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刘海龙摘要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较高恶性程度,尤其是三期和四期胶质瘤,以及高复发率,其治疗方式若单纯依靠手术治疗,则很大程度上难以完全切除,甚至不能切除。免疫治疗在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的免疫疗法包括使用重组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分子疫苗、过继性淋巴细胞等。免疫治疗辅助手术等其他治疗方式,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缓其他治疗方式的毒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期。关键词 胶质瘤 免疫治疗胶质瘤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占颅内肿瘤的4050%,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分为星形
2、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细胞瘤等。根据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统计,胶质瘤的综合发病年龄在3040岁范围内,以大脑半球胶质瘤最为多见。根据Knudso的“二次打击”学说,目前虽对胶质瘤的发病原因缺乏完全清楚的认识,但认为诱发肿瘤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的综合作用。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为主,如头痛、呕吐、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胶质瘤认识的深入,对其治疗已经由原来单纯依靠手术治疗发展为如今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心理治疗等。目前,人们逐渐
3、认识到胶质瘤的发病与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有关,故对于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关注程度日益加深。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自身免疫,来达到防御肿瘤和杀伤肿瘤的目的,被称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具有特异性强、毒副反应轻、长期记忆等特点。人体免疫系统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而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细胞核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中巨噬细胞、CD8+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监测和杀伤起到了重要作用。免疫治疗则主要是通过调控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巨噬细胞和特异性免疫中的CD8+T淋巴细胞起作用,包括重组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分子疫苗、过继性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几种方法。一、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
4、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胶质瘤细胞本身即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2、TGF-10、PGE-2等,这些细胞因子协同或拮抗,相互作用构成细胞因子网络,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等。目前,研究人员希望可以通过一种或者几种细胞因子作用于人体,发挥其自身的细胞毒作用或辅助特异性免疫作用,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细胞因子治疗胶质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1)辅助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2)增强NK细胞的溶解细胞作用;3)刺激T细胞、NK细胞分泌IFN-;4)血管形成抑制剂;5)增强肿瘤细胞MHC抗原表达,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6)抑制部分细胞因子对免疫系统的调节;7)抑制肿瘤细胞增长,诱导分化。目前,
5、经常使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Ohno等人和Ogbomo等人主要对EGFRv展开研究,发现胶质瘤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3C10/CD3,EGFRv可以渗透到肿瘤内部作用于肿瘤细胞,明显延缓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干扰素在治疗胶质瘤中的作用已被多数研究人员重视,部分使用IFN-,部分使用IFN-。田道锋、郭宗泽和李光宗等人主要对IFN-进行了研究。田道锋等人将MSCs-hIFN-瘤内注射观察荷瘤鼠的临床表现和生存时间,使用MRI显示肿瘤大小,幷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肿瘤组织IF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体外培养C6细胞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体内发现注射MSC
6、s-hIFN-可以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郭宗泽等人则使用IFN-基因转染胶质瘤来探讨其对胶质瘤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示IFN-基因转染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染后48h和72h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达到37.3%和46.0%。IFN-基因转染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转然后48h和72h肿瘤细胞凋亡率达到31.7%和48.2%。李光宗等人通过建立阳离子脂质体介导IFN-基因转染也同样发现其可以抑制人胶质瘤的生长。王雪峰、邓怀慈、张晓智和刘晓谦等人主要对IFN-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王雪峰等人通过逆转录病毒将IFN-基因导入大鼠胶质瘤细胞制成PA317IFN-细胞株,幷瘤内注射,观察大鼠的生
7、存期后,结果发现治疗组的大鼠平均生存期约为对照组的2倍。除单独使用一种细胞因子治疗胶质瘤外,研究人员逐渐尝试将多种细胞因子联合使用,如邓怀慈等人将全反式维甲酸与IFN-联合使用,其协同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4恶性表型幷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刘晓谦等人将IL-4与IFN-基因联合使用,王玉宝等人将肿瘤坏死因子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胶质瘤,也同样发现两者具有明显系统作用。虽然使用细胞因子治疗胶质瘤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关键问题尚未解决,如体外实验虽然显示了明显的抗瘤效应,但是体内毒副作用明显却限制了其应用;使用细胞因子的剂量也较难掌握,剂量过小则难以受到成效,剂量过大则易导致血管源性脑水
8、肿。通过对前人实验及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未来使用细胞因子治疗胶质瘤主要应沿着两个方向继续发展:1)应更加提倡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2)目前多使用细胞因子全身静脉给药,而颅内或瘤内局部用药效果更优。二、 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治疗胶质瘤,主要有:1)未经修饰的单抗通过效应细胞如巨噬细胞或补体杀伤胶质瘤细胞;2)拮抗肿瘤细胞因子如EGF-等发挥作用;3)利用单抗特异性结合靶点的特异性将抗癌药物、药物前体、毒素或放射性核素特异导向瘤体起到杀伤作用。其中,以单抗为特异性载体,以化疗药物、生物毒素和放射性核素为“生物弹头”是单抗抗肿瘤的最常用免疫疗法。因为单抗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肿瘤细胞
9、幷将其携带的生物弹头作用在肿瘤细胞上,起到杀伤肿瘤细胞作用。通常生物弹头主要使用光动力、放射性核素、化疗药物等。詹奇等人将VCAM-1单克隆抗体与光动力联合治疗胶质瘤,发现光动力联合抗VCAM-1抗体组、光动力组、抗VCAM-1抗体组的抑瘤率分别为80.7%,67.2%和54.6%。傅相平等人将单抗与放射性核素131I交联对胶质瘤内放免治疗,结果示单抗与131I交联后靶向于肿瘤细胞核,并将负载的放射性核素输送到肿瘤细胞内,由内向外摧毁肿瘤。陈剑等人将顺铂与单抗Anti-uPAR交联抑制胶质瘤的增殖和uPAR蛋白的表达。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单独使用单抗治疗胶质瘤。王晓澎、游潮等人体外培养U251细
10、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CD147/HAB18G单抗封闭细胞表面的CD147分子,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膜上MCT1表达分布改变,结果示相对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细胞膜有效表达均减少,CD147/HAB18G单抗通过干扰CD147对MCT1表达的引导使胶质瘤细胞膜上MCT1有效成分分布减少,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虽然单克隆抗体交联生物弹头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但是由于鼠抗免疫原性强,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除此之外,如使用免疫毒素,其进入瘤体较少,弥散性差,非特异性结合正常组织,被快速清除。三、 分子疫苗分子疫苗是将肿瘤细胞或其合成的抗原肽制成肿瘤疫苗,保持其
11、抗原性,诱发宿主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从而通过患者自身杀灭肿瘤细胞。国内外对分子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敏树突状细胞、高免疫原性胶质瘤细胞疫苗、卡介苗等。目前,树突状细胞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肿瘤疫苗。研究人员多使用树突状细胞作为载体,将从胶质瘤中提取的抗原肽负载到树突状细胞上制备肿瘤疫苗,如赵丽波等人使用从胶质瘤中提取的热休克蛋白-肿瘤肽提取物(HSP-PC),卜宁等人使用胶质瘤释放的exosomes负载到树突状细胞上,花玮等人则使用胶质瘤干细胞抗原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等人选取了5例复发胶质瘤患者,每周一次皮下接种DC疫苗,共三次,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结果示5例胶质瘤标本中均含有不
12、同比率的CD133+细胞,DC疫苗接种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联合化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另外,Ueda等人将从胶质瘤细胞或胶质瘤干细胞中提取的SOX6作为抗原肽致敏CTLs,并将其注射到荷瘤鼠中,结果示SOX6分子疫苗使HLA-A24或HLA-A2阳性的胶质瘤患者肿瘤生长受到抑制。除使用抗原肽、热休克蛋白等,董超等人则通过溶瘤病毒新城疫病毒的溶瘤作用,提高免疫细胞杀伤肿瘤作用。新城疫病毒(NDV)其2HN基金表达产物能够吸附唾液酸(SA)的受体和有神经氨酸酶(NA)催化的唾液酸裂解,其所具有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可以去除肿瘤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识别能力。目前的研究多数是以树突状细胞作
13、为载体,将一些具有抗原活性的物质负载其上。未来的研究更应该突破仅有树突状细胞的局限,进而研究病毒,如新城疫病毒、逆转录病毒等修饰自体瘤细胞。四、 过继性免疫治疗过继性免疫治疗,又称为被动免疫疗法,是取对肿瘤有免疫作用的供者淋巴细胞转输给肿瘤患者,或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后,再输入患者体内,使其在患者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常见的有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L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和TIL(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等都在杀伤肿瘤细胞中起作用。目前,研究人员多使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通过细胞因子在体外活化,再回输入患者体内。如张
14、春、常贺等人使用CD3与IL-2协同诱导PBMC,罗俊生等人先后使用PHA、CD3与IL-2以及人身皂苷、CD3与IL-2协同诱导PBMC,结果都显示多种细胞因子同时应用具有协同效应,能够使CD3AK细胞成为较CD3AK细胞增值能力、杀伤活性更强的免疫效应细胞。王启宏等人通过体外培养人胚胎胸腺细胞(ETC)表面抗原的转变,比较不同源LAK细胞、活化ETC联合对TJ905细胞的体外作用效果,发现单独ETC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无抑XXX用,而不同源LAK细胞核活化ETC联合对TJ905人脑胶质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严欣江等人将IL-13受体2抗原肽致敏DC-CIK细胞,幷将其与U251细胞共培养24小
15、时后,检测其对U251细胞杀伤率。在2007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宫安静等人就对DC诱导的CTLs与CIK及LAK细胞对胶质瘤的杀伤作用作一比较,发现从人外周血中诱导出的DC负载胶质瘤抗原后,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杀伤作用,明显强于CIK细胞和LAK细胞。使用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治疗胶质瘤关键是获得足够的杀伤活性强的免疫活性细胞。目前主要使用的LAK细胞、CIK细胞等静脉注射或局部应用,因其数量有限、杀伤活性低下等缺陷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使用多种细胞因子协同诱导,或将过继性淋巴细胞与其他免疫疗法如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等联合使用治疗胶质瘤已成趋势,但如何
16、尽量在体外获得足够数量、足够杀伤力的过继性免疫细胞,仍然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五、 树突状细胞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和扩增均依赖于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相应的抗原肽幷提供共刺激信号,而树突状细胞则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其具有其他抗原提呈细胞所不具有的特性:1)能高水平的表达MHC类分子;2)具有表达、摄取、转运抗原的特殊膜受体;3)能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胞区域,具有一个成熟化的过程;4)活化未致敏的T细胞;5)抗原提呈效率高,用少量的抗原和少量的树突状细胞可激活T细胞。树突状细胞在胶质瘤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
17、作用。Liau等人利用酸洗脱方法从胶质瘤细胞中提取出肿瘤抗原肽,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干细胞再经过体外GM-CSF和IL-4的刺激,扩增得到树突状细胞,在体外以肿瘤抗原肽冲击树突状细胞,随后回输到小鼠体内,可显著延长小鼠生存期。免疫组化实验证明,与对照组相比,CD8+和CD4+T细胞在病灶周围及病灶中明显增多。Yu等人应用树突状疫苗治疗胶质瘤患者,7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4例接种后显示CTL活性增强,2例在接种前后均显示CTL活性增强。Okada等人将自体胶质瘤细胞冲击的树突状细胞回输于患者体内,结果发现CD8+T细胞在病灶周围及病灶中明显增多。国内,研究人员使用多种发放来致敏树突状细胞制备疫苗,如
18、花玮和宫安静等人使用从胶质瘤干细胞中提取的抗原肽,吴立权等使用加温处理的U251细胞,苗壮等人使用凋亡胶质瘤细胞与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共培养,俞建波等人则使用的是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致敏树突状细胞。将致敏DC注入体内,发现DC疫苗的CTL活性明显增强,DC细胞对荷瘤鼠有明显的免疫抑XXX用,能够延长动物生存期。树突状细胞应用于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1)树突状细胞数量的扩增比较缓慢;2)功能维持不甚持久;3)与肿瘤抗原肽结合难以持久;4)免疫逃避。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首先,对于胶质瘤的几种免疫治疗方法,如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等,仍是单纯使用以求达到疗效,未
19、来应更加注重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如细胞因子协同过继性淋巴细胞治疗,争取创造多种免疫疗法的协同作用;其次,目前不论是分子疫苗还是过继性淋巴细胞,多数是通过静脉给药,往往因不易或无法通过血脑屏障疗效不甚显著而毒副作用较为明显,未来可以探讨局部应用免疫疗法;再次,目前只是局限于将免疫治疗方法用于肿瘤发病或复发患者,未来更应注重筛查胶质瘤高危患者,将细胞因子或分子疫苗等用于预防其发生或延缓其发生,真正起到“疫苗”作用。目前,针对胶质瘤的治疗方式仍然以手术治疗为首选,但因其高复发率,以及尤其三期、四期高恶性程度,单纯手术治疗远远不能达到理想效果。随着人们对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基因工程、细胞
20、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胶质瘤的免疫治疗日趋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参考文献1、 王忠诚、于春江,等.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第一版.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钟南山、陆再英,内科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 金伯泉,医学免疫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田道锋,陈谦学,等.转染人IFN-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颅内胶质瘤,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5、 郭宗泽,张晓春,等. IFN-转染对胶质瘤的治疗和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解剖学进展,20076、 李光宗,刘薇,等.阳离子脂质体介导IFN-基因转染对人胶质瘤细胞的抑XXX用,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7、 王雪峰
21、,陶海泉,等. IFN-基因对大鼠胶质瘤细胞生长及生存期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8、 邓怀慈,张晓智,等.全反式维甲酸和IFN-协同作用对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4增殖、凋亡及侵袭力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9、 王雪峰,刘晓谦,等.IL-4与IFN-基因联合治疗胶质瘤,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10、王玉宝,魏志斌,袁群芳,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治疗移植性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广后医学,199511、王晓澎,孙小川,等.CD147/HAB18G单克隆抗体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乳酸转运及细胞生长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12、詹奇,胡韶山,抗VCAM-1单克隆抗体联合PDT治疗C6
22、胶质瘤的实验研究,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013、傅相平,李安民,等.单克隆抗体标载131I脑胶质瘤内放免治疗,临床军医杂志,200914、陈剑,种衍军,赵洪祥,Anti-uPAR康克隆抗体顺铂对胶质瘤增殖和uPAR蛋白表达的影响,200615、庄国洪,张长弓,等.抗人DR4、DR5单克隆抗体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16、冯大勤,黄轱鸿,抗CD3单克隆抗体、IL-2协同活化PBMC抗人胶质瘤的体外实验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17、花玮,等.人胶质瘤干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I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18、卜宁,吴海琴,等.树突状细胞
23、负载的exosomes疫苗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现代肿瘤医学,201020、赵丽波,等.树突状细胞负载的肿瘤抗原肽疫苗抗脑胶质瘤作用实验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21、董超,新城疫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疫苗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22、张春,常贺,等.CD3与IL-2协同诱导PBMC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实验研究,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323、罗俊生,席焕久,等.PHA、CD3与IL-2协同诱导PBMC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实验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124、宫安静,孟庆海,等.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s和CIK以及LAK细胞对胶质瘤杀伤作用的比较
24、,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25、严欣江,苏志鹏,等.IL-13受体2抗原肽致敏DC-CIK细胞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杀伤作用,200926、王启宏,杨富明,等.LAK细胞及活化胚胎胸腺细胞对胶质瘤细胞的体外作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27、徐杰、陆华,等.热诱导凋亡胶质瘤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及其激发T细胞的体外实验,苏州大学学报,200928、俞建波,冯志贤,等.RNA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729、焦宝华、张庆九,李春辉,IL-18与C6细胞裂解物修饰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作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530,、牛洪泉,等.树突状细胞
25、和小胶质细胞在脑胶质瘤自体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31、牛洪泉,董震,等.树突状细胞和脑胶质瘤免疫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32、Dietrich, Pirre-Yves/PY, T-cell immunotherapy for malignant glioma: toward a combined approach, Current opinion in oncology, 201033、Ogbomo, Henry, Immunotherapy in gliomas: limitation and potential of natural ki
26、ller cell therapy,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201134、Liau LM, Black KL, Prins RM,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gliomas with 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e cells pulsed with humor antigens, J Neurosurg, 199935、Okada, Tahara, Shurin MR, 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e cells pulsed with a tumor-specific eli
27、cit effective antitumor immunity against intracranial neoplasms. Int J cancer, 199836、Yu JS, Wheeler CJ, Vaccination of malignant glioma patient with peptide-pulsed dendritic cells elicits systemtic cytotoxicity and intracranial T-cell infiltration. Cancer Res, 200137、Okada H, Pollak IF, Lieberman F
28、, et al. Gene therapy of malignant gliomas: a pilot study of vaccination with irradiated autologous glioma and dendritic cells admixed with IL-4 transduced fibroblast to elicit an immune response. Hum Gene Ther, 200138、Sampsom, John/JH, Archer, Tumor-specific immunotherapy targeting the EGFRv mutati
29、on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glioma. Seminars in immunology, 200839、Everson, Richard, et al. Immunotheropy against angiogenesis-associated targets: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glioma. Expert review of anticancer therapy, 200840、Kronik, Natalie/N, et al. Improving alloreactive CTL immunotherapy for malignant glioma using a simulation model of their interactive dynamics. Cancer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细分领域税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与行业应用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的再认识与结合试题及答案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强化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科学膳食考试题及答案
- 掌握技能护士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健康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试题及答案
- 编程思维培养与实践应用试题及答案
- 精确评估病情的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纺织品设计中的实验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护理
- 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
- 大美新疆旅游推介旅游宣传介绍PPT图文课件
- 幼儿视力保护的方法与思考 论文
- 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论文
- erp系统运行使用管理制度
- 大国工匠彭祥华事迹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脊柱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新
- TISC 0022-2023 数字孪生城市平台技术要求
- 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三年级起点《Fun time 1 Recycle 1》优秀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五年级英语教案
- 【施工】电信入围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