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解读_第1页
新公司法解读_第2页
新公司法解读_第3页
新公司法解读_第4页
新公司法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公司法解读春晖细读新公司法(一):目录 新公司法由原来十一章扩展到了十三章。新增加的两章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但从内容上讲,这两章均不是新加的。 原公司法中,有专章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但没有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设专章。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原公司法对这一问题的条文仅有两条(第三十五、三十六条),从立法技术上讲不适宜设专章。此次修订将这一内容扩充至了五条,将其独立出来也就成为理所当然。 原公司法中,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一章中规定了公司董事、监事和经理的资格和义务(第五十七至六十三条)。然后,在“股份有限公司的

2、设立和组织机构”中,说明有限责任公司中的上述规定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此次修订,专门设立“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一章,适用于所有公司,从立法技术上讲更加合理。此外,规范的对象由原来的“经理”扩充为“高级管理人员”。“附则”一章对“高级管理人员”作了解释,其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从章下的“节”来看,增加了两节,减少了一节。新增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一章中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一章中的“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从内容上讲,这两节完全是新增加的。减少的是“

3、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中的“上市公司”一节。在原公司法中,这节规定的是股份公司上市、退市等的相关规定。从法理上讲,其应该是证券法调整的范围。只是由于当时公司法出台远早于证券法,而这些内容又十分重要,因此“被迫”将其写进了公司法。这次两法同时修订,就给予了“拨乱反正”的机会,这些条文经修改后被移植进了证券法第三章“证券交易”中的第二节“证券上市”。细读新公司法(二):第一章 总则1、公司独立财产权的进一步明确旧第三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

4、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旧第四条: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新第3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从法理上讲,股东出资设立公司后,公司拥有与股东相独立的法人地位,股东的出资即为公司所有,与股东独立。股东仅对公司拥有股权(一般归类为社员权),无权直接支配公司拥有的资产。但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旧公司法对此问题“羞答

5、答”,甚至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本次修订解决了这个问题。 除了人格独立外,股东的有限责任是公司制度的另一个基石。新法将“以其出资额”改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将“以其所持股份”改为“以其认购的股份”,是因为新法将公司资本的实缴制改为了分期缴纳,后面在细读公司出资时会详细讨论。从条文顺序上讲,将“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顺序移至前面更为合理。需要注意的是,所谓有限责任是指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公司对自身的债务那是无限责任,即条文所说的以全部财务承担责任。2、股东权利与资本投入可以脱勾旧第四条: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

6、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新第4条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股东基本权利的内容没有变化,但新法本条删去“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原因在于新法更多地赋予了公司自治的权利。例如新法第35条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可能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后面会专门对此进行讨论。3、更新公司的经营原则旧第十四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新第5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新法强调了诚实守信,并首次提出“承担社

7、会责任”,与目前国际趋势一致。遵守职业道德的主体似乎应为个人,因此更新为社会公德、商业首先。此条看起来仅是价值宣示条款,但在某些情况,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援引此条似可起到“奇兵”之效。4、关于公司登记旧第八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的,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规对设立公司规定必须报经审批的,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新第6条: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

8、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新第7条: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新法明确增加了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的规定,是一大进步。公司登记事项本来就应有公

9、示以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5、关于公司简称旧第九条: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字样。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字样。新第8条: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旧法仅允许在名号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全称,但在实践中往往出现仅使用“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的情况。国家工商总局在一份文件中也明确允许简称“有限公司”。此次修订是顺应民意之举。6、新增公司的形态变更旧第九十八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

10、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并依照本法有关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程序办理。 旧第一百条 有限责任公司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有限责任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股份有限公司承继。 新第9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新法新增本条对公司形态变更(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变更为有限公司)作出规定。旧法在股份公司设立一节规定了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

11、公司,新法将其中两条移到了总则,并新增股份公司变更为有限公司的情况,形成了对公司形态变更事项的完整规定,从立法技术上讲更加合理。关于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的相关问题,后面还会进行详细讨论。7、增加公司章程的约束对象旧第十一条: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新第11条: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公司章程的约束对象由经理扩展到高级管理人员。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在细读(一)已经提到。8、法定代表人制度有所松动旧第四十五条、第五十一条、第六十八条、第一百一十三条分别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不设

12、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长、董事长。新第13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法定代表人是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其源起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的需要,而由1986年的民法通则所确认,而与国外,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公司法,均不一样。在旧法中,法定代表人制度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唯一性,公司仅能由一个人代表,其行为视同为公司的行为,其它人经过授权后的行为是代理行为;其二是法定性,只能由董事长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此时修订,仍然保留了法定代表人制度,但在法定性

13、方面有所松动,允许公司章程规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9、关于公司对外投资,废除转投资比例限制旧第十二条: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并以该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在投资后,接受被投资公司以利润转增的资本,其增加额不包括在内。新第15条: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废除转投资的对外投资比例限制是本次公司法修订的一大进步。在二审草案中,将对外投资的比例限制放宽到70%,三审稿直接予以取

14、消,出人意料。旧法对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性规定束缚了公司的投资自由,不利于公司资本的优化配置,而且在实践中的效果更是令人怀疑。中国证监会在无奈之中曾通过发行审核备忘录的形式将该条解释为按合并会计报表数据计算。此次该限制直接取消,有大快人心之感。 此外,原法仅规定可以向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投资(但注意是“可以”,也没有完全堵死),此次直接规定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如果向投资人需承担连带责任的非法人企业(如合伙企业)投资,仍然受到限制。如果不是但书条款开了一个口子,在这个问题上新旧法差别不大。目前施用的合伙企业法只允许自然人设立合伙企业,但该法正在修订之中,允许法人设立合伙企业的呼声很大。新法的但书条

15、款体现了立法的前瞻性。10、对公司对外投资和担保的规范旧第六十条: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新第16条: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新法增加了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的决策程序。尤其重要的是,规定了

16、对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担保的法定程序,同时也就准许了公司对股东提供担保的行为。过去,由于旧法第六十条含混的规定(到底是禁止在任何情况下公司向股东提供担保还是仅限制董事、经理在没有授权情况下向股东担保),使得公司能否向股东提供担保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问题。最高法院曾经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发表过一个判决(相当于准“判例”),援引此条认定一项银行贷款担保无效,引起银行界的极大“反弹”。此次,终于就此问题予以明确。当然,这条的修改并不影响中国证监会通过部门规章限制上市公司对其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进行担保的行为。 就新法而言,尽管似乎是“开禁”了,但程序却十分严格。其一,严格限定了担保的批准机构只能是董事会或者股东

17、会(股东大会)。其二,对于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担保的,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由股东会(股东大会)作出决议且关联股东回避表决。其三,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还要满足122条的规定,即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另外,本条首次出现了“实际控制人”概念。根据新法附则第217条的解释: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11、关于职工权益保护、工会及职工民主参与旧第十五条 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公司采用

18、多种形式,加强公司职工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旧第十六条 公司职工依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旧第五十五条 公司研究决定有关职工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应当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并邀请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列席有关会议。(旧法第一百二十一条与之相同) 旧第五十六条 公司研究决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

19、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旧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与之相同)新第17条:公司必须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公司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公司职工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新第18条: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

20、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新法这两条是对公司职工权益保护、工会活动、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规定。曾经有人对在公司法中规定职工权益保护提出质疑,认为应该是劳动法调整的范围。由于现代公司制度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从单纯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到注重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的权益,规定此条也无可厚非。职工民主参与管理是德国公司法的特色,这次在旧法的基础上予以加强,并改变了旧法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12、关于公司中的党组织旧第十七条:公司中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活动,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办理。新第19条: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21、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13、增设“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新第20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独立法人地位(公司独立于股东)和有限责任制度(公司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对外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是公司制度的两大基石,也是公司能够成为最普遍经济组织的原因。但也没有绝

22、对的权利,当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时,该股东即丧失依法享有的仅以其对公司的出资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权利,而应对公司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就是英美法上首创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在法理上学名为“公司法人格否认”。在另一方面,适用该制度也必须严格把握界限,不能因此动摇公司有限责任的基础。根据立法机关透露的信息,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具体情形,需要由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严格掌握的原则,通过司法解释做出规定。14、首次对禁止违规关联交易作出原则规定新第21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

23、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21条首次出现了“控股股东”和“关联关系”两个名词。根据新法附则第217条的解释: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 第21条确立了规

24、制违规关联交易的法律基础和原则,第125条还有相关程序性规定。15、新增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无效及可撤销制度第22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本条新增公司股东会(股

25、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无效及可撤销制度。其分两个层次:当以上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时,当然无效;当以上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时,股东可在规定时限内请求法院撤销。两种情况的区分有点象民法上的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和可撤消的民事法律行为之区别。 16、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规定移至附则旧法第十八条: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新法第218条: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适用本法;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外商投

26、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地位是旧法颁布之后的1995年,在当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才得到确认的。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形式包括四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仅限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受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以及上述暂行规定规范。由于上述形式是历史形成的,并不科学,立法机关正在考虑让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形式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并轨,并另外重新制订统一的外商投资企业法来规定特殊问题。本条的修订体现了这一思路。细读新公司法(三):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设立 1. 有限

27、公司的设立条件有所简化旧第十九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五)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新23条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五)有公司住所。 本条将“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改为“有公司住所”,对设立条件有所简化。事实上,实践中对这个生产经营条件本来

28、也很难界定。2. 允许设立一人有限公司旧第二十条: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新第24条: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新法一个重大的变化是正式承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即允许一个法人或一个自然人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一人公司不再仅是国企的特权。而且新法在本章第三节专门设有“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3. 章程记载的事项旧第二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五)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六)股东

29、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七)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八)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九)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十)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十一)股东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新第25条: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公司名称和住所;(二)公司经营范围;(三)公司注册资本;(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七)公司法定代表人;(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本条是公司章程必须记载的法定事项,相较旧法,删去了“股东的权利和义

30、务”、“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这些事项可以由股东自由选择是否记载入章程。增加了“股东的出资时间”,这与新法允许股东分期缴纳出资相适应。另外将“股东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改变表述为“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4. 降低法定资本最低限额,允许分期缴纳出资旧第二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一)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二)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三)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三十万元;(四)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十万元。特定行业的有限

31、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前款所定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新第26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条为新公司法在资本制度上的重大调整。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新法仍然采用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定资本制,而非英美法系国家的授权资本制。法定资本制指在公司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明

32、确规定公司资本总额,并一次性发行、全部认足,否则公司不得成立。而授权资本制指在公司设立时,虽然应在章程中载明资本总额,但不必发行资本的全部,只要认足一部分,公司即可成立。其余部分,授权董事会在认为必要时,一次或分次发行。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次发行,一次或多次认缴;后者是多次发行;后者的股东仅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而且在章程所载明的资本总额范围内新发行股份的程序简单。新法的进步在于由严格而彻底的法定资本制(即要求不仅认足还要实缴)后退一步,允许在认足的前提下分步缴纳。所以条文中第一款“实缴”和“认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重大,体现了新公司法鼓励创业和提高效率(避免资金闲置)的立

33、法精神。与其它实行法定资本制的国家一致,新法同时规定了首次出资额的比例,以及剩余出资的缴纳时间。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国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一直适用的是可以分期缴纳出资的规定。新法的修订也使外商投资企业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有利于内资公司与外资公司的平等竞争。 其次,大幅降低了有限公司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由原有的根据公司类型不同而设置的十至五十万元统一降低为三万元,这与前述的立法精神一致。事实上,一个公司成立时有多少资本对于保障债权人利益并无直接关系。而且从国际上讲,除了英美法系国家没有最低限额(即我们经常讲的一美元可以注册公司)外,如法国这样的大陆法系国家也开始取消最低限额的规定。 有观点认为

34、,根据“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只有注册资本在15万元以上的公司才能采用分期缴纳方式。这其实是不正确的。例如,一个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其选择分期缴纳,首次缴纳3万元,也应该是可以的。 一个立法技术上的缺陷是本条出现了“投资公司”的概念,并经予其比一般有限公司更“优惠”的待遇,但整个新法没有对其进行定义进,其是否需要专门的认定程序等也无从知晓。5. 扩张出资的形式及调整对出资结构的规定旧第二十四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

35、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作价,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新27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新法本条包括三个内容。其一,扩大出资形式的范

36、围。旧法仅列举了五种出资形式,显然难以满足经济现实的需要。在实践中已经大量出现了股权、矿业权等未规定的出资形式。好在旧法用的是“可以”,因此新的出资形式在实践中没有被禁止。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即可以出资的形式之法律边界在哪里?新法在这个问题上有重大突破,其改变了旧有的立法方式,除了现金(货币)外,提出了非货币财产这一概念,并且为其设置了标准(其一,可以用货币估价;其二,可以依法转让)。这样的规定既实质性地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而且也设置了可操作、易理解的法律边界。依此标准,股权、债权等当然可以出资。而例如“商誉”,由于其是与企业联系在一起,不能单独转让,因此不能作为出资。又如可以用作合伙企业出

37、资的“劳务”,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不能作为公司的出资形式。新法也没有放弃列举,但列举的三项后面有明确的“等”字。另外,从列举的三项来看,知识产权代替了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立法的变化。从我国加入的WTO知识产权协定(即TRIPS)来看,知识产权范围包括: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商标权;地理标记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公开信息专有权(商业秘密权)。过去规定工业产权而不是知识产权,主要限制的是著作权,但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已经明确规定著作权的14项财产性权利可以转让。而且计算机软件一直是归类于著作权进行保护的。因此应该纳入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在实践中一般指技

38、术秘密,而统一合同法已经开始使用专利技术与技术秘密,而不再出现非专利技术的称谓。这次新法估计是考虑到与相关立法的协调,将工业产权扩张至知识产权,而技术秘密不再出现,直接归类为其它非货币财产。 其二是关于非货币财产评估作价的规定,相比旧法差别不大。 其三是关于出资结构。新法在实质上提高了无形资产出资的比例,同时新设了现金出资的最低比例。在旧法,以工业产权等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0%,符合高新技术成果出资的不超过35%,这一规定目的是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条件及偿债能力,但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相符。在新法中增设了现金出资的最低比例(30%),也就从反面规定了非货币财产的出资比例最高可以到

39、70%。新法之所以增设现金出资比例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公司正常经常所需要的资金以及偿债能力,但同时也有一个遗漏,即没有说明现金出资与分期缴纳的关系。6. 股东缴纳出资的义务旧第二十五条: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新第28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

40、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本条变化不大,除了与分期缴纳制度配合而相应修改表述外,将货币存入银行“临时账户”改为“账户”(这也是为了适应公司出资由实缴制变为分期缴纳)。此外,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出资,同时还应承担违约责任。7. 验资及申请设立登记旧第二十六条: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旧第二十七条:股东的全部出资经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

41、设立登记,提交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当在申请设立登记时提交批准文件。公司登记机关对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日期。新第29条 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 新第30条 股东的首次出资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与上条一样,这两条的修改也是因与出资分期缴纳制度配合而作相应修改。在分期缴纳制度下,股东

42、首次出资并经验资后即可申请设立登记。旧法第27条的一些条款从立法技术角度考虑已经移到新法总则部分的第6、7条。8. 股东名册及登记事项旧第三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新第33条: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新法本条增加

43、了两款。其一在法理上被称为股东名册的权利推定效力。即在股东名册上记载为股东的人,无须向公司提示股票或者出资证明书,也没有必要向公司举证自己的实质性权利,仅凭股东名册记载本身就可主张自己为股东。其二是关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规定。由于登记机关的登记具有公示公信力,如果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而公司外的第三人因信赖登记机关的记载而为法律行为的,应以登记机关的为准。这一条前推一步,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发生了应该变更登记的事项而没有履行变更程序,并不影响该事项本身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说,股东在遵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对外转让股权后未履行变更登记程序,不会导致股权转让行为无效,但该转让行为不能对抗第三人。例如

44、,A公司的股东甲将股权卖予乙,但未进行变更登记;之后又将同一股权卖予丙,此次予以了变更登记。这样,法律将保护丙的股东地位,在乙只能去找甲承担赔偿责任。9. 增加股东的知情权保护旧第三十二条:股东有权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 新第34条: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

45、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新法本条大大扩张了股东的知情权。股东权利保护最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就是知情权的落实。旧法规定停留在表面,很多具体问题股东无从发现。而新法对股东查阅的文件范围作了大幅增加,还增加了复制权。这使得以前股东难以发现的公司经营中的违法违规、侵犯股东权益的行为有可能浮出水面,有助于解决过去股东行使权利时的“举证难”问题,与新法增加法律可诉性的立法精神也是一致的。在立法中,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是关于股东知情权究竟应不应该包括查阅账簿权(担心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及泄露商业机密)。因此,新法对股东此权利的行使设置了相应的限制措施。10. 红利分配及优先认购权是否按出资比例交

46、由公司自治决定旧第三十三条: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可以优先认缴出资。 新第35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本条的规定是新法的又一亮点,是贯彻增强“公司自治”立法精神的一个体现。公司法属于民商法,是私法而非公法,私法自治是其应有之意。而且,公司法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国家制订的章程范本,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市场主体为了节约协商成本可以考虑选用,也应可能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处理。但是,旧公司法因为当时历史时代的局限,规定了大量强制性条款

47、,极大地违背了公司自治的原则。新法对此有很大改进,本条就是一个明显体现。目前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干股”形式可以根据本条规定得到规范和法律保护。例如,“资本家”与职业经理人合资成立公司,虽然开始职业经理人实际持股比例很低,但可以在章程中规定相对较高的红利分配比例,然后使用分得的红利进行增持或者优先认缴公司新增资本,逐步提高持股比例。细读新公司法(四):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组织机构 1. 股东会的职权增加授权条款并简化决议程序旧第三十八条: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三)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

48、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四)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五)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七)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八)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九)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十)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十一)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十二)修改公司章程。 新第38条: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二)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三)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49、五)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六)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七)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八)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九)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十)修改公司章程;(十一)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对前款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 新法将旧法第(二)(三)项合并,并修改表述。主要原因在于新法第45条的规定,后面将对此讨论。删掉“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作出决议”,其原因将在细读新法第72条时详细分析。 新法增加一授权条款,即

50、“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另有一个比较重大的变化是简化了决议程序,即对前款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做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这时因为有限公司往往股东人数相对较少,如此规定可以提高效率。 另需提醒一点的是,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是“股东会”,股份公司是“股东大会”,法律规定有一字之差。2. 修改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限制董事长的职权旧第三十九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以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旧第四十

51、条:公司可以修改章程。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旧第四十一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旧第四十二条 股东会的首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依照本法规定行使职权。 旧第四十三条 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代表四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监事,可以提议召开临时会议。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董事长指定的副董事长或者其他董事主持。 旧第四十四条 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股东会

52、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新第39条: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依照本法规定行使职权。 新第40条: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召开。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 新第41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执行

53、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新第42条: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新第43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新第44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

54、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这几条是关于股东会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的相关规定,一个明显变化是条文顺序有所修改,使逻辑性更为合理。另外就是使相关程序更为完善,有利于股东行使权利,同时增加体现公司自治的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董事长的职权。 根据新法第40条,召开临时会议的提议资格有所变化。一是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就可以提起,而非以前的四分之一,有利于小股东利益保护;其二是只有监事会而非过去的单个监事才能够提起,除非该公司符合不设立监事会的条件。 同样是40条,还限制了董事长的权利。当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时,

55、法定由副董事长主持,而不再赋予董事长指定权。此外,增加规定“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以及“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董事会的,股东会会议由执行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东会会议职责的,由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召集和主持;监事会或者监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使相关程序更为完善。 体现公司自治的条款包括新法第42、43条。一是召开股东会会议的通知程序可由公司章程或者全体股东另行约定;二是公司章程可以规定股东会会议不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3. 鼓励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

56、旧第四十五条: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一至二人。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新第45条: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本法第五十一条另有规定的除外。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也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董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

57、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 新法在保留国企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之外,规定“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也可以有公司职工代表”。条文使用的是“可以”,虽然不是强制性条款但体现出立法者一种鼓励的态度。另外,该条删除对副董事长人数的规定。关于董事长不再是法律唯一指定的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问题,在细读第13条时已有详细说明。4. 增加董事会的职权旧第四十六条: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一)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二)执行股东会的决议;(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四)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五)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六)制订公司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