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大敌当前自身缺陷导致银行创新裹足不前_第1页
互联网金融大敌当前自身缺陷导致银行创新裹足不前_第2页
互联网金融大敌当前自身缺陷导致银行创新裹足不前_第3页
互联网金融大敌当前自身缺陷导致银行创新裹足不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互联网金融大敌当前自身缺陷导致银行创新裹足不前银行目前在大范围内进展创新的可能性很小,只能做些微创新、微改良吧。与此相比,银行业内部山头林立、决策缓慢、层级众多、目的多元化等方面,都不是阻碍创新的最重要原因我在银行的时候,有个极为深化的感觉,就是银行对市场极度不敏感。说句不客气的话,银行就是头恐龙,尾巴被人给拿住了,要传导到脑袋,估计得一年半载,要让它对市场作出快速及时的反响其实是难度很大的。其实,全球范围内的银行都存在这个问题,越是到了高层,对市场一线的反响越慢,而具备创造价值才能的人,往往在底层。层级制度带来两大弊端第一个弊端,层级制的社会必然是非才能认定的。这里有两个原因。原因之一,层级

2、制的晋升通道很多时候是偶然因素导致的,不一定是最有才能的人走到最上面去。原因之二,即使是正常的晋升形式,很多都建立在资历根底上,从而导致才能错配的问题。例如,很多行长都是从办公室主任晋升而来,而适宜做办公室主任的人,是不是一定能做好行长呢?事实上,不同岗位对才能要求非常不同。最终,这两个原因导致走上指导岗位的人未必都是具备才能的人。第二个弊端,是在层级制的社会里,当人到达一定层级后,往往都是去才能化的。因为到达一定层级的人,一般都很难走出这样的层级。缺乏有效的淘汰机制,能上不能下,最终使得那些晋升无望的指导,往往就干脆拉到了做,而你也对他无可奈何,为什么?层级放在哪里,没有淘汰机制,使得一定层

3、级上的人普遍丧失才能。我前段时间鞭挞所谓经济学家,他们的成长途径一般为:少年时勤奋好学,确实都是人中龙凤;后来写出不少真知灼见,成功上位;再后来往往无心研究,开始每天走穴、到处演讲,也有部分成为利益代言人,拿着极为优厚的俸禄,谁还愿意潜心做研究?而且,因为层级制的存在,哪怕他们讲的都是一些陈词滥调,甚至严重脱离实际,都不会改变他们是专家的事实。这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大量不创造价值的人占据了珍贵的社会资源,严重地挤占了社会财富,最终受损的必然是那些创造价值的人。另外一个隐藏的问题是,那些进入更高层级的人,往往比低层级的人有明显的优越感,逐级管理的制度最终导致下一层级的人渐渐奴化,严重遏制了创新

4、。银行体系里这种现象是很突出的,大量饱含激情的员工,在工作3、5年后,一般就是两个结果:一个是被抹去棱角,随波逐流,拼命上位;另外一个就是继续保持性格,假设遇到适宜的指导或许能上位,而大部分根本被抛离这个体系。银行的去才能化倾向才能依赖型的银行,对才能的要求很高,机制相对灵敏,但是往往无法规模化和批量化。这集中表现为美国的社区银行,其生存根底是长期扎根某一区域所形成的核心才能,但是由于区域因素较大,很难被批量复制。这类机构更注重从业素质和内部体系完善,没有呈现出太多层级制管理的色彩。因此,它们的效率非常高,非常重视人的重要性。但是,国外的很多大型银行比中国的国有银行还国有银行,条块分割、架构臃

5、肿、人浮于事,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就是一个核心观点:银行本质上是一个去才能化的机构。前面说过,任何依赖才能所形成的核心优势都无法规模化,那么也就意味着,要做大规模,必然是去才能化的。大银行的规模能做到如此之大,很大程度就是靠磨掉个体在体系里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随时可复制、可交换。在银行业这种稳定的系统里,人的作用是递减的。除非出现乔布斯这样逆天的人物,否那么换谁上去结果都差不多。譬如,我们国有银行换个行长,貌似银行业绩没什么大区别,这就是用整体设计来覆盖个体才能的差异,用稳固的制度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对抗风险。因此,许多大银行能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因,恰恰在于去才能化的制

6、度。银行的开展是立足于保守主义的长期战略,是头笨重的大象,缓慢且扎实地前行。让大象飞奔起来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未必是好事情。有的银行增长迅猛,一路狂飙,但是往往结果都很惨。尤其在中国,所有的金融创新,都建立在扩大风险容忍度来发放贷款的根底上。这个时候,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越是谈创新的银行,坏账越多。所以,我在中国金融创新会议上发言说,银行搞不了创新,因为缺乏创新机制,也没有创新的必要。是什么阻碍银行业创新还有一点,就是工资可能不是创新的关键,但在没有足够物质支持的情况下让人去创新,那是耍流氓。创新往往都意味着极大的失败概率,必需要责权利对等。否那么,做好了没我啥事情,做不好还要挨骂,谁去?当然

7、,你可以说你是很有理想的人,但没有足够的物质鼓励的情况下,你可以是有理想的人,你的员工会跟你一样有理想吗?每个人都有现实的生存压力,在伟大的理想,会到最后都会跟现实低头,而且理想这东西,一年是理想,三年就是画饼了。跟付出所对等的物质其实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物质可以是短期,也可以是长期,但不可少,而且须确定。其实,这里还衍生一个问题,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平衡的问题,委托代理关系的银行体系下,由于将来的不确定,岗位调动等因素,使得大部分的经营者,都会把短期利益放在长期利益之上,这个很容易理解,决定委托人的利益都是当下,而决定所有人利益的都是长期。于是,往往在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矛盾,我们的银行都是典型的委托人管理,很多时候只考虑短期里如何尽快出效益,而不会去考虑尽可能让利益具备可持续性,也阻碍了很难做长时间的布局,淘宝坚持亏钱六七年,才有了一朝爆发。任何的成功,其实都是前期做了无数的坚持和忍受。在非强势的所有权的情况下,没有委托人敢做这样的决定的,也决定了很难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创新的第二种情况,就是人到绝境,活不下去了,才会发挥出无限潜力。人是有惰性和惯性的,只有真正死到临头了,才有生死一跃,反倒能爆发宏大潜力,这样的案例其实也不少,但事实上,死的更多,成功率也是极低。以目前银行业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它们要做大创新,既不符合第一条,也不符合第二条。所以,银行目前在大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