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_第1页
浅议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_第2页
浅议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_第3页
浅议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_第4页
浅议精读课与略读课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议精读课与略读课 教学中,老师们已习惯于或者说比较擅长于精读课文的教学,而对于略读课文有时则显得有点无所适从,要么是把略读课文当作精读课文一样深挖细掘,要么是走马观花匆匆过场。那么,在教学中到底该如何把握略读课文呢的?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沈大安先生认为:略读也就是大略地读,可以叫粗读。体现在教学上,就是不求精细、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教学步骤也相对粗放一些,比如分三步:初读,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的意思;再读,选择一两个点,重点学一学;三读,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阅读,重在运用阅读技能,享受阅读乐趣。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

2、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阅读活动前,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并在阅读活动之后评价一下目标的达成。阅读活动的设计也要避免精读课的讲析,应以练习设计为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专家的意见是一致的,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这是大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大的方向指导下,该如何看待略读课文的作用,怎样进行教学,细节怎么操作呢?一、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及其教学目标。(一)选材范围略读课文一般是选择故事性较强,文字浅显,趣味性浓,比较容易

3、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便于阅读理解的故事性作品或社科类作品。(二)略读课的教学目标: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三)编排意图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从教材编写要求来看,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共同承担着深化单元训练重点的任务。略读课文编排在每单元中

4、,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发挥略读课文总结与延伸的作用。略读教学为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读中学读、读中学写提供了机会。每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应关注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二、略读同精读的关系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悉了例子,只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

5、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三、略读同精读的区别(一)基本模式1、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这个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有许多变式。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对于托物言志的课文,如白杨,教学的重点应是借物喻人的语言,先理解字面的意思,再体会字里行间背后含着的意思,在读、思、议中知其志,抒其情,明其法。对于以事喻理的课文,如,画杨桃钓鱼的启示,可在事与理之间设计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研读、品读重点句段,讨论交流,既了解事件,又悟出道理。 2、略读课:更需整体把

6、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比,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二)主要特征精读是以传授本质的,带规律性的知识为主要特征,重在“精”“细”;而略读课则是精读的延展与深化,教学略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准确地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取的基础知识、阅读方法、经验等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四、遵循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

7、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由此可见,略读课文有着重要的教学地位,并非“鸡肋”。那么上好一节略读课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弄清略读课与精读课教学的区别.即把精读课学生学到的读书方法用到精读课上,让学生自学为主.对于高年级应多让学生谈谈自己学后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维能力.(二)弄清教师的地位.在略读课上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起穿针引线作用,如何能发挥的更好,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弄清,哪些需要你说,哪些是彻底放手的.(三)备课要扎实.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略读随便背背就行了,基本上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阅读提示的问题就行了.可是我认为阅读提示的问题

8、学生自学时就能解决,我们又何必要问能?因此我们在备课设计问题时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另外我们要比学生懂得更多,这也就要求我们备得一定要扎实,别仅仅是停留在教参给的资料中,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把学生没想到的我们要备到.五、略读课的设计策略:(一)明确教什么:关注“三点”:1、文本内容的重点(文本内容的重点就是一篇文章的“神”,是文章的题眼所在,是文章的中心所在)2、文本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如有的课文是表达生动,有的课文是用词准确,有的课文是首尾呼应,有的课文是借物喻人等等。3、关注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文本内容的重点,关注文本在表现形式

9、上的特点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那关注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是从课程的主体出发,是略读课文的重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先学后导,以学定教,根据学情、学况、学态,动态生成教学内容。)(二)强调板块推进(在重点、难点、表达方法上设计板块。不是平面的推移,而是递进的推移举例:),采用诸如“整体感知自读自悟交流点拨积累拓展”板块设计方式,不太追求环节之间的逻辑联系。(三)强调局部的精读,可以抓住某一有价值的训练点集中火力,重锤敲击,别的方面可都不涉及。略读课当然不反对朗读,相反,对于课文精彩片段,需要朗读,提倡朗读,但更大量的应采用默读。比起朗读,默读省去发音动作,直接用视觉扫视,速度快于朗读。默读时,不必像朗

10、读那样,辨认字音,斟酌语调,考虑停顿等等,便于将注意力聚焦于学习的内容。少了发音,便于静思默想。不易理解处,可慢读、重读、多读,直至理解。迅速、大量地阅读,必须借助略读,所以成为课外阅读的主要手段。略读课只有多用默读,才能担负起“桥梁”的职能。当然,多用默读,也要依据不同学段而有所区别,小学中年级刚刚初步学会默读,可以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已经学会默读的小学高年级,就应该主要运用默读。举例:(四)强化圈批勾画,落实自读自悟。阅读时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旁注。确保多动笔墨。动笔是个体的独立行为,伴随动笔的是独立思考。精读课固然也应有让学生动笔的机会,而略读课,教师则给予学生更多时空,通过适当指导,让学生

11、动笔,以充分彰显学生的独立性,体现略读课的半独立阅读性质。同时,“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课内外阅读桥梁的略读课,培养这种习惯,对于学生课外完全独立阅读意义重大。(五)联结单元主题,与单元训练要点一脉相承。精读课文是单元知识的准备,略读课文是获得单元知识后的应用。(六)增强教学的宽度,而非“厚度”,激活课外拓展阅读的动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教师在略读课文中涉及的知识点可以多一些,即“宽度”;(拓展资料)对于某个知识点没必要挖得那么透、那么深,即“厚度”。(七)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12、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对略读课文教学强调:“三略四重”策略。略读课文教学中“三略”是:1、目标求简明。过高、过全、过细的目标导致教学结果是“鱼与熊掌无法兼得。”我们要求略读课文中将目标精简,抓住重点,展现阅读的增量,将文本的主要思想情感把握住就可以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过程求简要。我们主张: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摒弃过度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要简约、要粗线条,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的时间与空间。在略读课文之前,有一段文字,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过渡到略读,又提示了略读课文

13、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使两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提示语”。它为我们提供了课文学习的一般流程:读书思考交流。根据提示我们将教学分为四个阶段:导人新课,回顾梳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学习写法;体会品质,拓展延伸。3、引导求简练。我们要求: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是要看学生需要不需要,最根本的要做到“放开”。要让学生更多元地理解文本就要为他们提供更开放的阅读,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使教学更突出,更集中。“四重”是:1、重回顾梳理。略读课文是“反三”性课文,是“知”向“行”转化的工具。要顺利实现“行”,就得先了解“知”的程度

14、,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回顾本单元教学目标、精读课文中目标的体现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运用。即凭借“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对本组或本册的教材进行优化整合,通过类比,把相关的教材在内容、结构及写法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这样既事半功倍,又能提高鉴赏能力。2、重自主学习。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应该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担当好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等多重角色,真正地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站在舞台中间,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我们应在略读课中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

15、导,不仅授学生以渔,更应“授学生以渔场”(肖川)。课堂教学要设计有侧重于阅读知识和方法技巧的指导的环节,一课一得,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方法(跳读、浏览、探求性速读法、要求“一目十行”,整句阅读。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品味性精读法、类比读书法、几篇同内容的文章轮番阅读法,读中联想记忆法等)又在阅读实践中运用积累的方法。3、重语言积累。积累是理解和表达的桥梁,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纵观人教新教材,许多略读课文出自名家之手:母鸡(老舍)祖父的园子(萧红)、我的“长生果”(叶文玲)、桂花雨(绮君)、松鼠(布封)、珍珠鸟(冯骥才)、慈母情深(梁晓声)、学会看病(毕淑敏)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

16、累经典规范的优美语言、精彩句段,做好读书笔记,便利自己习作时“厚积薄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言的规律。因此教学略读课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量贮存语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4、重迁移延伸。“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适度拓展、延伸,使得略读课文成为单元教学主题的延续,单元教学方法的整合,单元思想情感的深化。略读课文教学设计还应该考虑给学生自我拓展空间的环节,留下举一反三的天地。如教学学会看病,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拓展学生的视野:阅读毕淑敏讲述亲子关系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到医院去一趟,搞清楚看病的程序,再让学生试以儿子的口吻描述到医院后的经过,也学着文章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变化;或者描写一件发生在医院的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