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1页
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2页
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3页
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1.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答: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小麦的品种改良是当前小麦育种的一个新方向。其主要 手段是利用生物及物理化学等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以获得转基因植物的植物转基 因技术对于小麦的遗传转化已发展的方法主要有PEG去、电激法、离子束介导法、花粉管 通道法、基因枪法及农杆菌介导法等,转化的基因也从最初的报告基因扩展到抗病虫害基 因、抗逆基因、抗除草剂基因和品质相关基因等。作物转基因育种和常规育种相比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因为它不仅极大地拓宽了育种的 基因来源(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工合成),而且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遗传改良,更为 重要的是抗病虫等转基因

2、育种的发展将有效减轻农田的坏境污染。未来几年,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可归纳为以下四点(1) 小麦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目前,国内仍以花粉通道法为主进行小麦转基 因研究,但是由于花粉管通道法的遗传转化的效率还较低,而且外源基因整合的随机性很强 等明显的缺点还是限制了其发展速度。基因枪法的不足是成本昂贵、转化率因受体材料基因 型不同变化较大、外源基因拷贝数高,而且转基因时插 入片段的确定性较差。农杆菌介导法 也因为受基因型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小麦转化中效率较低,转基因的方法还不够成熟。在组 织培养方面,小麦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还比较困难,实验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 究者的经验这也是限制

3、小麦 转基因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的来看,农杆菌介导法小麦转基因研 究己经取得一些初步进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很快,未来几年内关于农杆菌介导法小麦转基因 的研究将DNA直接转化技术在近几会迅速增加。不过,以花粉管通道法和粒子束介导法为主的 年内将仍占主导地位。(2) 小麦转基因育种的功能基因还非常有限,可用于小麦转基因育种的功能基因,特别 是控制小麦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还非常有限,这是限制小麦转基因育种发 展的主要因素。比 如抗虫转基因育种中,冃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是Bt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和外源凝集素基 因等非常有限的几种:改善品质的基因冃前仍主要局限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等有限的 范围内等。所以,未

4、来关于小麦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将仍是研究的重点,特别是那些 与高产、优质、抗逆性、株型、高光 效密切相关的基因将是研究的热点。(3) 转基因小麦的生物安全性仍是研究重点。转基因小麦的生物安全性可分为 生态安全 性和食品安全性两类:生态安全性主要表现在转基因的飘移方面,食品安 全性主要集中在标 记基因的水平转移和表达产物是否会对食用这产生副作用方面。所以,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转基因小麦可能带来的生物安全性风险将是很长段时间转基 因小麦研究的重要方向。冃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己设计了一系列安全 性转基因育种的分子策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转基因小麦和其它转基因作物一道必将得到

5、快速的发展,而且会向着精确性、高效性和多样性的方向转变,小麦转基因育种将和常规育 种有效结合,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小麦产品。(4) 转基因育种是分子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十一五”科技规划把分子育种作为 重点领域,确定为育种理论与育种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因此,加强主要农作物重要性状功 能基因研究,获得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是实现分子育种自主创新的关键,也是转基因育 种的重要基础。小麦作物我国第二大作物,在国家粮食 安全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遗 传背景比较复杂的多倍体作物,外源基因功能表达难度更大,分子育种的技术要求更高,应 从理论与技术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才能实现理论与技术的突破。2

6、.如何突破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瓶颈,答:冃前小麦转基因技术遇到了瓶颈,因此,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依然主要靠常规育种。 由于常规杂交育种周期长、手段单一、种间杂交困难,而且效率较低、预见性差,致使杂交 后代遗传背景狭窄、选育难度增大,使小麦育种水平难有突破性提高,育种进展缓慢,但近 几年也逐步取得了一些可喜进展。引起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滞后的因素很多,其中,小麦的 组织培养技术不过关可能是其难以取得突破性进 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1) 除花粉管通道法以外,小麦上应用的其它转化方法都需要经过组织培养过 程。而小 麦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基因型影响的,这使小麦转化材料的选用受到了很 大限制,造成冃

7、前转基因材料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基因型,而这些基因型在生产上己被淘汰或 应用很有限。育种上要利用这些外源冃的基因,冃前还只能采用传统的常规育种方法如回 交、杂交等方法将其转育到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中,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2) 农杆菌转化法相对于其它转化方法来说具有转化频率和再生植株的可育率高、可转 移较大片段的外源DNA及导入的外源基因拷贝数较低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大多数植物基因转 化的首选方法。正是由于农杆菌转化方法的出现,植物基因转化的研究才得到了迅速地发 展。在小麦上,虽也有成功的报道,但因农杆菌转化对组织培养技术依赖性强,冃前获得的 小麦转基因植株多是利用对组织培养技术要求不严的基因枪

8、法,而基因枪法转化植物又有如 前所述的诸多缺点。(3)现今小麦转化基本上以幼胚、幼穗及其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取材受生长周期限 制很大。成熟胚容易大量获得,但因其诱导的愈伤组织质量差、再生率低,在目前的小麦组 织培养技术条件下还无法普遍用作转基因的受体,这可能也是造成小麦转基因技术滞后的一 个因素。除组织培养技术不过关这个主要限制性因素外,其它如对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等转化条件缺乏系统研究,以致转化效率低,在过小的转化群体中难以选择到性状优良的 目标植株;小麦为六倍体,基因组较大,容易引起外源基因的丢失和沉默;缺乏理想的表达载体和筛选标记基因以及小麦生长周期 较长等也是导致小麦转基因技术研

9、究落后的因素所在。请你思考日本烟草公司发明的pure wheat转基因技术,其核心技术可能3.是什么,答:我认为日本烟草公司发明的pure wheat转基因核心技术和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基因转化应该差不多。其原理是:植物在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细胞的初次分裂需DNA片段有可能进入受要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积累。此时期的细胞尚不具备完整的细胞壁和核膜系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频繁。通过花粉管通道渗透进入胚囊的外源 精卵细胞,并进一步通过尚不明确的机制被整合进受体植物基因组中。其操作程序大致如下:基本程序包括二?外源DNA基因)的制备;?根据受体植物受精过程及时间,确定导 入外源DNA勺时间及方法;?将外源DN

10、A导入受体植物;?转基因植株目标性状的鉴定 及分子检测。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基因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花粉粒与外源DNA昆合授粉法将制备好的冃的DNA溶于0. 3mol/L蔗糖,20nimol/L硼酸钠溶液中,终浓度为 40卩g/mLo(2)选择发育正常的花,预先去雄套袋隔'(3)采集发育正常的花粉(防止干燥失水)。打开隔离袋,将DNA溶液滴(涂)在柱头上,然后立即将采集到的花粉撒落在该柱头上(不要涂抹以免擦掉DNA溶液)。或者取200卩LDNA溶液与适量新鲜花粉迅 速昆合成糊状,立即涂于柱头上。(5)迅速套袋隔离至种子成熟。(二)花粉粒培养法(1)将目的DNA溶于IX SSC

11、溶液中QNA浓度约为40, 50卩g/mLo(2)选择发育正常的花去雄,套袋隔离。(3) 在无菌培养皿中加入一薄层花粉萌发培养基,将采集到的新鲜花粉放入其中,30?下 培养3miri左右。每lOmL培养基中加入30mm3£粉粒。 在显微镜下观察,当约1/10花粉己萌发时,加入1/10体积的外源D7A溶液,小心混 匀。与花粉混合后DNA勺终浓度为5卩g/mLo(5)将D7A与花粉的混合液涂于柱头上。(6) 授粉后重新套袋隔离至种子成熟。注:此法是在花粉管开始萌发时加入供体D7A混合后进行授粉,通过萌发的花粉管将外 源DNA导入卵细胞。另一种方法是将花粉粒接种在含DNA勺培养基中培养,开

12、始萌发时取出 授粉。(三) 柱头滴注法此法将供体DNA溶液直接滴于授粉后0. 5, 2h的花柱上或先将授粉后柱头切除,在切除处 花粉管孔上滴加供体DNA溶液。其他操作同上。(四) 花粉粒转化法花粉粒转化法又称花粉携带法,即采集未萌发的新鲜花粉与农杆菌共培养或用DNA直接导入法(基因枪法、电激法、超声波法等)操作,使外源D7A导入花粉粒细 胞内,然后 授粉。其他操作同上。(五) 微注射法就以棉花为例介绍操作步骤。(1)选择次日将开放的花蕾进行自交。在开花前一天,可见花冠快速伸长,淡黄 色或 乳白色的花冠呈指状突出于花萼,次日即开放成花朵。选择这样的花蕾,在指状 花冠的前 端用细线扎紧,并将细线的

13、另一端系于铃柄,作为收获时的标记。(2)在开花后20, 24h左右,即开花次日,选择果枝和花位较好的幼子房作为转化对象。 一般选择每个果枝的第一和第二果节位的花朵作为转基因操作的对象,这些果节上的棉铃一般 成铃率较高,有利于收获较多的种子。(3) 用50 uL微量进样器作为注射的工具。每次使用前后,都用无菌水冲洗干净。(4) 注射时,摘除或剥去花瓣,抹平花柱。在剥除花瓣时,不应损伤幼嫩子房的表皮 层,以防止花铃脱落。(5)右手持微量注射器,左手轻扶摘除花瓣后的幼子房,从抹平花柱处沿子房的纵轴方 向进针至子房长度约2/3处,并后退至约1/3处。(6)轻缓操作注射器,将DNA溶液推入受精子房中。使用供体总DNA寸,供体DNA浓度为ug 左右(10 U L) O0. 1,0.2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