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训练5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1]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1.gif)
![考点训练5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1]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2.gif)
![考点训练5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1]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3.gif)
![考点训练5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1]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4.gif)
![考点训练5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1]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30/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482132ca-40f6-4eae-81b5-e564aa26170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州市二00八年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解析:图中是凸透镜把物体放大了,凸透镜起放大作用时我们给它一个专用的名字叫放大镜,所以不选A项;汽车的观后镜属于面镜,而不是透镜,一定要严格区分,所以,其原理与图不同;照相机利用的是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的性质;投影仪利用的是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的性质,为使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我们可以把底片倒置即可。选项A和C都涉及到放大,所以,选项应为C。答案:C。点评:凸透镜成像规律类题目样式多样,考查方式不定
2、,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就是熟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以不变应万变。四川省达州市二OO八年2、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1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解析:解题时要仔细观察题目所给出的图。由图可以看出,物体经过晶状体成的像没有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此时,我们称这样的眼睛叫远视眼,要想使物体经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我们可以试想把经过折射后的光线再利用凸透镜适当会聚一下,这样像就可以成在视网膜上了,但是,眼睛里面放置凸透镜是不现实的,所
3、以,我们将此凸透镜放置在眼睛的外部,提前使光线会聚一下,同样可以起到一样的效果。所以,配戴的眼镜应是凸透镜。答案:A。点评: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理,解题时可以利用简单光路来协助解答,这样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2008年恩施州25请在图12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图12解析:熟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点以内时,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点
4、和二倍焦点之间时,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成像位置在二倍焦距之外;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时,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成像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本题情况属于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点以内时的状况,像与物必须画在透镜的同侧,位置应在物体的左侧,在初中阶段具体位置不作要求。答案:点评:二OO八年福州市22(6分)请按下列要求在答题卡上作图。(1)请在图15中画出祥云火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图中的O表示重心)(2)请在图16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请在图17中画出力F的力臂。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广安市1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它所成
5、的 像是倒立、缩小的 像(选填“虚”或“实”);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杭州市12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解析:答案:B点评:2008年河北省25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图10所示)。小明用的镜片是 透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1l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解析: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比原来放大了,此镜片应是凸透
6、镜,接下来小明所做的实验实际是凸透镜成实像的实验过程,更验证了此镜片是凸透镜。后来,把眼镜放置在镜片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说明眼镜把光折射了,后来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说明眼镜是把光发散了,所以此眼镜是凹透镜,应是近视镜。答案:凸、虚、点评:本题解题的着眼点是成像的特点和成像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眼镜对光的作用的分析,从而推断出眼镜的情况。2008年济宁市2正常的眼睛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而近视眼则将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选填“前”或“后”),可以在眼睛前加一个_透镜来矫正。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江西省17、以下物品中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有()(多选)A、穿衣
7、镜B、投影仪C、照相机D、老花镜解析:穿衣镜是平面镜;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照相机则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老花镜实际是凸透镜,应用的也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答案:BCD。点评:凸透镜成像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中考考题取材的首选,关于凸透镜的应用实例应当在日常学习中引以重视。2008年南通市25(3分)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
8、“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解析:(1)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使实验达到等高、共线,以达到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成像的大小、虚实以及正立或倒立状况。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应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给“眼睛
9、”戴上远视眼镜其实质是将光线会聚了,这样成像的位置就前移了,这时能成清晰的像,当取下远视眼镜,成像位置就会因为失去“眼镜”而后移了,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后移。答案:光屏的中央、放大、远离。点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学习中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要点,比如等高、共线以及物体、透镜和光屏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成像特点等。2008年临沂市 6.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移动。
10、解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用光屏接收到所成的实像,本图中很明显光屏的位置太高,这样物体经过凸透镜成的实像也落不到光屏上,自然光屏也就接收不到,无法完成实验,所以必须将烛焰、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心调至到一条水平直线上;因为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应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若透镜固定,要想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就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然后还要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答案:光屏、倒立、右。点评:20008年南京29 小星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
11、像这个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cm刻度线处,再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浙江省第12题图衢州卷1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解析: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上近视眼镜后能成清晰的像,即像能清晰的成在视网膜上,而C、D选项中图示所成像的位置没有在视网膜上,所以,这两项不选;又因为放置的是近视镜,近视镜是
12、凹透镜,所以B选项的图示是正确的。答案:B。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将实验装置和眼镜的构造形成一个类比,凸透镜相当于人眼镜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人眼镜的视网膜,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就相当于人戴上了近视镜。二OO八年福州市19晓桦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他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如图12中的_图所示(选填“甲”或“乙”)应采用_镜加以矫正。他在听音乐时,耳机中的乐曲声是由耳机膜片_产生的。晓桦不小心把一边耳机的线扯断了,而另一边耳机仍有声音,根据此现象可判断两边耳机是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江苏省淮安30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
13、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题30-1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 _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题30-2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其矫正做法是图_题30-1图 题30-2图解析:答案:点评:泰州市:二OO八年7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解析:凸透镜的焦距为
14、20cm,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说明物体是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所以,答案应是D选项。答案:D。点评:2008年泰州市13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7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解析:太阳光可看做是平行光,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经过折射后会聚到焦点,若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或大于焦距的距离,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都不
15、是最小的。答案:D。点评: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很多,例如平行光法,也可以称之为太阳光法、远方景物成像法、四倍焦距法(即物距和像距都是二倍焦距)等。山东省二OO八年12.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一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解析: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实像的原理,相当于照相机,所以,镜头应是凸透镜,而且所成
16、的像应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远远大于二倍焦距,即0.51.2m2f,解得f0.250.6m,所以应是B选项正确。答案:B。点评:识别系统以及监控录像都是利用的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体一般都是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这样有利于捕捉目标。2008年潍坊市4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解析:光路具有可逆性,当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后,原来的物距就成了像距,原来的像
17、距就成了物距,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我们可以想象原来的像就是物体,原来的物体就是像,自然成像的性质就明了了。答案:A。点评:在光学部分,光路是可逆性,这一特点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在作图和成像类型的题目中应用较多。2008年潍坊市16(4分)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图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无锡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
18、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解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需要研究的就是像的大小关系、虚实以及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答案:C。点评:2008年湖北省襄樊市41(2分)如图8所示,F、F为凸透镜的焦点,P、P是距凸透镜两倍焦距处,烛焰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当把烛焰移到P、F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答案:点评:徐州市2008年9近年来,近视眼发病率在青少年中有上升趋势。同学们在日 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用眼卫生,眼睛近视了应戴合适的眼 镜进行矫正。图2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向m解析:答案:点评:扬州市2008年18
19、 如图12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解析:确定凸透镜的位置的关键在于找到透镜光心的位置,根据光线透过凸透镜的特点,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反向不改变这以特点,我们可以连接SS/,连线与OO/的交点就是透镜光心的位置。从物体S发出的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照射到S/点,将光线完善即可。答案:点评:透镜作图应用较多的就是三条特殊光线,即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和过焦点的光线。2008年浙江省义乌市31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观看 25cm远的物体时,既清楚又不会感到疲劳,因此把2
20、5cm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通过专业检测,发现某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5 cm,那么他的眼球对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情况可用如图所示中的图 表示,配戴 制作的眼镜可以得到矫正。解析:25cm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但是某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5 cm,就表明此人是近视,应该用甲图表示。因为光线提前会聚了,所以,要想使光线在视网膜上会聚,就应提前使光线发散,其配戴的眼镜就应是凹透镜。答案:甲、凹透镜。点评:2008年苏州市27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 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 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21、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解析: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上将会聚到焦点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所以,本透镜的焦距就是10cm;实验时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持三者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透镜成像的规律,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序号4中的物距与
22、像距正好是与实验序号1中的对调,所以像距是30cm。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缩小,像距增大,所以,要想接收到清晰的像就要将光屏适当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答案:(1)10 (2)同一高度 (3)倒立、缩小的实像 30 远离。点评:2008年烟台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在探究前,小明同学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把透镜逐渐向白纸移动,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到一点(图17)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入光具座中进行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情景如图18所示;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_。解析:答案:点评:四川省天全3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所
23、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解析:答案:点评:四川省天全FF图1010如图10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2分)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广东省11如图5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像(填“实”或“虚”)。解析:幻灯机是凸透镜成像应用的一个实例,幻灯片的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根据实际要求,此装置利用的是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的性质。人观看光屏上所成的像应当是正立的才符合人的观察习惯,所
24、以,我们可以采用倒插幻灯片的方法来适应人的习惯。答案:凸透、倒着、实像。点评:区别物体经过透镜所成的像究竟是实像还是虚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经过透镜所成的像是否能用光屏接收到,能接收到,就说明所成的像是实像,因为实像是由实际的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008年广东省佛山.2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
25、的会聚作用。解析:光学器件在生活和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提前使光线发散的;照相机则是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的性质工作的,照相时,物体在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时物体成像成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以内;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的性质,应把物体放在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就可以透过透镜观察到放大的像了。看地图要利用凸透镜的放大作用,地图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所以C选项的说法是不对的;太阳光近似于平行光,当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镜上时,凸透镜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而且是会聚到一倍焦点位置,由于把收集的热量都会聚到一点上了,所以,纸屑
26、的温度会很快升高,从而达到燃烧的程度。答案:C。点评:2008年广东省佛山11小敏是集邮爱好者,她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10cm(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所成的是 、放大的 像。解析:答案:点评:2OO8年芜湖市1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主要是利用金属铁 具有良好的_性,可锻打成片;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 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 作用,可用于矫正_(选填“近”或“远”)视眼。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安徽18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27、,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下面的四种实验设计方案后,回答问题: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
28、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丁与丙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以上四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 (选填“甲”、“乙”、“丙”、“丁”)。解析:甲、乙两种做法只是定点研究,探究的结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丙、丁两种方法即包含了甲、乙两种做法,同时过程还是动态的,探究具有连贯性和不失一般性,至于是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还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只是操作顺序的问题,不影响研究问题的实质,不会影响探究的结果,所以,两种方法都可取。答案:丙、丁。点评:探究方法的正确选择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方法选择不科学,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就会具有片面性,存在以
29、偏盖全的情况,这样是不妥的。2008年河南14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 B15cm C20cm D30cm解析: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断定物体是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成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因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cm,即可得到不等式30cm2f,解得f15cm,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A。点评:2008年哈尔滨45(2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位置以后
30、,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解析:通过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一倍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交界点,物体在一倍焦点以内时,物体经透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二倍焦距处是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又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答案:二倍焦距、焦点(一倍焦距)。点评:2008年哈尔滨47(2分)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解析:答案:点评:2
31、008年广西桂林9小明同学在玩放大镜时,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如图4甲所示,会看到正立 的虚像;然后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4乙所示,他将会看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柳州市、北海市12如图3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柳州市、北海市32(1)完成图10的光路图。 (2)请将图11的插座连接在电路中。 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江苏连云港14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解析:答案:点评:2008年江苏连云港21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