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设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策划方案(汇报稿)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一个面向先进制造业,以装备工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为主体,集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由若干个按照特色产业及其产业链划分的主题产业园组成的规模化、综合性、集群式、个性化新型产业园区。她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保证上海在新的时代特征下把握战略机遇期;有利于加速上海新型产业体系的形成,保证上海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三角洲;有利于推动上海国际大都市三大产业发展轴的确立,实现上海产业布局的优化;有利于促进海港新城的开发和大浦东全面开放格局的构筑,实现地区间的良性互动。一、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是上
2、海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在新的时代特征下把握战略机遇期的需要。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当前正面临着一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WTO向中国敞开门户、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启动、“世界制造中心”呼声日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建立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把握国际产业、技术、资本转移和国内需求升级的机会,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技术、管理经验,鼓励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企业和基地性工业项目,使其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为上海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提供有力抓手和崭新平台。 2、是建立上海新型产业体系,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三角洲的需要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上海要建立基本适应现代化国际大
3、都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当前,上海的产业体系正处于从以投资导向为主转向以研发导向为主的转换期。装备工业作为当代主要技术产业,她的现代化是上海的制造业能否成功升级的关键。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使上海可以通过装备工业在综合开发区内的集群式发展,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示范区和创新区,为上海工业结构的优化、工业区开发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产业组织的变革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从而使上海在更高的新型产业体系层面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实现产业能级的提升、辐射能量的强化,推动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其它地区的错位竞争与共同发展,推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
4、体化进程。 3、是创建上海国际大都市三大产业发展轴,优化上海产业布局的需要为了增强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贯彻落实“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总体要求,上海将从产业总体布局优化的角度出发,依托四大产业基地,按照“长藤结瓜、疏密有度”的方式,规划建设沿海、沿江、沿边三条产业发展轴。在沿海产业轴上的东海与杭州湾交界处,产业比较薄弱,因此一个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土地产出率高的综合性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有画龙点睛之效。4、是配合海港新城开发和构筑大浦东全面开放格局,形成地区间良性互动的需要。临港综合开发区南接海港新城,北临浦东新区。一方面,海港新城的建立,需要临港综合开发
5、区为其提供产业支撑和人口导入;另一方面,浦东开发面临着继往开来、再创佳绩的历史性任务,南汇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延伸腹地,通过综合开发区的建立,能借势拓展延伸浦东开发的集聚效应,呼应浦东,乘势而上,从而进一步增强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能力,形成“大浦东”全面开发开放的良好态势。可以说,地区间的良性互动将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发挥重要作用。5、是提升上海开发区能级,实现开发区理念和模式创新的需要顺应21世纪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趋势,上海的1+3+9产业区发展亟需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以提升产业能级,提高土地产出率,增进工业集中度。上海临港综合开发区的建立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扩张,而是立足于已有的基础,
6、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其全新的开发理念、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充分体现工业园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为上海其他开发区的存量调整开辟良好的环境,解决原有工业园区规模小、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与工业用地盲目使用、无序开发、占建设用地比重过高并存的矛盾,开创整体协调运作和集约式发展的新局面。附两张图表1、 土地用地集中度和土地产出率2、 区内产业关联 二、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构想 (一)、战略目标: 建设一个面向先进制造业,以装备工业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为主体,集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由按照特色产业及其产业链划分的若干主题产业园所组成的规模化、个性化、集群式、综合性产业基地。为上海成
7、为“全国装备工业制造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长江三角洲发展成为“全球装备工业加工制造中心”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上海应有的核心作用(二)功能定位综合经济开发区作为装备工业的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和服务中心,将实现以下功能。1、消化吸收功能:上海拥有较强的技术消化能力和强大的人才优势,因此综合经济开发区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依托上海的比较优势,通过消化吸收和改进创新,迅速实现技术的本土化;地理上的相对集中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使区内的企业更易获取相关的市场和技术信息,进一步提升产业区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2、进口替代功能:综合经济开发区能够为中国的制造业提供所需装备和主
8、要零部件,改变目前国内装备工业不能满足产业升级需要、新增设备对进口依赖程度高的局面,提高装备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加图表:199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1999年,全国进口了装备制造业产品703。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的42。7%,出口496。2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达211。1亿美元。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数控机床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2000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进口的依赖性继续增大,金属加工机床进口18。91亿美元,增长25。27%,市场需求较大,生产增长较快的新型产业的生产装备及生产中所用关键设备,主要都来自国
9、外。附图:1999年装备制造业进出口商品构成表商品构成(按SITC分类)出口千美元进口千美元 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加±%出口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588341466946896417.222.2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件4191504699275516.418.5电力机械、器具及零件178556622386759528.643.1 3、产业创新功能:产业区内的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加速产业创新进程;企业与大学、研究所等形成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快速将科技信息和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并及时解决企业创新中的难题,形成创新的自我强化机制,为产业创新发挥
10、积极作用。4、集聚辐射功能:综合经济开发区能充分利用和吸纳区内外的各种资源要素,将各类经济活动的配置高度集中,在产业区的产业规模、配套设施、劳动力供给等总体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获取外部经济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成本;同时,作为区域性的产业联系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组织协调者、重要支撑点和辐射扩散源,还可将整合优势下的技术、资金、管理及观念系统地扩散到周边地区,推动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的制造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产业导向1、面向先进制造业的装备工业面向先进制造业的装备工业,是融电子、冶金、化工等相关产业为一体,在多学科技术成果集成下,以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为特征,以单件、
11、单机或成套设备为产品,服务于制造业的综合型产业。它包括高技术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尖端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2、该产业的战略意义国民经济的脊梁:装备制造业肩负着支撑国民经济的重任,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重达1/5-1/4.1999年工业增加值(当年价)4471.67亿元,占工业的20.74%;产品销售收入16511.29亿元,占工业的23.63%;利润569.67亿元,占工业的24.9%财政收入的大户:1999年上缴税金695.62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7.02%高新技术的载体:20世纪形成的信息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等高技
12、术,无一不是通过装备制造业创造出来的。装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通道.实现就业的市场:装备制造业体系庞大,是吸纳劳动力的巨大市场。1999年,我国装备类工业的全部从业人员平均数达1316.79万人,占工业的23.53%。产业升级的手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条长,带动性强,波及面广,其技术水平不仅决定了各产业当前竞争力的强弱,而且决定了今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先进的装备是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手段.经济增长的动力:1953年-1998年期间,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8%,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9%,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7.6%,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9.
13、8个百分点。3、上海面临的战略机遇天时: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迅速扩大的市场空间、进入新阶段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都为上海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由于世界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跨国企业将纷纷进军中国,一些体现国力和水平的重大装备市场正成为他们抢占的目标,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制造业的竞争重点也在从生产链的末端向位于制造业生产链中、前端的装备制造业和核心零部件移动。中国东部地区正在向装备制造业进军:珠江三角洲地开始向“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发展;东北地区则力图成为“东北亚地区装
14、备工业加工制造中心”; 环渤海地区则可能成为“全国专用设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一是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装备制造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二是有利于机电产品出口,使上海装备制造业真正进入两个市场一起抓,两种资源一起用的格局;三是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提高上海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市场空间扩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使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这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鼓励投资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8.4%。累计形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21万亿人民币。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额将达1
15、1万亿人民币,其中机电设备投资额将达6万亿人民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装备制造业提供大批高精尖的装备。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需要大约40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其中60%-70%将用于购买电子专用设备。扩大出口进一步拓展了对装备类工业产品的需求。2005年,世界机电产品进口需求将达到3.4万亿美元,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6500亿美元,其中装备产品的出口将达1350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40%。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将推动上海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使改进质量、降低成本、自主创新、开拓市场等诸多管理问题成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提高企业自身
16、素质。(大电气的资料) 地利:上海作为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国外公司投资内地的窗口,作为联结国际国内市场的通道,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先锋,作为全国现代装备业基础最好的工业技术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良好的综合配套能力和工业基础为装备制造业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产业基础:上海的工业支柱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本构成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框架;拥有品牌、技术、管理、人才、交通等综合优势,是我国能够全面承担各种大规模配套型项目的主要城市之一;雄厚的科技力量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上海拥有各类专业人员80余万人,有一批与国外同行有着密切联系的著名专家。上海有37所设有机械制造院、系或专业的理工科高校
17、,还有80多个中央和地方从事或部分从事装备设计研究的科技单位。多年的技术引进已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通过产学研结合,具备了一定的引进技术消化能力及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独特的区域优势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通过持续高强度的收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已形成融资结算较方便、信息获取较便捷、口岸贸易较畅通、市场秩序较规范、社会信誉较良好、中介服务较发达、生活环境较优越的区域优势和人文环境,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人和:上海发展装备制造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专家的充分认同和政府的有力支持,具备了良好的政策与人文环境。国家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
18、会发展的“十五”计划建议中作出了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决策,江泽民主席提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口号,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就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保证。专家充分认同:基于上海在国内装备制造业方面所拥有的坚实基础和领先地位,专家们普遍认为长江三角洲的装备制造业应以上海为龙头,以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全面推进装备制造业结构的高度化为宗旨,发挥上海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重点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进一步提高上海作为全国“高、精、尖、新”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和作用。政府有力支持:国家计委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则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
19、成为国际一流的装备工业基地。上海的“十五”发展规划中,把光机电一体化的现代装备和重大成套设备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加以大力扶持。、产业选择的标准国家在十五期间重点发展和鼓励发展的装备产业市场需求和进口替代潜力大直接为海港开发配套,对口岸功能依赖度大高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附加价值依据上述标准,围绕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将下面五类产业可作为开发区前期进入企业的选择对象:中高档数控机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产专用设备、自动化仓储设备、港口&船舶专用设备。 1、中高档数控机床:先进制造业的工作母机,集成计算机硬件制造技术、电子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精密制造技术,并朝智能化发展,广泛应
20、用于汽车工业,航空工业,船舶工业,铁路和机车车辆工业,电力工业,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冲压成套设备和冲压生产线、数控板料加工成套设备合办料加工生产线、机械加工装配生产线及其它生产线、高速精密加工中心、多轴联动NC机床、数控大型磨床等,研究开发数控技术、生产线链线技术、自动控制技术。2001年通过上海口岸机床和关键零部件进口额高达200亿¥。预计2005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消费金额为120-140亿元。到2010年,数控机床市场的消费额将为2000年估计消费额的3倍以上。 2、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产专用设备: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产提供上游制造设备,集成自动控制技术、关键设备制造技术、微细加工技术与精密时
21、控技术。包括半导体材料制造设备生产线设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前工序生产线设备(关键是光刻设备、刻蚀设备、薄膜生成设备、掺杂设备)、后封装设备(关键是自动粘片设备、引线自动焊接设备)以及更高档集成电路生产设备的关键技术。当前,由于计算机、通信等行业的带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趋势很快,上海和北京都计划2005年前各建1020条68英寸的生产线,投资达200亿美元,是建国以来累计投资的两倍,其中的60%-70%的资金要用于购买专用设备 3、自动化仓储设备:主要为物流企业提供先进技术装备,集成控制系统、编码认证系统 、自动计价收费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高新技术。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全自动工业码包机、
22、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成套设备等。目前,石油化工企业、物流行业急需,尤其是上海要重点建设三大市级物流园区和两个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对此类设备的需求量将很大。 4、现代工业净化设备:集成智能计算机控制技术、超净过滤与超净隔离技术,广泛用于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诸多领域。包括电子气体、纯水处理设备、洁净室国内纯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等。目前国内该类设备的供给状况与高新技术产业需求差距较大,主要依靠进口,市场前景良好,预计将以20%的速度增长。 5、港口与船舶专用设备:主要是那些利用航行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计算机系统网络集成技术、模块化技术的港口&船
23、舶专用设备,包括船舶自动化系统和设备,如船舱自动化系统、航行自动化系统,以及部分技术要求高的大型集装箱运输与大型散装货运输的装卸自动化系统等。目前,我国船舶使用的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绝大数为进口。到2005年,我国船舶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元,节省外汇1亿美元。三、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区位选择在南汇临港地区设立一个综合经济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操作便捷的环境优势。该区域北有设施一流的浦东国际机场,南依东方第一大港洋山国际枢纽港,东临东海,西靠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的腹地。从产业布局看:按照“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总体原则,上海未来的产业发展将沿着三条轴线纵向
24、展开,产业布局将更加集中。在市区,以黄浦江为轴线,形成现代高增值服务业产业区;在郊区,将形成两条产业带,一为沿海产业带,另一则为沿边(上海与江、浙交界处)产业带,依托地理和交通的优势,不但吸收国外、国内和市内的三向产业转移,同时向市外,特别是向长江三角洲江、浙地区的经济进行辐射,从而形成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南汇正是处于沿海产业带的中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南汇所依托的是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以及以其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其巨大的市场及内外连通的市场背景,成为南汇区位的另一大优势.从基础设施看:该地区虽然远离上海市区和内环线,地理位
25、置相对独立,但是该地区交通便捷.除了”两港”的交通优势外,已建成的郊区环线(远东大道)纵观南北,大治河、五尺沟能提供畅通的水上运输;规划建设中的沪芦高速公路、磁悬浮列车、轻轨以及浦东铁路,将使南汇成为通衢之地,交通的便利直接降低了运输的成本,成为南汇区位一大优势。 东海平湖油气田和规划建设中的风力发电站则能为开发区提供足够的经济能源。从建设成本看:南汇位于上海东南部,大气以及水文等环境质量保护良好, 所选区域的产业以农业为主,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41:36, 是上海各区中毛地开发成本较低的地区之一。临港综合开发区目前的人口密度为每亩0.6人,大大低于南汇全区每亩1.4人的平均水平,动迁成
26、本较低。因此,具有良好生态环保和农业为主的地区建设综合经济开发区,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高起点的设计生态型总体规划,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能较好地控制初始开发成本。从配套条件看:在国际海港和国际空港的双向辐射下按国际标准建设综合开发区,更易于输入国际先进的开发管理理念,便于吸引世界上具有知名度的跨国公司投资落户。同时能为海港新城提供必要的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而海港新城的海关、商检、检疫、政务、港务、商住、人才等则能为开发区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形成互为支撑、互为依托的双向推进格局。(四)上海综合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竞争的挑战下,成功的区域与成功的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
27、力。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自己拥有的,别人难以模仿的优势。综合经济开发区具有以下核心竞争优势。 1、内生拓展的产业集群战略。综合开发区将采取产业集群战略,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既是对全球化挑战的回应,又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产业集群可以使企业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多方面实现高效的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例如共同营销、共同设计、共同负责培训等。组织者还可以提倡在产业群体内成立各种供应商协会和组织学会,以促进转包业务的发展,提高服务效率,并加速二三产业的融合。产业集群还会形成一种集体学习的氛围,企业正式或非正式地接触时,信息和知识,尤其是编码类知识会很快地流通, 从而加速创
28、新。产业集群是企业自组织和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因此它能够引发产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自动生成和产业区的内生拓展。所以综合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所产生的一种有机的综合性,从而使区内的企业比区外的企业拥有社会配套成本低、创新环境好、发展空间广等优势。产 业 集 群 战 略企业在各个领域实现网络化互动与合作,加速企业之间信息与知识的流通,促进创新引发产业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自动生成、产业区的内生拓展各种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为区内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加速二三产业的融合有机的综合、协作的集群配套成本低发展空间广创新环境好2、先进合理的开发模式:一个开发区的核心竞争优势取决于它能否充分发挥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效应。综合开发区的园区规划则保证了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一区多园:综合开发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动画短片创作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生物药物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全程种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餐饮行业投资指南模板
- DB2201T 72-2024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评估规范
- 生物学开题答辩模板
- 七夕节文化讲座
- 申请外国人签证邀请函需提供的材料
- 读后感《小王子》
- 二零二五年度赡养协议及养老产业市场调研合同范本3篇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培训课件
- 能源管理体系记录表单
- 智慧城市建设课件
- 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可研
- 湖南省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监理服务费计费规则【实用文档】doc
- GB/T 6913-2008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
- GB/T 18717.2-2002用于机械安全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第2部分:人体局部进入机械的开口尺寸确定原则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117-钢结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与管控措施
- SHS5230三星指纹锁中文说明书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