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山东省平原县采访发现粮囤咋变成了“文物”_第1页
记者在山东省平原县采访发现粮囤咋变成了“文物”_第2页
记者在山东省平原县采访发现粮囤咋变成了“文物”_第3页
记者在山东省平原县采访发现粮囤咋变成了“文物”_第4页
记者在山东省平原县采访发现粮囤咋变成了“文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者在山东省平原县采访发现,粮食连年增产,而农民家里存粮越来越少粮囤咋变成了“文物”刘成友 金吉鑫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31日 20 版)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连年丰收,但农民家里的粮仓却明显变少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粮存在粮囤里,其中的缘由值得探究。农民为何不愿存粮?“藏粮于民”有没有必要?粮食怎样存放才利国又利民?请看本期报道。山东省平原县,鲁西北有名的产粮大县,今年粮食又获丰收。这得益于国家近年来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业中低产田综合开发、粮食高产试验、现代农业小麦产业县等项目陆续落户田间,先进技术不断推广普及,粮食产量也越来越高。喜人形势下

2、,农民种粮存粮的习惯和心态,悄悄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产粮大户不存粮,缘因存放难、损耗大桃园街道办事处董庄村村民吕之奎家有12亩耕地,加上土地流转承包地、沟头河边开荒地,共有56亩粮田。这个秋季,他共打了7万多斤玉米。记者走进老吕家的院子。奇怪的是,在干净整洁的院子里,连一个玉米粒也没能看到,几个粮囤在迎门墙后摆着,里面却是空空的。产粮大户家里,却找不到粮食!老吕乐了:“现在是粮不进家!在街上晒两天,直接让人家拉走,换成钱啦。多年不用,这粮囤都变成文物了。”“一点粮也不存,那您心里沉得住气吗?如果价格将来涨了,您不觉得亏吗?”“倒是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存粮食不是件容易事儿。一是咱院子小,地方不

3、够,器具不足;二是损失不小,三放两放,一过夏天,虫咬鼠嗑,斤秤也不少失。涨价多挣的钱,抵不上损耗。再说了,这粮食不像楼房那么有升吧头,存来存去,白下力。”老吕说,“现在总感觉科技这么发达,国家实力也强大了,不可能再弄不上饭吃吧。”谈起农民存粮,三唐乡曲六店村村支书岳建武说:“俺们村,几乎家家户户玉米下来就接着卖;小麦不能说一点儿也不存,一般情况是存一年的口粮,大约每口人按500斤存。并不是一个人一年能吃500斤口粮,而是老百姓过日子有个习惯,用麦子换馒头、换西瓜、换面条等,非常舍得;但是你要他用钱来买馒头、买西瓜就有些不舍得了,其实价格都是差不多的。”附近的寇坊粮所所长孙明杰说:老百姓不愿存粮

4、,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随着种粮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解放了一大批劳动力,眼底下,很多年轻人和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或做生意了,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不多,对粮食增产也不太下力,谁还费力气存粮食?与早几年比,在一些农民那里,种粮简直成了“副业”。“粮食银行”受欢迎,企业、农民双受益农民不存粮,并不等于手里无粮。平原县粮食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己存不方便,很多农民就把粮食代存起来,这也算是手中有粮。”王庙镇侯王村村民王流才,今年收了6800斤小麦,全部寄存在离家两公里的一家粮食收购站。把小麦寄存在收购站,算是卖了,也算是没卖。为啥这么讲?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样做,自己省时省力,小麦坏不了,也贬不了值。

5、看着价格合适的时候,一下就卖掉了;如果不想卖,每斤付上11.5分的保管费,就提出来。记者在平原华农面粉厂院内看到,前来存粮、领款的农民络绎不绝。坊子乡前坊子村村民闫世峰把自家存放的6500多斤小麦存在这里,换回一张“粮食存折”。他说:“我们把麦子存到华农,就相当于到银行存钱,一不怕粮食变质、二不怕价格下滑,取面粉有面粉,换票子有票子,价格比市场价还略高,在这里存粮放心又方便。”粮食企业缘何热衷帮助农民存粮?平原县粮食局业务科科长祖斌宝告诉笔者:“双方可以说是互惠互利。粮食企业帮农民存粮,也可以在服务中获利。它们像银行一样,拿出一部分预存粮去经营或搞加工,无形当中就获得了流动资金。”扶持农家“小

6、粮仓”,鼓励多元化储粮考虑到老百姓存粮放粮不方便,山东省2007年开始实施了“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建设工程”,推出了盛1吨多小麦的“小粮仓”,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农民一个粮仓只拿百十块钱。在坊子乡东仓村村民高世峰家里,记者见到了他家的科学小粮仓,外观好看、存取方便,老高高兴地说:“用这个东西,防鼠、防虫、防潮,盼着多搞两个。” 据山东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山东省的示范情况看,储粮损失率降到2%以下,比传统储粮方式低4到6个百分点,全省年可减少储粮损失50万公斤,可以说是收到了农户认可、政府满意的预期目标。祖斌宝说,这个粮仓非常受欢迎,目前全县已申请到2000个。“不过,这个小粮仓,只能帮

7、助群众少量的存粮,而很难起到稳粮器的作用,老百姓不可能用这个东西来大量的存粮。说到底,见不到效益的事,百姓不愿意去做。”而在王杲铺镇,个体私营老板李洪新自己筹资建设了“平原金粮粮油储备库有限公司”,库容3万吨。一是经营“贸易粮”,二是为国家代储储备粮,经营得非常红火。最近,他储备了2.6万吨小麦,还有4000吨的库容准备收玉米。祖斌宝介绍,目前,全县拥有粮食收储资格证的企业共有66家,仓储量25万吨左右,它们长年向农民敞开售粮、存粮的大门,为农民提供粮食优质服务。今年全县小麦获得了大丰收,有半数粮农都像存钱一样把粮食直接存入面粉企业或小粮库,大大节省了存粮放粮的人力物力,保证了粮食价值。祖斌宝

8、建议,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现代粮食物流仓库的建设尤为重要。国家应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民营中小粮库建设,比如,库存3万5万吨的小粮库,让它们以赢利为目的多存“贸易粮”、代存“储备粮”。民营小粮库多了,同样可以起到“储粮、调粮、稳粮”的作用。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认为“藏粮于民”别忽视(专家观点)本报记者 陈仁泽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31日 20 版)农户储粮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稳定器;农户储粮每年损失约300亿400亿斤;让农户储粮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更具操作性记者:农户储粮在我国粮食储备格局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丁声俊:

9、我国粮食库存主要包括国家粮食储备、企业周转储粮和农户存粮三大部分。由于粮食连年丰收,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结构合理,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安全线水平,市场供应完全可以得到保障。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粮食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为主。与此相应,农村居民的口粮也大都分散储存在农户家里,数量高达4000多亿斤,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上下。农户储粮,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是确保粮食安全的稳定器。大量粮食存于农户之手,使得粮食供应紧张时,农民不会跟风抢购;粮食丰收时,也不会出现大量抛售,这对稳定粮食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农户存粮趋于下降值得关注。据抽样

10、调查,有61%的农户存粮只够7个月所需的口粮;有10%的农户存粮只够维持3个月的消费需求;另有29%的农户甚至不存粮或很少存粮。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将不利于农村粮食安全,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记者:“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户为何不再热衷储粮?丁声俊:首先,我国粮食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市场稳定,供应充足。这使得广大农民存粮备荒意识逐渐减弱,加之粮价年年看涨,因此很多农民更愿意将粮食出售,而不愿储存在家里。其次,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原来很多需要农民通过储粮来转化的馒头、面条等各种主食品,如今随着“放心粮油店”、“三农服务社”等服务机构开在乡镇和行政村,农民可

11、以非常便捷的买到。此外,农民食物结构、牲畜饲料结构也不断多元化,粮食直接消费量下降,这都导致农户储粮水平下降。再次,农户储粮条件差,缺乏科学的储粮设施,技术方法更为落后,只能以装袋、散堆等形式存放在简易设施或屋内的墙角处,很容易发生鼠害、霉变和虫害等,损失高达6%上下,全国农户每年储粮损失在300亿400亿斤之多,这也是制约农民储粮的重要原因。最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妇女和儿童,由于储粮需要定期晾晒,搬进搬出非常费力,常使留守人员力不从心,加之打工家庭收入有保证,因此先卖掉粮食,等需要时再买细粮或成品,成了很多农村人的新选择。记者:如何充分激发农民储粮的积极性?丁声俊:确保粮食安全,必须高度重视“藏粮于民”,应立足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持和扩大农户的粮食储备规模,改善和提高农户存粮的质量。一要调动农民的储粮积极性。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意识到未来我国粮食供求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重新唤起农民存粮备荒、保障粮食安全的意识,加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要创新农户存粮的思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农户存粮,采取不同的存粮形式,坚持“技术、装具、方法、药剂、培训、服务体系”六位一体的基本思路。在农户分散的山地、丘陵地区,交通不便,服务较弱,要大力提倡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