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EMS程序文件范本. 环境因素识别程序1.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对公司在生产活动中对所能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特 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中环境因素的识别工作。2.3.4.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 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4 1996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各单位负责组织对本部门内部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品保部负责环境因素的汇总、登记和更新工作。程序环境因素的识别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 应先确定所分析的场所、 活动、产品或服 务, 并充分考虑每一过程中的独立环节来确定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
2、虑以下情况:a.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b.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c. 七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对社区的 影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其他地方环境问题;d. 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e. 相关方的观点;f. 过去管理体系审核中所发现的不合格项;g. 曾经出现过的灾难、紧急情况或抱怨。识别环境因素时根据活动性质,选择采用以下办法:a. 生命周期分析法;b. 问卷调查法;c. 统计分析法;d. 基准比较法;e. 头脑风暴法;f. 现场观察法。各单位组织本单位管理人员和活动的直接责任者对本部门内部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填写“环境因素登记表” 。品保部
3、对各单位已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汇总、登记,作为环境评审的依据。一般情况下,环境因素识别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当发生如下情况时,所涉及部门必须重新进行环境因素识别:a. 新、扩、改建项目;b. 部门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c. 组织结构发生变化;d. 有关改善环境状况的活动完成时。品保部提出次年度环境因素识别计划,说明环境因素识别时机、范围、方法,报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环境因素识别工作由品保部组织具体人员进行,并考虑有关技术方面人员的协助,必要时,应外聘专家进行。5. 支持性、作业文件 二. 重要环境因素确定程序1.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确定、评价公司的所有活动中应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环
4、境因素,特制 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因素的评定和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工作。2. 引用标准和文件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 - 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OO0 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3. 职责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评价与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推行办负责评价工作的准备。4. 程序环境因素评价原则评价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以下情况: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正常、异常、 紧急三种状态以及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对社区的影 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其他地方环境问题等七个方面。具有以下情况的应优先考虑为重要环境因素: 违反法律
5、、法规、标准和行业规定的; 影响范围较大的; 影响程度较重的; 发生频率较高的;承受体要求高,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a.b.c.d.e.f.g.h.i.k.影响时间持续较长的; 有时间限制要求的; 相关方要求相对较多的; 设备、设施运行状况较差或技术落后的; 员工的抱怨相对较多、较严重的; 经济条件能达到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 环境方面的评价依据a. 环境影响规模;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c. 发生的概率;d. 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e. 环境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包括可能颁布的) 。 商业方面的评价依据a. 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b. 改变环境影响的经济承受力;c. 改变其他活动和过程将带来
6、的(好的或坏的)效果;d. 相关方的利益;e. 组织的公共形象;f. 增强竞争力的商业机遇大小;g. 环境影响问题使组织存在的风险大小。评价流程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 评价环境影响的严重性;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统计分析法 包括抱怨记录统计、监测数据统计、环境报表和其他相关统计资料。对 抱怨严重、排放超标的因素列为重要环境因素。举手表决法 由评价小组成员对相关环境问题以举手表决达到方式进行评价。评分法:根据污染物排放频率和影响程度确定分值。 等效污染负荷频率法评价因子 a(a=15)污染物浓度与法规比值:评价因子b (b=15)排污频次I一日一次至连续发生n每周一次至每日一次m每月一次至每
7、周一次W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V年以上一次b=1得分c=a X b c=25b=5b=4b=3b=2当 O 15或a=5,为重要环境因素。紧急优选项c=20高度优选项c=16中度优选项c=15低度优选项c<15一般环境因素污水PH值指标-频率法 评价因子 a(a=1 5)I 7 < PHC 8n 8 < PHC或W PK 7 m < PH或 PH< 评价因子 b(b=15) 排污频次a=1a=3a=5I每日一次至连续发生b=5n每周一次至每日一次b=4m每月一次至每周一次b=3V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b=2V年以上一次b=1 得分 c= a X bc=25c=20c=15
8、c < 15厂界噪音 - 频次法当c> 15或a=5,为重要环境因素。高度优选项中度优选项低度优选项一般环境因素I> 90%a=5n> 80%90%a=4in> 50%80%a=3IV> 20%50%a=2V< 20%a=1多因子评价法评价因子a (a=15) 污染物浓度与法规比值:I> 90%a=5n> 80%90%a=4in> 50%80%a=3IV> 30%50%a=2V< 30%a=1评价因子a (a=15) 厂界噪音与标准值比较之差AIA> -1a=5n -1 >A> -3 m -3 >A
9、> -5a=4a=3IV -5 >A> -7VA< -7a=2a=1频率/持续时间< 10"10"1/1/ 5/5/30/> 30/一年以上一次12345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2345每月一次至每周一次345每周一次至每日一次45每日一次至连续发生5评价因子b (b=15)得分c= a X b 当c> 15或a=5,为重要环境因素。c=25c=20c=15 c < 15高度优选项中度优选项低度优选项一般环境因素评价因子b (b=15) 排污频次b=5b=4b=3b=2I一日一次至连续发生 n每周一次至每日一次 m每月一次至每周一次
10、 V每月一次至每年一次V年以上一次b=1评价因子c (c=15)影响范围:I全球严重破坏c=5n国家范围破坏c=4m重大地区破坏c=3W较轻地区破坏c=2V非严重破坏(无破坏)c=1 评价因子 d(d=1 5)环境影响的可恢复性或持续性:I不可恢复d=5n半年以上可恢复d=4m周至半年可恢复d=3W天至一周可恢复d=2V天内可恢复d=1 评价因子 e(e=1 5)公众和社区关注程度:I社会极关注e=5n地区性极关注e=4m地区性关注e=3W地区性一般关注e=2V不关注e=1得分X=频率a X(最高得分)影响 M影响 M=MA (X b、c、d、e)当X> 15或M=5为重要环境因素。X=
11、25紧急优选项X=20高度优选项X=15中度优选项XV 15低度优选项是非判断法:针对其他特殊环境因素,可利用是非判断法判定重要环境因素。下述情况,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a. 原材料、能耗超过工艺设计定额的 15%;b. 单产物耗、能耗超过同行业水平 15%或公司往年原有水平 15%;c. 物资可回收利用但未执行的;d. 相关方抱怨,或有要求的;e. 产品环境指标不符合要求的;f. 生产过程中环保装置或其他装置曾停用或曾发生的。环境评价法:由持有国家环保局颁发的评价证书的单位进行评价。环境因素评价评价形式 评价采用会议的形式进行。推行办准备有关环境因素评价的有关资料,包括环境因素汇总表、污染
12、物排放许可证、环保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环境管理者代表确定评价的时间、地点及进度等要求,由推行办将评价 的时间、地点通知评价小组成员,并向评价小组成员发放有关资料。评价的实施 评价小组根据会议确定的评价方法, 对环境因素汇总表中所有环境因素进行 评价,并记录评价结果。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评价小组根据环境因素评价结果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并由环境管理者代表确 认。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改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 环境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其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重新进 行评价,并确定其是否被列入重要环境因素。5. 支持性、作业文件目的与适用范围为获取本公司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13、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获取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工作。 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1.2.三. 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获取程序3. 推行办负责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各单位负责协助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工作。4. 程序 获取途径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工作由推行办负责进行,其他部门有协助获 取的义务。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从国家、省一级专业出版物及有关 部门获取。省、市及行业颁布、下发的标准、要求由省、市环保部门获取。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适用性确认为
14、保证所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适用性,在获取后,应对其进行 确认。确认工作由推行办组织,市环保局进行。 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需重新进行确认。 确认以书面形式进行,并保存确认记录。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管理 推行办对所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建立目录,以便进行跟踪。 推行办应将其及时下发到相关单位。对于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关的过程的操作者,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对于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及时进行回收,以保证在所有使用 场所都为有效版本。5. 支持性、作业文件四.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和实施程序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如何确定公司环境目标、 指标,制
15、定并实施环境管理方案,以 便于完成环境目标、指标的内容和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的确定和完成环境管理方案的工作。2. 引用标准和文件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3. 职责 推行办负责确定环境目标、指标。 各相关单位根据目标、指标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并组织进行实施。4. 程序 目标、指标的确定 环境目标是公司环境改善的长期努力方向,应与公司的环境方针相一致; 环境指标是环境目标的细化和量化,以描述环境目标的实现步骤。目标、指标应与法规和其他要求相一致,并考虑到以下要求:a. 重要环境因素
16、清单;b. 公司的经济利益、运行和经营目标;c. 可获得的最佳技术且经济合理、高效;d. 相关方的意见。 目标、指标的制定应针对与环境有关部门的各层次和部门,并应同时形成 文件,与环境方针一起,尽可能向与环境有关部门的各层次和部门传达。环境目标和指标应根据公司对持续改进环境行为的承诺和容易控制的原则 进行量化,并制定最后期限。实施控制环境目标的更改定期对环境目标的内容进行评审,发现有不适合,应组织重新修订。发生以下情况时,应考虑修改环境目标:a. 修改环境方针;b. 环境目标超期限未完成;c. 环境体系内部审核时发现有必要修改环境目标, 或发现有重大环境问题 (重大不合格)。环境管理方案环境管
17、理方案的制定各相关单位管理者根据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应包括实施该方案所需的技术、人力、组织管理和资源保 障,并进行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环境管理方案应尽可能细化,并规定完成时间。为保障环境管理方案的顺利进行,可在环境管理方案中制定子方案。环境管理方案应形成文件,确定报告实施进展情况的方法,并传达给与环境 管理方案实施有关的部门。包括:监督、检查、考核; 谁进行,频次,记录。各相关单位组织进行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实施环境方案的部门应有足够的能力,配备足够的资源(人员、技术、特殊 技能、财力支持等),以保证能够按照要求实施方案。当环境目标被修改,或任何产品、过程和
18、服务发生变化而影响到环境管理方案的 实施时,环境管理方案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改。更改工作由该方案的原负责 人组织进行。5. 支持性、作业文件五. 职工培训程序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对公司所有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培训。2. 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OO0 1996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 1996环境管理体系一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3. 职责培训中心负责编制公司员工培训中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人事部负责审批培训计划,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各部室,按培训中心的要求做好培
19、训工作。人事部负责各类人员的资格鉴定工作。4. 程序培训对象与内容 培训对象:所有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 培训内容: a 管理知识 b. 技术知识 c. 法律 d. 企业文化 e. 其他相关知识。培训过程 每年底各本部(室)、二级公司根据其质量职能和工作要求填写培训申报 表,报公司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据此编制年度培训计划,人事本部审核后,报公司批准。 培训中心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编制月度计划,下发各二级公司。 各本部(室)、二级公司据此制定月度实施计划报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和各本部(室) 、二级公司分别按实施计划组织职工参加培训。 各本部(室)、二级公司根据培训记录进行员工学分统计并记录员工培训
20、卡。 计划执行过程中各部门有新的培训要求时,以书面形式提出明确的培训要 求报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及时对计划调整或补充, 并将要求下达有关部门。培训结束后,将所有的培训记录交培训中心归档。 人事本部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培训方法 培训方法一般采取公司内培训和公司外培训相结合,专门培训和以会代训 相结合,正规培训和业余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公司内培训一般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座、召开研讨会等形式。 公司外培训一般由部门提出申请,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再报培训中心备案。 教员应由企业领导、质量管理专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外聘的专家担任。 教材由负责组织实施的部门编写或选用。员工出国培训由人事本部组织。
21、接受培训的员工,应按要求参加考试或考核,以验证培训效果。 培训中心负责制定培训考核大纲,各二级公司配合培训中心进行考核。资格鉴定 人事本部按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要求确定特种作业、特殊工序、特殊岗位 人员资格。特种作业工种为:电工、焊工、电梯工、起重工、叉车工和从事计量工 作的人员等。特殊工序为压铸、注塑、焊接、涂装等。特殊岗位为设计开发、验证、评审人员,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人员等。人事本部政治成立员工资格评定委员会,根据技艺评定准则对需资格鉴定 的人员进行资格评定。员工资格评定结果应反馈被评定人员所在部门。资格评定的记录由人事本 部保存。培训档案每次培训班结束,应完成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内容:课程
22、表、数学大纲、培训 考核表(成绩单、试卷) 、考勤表。要求有原始记录,各种培训资料必须 齐全,详细清晰。各部门按培训中心要求自行组织培训或外出培训,应将培训的有关资料报培训 中心,纳入个人培训档案。5. 支持性、作业文件目的与适用范围为规范环境信息沟通渠道,支持环境体系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中各类环境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工作。 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推行办负责公司内、外部环境信息的综合管理。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外部环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工作。程序1
23、.2.3.六. 信息交流沟通程序4. 信息交流的分类与形式 信息交流分类a. 内部信息交流:在生产活动中,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人员(部门)之间 的信息交流;b. 外部信息交流:与外部的组织、个人或第三方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可以是书面形式的,也可以是口头形式的(如电话录音) ,或是其他 一切可利用的通讯及宣传工具。信息交流时,其内容应准确可靠。 信息交流与沟通内容:a. 批评:有关环境方针、管理方面、环境行为、对环境不安全的产品的抱 怨;b. 建议:各种有关改善环境的观点;c.提问:对环境方针、方案、要求、废物利用及对环境安全的产品;d.e.报告:向利益相关方报告公司的环境状况。 报告可来自公司内
24、部和外部; 宣传/ 培训:对于环境方针、体系要求、环境方案、环境行为状态的内、 外部的培训、研讨会、展示会和出版物。交流与沟通 各单位建立环境信息台帐,详细记录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内、外部环境 信息。生产活动内部产生的信息,应由产生单位在当日进行传递。 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可直接传递到推行办(管理责任者)或外部相关方。 对于外部信息,各单位在接到该信息后,应立即进行记录,并在当日内传递 到推行办。对于外部你方提出的抱怨和申述,推行办会同相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管 理者代表后形成处理决定。需要回复的内、外部信息,相关部门应在合理期限内予以书面答复,并做好 记录。5. 支持性、作业文件七. 文件控制
25、程序1.2.3.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方法和职责。 本程序适用于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工作。 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推行办负责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和环境管理体系作业 文件文件的管理和控制。与控制环境质量相关的其他文件由文件编制单位管理和控制。4.文件和资料的分类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由四个层次组成,即环境管理手册为一级文件; 境管理体系程序为二级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为三级文件; 记录为四级文件。资料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
26、要求、工艺文件、环境审核报告等。 文件、资料的编制和批准发布环境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总裁审批发布; 环境管理体系程 序由推行办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程序推行办组织编写作业文件,品保部部长审批生效。 所有文件的审批均使用手签体。文件的发放文件经审批后由其控制部门组织发放。 各文件发放部门必须编制文件发放目录,明确本部门控制的文件和资料。 各文件发放部门必须编制文件更改一览表或在文件一览表中对当前使用文件 的修订状态加以标识。各文件发放部门必须明确文件受控范围,统一编号,加受控标识,并保存发 放记录。各文件使用部门必须编制 文件资料目录,详细列出指导本部门开展工作的质 量文件。文
27、件的更改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体系程序的更改由使用部门提出,推行办组 织修改并审核,由原批准人批准执行。环境管理体系作业文件的更改由使用部门提出,推行办组织修改,由原 审批人批准后执行。资料的更新由原审定发放部门进行。 文件的基准版本更改由原控制部门进行,其他部门使用的文件或文件由其他 部门分发时,各部门应根据原控制部门下发的更改通知单对本部门使用 或分发的文件进行更改。原控制部门应对更改情况进行定期抽检。文件更改次数较多时,由控制部门发放新文件。作废文件的回收和处理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部门及时从受控现场撤回所有作废文件,并做回收记录。 作废文件回收后,经原批准发布人同意后由控制部门组织销毁,并
28、保存销毁 记录。对因法律或信息保存原因而存档的任何作废文件加以适当标识。5. 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 八 . 运行控制程序1.2.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对生产活动中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过程进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过程进行控制工作。 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生产过程中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过程的控制工作。3.各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所需控制过程的书面程序。 推行办负责运行控制工作的统一管理。4. 程序控制对象控制对象包括生产过程中所产
29、生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 物、化学危险品、资源、能源消耗和新、扩、改建项目产生的污染等与环境影响 有关的各项活动。作业指导书对于与环境影响有关的各种过程,由相关单位制定书面的作业指导书,以明 确所控制过程操作者权限、职责,并对操作内容提供明确的指南,规定 操作原则。如果过程的不符合会导致环境影响,作业指导书还应规定当不符合发生时应 如何处理。操作者应参与作业文件的编写工作。 过程的操作者应针对作业指导书进行培训,以保证操作者能够胜任该项工作。 对于操作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以证明过程是处于受控状态下的。5. 支持性、作业文件九. 供方评定程序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对供
30、方评定的办法。本程序适用于对供方的合格评定。2.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3.职责 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供方进行选择和评价。4.新供方的选择程序根据生产和新产品开发任务,初步确定待选供方。组织相关部门,对供方进行实地考察评定,提出考评报告。考评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合格供方档案配套公司编制各类合格供方目录,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供方的调整和管理合格供方的调整原则:配套公司依据供方环境管理体系评审情况、综合考评情况对合格供方目录予以调整。品检部定期对供方的进货质量(涉及环保要求的参数)进行统计。
31、定期组织对供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保存评审记录并纳入其档案。评定时机:每年进行一次。当供方的质量(主要指涉及环保要求的参数)出现较大波动时,由XXX决定可适时评审。评审结果:配套公司根据评审情况作出以下三种处理方式。a. 合格,继续供货;b. 不合格,限期整改,重新评审;c. 不合格,取消合格供方资格。5. 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十.环境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控制程序1.理,2.3.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对防止潜在的环境事故的发生和环境紧急情况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处 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潜在环境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工作。 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
32、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各单位负责组织确定本单位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保卫部负责紧急情况发生后公司的总指挥调度工作。 各单位负责紧急情况下本单位的指挥调度工作。 各责任单位负责参与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4. 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3.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可考虑以下情况:a. 油库严重泄漏、爆炸;b. 火灾;c. 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的泄漏、燃烧等严重污染环境的事故;d. 因特殊气候造成的环境影响。各单位对本单位内部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排查,以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并制定清单,报推行办。推行办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汇总,并将汇总表交
33、保卫部和相关单位。 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保卫部设立专职值班人员和紧急情况专线电话,负责紧急情况发生时的联络 工作应急措施的调度工作。紧急情况发生后,各单位立即组织进行处理,并将情况通报保卫部。存在紧急情况的单位,应制定应急措施。应急措施要求切实可行,有针对性。 存在紧急情况的单位,应成立应急组织,明确成员职责,并对应急组织成员 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保卫部对各单位制定的应急措施进行检查,并在有条件时,定期对应急措施 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有效性。应对于可能发生紧急情况的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 紧急情况处理完后,保卫部应组织对应急措施进行评审,并对效果不显着的予 以修订。5. 支持性、作
34、业文件 十一. 环境监测控制程序1. 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环境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和环境目标、 指标的实现及环境管理体系的正 常运行,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和法律、 法规的遵循情况的检查工作。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推行办负责制定检查计划。 推行办负责组织检查组对各单位实施检查。 各单位负责进行自查,并协助检查组进行检查。程序2.4.监察计划 推行办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目的、时间和检查依据。 检查项目a. 现场运行控制情况;
35、b. 目标、指标及方案的完成情况;c. 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d. 上次检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e. 不合格项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f. 应急措施的检查;g. 部门自查情况;h. 其他情况。检查方式 包括定期检查和抽查。定期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视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检查的实施 推行办组织检查组,确定检查组成员。 根据检查计划,对各单位实施检查。 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下发整改通知单。 有条件时,依据标准进行实际测量。检查结果的处理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要求责任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并对其进行追踪。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通报。5. 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十二.检验、测量
36、 /监测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用以证实对污染控制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 如何进行控制、校准、维护、选择。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设计、开发、生产、装配和服务过程中,用以证实对污 染控制情况的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控制的工作。2. 引用标准和文件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3. 职责 品检部负责建立统一的校准系统。 品检部根据对环境污染控制的要求,选择适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用于检验或试验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失效时,由质检人员上报品检部, 采取
37、有效的纠正措施。4. 程序校准系统的建立 品检部根据需要建立校准系统, 对所有的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 的控制、校准和维护。新建立的各项企业计量标准,由品检部提出,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施行。 品检部使用的计量校准器, 应经上级计量鉴定所鉴定合格, 获得有效合格 证书后方可开展计量鉴定。计量鉴定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并具有相应的资格。 计量环境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配置 根据对污染的控制要求配置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需购置时,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品检部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 顾客或供方提供的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 由品检部鉴定合格后方可入库 或投入使用。需要租用的检验、
38、测量和试验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品检部统一实施。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所有新购入或投入使用的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 在使用前必须经品检部 组织检定。外购计量器具由采购部门通知品检部进行入库检定。 各部门需领用计量器具时,到品检部办理领用手续。 对大型检测设备经进厂安装、调试、验收后,由品检部办理编号、 立卡、建帐手续,安排周期检定。重新启用的检测试验设备,必须经品检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各种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操作使用人员必须进行培训。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调拨、封存、启用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品检部 负责处理。周期检定检定周期确定品检部确定检定周期并制定检定计划。对于合同供方
39、或顾客提供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技术、品检和使用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合理的检定周期。根据周检、抽检情况,品检部适当调整检定周期。计量人员按检定规程和周期检定计划实施检定。品检部根据使用情况安排抽检。操作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异常时,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品检部采取有效的措施。所有计量标准器和本公司无检定修理能力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办品检部负责委外检定。检定标准品检部严格按照国家检定规程实施控制。对于国家无检定规程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品检部负责制定检定规程,并批准执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失准。采购进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出现失准时,品检部出具检测报告,采购部门据此
40、进行退货。顾客、供方提供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在纳入校准系统时出现不合格,品检部向责任部门提报检定报告,该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不得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失准,由品检部负责处理,并对被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失准,由品检部负责处理,并对被检的检验数据的有 效性进行控制。品检部对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作出检修、报废等处置,检修后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记录和标识状态品检部保存各种检定记录品检部对所有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施加状态标识,并加以记录。5. 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 十三. 不合格、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2.3.4.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纠正、预防不合格项的发
41、生,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中不合格项的纠正与预防工作。 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推行办负责监督落实各单位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各单位负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程序不合格项的调查 / 确定通过对各单位的日常监督、审核及内部审核 / 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或潜 在不合格。对不合格的发现,应考虑以下原因:a. 对环境方针的符合情况;b. 策划过程的符合情况;c. 实施与运行的符合情况;d. 存在的潜在事故;e. 社区抱怨;f. 不合格项的跟踪情况。 必要时,运
42、用统计技术确定产生不合格的原因。不合格分类根据不合格项的发生情况,可分为:a. 不符合 ISO14000 标准;b. 不符合环境体系文件的要求;c. 实施过程无效,未达到预期效果。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推行办确定不合格事实,并形成“不合格项报告” ,下发有关单位。 相关单位接到“不合格项报告”后,针对性地制定纠正 / 预防措施,并将 其反馈到推行办。纠正、预防措施中应明确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并确定整改方法、期限、责 任人,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和可行性,并对潜在不合格提出控制要求。措施应切合实际情况,并能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影响,且便于持续改进。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责任单位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中具体要求,组
43、织实施。整改情况的跟踪推行办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以验证其效果。根据整改的具体情况, 推行办可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提出建议或写 出报告,上报管理责任者。对于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不利的单位和个人,推行办给予响应的处罚。 对于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推行办将其纳入体系文件,并进行管理评审。5. 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十四. 环境记录控制程序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环境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储存、保管和处置的方 法。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 推行办
44、负责制定公司内使用的各种环境记录的标识方法及环境记录的范围。 各环境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对各种环境记录进行收集、编目、归 档、储存、保管和处置工作。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种环境记录 (包括合同分供方提供的环境记录) 的控制 和管理工作。3.2.4.环境记录的范围 环境记录包括各种证明对污染控制情况符合规定要求和环境管理体系有效 运行的各种报告、记录:如质量审核报告、管理评审记录、过程控制和纠正措施 记录、人员资格和培训记录等。环境记录的媒介形式 环境记录可以载以任何形式的媒体,如文字、硬拷贝、电子媒体等。环境记录的填写规定 记录要清楚、工整、全面、易懂,便于查阅、追溯。 记录要准确、具
45、体、及时,当场记录,避免事后回忆、追忆。 填写记录时原则上使用钢笔,墨水要用碳素墨水,有复写要求或操作有难度 时方可使用圆珠笔,禁止使用铅笔和红墨水笔。记录填写有错误时,不得在记录上随意涂改,也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应在 原记录上划两条平行线, 要求能看到原数据; 在旁边写上新数据时, 应 有更改者的签名或加盖个人印鉴。记录要依规定填写齐全,不准留空白项。不准在记录中书写与记录无关的内容,不准在框格外填写内容,若空间不足可加附页。记录中禁止使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质量记录的标识推行办负责制定环境记录的编号原则和方法,各部门按规定对记录进行编号。 编号方法 Q/XDZ记录顺序号三位阿拉伯数字表
46、示本部门环境记录顺序号部门代号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部门代号管理标准代号G代表管理标准,T代表体系,H代表环境记录企标代号部门代号:管理性作业文件编写规定。环境记录的控制各控制部门应填写环境管理体系记录清单,并将其复印件报推行办,明 确本部门所控制的质量记录的传递程序、 保存地点和期限,负责相应环 境记录的定期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处置。环境记录的储存和保管方式必须便于存取,并有适宜的储存和保管环境,防 止损坏、变质或丢失。环境记录的借阅按各单位文件资料管理办法执行。环境记录的保存期限长期保存的环境记录a. 管理评审报告:3年;b. 第三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报告:3年;C.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47、:3年;d. 资格评定记录:6年。随受控对象而确定时间的环境记录:(一年以上到受控停止后一年)a.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检定校准数据记录;b. 合同分供方的有关环境记录;c. 产品更改、工艺更改记录;d. 文件资料发放和更改记录;e. 纠正措施记录;f. 工艺纪律检查记录。 无定期保存的环境记录(一年以上) 。环境记录的处理合同要求时, 在商定期内环境记录必须能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在进行评价时 查阅。到达保存期限后,由部门领导组织进行销毁并保存销毁记录。5. 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 十五. 环境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和实施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
48、公司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全过程。2.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推行办具体组织布置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内部审核员经总裁授权后,独立、公正地对环境管理体系作出评价。 被审核部门积极配合审核工作。1.3.4. 内部审核员的管理 内部审核员具备的资格:a. 被总裁或管理者代表任命;b. 应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业务能力,并经过专门培训; c. 与被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 推行办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对内审员进行培训。 经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的审核员,经总裁授权成为正式的内部环境
49、管理体系审 核员,并在推行办备案。实施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或对分供方环境管理体系评价时,推行办根据需 要抽调内审员。每次审核结束,推行办组织对审核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保存评定资料。 审核时机每年进行两次审核,审核的具体时间由推行办在年度计划中提出。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内外环境的变化,管理者代表可决定适时进行内审。程序审核准备管理者代表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审核的目的、范围、深度和时间。 根据审核重点,结合内部审核员的个人素质和具体情况,选定审核组长,报 管理者代表认可后开始工作。审核组长负责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生效。审核人员根据审核目的和范围编制核查表。审核前,由审核组书面通知被审核
50、部门。审核实施审核组长主持召开由审核组成员和被审核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 审核组进行现场审核,收集证据。内审员记录审核结果,审核组对审核结果进行评审,确定不合格项。受审核部门对不合格项提出纠正措施。最终审查结果由审核组长报管理者代表认可。审核组召集审核总结会议,通报审核结果。由审核组长或其授权的审核员按要求编写审核报告 。审核组对不合格项报告中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验证其有效性。5. 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十六. 管理评审程序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引用标准和文件IS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
51、O14000:1996 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职责总裁或总裁委托管理者代表组织管理评审。 管理者代表组织推行办收集、汇总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方面的信息,并提报总裁。 程序2.3.本程序规定了管理评审的目标、职责、时机和方法。4. 管理评审的时机 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 针对下列重大变化可由总裁决定适时进行管理评审:a. 当社会政治、经济方针政策有重大调整或环境管理体系的外部环境发 生较大变化时;b. 当市场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时;c. 当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时;d. 当企业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技术改造而使资源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管理评审的内容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是否合适环境
52、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过程的结果对环境的影响管理评审的实施在适当的时机,由公司管理者代表提出评审的要求,确定评审的内容和目的。总裁或总裁委托管理者代表组织各质量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报告由推行办归档管理。5. 支持性文件、作业文件十七. 固废管理作业指导1. 目的为了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 便于固体废物实现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2.3.范围适用于各部门产生固体废物的处理。 定义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简称固废。有害废物:在固体废物中凡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的废
53、物。4.职责a) 相关部门负责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b) 行政部负责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c) 工会负责废品的回收、出售和统计。5. 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及处理:内容S/N分类处理方法分类收集部门处理部门1废铜回收Aa2废钢铁回收Aa3废零部件回收A、Bb4废纸皮回收A、Bb5废木箱回收A、Bb6废电线回收Cb7废包装薄膜回收Cb8废塑料回收Cb9其他可回收的回收相关部门b10废棉纱收集待处理A、B、Cc11废化学品容器收集待处理Ac12其他有害废物收集待处理相关部门M13生活垃圾废弃BN14其他不可回收的废弃BN所有产生固体废物的部门和员工,应当采取措施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收集、存放、固体废物应按不可回收和可回收、 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运输和处理。收集储存固体废物的相关部门应对用来收集固体废物的容器或指定地点以其类别进行明确的文字标识。固体废物应按照的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化学品容器由相关部门进行收集存放, 一定数量后统一交A集中储存,以待找到妥善的处理办法时进行统一处理。废化学品容器应放在专用容器中并标识,不得放在垃圾中。废棉纱和其他有害废物由相关部门进行收集存放,定数量后统一交钣金车间集中储存,以待找到妥善的处理办法时进行统一处理。以上有害废物应放在专用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红书:小红书官方直播间三招教你账户成长
-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章 现在生活与化学9.2 化学合成材料说课稿 (新版)粤教版
- 202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1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5课“冷战”的形成(1)教学教案 岳麓版选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代人物传记 第12课 苏武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Let's go to school Lesson 1教案 人教精通版(三起)
- 租赁桥面板合同(2篇)
- 颐和园课件 总结
- 苏教版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3年高考浙江卷英语试题(2023年1月考试-含听力音频、听力原文和答案)
- 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课件第1课时 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教案
- 中国历史文选第四单元 典志体政书、诏令奏议
- YC/T 11.4-2006烟草机械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第4部分:编号原则
- RB/T 047-2020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和技术能力评价设施和环境通用要求
- 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 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课件(1-7单元)(2)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 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 输出共模电感规格书
- 煤矿干部个人思想工作总结(四)
- 【外科学】微创外科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