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社会信息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_第1页
开发利用社会信息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_第2页
开发利用社会信息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_第3页
开发利用社会信息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_第4页
开发利用社会信息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发利用社会信息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农村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中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一、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是21世纪信息社会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效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解放路小学将培养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列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及相关情况的研究,我们发现:我们学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源的纳入明显受到限制,具体表现为:1、教材的局限现有的教材信息,相对于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而言,显得过时、过少,有的则离学生认知水平、生活实际较远,使学生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认知上的认同。2、学生年龄和认识的局限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

2、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其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具体形象为主。这就需要大量的形象信息,以促进小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3、教师信息素养的局限教师的质量与教育的质量紧紧相关。由于种种原因,郊区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相对滞后,这使得他们对信息的敏感度、认识度不够,而这必将影响到学生信息源的纳入。4、地区的局限地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郊区小学的师生相对于城市师生而言,其接触的信息显得量少、质旧且周转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源作为学生处理信息的“米”,其不足必定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设想是:将社会信息源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使其与学校的信

3、息资源互补互动,并且通过教师与学生自身的努力,将其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郊区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纳入正规、系统并不断发展的轨道。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我们学校确定了以“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培养郊区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研究的突破口,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层面上,从师生教学互动的角度探索有利于培养郊区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一般规律及操作方法。二、我们的认识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小学生收集处理的信息主要有:传统的图书信息、社会环境信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而我们所指的社会信息源,则是指那些社会上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各种信息资源。在教师的指

4、导下,学生自主地将各种社会信息源用于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并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一) 社会信息源的分类和特点社会信息源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我们首先要识别社会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1、社会信息源的分类我们从有利于培养郊区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这一角度出发,将其归类:(1) 根据社会信息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可分为:社会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的社会信息源(如法律);科学研究方面的社会信息源(如各科学类的研究成果);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的社会信息源(如文学作品);人类日常生活方面的社会信息源(如生活小常识);社会管理及

5、对外交往活动方面的社会信息源(如条约)。(2) 根据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形式可分为:专题性的社会信息源,即将大量的同一类别的社会信息源中的最有价值的字、词、句、段、篇按某一要求、某一类别进行归类后形成的专题性信息(如索引学科类的书籍);综合性的社会信息源,即对大量的不同类别的社会信息源根据某一需要整合在一起形成的多方面信息(如百科大全)。(3) 按社会信息源的载体不同来分,分为:电子信息源,即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或其它电子仪器进行传阅的社会信息源,如光盘、网络信息等;传统信息源,就是靠人眼就能直接阅读或看到的传统图书、社会事件等社会信息源。2、社会信息源的特征(1) 多元性。其一为形式多样,同样的

6、信息内容可以不同的载体形态出现;其二为内容多样,社会信息源来源于无限的客观物质世界,其内容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三为目标多样,不同的社会信息源可用于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效果。(2) 可利用性。社会信息源的形式、内容、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可利用性。其内容适切,同时,对教育教学而言,具有一定的教育性,故能为各学科、各年级段所利用的。(3) 社会性。社会信息源存在于社会环境中,其开发利用并不受某人、某地、某时的局限,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就可共享同一的社会信息源。(4) 情景性。社会信息源的情景性主要指时空上和使用范围上。随着时间和空间上的推移,其可以不断更新。因此,同一社会信息源此时此地价值

7、连城,彼时彼地则可能一文不值。同时,社会信息源在疏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其使用时往往仅限于一定的使用者,有些人将它视为宝贝,有些人则弃之不理。(二) 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由于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城市与郊区的社会信息源的拥有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原则。(1) 重视本土化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城市的社会信息源比较集中,而郊区的社会信息源相对较分散,要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多形式地弥补不足,如利用科普书籍、报刊、收听广播、看电视等获得信息。但更多的是结合郊区农业生产劳动方面的社会信息源丰富这一

8、特点,联系农业公司、种子队等专业人员进行农业知识讲座,建立农业实践基地,供学生实践。(2) 争取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的支持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其涉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是多方面的,这对郊区孩子来说,是一种可贵的社会信息源。现在的孩子与祖父母的接触也很多,老年人农村生活阅历丰富,这也是一份不容忽视的社会信息源。因此,要积极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将其纳入学生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此外,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如少儿图书馆、少年宫、老干部离休所、部队、农业基地等。2、因时制宜原则社会信息源具有情景性特点,因此其开发和利用也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1) 要抓

9、住有利时间。如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有季节性,开发利用此类信息就要掌握相应规律,反季节做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2) 要抓住有利时机。有些热点问题,社会信息源相对集中,如上海申博成功,有关世博会的社会信息源就较多,此时开展此类问题研究,社会信息源就比较丰富,也较易进行。3、资源共享原则 社会信息源的社会性决定了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空间可以让不同的人同时享受。(1) 师生互动,资源共享教师是学生重要的社会信息源。教师的信息意识越敏锐,社会信息源越丰富,学生的社会信息源也就越丰富,但是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这种由师到生的单向传递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违于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因此,社会信息源在师生之间应

10、是双向的,教师指导学生对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学生促进教师对社会信息源的认识。(2) 校际互补,资源共享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就叫打破学科界限、打开校门,破除围墙。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活动经历、体验介绍,都是我们现有的社会信息源,我们要善于利用,既节省时间,又少走弯路。(3) 生生互助,资源共享小组学生分工寻找资料、咨询、采访、实验或对一个讲解、一个观点的不同体会可以及时交流、互补合作。(4) 社会学校,资源共享一方面,我们将社会信息源请进校园,让全校师生共享。如结合农村特点,在学校举办农耕工具展览,另一方面将我们开发利用信息源的收获展示给社会,共他人享用。三、现状分析与对策我们从学校和学生两个层

11、面对信息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因此,调查结果的分析也主要集中于学校和学生在信息管理与处理方面的具体表现,并通过数据上的分析来验证和说明当前小学阶段在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方面的种种现状,以便课题组的研究与分析更有针对性。(一) 小学生在信息意识和处理能力上的总体表现普遍较差,培养的空间还很大。1、小学生的上网经验比较缺乏,且与家庭教育资源不够丰富有关。从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的情况并不是很普遍,只占36.75%,三分之一多一点,还有相当数量的家庭没有电脑可供小学生学习,而且这些小学生的上网经验同样比较缺乏,在800人中只有258位学生曾经上过网,这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文化

12、的冲击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这一现状应引起我们课题组的足够重视和关注,因为家庭教育资源是小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2、小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淡泊,收集渠道和范围都比较狭窄。收集信息是小学生信息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加工和提取的前提,在信息化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调查中发现,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还是比较习惯于传统的书籍查询,书作为信息收集的主要文本和载体仍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调查中发现,在三项学习活动中通过查阅书籍活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58.75%、56%、56.5%,都占到一半以上,这就充分说明了这种书籍查阅手段仍很“深得人心”,而与此想对照的是,上网查阅的比例却相对比较低,

13、只占23%和24.88%,这种数据上的对比很客观地说明小学生在收集信息上手段比较单一,渠道也比较狭窄,现代信息的意识还很淡泊,因此,如何加强小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好信息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点。3、小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比较欠缺,对信息的应用缺乏足够的意识。由于小学生在收集信息上比较“传统”,手段不够丰富,因此,就引起我们对他们处理信息能力的了解和分析,探究一下小学生对信息的应用能力和意识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发现,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信息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善于运用学到的、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难题,这就是当今的小学生在信息

14、处理能力和运用信息意识方面的现状。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不断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二)学校开展信息教育的管理现状不尽如人意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学校在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方面的具体教育管理现状,我们课题组对所抽测的13所学校内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专职教师(学校信息员)都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把所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信息素养以及硬件建设等四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不足。1、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管理基本做到有人分管,但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网络。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校都委派分管领导负责信息化教育工作,13所被

15、调查的学校中有12所学校都有分管校长负责信息教育,其比例是相当高的,这说明学校对信息教育有了一定的重视,然而在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方面相对比较滞后,许多学校至今未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这势必会影响到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因此,作为课题研究来说,我们应关注这一现象的教育意义以及它所产生的一些不良教育后果,从管理的导向、激励角度去反思改进这一现状的对策。2、学校在开展信息化教育方面的师资状况相对比较满意,但其信息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许多教师都已取得计算机初级上岗证书,13所学校中有9所学校均达到20人以上,其基本的操作技能可以胜任信息教育的一般要求,但在调查中我们又

16、发现,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教育意识相对而言比较缺乏和淡泊,许多教师都认为技术、经验是影响信息教育的主要因素,而把意识、综合素质列为次要的因素,这就反映了教师的信息意识还比较缺乏,所以经常会出现信息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太注重把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削弱了信息教育的巨大作用。这不应成为当前探究性学习研究实践中的一道“风景线”,为此,课题组应在这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3、学校在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建设方面有了一定的投入,但离标准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由于信息化时代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大,因此,现在许多学校在必

17、备的信息教育硬件上的投入还是比较重视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教学课件等都有了一定的添置,13所被调查的学校中有9所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这对于经济状况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举措了,但由于经费、管理意识、认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一些学校在硬件建设上起点比较低,只求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而没有从长远的发展趋势上去适度超前地加以建设,因为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建立校园信息化教育平台的学校只是凤毛麟角。相信在政府对教育投入逐年递增的背景下,随着学校网络教育的不断完善,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建设一定会有较大的起色。四、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的总体构想针对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的现状,结合对开发

18、利用社会信息源的认识,我们制定了“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的总体构想,包括三个操作要点和三个操作层面:(一) 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操作要点1、以学科教学的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主阵地必定是研究性学习。教师要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从课题的选择到问题的探究,都要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下多渠道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的目的。2、以学科教学的教学目标为参照点各学科二期课改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中,均对各阶段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各

19、学科也以此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因此,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要以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为参考,从而准确把握其发展,使其有系统、有顺序、有层次。具体说,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低中阶段以利用为主,高年级开发利用并举。3、以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为归宿点我们进行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目的就是旨在探索农村小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培养的途径与策略,换言之,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注意,社会信息源要开发与利用并重,并有机结合,包括在课内外、校内外实践中的结合,以此使农村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 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操作层面1、学校管理层面(1)抓信息管理构建信息

20、管理网络。根据开发利用中的资源共享原则,我们在建立信息管理网络时,强调双向。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即在校长室、党支部的领导下,教导处指导德育处、教科室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反馈,即教师、家庭、学生根据自己开发利用所获得的各种社会信息,向学校管理层进行反馈。下面为管理网络图。校长室、党支部教导处家庭、社会活动基地教科室德育组教师学生建立信息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我们在研究与实践中,结合学校实际,边实施边建设,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我们先后制定了关于教师指导与学生参与社会信息源开发利用的档案建设、师生参与的评价等方面的制度。更新现代技术设备。

21、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是教育信息化的物质保障,更是学生获取社会信息源的重要途径,我校先后购进了两套多媒体设备,更换了学生电脑了,并给各教师办公室也配备了电脑。(2)抓校园文化如果说信息管理是硬件的话,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软件。它使学生在浓厚、丰蕴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以学校常规节日为中介。学校每年都有科技节、艺术节、红读月等节日,学校通过举办各种相应活动,组织学生全体参与,以此使学生感受丰富的社会信息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以学校特色活动为契机。我们学校根据素质教育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如礼仪教育、走进英语世界、亲子活动、20年校庆等,学校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待人、走向外界

22、、融进家庭、了解母校,并以此吸纳大量的社会信息源,从而明确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对自己的益处。(3)抓师资培训在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中,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的指导者,又是学生重要的社会信息源。因此,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熟练的开发利用能力是极为关键的。为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我们采取了“三三”制的培训方式,即实行三种培训方法,运用三种培训途径,达到三个目标层次。三种培训方法。一是任务带动法,每学期,每位教师负责二至三个学生研究性课题的指导任务,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二是教研促进法,每学期以公开课(教研课、示范课、比武课)、说课(课前说备课意图、课后

23、说上课得失)、评课(评价他人上课的得失并提出改进措施)等教研活动,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课题研究法,各教研组根据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在研究中社会信息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三种培训途径。一是举办计算机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并按年龄段进行课件和网页制作比赛;二是举办课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讲座,为教师的实际操作提供具体方法;三是抓三级骨干教师的滚动培训,为市、区级骨干外出学习取经提供、创设各种条件,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将他们的能力、经验以“带教”制的形式传授给校级骨干。三个目标层次。第一层次,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做好学

24、生研究性课题的指导者;第二层次,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同时,自己也能通过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第三层次,能将现代信息技术、社会信息源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变革教育教学模式。2、 德育层面(1) 学校教育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强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为拓宽学生这方面的信息来源,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着力于开展如下一系列教育活动:A:红领巾读书、读报指导活动。其总体构思是:创造条件,广开书源;试点引路,分层推开;交流指导,竞赛促进;多向沟通,总结优化。B:开展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电脑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尝试通过网络搜集丰富、详实、生动的信息,

25、并通过加工、处理,设计出富于特色的电脑作品,从这一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发展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C:开设网络教育讲座。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网络特点开设网络教育讲座,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和抵御能力。同时,强化网络活动过程中积极的影响,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群体氛围,通过榜样的作用和相互影响达到规范和约束的目的。(2) 家庭教育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等方式,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使德育从学校向家庭辐射。尤其要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活动,使家长们承担起学校素质教育同盟军的责任和义务,开发学生家庭

26、教育中的一切可利用的教育信息资源,(如:电脑、书、报,家长不断开阔的知识面等)。期未表彰一批优秀的学习型家庭,使家长感到自已的努力已得到学校的承认和孩子的回报。(3)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资源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学校进行学科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补充,也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各种教育形式的实践基地,与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联络,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与县图书馆联络,建立图书管理、读书指导实践基地;与驻奉高炮营二连联络,建立国防教育实践基地;与县中心医院联络,建立儿童导医团实践基地;与农业科技园区、新

27、寺种植基地联络,建立农业实践基地,不断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拓展学校教育。(4)学生品德评价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三大信息源中,获取了许多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信息,这些信息经学生吸纳、调整、内化之后,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股原动力。实行学生品德评价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合理分析,优化组合。因此,我们将从评语的“全面性”、“信息量”、“激励性”、“指导性”、“个性化程度”等几方面着手改革,并积极尝试开放式教育评价研究,发挥家长参与评价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3、 教学层面(1)确定相关学科开发利用

28、社会信息源的着力点。语文:结合一、二年级“识写分流、识多写少;大量诵读,优化写字”的读写教改实验,进行学生发展性阅读的实践,运用“质疑寻趣探源”的方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融合。数学:联系实际,重在运用。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都是活生生的数学,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英语:注重口语交际,创设英语交流氛围,使学生将课内外所学的英语知识在运用中巩固提高,在交流中共享彼此的信息,从而扩大他们的信息输入量。自然: 不断完善科技教育,并与德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发展性科普活动;与活动:不断丰富兴趣活动,并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动手操作能力。社会:主要以生活现象及生活经验为主,采取“探根寻源”的方法,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与身边的衣食住行联系起来,并予以理解、内化。(2)制订“开发利用社会信息源”的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