不同年龄特征区别对待。 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五节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五节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年龄范围大约为11、12岁-15、16岁,大体相当于初中阶段。经历这个时期的发展,个体的生理发育、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日趋成熟。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一、生理发育高峰一、生理发育高峰 (一)身体外型的变化 1.身高 2

45、.体重 3.头面部 (二)生理机能的变化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 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性器官发育 2.第二性征的出现 3.性机能成熟身高的快速增长是青春期儿童身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 体重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单元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五节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青

46、春期的认知发展青春期的认知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五节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容量的发展(二)记忆的主要特点 1.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 2.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3.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 二、思维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一)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二)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五节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强烈关注自己

47、的外貌和体征(二)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三)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二、情绪变化特点二、情绪变化特点(一)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二)青春期躁动三、第二反抗期三、第二反抗期(一)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二)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成因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四、人际关系的发展四、人际关系的发展(一)同伴关系(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特点1.硬抵抗。2.软抵抗。3.反抗的迁移。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五节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卫生一、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

48、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一、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二、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反抗期二、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反抗期(一)父母需要正视少年儿童的反杭期(二)父母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反抗期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第一,在反抗期到来之前要做好思想准备。 第二,尊重其独立自主要求。 第三,以友相待。 第四,引导子女正确地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 长、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三、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六节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

49、心理发展 第六节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青年期(也称成年初期)的年龄范围大约为17、1835岁。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一、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二、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三、生活空间扩大四、开始恋爱、结婚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青年期的一般特征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青年期的认知发展青年期的认知发展一、智力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特点(二)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三、亲密感的建立三、亲密感的建立四、社会

50、关系的变化四、社会关系的变化(一)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二)朋友关系五、职业的适应五、职业的适应六、人格的变化六、人格的变化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第六节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青年期的心理卫生青年期的心理卫生一、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一、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二、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二、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七节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51、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七节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中年期是人生历程中的中间阶段,一般指3560岁年龄区间。中年期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又是从青年期向老年期转化的过渡时期。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年期的生理变化中年期的生理变化一、身体变化一、身体变化二、更年期二、更年期 (一)女性更年期(一)女性更年期 (二)男性更年期(二)男性更年期一、感知觉变化一、感知觉变化 二、记忆的发展变化二、记忆的发展变化三、创造力的发展三、创造力的发展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年期的认知发展中年期的认知发展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中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52、第七节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二、人格的变化(1)内省日趋明显。(2)性别角色日趋整合。(3)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4)为人处世日趋圆通。三、职业的发展(1)工作满意度。(2)工作绩效。四、人际关系的变化(一)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二)与父母的关系(三)与子女的关系 (四)与朋友的关系一、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二、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三、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中年期的心理卫生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八节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第八节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老

53、年期(也称成年晚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的人生阶段。这一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追及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老年期心理变化观老年期心理变化观一、老年丧失期观一、老年丧失期观二、毕生发展观二、毕生发展观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老年期的认知变化老年期的认知变化一、感知觉的退行性变化明显 (一)视觉退化 (二)听力下降 (三)味觉、嗅觉、皮肤觉逐渐迟钝二、记忆的年老变化三、思维的年老变化第三章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老年期的社会性变化第八节第八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一、退休前后的生活变化二、人

54、际关系的变化二、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夫妻关系 (二)与子女的关系 (三)与朋友的关系三、人格的变化三、人格的变化(1)不安全感 (2)孤独感 (3)适应性差(4)拘泥刻板性,速度减退 (5)趋于保守(6)回忆往事。四、死亡的来临四、死亡的来临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一、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二、生命不息,活动不止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四、坦然面对死亡四、坦然面对死亡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老年期的心理卫生老年期的心理卫生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儿童期的主要心理问题一、自闭症一、自闭症二、选择性缄默症二、选择性缄默症三、抑郁症三、抑郁症四、强迫症四、强迫症

55、五、恐怖症五、恐怖症六、焦虑症六、焦虑症九、学习困难综合症九、学习困难综合症十、吮手指、咬指甲十、吮手指、咬指甲十一、遗尿症十一、遗尿症十二、口吃十二、口吃十三、肥胖症十三、肥胖症十四、厌食十四、厌食十五、偏食十五、偏食十六、异食癖十六、异食癖十七、睡眠障碍十七、睡眠障碍七、多动症七、多动症八、攻击性行为八、攻击性行为 儿童自闭症也称儿童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发育障碍,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精神疾病,这种病涉及感知、语言、情感、智能等多种功能。 孤独症的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家庭环境、遗传、脑部疾病、母亲孕期生病吃药的影响有关。有调查资料表明,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多数是知识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

56、员,成天忙于工作、科研,很少照顾孩子,亲子关系较冷淡。 孤独症一般起病于2 岁半以前,男孩多于女孩。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1 1)孤独离群。)孤独离群。患儿没有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和要求,对集体生活环境不适应,平时不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2 2)情感冷淡。)情感冷淡。患儿对人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对亲人不亲热,常常是毫无面部表情。不喜欢别人抱他,患儿的目光游移不定,看人时常是眯眼斜视或用余光,很少正视。(3 3)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不会正常地与小朋友交谈。)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不会正常地与小朋友交谈。(4 4)语言障碍。)语言障碍。这是孤独症儿童的一个突出的症状。(5 5)兴趣狭窄,行为活动单

57、调刻板,适应新环境困难。)兴趣狭窄,行为活动单调刻板,适应新环境困难。(6 6)多数患儿智力迟钝,少数患儿正常或接近正常。)多数患儿智力迟钝,少数患儿正常或接近正常。(7 7)其他症状。)其他症状。特殊依恋;怪异行为等。 儿童孤独症患病率大约为12%,我国约有数十万孤独症儿童。对孤独症患儿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但如果及早发现并进行特殊教育、行为矫治、药物治疗,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加强亲子间情感交流。加强亲子间情感交流。 加强语言训练。加强语言训练。 训练中应注意:对一个刚开始理解语言的患儿,父母对他说话应尽量使用孩子能理解的简短的语句,因为多余的词、句会把孩子弄糊涂;训练时要尽可能地运用具

58、体形象的物品、图片、动作、行为,演示并带他们重复以帮助理解、记忆;应创造条件、情景,鼓励患儿用言语来提要求,与人交流;患儿在说话时,常常会出现一些用词不当、词语颠倒等现象。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 包括:矛盾意向疗法;正强化法;负性活动练习;放松疗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的药物有:抗精神病药;中枢神经兴奋剂。 儿童选择缄默指儿童在一定场合时讲话,离开这一场合则沉默不语,拒绝讲话,用点头、摇头、手势来表示自己的意愿或仅用“是”、“不是”、“好”、“不好”等非常有限的单词或用书面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愿望这也是儿童期的一种心理障碍。 儿童选择性缄默主要是由某些刺激因素如

59、受惊、恐惧、忧郁、压抑、孤独而造成精神紧张所引起的,因此,在儿童精神分裂症中较常见。此时除缄默不语外,还伴有其他精神行为异常。在癔病中也偶尔可见。 选择性缄默患儿所占比例不大,约0.21。此行为一般在35岁时发生,有时也可能持续多年,在小学儿童中偶尔会发现,且女孩比男孩多。这类患儿主要有以下表现:在某些场合和人多的地方不爱讲话,特别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和陌生人面前几乎是不开口说话,仅用手势动作来交流,如摇手、点头等简单的反应。但他们并非生理性损伤或智力低下所致,因为他们在家里和熟悉的人面前仍然说说笑笑,言语自如。再则是性格方面大多比较孤僻、敏感、害羞、胆怯、感情脆弱、爱哭闹、易动怒;不愿参加集体

60、活动,即使参加也是被动的;由于在家中被溺爱、娇养,故平时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常用消极的攻击性行为来控制他人。 选择性缄默症严重地影响着儿童的人际关系、合作关系和社交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早及时地进行治疗。 1 1、消除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消除引起精神紧张的因素。 2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改变生活环境的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如采用疏导疗法、正强化技术等。 3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 儿童抑郁症即抑郁性神经症,是由心理因素引发的一种心理疾病。其症状表现为孤独、不愉快、忧虑、悲伤、失望和精神痛苦,心境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 据有关报导,在对一次一般人群的抽样调查中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