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产品使用手册v1 0_图文_第1页
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产品使用手册v1 0_图文_第2页
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产品使用手册v1 0_图文_第3页
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产品使用手册v1 0_图文_第4页
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产品使用手册v1 0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用 户 手 册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目录第1章产品概述 (11.1 产品简介 (11.2 功能特点 (11.3 标准组件 (2第2章产品说明 (32.1 产品外观说明 (32.1.1 报警管理服务器前面板 (32.1.2 报警管理服务器后面板 (32.1.3 报警管理控制终端 (52.2 报警管理服务器接口说明 (52.2.1 A IN接口 (52.2.2 A OUT接口 (62.2.3 RS232接口 (62.2.4 ALARM接口 (62.2.5 NETWORK接口 (62

2、.2.6 指示灯 (62.2.7 电源 (72.3 报警管理控制终端接口说明 (72.3.1 接线座 (72.3.2 指示灯 (72.3.3 按键开关 (7第3章产品安装 (83.1 硬件安装 (83.2 IP地址设置 (9第4章 iMAG8024U使用 (124.1 使用简介 (124.2 报警管理服务器配置菜单 (124.2.1 基本信息 (124.2.2 用户管理 (134.2.3 网络设置 (144.2.4 脚本设置 (154.2.5 报警预案 (164.2.6 报警类型 (174.2.7 其他设置 (184.2.8 报警状态 (194.3 报警管理控制终端功能 (214.4 维护类功

3、能 (224.4.1 时钟设置 (224.4.2 恢复出厂设置 (224.4.3 保存设置 (224.4.4 重新启动 (234.4.5 录制音频 (234.4.6 上传音频 (244.4.7 软件升级 (26第5章产品规格 (28第6章配置实例 (296.1 实例一:加电、设置IP地址 (296.2 实例二:脚本设置 (32第7章 IE浏览器设置 (367.1 简介 (367.2 设置IE浏览器 (36第1章产品概述1.1 产品简介iMAG8024U是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依托多年在音视频编码和网络通讯领域的技术积累,结合武警部队实际业务需求研发的一款综合性智能报警管理服务设备,分为报警管理服务

4、器和报警管理控制终端两个模块。集合智能报警接收、24路GPIO报警接收、报警转发、报警公告、网络传输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武警中队各种报警业务需求。1.2 功能特点强大的报警能力支持24路GPIO报警输入接口,可外接各种报警传感设备;支持智能报警输入;支持6路报警输出;支持液晶屏显示,实时显示报警预案与报警公告;支持音频同步报警;支持通过网络远程报警,可有选择向远程多台服务器报警;支持内嵌式网页用以编辑报警预案、报警公告、报警脚本策略;支持特有的脚本模式编辑报警策略、发送报警信息,灵活方便。完备的网络传输功能全面支持TCP/IP等多种网络传输协议;支持分布式安装,可实现大规模组网应用;允许32路

5、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可靠的产品质量具有WatchDog功能,错误自恢复能力;远程WEB方式配置、诊断和维护,无须到现场;高可靠一体化设备,安装简便,即安即用;适应宽范围的温湿度工作条件;通过严格的军用产品检测;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军事领域。1.3 标准组件(1 报警管理服务器1台(2 报警管理控制终端1台(3 用户手册1本(4 AC电源线(220V1根(5 光盘1张(6 保修卡1张(7 合格证1张(8 10米4芯电缆线1根第2章产品说明2.1 产品外观说明2.1.1 报警管理服务器前面板 图2-1 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前面板z Power(电源/状态指示灯:接通电源时为红色z NetWo

6、rk(网络连接指示灯:网络连接正常时为红色常亮;数据传输正常时为橙色闪烁2.1.2 报警管理服务器后面板 图2-2 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后面板AC220V: 电源接口,外接220V交流电源,给设备供电开关: 电源开关RJ45:网络接口RS232:RS232接口A1:报警输入接口1A2:报警输入接口2A3:报警输入接口3A4:报警输入接口4B1:报警输入接口5B2:报警输入接口6B3:报警输入接口7B4:报警输入接口8C1:报警输入接口9C2:报警输入接口10C3:报警输入接口11C4:报警输入接口12D1:报警输入接口13D2:报警输入接口14D3:报警输入接口15D4:报警输入接

7、口16E1:报警输入接口17E2:报警输入接口18E3:报警输入接口19E4:报警输入接口20F1:报警输入接口21F2:报警输入接口22F3:报警输入接口23F4:报警输入接口24GND:报警输入连接公共地COM1、R1:报警输出接口1COM2、R2:报警输出接口2COM3、R3:报警输出接口3COM4、R4:报警输出接口4COM5、R5:报警输出接口5COM6、R6:报警输出接口6G、B、A、12V: 外接报警管理控制终端2.1.3 报警管理控制终端 图2-3 iMAG8024U报警控制终端前面板 图2-4 iMAG8024U报警管理控制终端后面板Vout、G:用于连接声光报警器A、B:

8、与报警管理服务器进行通信G、+12V:与报警管理服务器连接的电源接口,G为接地点注2.2 报警管理服务器接口说明2.2.1 A IN接口3.5mm音频接口:1路本地音频输入,与麦克风相连。2.2.2 A OUT 接口3.5mm 音频接口:1路本地音频输出,与扬声器相连。2.2.3 RS232接口该接口用于连接本地监控PC 机的COM 口。监控PC 机可以通过超级终端方式对iMAG8024U 产品进行配置和管理。 6MINI-DIMPin Name1 CD2 RXD3 TXD4 DSR5 GND6 DTR7 RTS 8 CTS 9 RI图2-5 RS232连接指示2.2.4 ALARM 接口该接

9、口用于连接报警设备,接收报警信息及控制报警设备。z 报警输出 R1-R6,COM1-COM6:Relay_NO ,6路继电器输出线,连接至输出设备的另一端,当任何事件设定及触发后,此端会与 Relay_COM 接通,为报警输出接口z 报警输出A1-E4:24路报警输入接线端子,用于连接外部开关量报警器z G :GND ,连接外部报警器输入地线zA 、B 、G 、12V :用于连接报警管理控制终端 2.2.5 NETWORK 接口该接口为RJ45接口,用于连接以太网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或者直接连接用户PC网口。支持10/100M 自适应。2.2.6 指示灯iMAG8024U 产品有电源指示灯和

10、网络指示灯。电源指示灯通电时为红色;网络指示灯在网络连接正常时为红色,有数据传输时为橙色闪烁。2.2.7 电源AC220V:该接口连接220V的交流电源,直接给设备供电,同时提供电源开关。2.3 报警管理控制终端接口说明2.3.1 接线座共6个接口,其中Vout、G用来外接声光报警设备(12V输出A、B用来与报警管理服务器通信G、+12V与报警管理服务器连接,用来提供电源注2.3.2 指示灯电源:电源正常则红色灯亮通信:与报警管理服务器通信正常,指示灯为红色闪烁24个报警指示灯:当对应报警输入接口发生报警时,指示灯显示为红色常亮。经转发处理后,变为红色周期闪烁,提示报警源未复位液晶屏背光:当液

11、晶屏有提示信息时点亮2.3.3 按键开关布防开关:打开状态下布防开启,报警输入有效;关闭状态下撤防,屏蔽该路报警转发开关:按下后转发当前处于报警状态的输入通道扬声器开关:同时控制声光报警器和蜂鸣扬声器的开关第3章产品安装3.1 硬件安装系统连接,如图3-1: 图3-1 iMAG8024U系统连接z准备一台能连接到局域网的计算机。z将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线连接到局域网的HUB或SWITCH或直接连接到电脑上。z将我司提供的专用电源正确连接到iMAG8024U产品上。z确定电源灯为红色(电源接通。如果网络已正确连接后,网络指示灯在等待数秒钟后进入正常状态由绿色变为红色(RJ45口

12、link up 状态。3.2 IP地址设置IPInstaller软件可以方便地设置iMAG8024U产品的IP地址,在设置IP地址之前需准备:z向网络管理员申请一个没有被局域网中其它计算机设备占用的IP Address(IP地址,如27,获取基本网络信息,如Subnet Mask(子网掩码:,Gateway(网关:,DNS1:,DNS2:,DNS3:33;z记录iMAG8024U产品的MAC地址,(如:00-06-bf-03-01-49;z设置已连接到局域网

13、的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如Pc:98;完成上述准备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IP地址设置:(1运行产品光盘里的IPInstaller软件,如图3-2所示; 图3-2 IPInstaller软件(2点击“T ool”菜单中的“Search Network Device”,查找iMAG8024U产品,如图3-3所示;(出厂后,产品的默认值分别是IP Address:12,Subnet Mask:,Gateway:,DNS1:,DNS2:,DNS3:,Http Port:80。 图3-3

14、 IPInstaller软件(3根据准备事项中记录的iMAG8024U产品MAC地址,选中设备参数信息栏,双击鼠标左键,弹出Property Page页,如图3-4所示,在此对话框中输入iMAG8024U产品的网络参数; 图3-4 Property PageMac Addr:准备事项中记录的iMAG8024U产品MAC地址。(禁止修改IP Address:准备事项中用户申请到的想要分配给iMAG8024U产品的IP地址。Subnet Mask:子网掩码。Gateway:局域网中的网关地址。DNS1、DNS2、DNS3:DNS服务器地址(向当地ISP服务商索取。Http Port:http协议端

15、口号(如80。(4点击按钮“Synchronize”,将iMAG8024U产品的网络参数进行更新,如图3-5所示,此时iMAG8024U产品将会自动重启; 图3-5 Network Communication(5更新后,点击“OK”,退出Property Page页,你会发现,IPInstaller中显示的iMAG8024U产品都是你更改后的网络参数,如图3-6所示,说明更改成功。 图3-6 IPInstaller软件(6校验 IP 地址:访问所选iMAG8024U产品的界面。在 IE的地址栏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中输入分配给iMAG8024

16、U产品的IP地址(如27,如果能链接到iMAG8024U产品的界面,表明所选iMAG8024U 产品已成功地分配了一个IP地址。第4章 iMAG8024U使用4.1 使用简介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可以基于WEB页面的方式进行绝大部分的功能配置和使用,也有部分特殊功能可以使用telnet和串口进行配置,这里将主要描述基于WEB页面的配置和使用。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使用主要分为三部分:z报警管理服务器配置类页面:配置设备参数等;z报警管理控制终端布防撤防、显警消警、报警转发;z维护类页面及命令:系统维护页面,如恢复默认设置和系统重启等维护页

17、面;也包括telnet或console配置维护命令。为了方便用户对WEB页面的理解,下面首先介绍一下WEB页面的基本格式。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界面一般由几个部分组成:logo标识、系统功能菜单、配置界面,如图4-1所示。 图4-1 iMAG8024U系统界面组成4.2 报警管理服务器配置菜单4.2.1 基本信息在 “IE”的地址栏中输入通过“IPInstaller”分配给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IP地址(如27,登陆到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主界面,此时右侧配置界面所显示的即为基本信息,如图4-2所示。 图4-2 基本信息界面

18、基本信息包含以下配置子项:z基本信息:显示当前设备的MAC地址、硬件版本、WEBC版本等信息,该信息不可更改,为只读信息;z时间同步:显示当前报警管理服务器时间和当前本地计算机时间,可以设置网关时间,或直接和本地计算机同步时间;z端口设置:可以设置RS232和RS485串口的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立即更新;z保存当前设置:点击图4-2中的“保存当前设置”按钮,可以保存当前设置;z重启系统:点击图4-2中的“重新启动系统”按钮,可以重新启动系统;z还原出厂状态:点击图4-2中的“还原出厂状态”按钮,可以恢复出厂默认值。4.2.2 用户管理点击4-2图左侧的用户管理,可以进入iMAG8024U报警管

19、理服务器的用户管理界面,如图4-3所示。 图4-3 用户管理界面z用户管理:可以修改密码、删除用户;z添加用户:添加新用户,设置新用户密码。4.2.3 网络设置点击4-2图左侧的“网络设置”,可以进入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网络设置界面,如图4-4所示。 图4-4 网络设置界面在网路设置界面中主要包括以下配置:z报警管理服务器网络配置:设置IP地址、掩码、端口、外部网关IP地址、DNS 服务器IP地址。4.2.4 脚本设置点击4-2图左侧的“脚本设置”,可以进入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脚本设置界面,如图4-5所示。 图4-5 脚本设置界面在脚本设置界面中主要包括以下配置:z

20、报警事件设置:在当前事件脚本中编写脚本,经过编译后,可以进行一些智能化操作;图4-5中可以显示当前脚本的运行情况,可以选择开机时自动启动脚本设置。4.2.5 报警预案点击4-2图左侧的“报警预案设置”,可以进入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报警预案界面,如图4-6所示。 图4-6 报警预案界面在报警预案设置界面中主要包括以下配置:z 24个输出信息:添加文字信息,在接收到对应的报警后在报警管理控制终端液晶屏上显示(最大240个字节;z关联哨位:选择报警点位于哪路哨位,直观的了解布防状况;z修改:上述两项功能进行修改后点击此按钮保存设置;z启用:打勾后启用该路报警通道,否则关闭该路报警通道。

21、4.2.6 报警类型点击4-2图左侧的“报警类型设置”,可以进入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报警类型界面,如图4-7所示。 图4-7 报警类型界面在报警类型设置界面中主要包括以下配置:z 24个输入口的报警类型:NC(normal close开路的情况下进行报警NO(normal open短路的情况下报警z修改:上述功能进行修改后点击此按钮保存设置4.2.7 其他设置点击4-2图左侧的其他设置,可以进入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公告设置和报警策略设置界面,如图4-8所示。 图4-8 公告设置界面在公告信息中主要包括以下配置:z公告信息:可以输入最多4000个字节(2000个汉字的

22、文本信息z显示公告板信息:选中后在液晶屏上显示公告板文本信息z保存设置:将文本信息保存在报警策略设置中主要包括设置报警自动转发时间,默认10秒钟。当无人工转发或撤防时,系统会默认10秒钟将报警转发,如果一直都不撤防,则每隔10秒转发一次,直到撤防为止。当撤防后,则不再转发。如果时间栏为空值,则系统会默认为0秒,报警即转发。如果不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自动转发,则可将时间设置为10000秒甚至更长。最长可设置为9999999秒。4.2.8 报警状态点击4-2图左侧的“报警状态设置”,可以进入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报警状态界面,如图4-9所示。 图4-9 报警状态界面在报警类型设置界面中

23、主要包括以下内容:z 24路报警状态:发生报警时显示内容“发生报警”,没有报警则显示“状态正常”4.3 报警管理控制终端功能 图4-10 iMAG8024U报警控制终端前面板在报警管理控制终端面板上有24个布防撤防开关、一个转发按钮、一个声光控制开关、一个15字*8行的液晶显示屏。将报警管理控制终端的24个对应的布防开关打开,则报警管理控制终端处于接受报警的状态,将布防开关关闭,则报警管理控制终端不响应对应的报警。报警管理控制终端的液晶屏可以显示三种信息,智能报警信息、报警预案和报警公告。显示优先级是:“智能报警信息>报警预案>报警公告”,也就是说,当三者都要显示时,首先显示智能报

24、警信息,当没有智能报警时再显示报警预案,最后显示报警公告。当设备接收到智能设备报警时,液晶屏显示智能报警的来源。当设备接收到24路哨位报警时,液晶屏显示对应报警哨位的报警预案,如果有多个报警发生,就显示多个预案信息,当预案信息超过一屏时,就按固定速度滚屏显示(按预案滚动。报警公告在配置了公告信息并启用后显示,最大支持4000字节(2000个汉字,公告信息在页面上进行配置。当公告内容超过一屏,会按固定速度滚屏显示(一次滚动一行,公告内容会循环显示,直至停止公告或被智能报警和报警预案抢占。报警管理控制终端面板上的24个报警指示灯有三种状态,长亮、闪烁和灭。当在布防状态,并且发生了报警时,对应开关(

25、LED灯会一直长亮,直到报警源复位或撤防;报警手动转发后如果报警源还没有复位,那么对应LED灯会闪烁(提示用户复位报警源,直到报警源复位;如果对应报警输入接口已撤防或者在布防状态下未发生报警,那么对应的LED 灯长灭。音频输出响应最后一路报警,也就是说,如果1号哨位发生报警时,音频输出“1号哨位报警”,当音频播放至“1号哨位”时,2号哨位发来报警,那么就只响2号哨位的音频“2号哨位发生报警”,1号哨位剩余的“发生报警”音频不再播放。报警音频最大支持约12秒384k大小的音频文件(8KHz,16bit,立体声31KB/s,文件通过FTP工具配置到设备中。播放时会按照音频文件的实际时间来播放。一共

26、需要25个声音文件,分别对应24个哨位报警和一个智能报警。通常情况下,当按了转发按钮或定时进行转发时,对于24个哨位报警,只对布防的,并且正在发生报警的哨位进行转发,而且根据报警策略中的时间设置进行重复转发,直到撤防。如果当前有多个哨位满足条件,就将所有满足条件的都转发。如果转发后,报警源还没有清除,那么对应的指示灯会长亮(自动转发的或长闪(手动转发的,直到报警源清除或撤防。对于智能报警,如果智能报警发生了,和其他报警同样的方式进行转发,转发成功后自动消警。声光控制开关用来控制报警管理控制终端内部蜂鸣器是否工作,当处于打开状态时,有报警产生则蜂鸣器正常发声,关闭开关后,蜂鸣器停止发声,外接声光

27、报警设备时,该设备同时停止工作。此外,当iMAG8024U无法收到物理报警时,用户可在终端(键盘上手动触发。首先将该哨位进行撤防,在撤防后2秒内按转发按钮进行转发(注意,如果过了2秒还没有进行转发就不再被认为是手动触发报警,而认为是撤防,如果此时有其他哨位发生报警,则一同转发。如果同时收到多路报警需要转发,但其中有误报的,则需先将误报的撤防,撤防后3秒以上再按转发按钮进行其他报警的转发。4.4 维护类功能维护可以通过页面设置和命令行方式两种形式进行,这里描述可以维护的页面和部分命令行维护命令。4.4.1 时钟设置本部分的详细使用说明或操作可参考4.2.1中的基本信息时间设置部分。4.4.2 恢

28、复出厂设置本部分的详细使用说明或操作可参考4.2.1中的基本信息还原出厂状态部分。4.4.3 保存设置保存设置操作即保存用户对iMAG8024U系统的各项配置功能的修改或设置;本部分的详细使用说明或操作可参考4.2.1中的基本信息保存设置部分。4.4.4 重新启动本部分的详细使用说明或操作可参考4.2.1中的基本信息重新启动部分。4.4.5 录制音频z打开开始-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如图4-11所示。 图4-11 录音机z点击文件-属性,如图4-12所示。 图4-12 声音的属性z选择立即转换,如图4-13所示,在属性中选择8KHz,16bit,立体声31KB/s,选好后将图4-13,4-

29、12依次确定。 图4-13 声音选定z在图4-11中,点击红色按钮,即开始录音,注意报警音频最大支持384k的音频文件,约12秒,所以录好后需查看文件大小不要超过384k,如果只录制了10秒钟,则在剩余时间内为空白,不再播放。z保存文件时要保存为audio*.wav格式的音频文件。如哨位1报警的声音文件名称为audio1.wav,哨位2报警的声音文件名称为audio2.wav,依次类推。z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所有的声音文件。注意:每次新建时都需重新变更属性。4.4.6 上传音频目前,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应用软件向用户提供FTP方式的本地/远程文件传输上传报警音频。z iMAG802

30、4U报警管理服务器(27:已使用IPInstaller软件成功设置的网口使用双绞线与本地PC系统(98的网口相连,拷贝对应的audio*.wav到本地PC系统的C:目录下(其中*代表数字1-25,其中1-24为对应的24路报警端口,25为智能报警;在本地PC系统上打开Dos命令窗口,在Dos命令提示符下执行命令ping 27,保证可以与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如图4-14所示; 图4-14 ping命令z在本地PC系统的Dos提示符下输入ftp 27,启动ftp客户端,如图4-15所示

3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登陆 图4-15 ftp客户端登陆z使用binary命令,使ftp的文件传输为二进制模式,如图4-16所示; 图4-16客户端ftp操作一z使用put命令上传映象文件audio*.wav到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根据系统提示信息,确认映象文件是否传输成功,如图4-17所示; 图4-17客户端ftp操作二4.4.7 软件升级目前,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应用软件向用户提供FTP方式的本地/远程文件传输升级方法。z 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27:已使用IP Installer软件成功设置的网口使用双绞线与本地PC系统(192.

32、168.0.198的网口相连,拷贝应用程序version*.bin到本地PC系统的C:目录下(其中*标识版本号;z在本地PC系统上打开Dos命令窗口,在Dos命令提示符下执行命令ping 27,保证可以与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如图4-18所示; 图4-18 ping命令z在本地PC系统的Dos提示符下输入ftp 27,启动ftp客户端,如图4-19所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登陆 图4-19 ftp客户端登陆z使用binary命令,使ftp的文件传输为二进制模式,如图4-20所示; 图4-20客户端ftp操作一z使用put命令上传

33、映象文件version*.bin到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根据系统提示信息,确认映象文件是否传输成功,如图4-21所示; 图4-21客户端ftp操作二z操作成功后,等待大约100秒左右,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硬件系统将自动重启,升级操作完成;z在本地PC系统,启动IE浏览器,并在IE地址栏中输入27/ver查看版本,如图4-22所示,确认本次软件升级是否成功。 图4-22 查看软件升级版本第5章产品规格表5-1 产品参数指标表系统硬件功能系统指标24路报警输入接口开关量声光报警器接口12V有源输出以太网络接口RJ45,10/100M BAS

34、E-T内置蜂鸣扬声器hee-haw颤音RS485接口用于服务器与终端通信连接Debug接口1个RS-232接口报警输出接口无(可扩展支持6路Relay输出报警信号输入触发支持软硬件防死机看门狗支持供电方式AC220V/50Hz输入,内置12V/20W开关电源<5W功耗-1055使用温度使用湿度10%80%86 Kpa106 Kpa大气压防雷耐电涌量:8/20s ,2000A;10/700 s ,4kv正/负各5回尺寸(长*宽*高 报警管理服务器:482.6*140*44mm控制终端:260*205.1*68mm第6章配置实例6.1 实例一:加电、设置IP地址z向网络管理员申请一个没有被局

35、域网中其它计算机设备占用的IP地址(如27,获取基本网络信息(如网关:,DNS:、、33;z将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通过网线(双绞线连接到局域网的Hub或Switch 上,输入 DC 5V 1A到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确定电源灯为红色(电源接通,网络连接指示灯在等待数秒钟后进入正常状态由绿色变为红色常亮;z记录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机壳外背面标签上的MAC地址,(如: 00-06-bf-03-01-49;z准备一台能连接到局域网的计算机,设置好网络

36、配置(如PC:98,如图6-1; 图6-1 PC机IP配置检测z运行产品光盘里的“IPInstaller.exe”软件,打开设置软件,如图6-2所示; 图6-2 IPInstaller软件z添加新的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首先点击查询菜单中的查询网络设备,如图6-3所示; 图6-3 IPInstaller软件z根据准备事项中记录的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产品MAC地址,选中设备参数信息栏,双击鼠标左键,弹出对话框,如图6-4所示,在此对话框中输入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产品的网络参数; 图6-4 IPInstaller软件在图6-4中,主要配置参

37、数信息包括以下几个:Addr:在前文中已经记录好的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MAC地址;z MacAddress:在前文中已经申请到的IP地址;z IPz Subnet Mask:子网掩码;z Gateway:局域网中的网关地址;z DNS1、DNS2、DNS3:DNS服务器地址(在前文中已经获取;z Http Port:http协议端口号(如80、1080、8080等。z点击“Synchronize”按钮,设置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产品的网络参数; z通信完成后,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会自动重启,等待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启动完成后,在本地PC系统中打开D

38、os命令窗口,在Dos提示符下执行命令ping 27检测IP地址是否设置成功,如图6-5; 图6-5 ping命令z在IE地址栏输入27登录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导航到系统主界面,如图6-6所示; 图6-6 系统主界面6.2 实例二:脚本设置z在IE地址栏输入27登录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导航到系统主界面,如上图6-6所示;z点击6-6图左侧的“脚本设置”,可以进入iMAG8024U报警管理服务器的脚本设置界面,如图6-7所示。 图6-7 脚本设置界面z点击“事件脚本向导”,如图6

39、-8所示,在选择NVS事件出发的依据与条件的下拉框中,选择“当NVS 系统GPIN接口发生变化触发”。 图6-8设置事件脚本z点击下一步,如图6-9所示,有24个GPIO接口可以作为触发条件,第一页显示1到12号GPIO接口,点击“显示13至24”,则显示13到24号GPIO接口。我们选择1号GPIO接口,当GPIN为开启状态时,其他不作为触发条件。 图6-9设置事件脚本z点击“下一步”,如图6-10所示。在选择事件触发时的执行动作下拉框中,选择“当事件触发时发送信息到指定位置”。 图6-10 设置事件脚本z点击“下一步”,如图6-11所示。输入接收报警信息的IP地址,接收信息的Port 及发

40、送信息字符串的内容。 图6-11 设置事件脚本z配好后,点击“完成”,如图6-12所示,显示“事件触发设置完毕,并且成功开始运行”。 图6-12 提示信息z点击图6-12中的“确定”按钮,并且关闭图6-11中的设置事件脚本界面,进入图6-13,显示刚才所配置的脚本内容,并且显示“当前脚本正在运行”。 图6-13 脚本设置界面z至此脚本设置完成,如需将其他GPIO接口作为触发条件,可重复以上步骤。或者直接在当前事件脚本内容中进行编辑修改。修改后点击“脚本编译”,弹出图6-14编译成功的界面,确定后再点击“启动程序”,弹出6-15启动成功的界面,确定即可。 图6-14 事件编译成功 图6-15 运行成功第7章 IE浏览器设置7.1 简介本部分将对IE浏览器的设置进行简单描述。7.2 设置IE浏览器z打开IE浏览器,在菜单栏中选择工具菜单。如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