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_第1页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_第2页
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 目录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盲人医疗按摩基本技能测试范围 盲人医疗按摩临床技能测试范围 综合笔试大纲 中医学基础 按摩学基础 诊断学基础 解剖生理学 经络腧穴学 伤科按摩学 内科按摩学 妇科按摩学 儿科按摩学 政策法规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盲人医疗按摩基本技能测试范围(一)病症诊断能力(二)类症鉴别能力(三)触诊诊断能力1. 皮肤、筋膜、肌肉、骨关节、触诊操作1)皮肤触诊操作(2)筋膜触诊操作(3)肌肉触诊操作(4)骨关节触诊操作2. 头面部触诊(1)头面部穴位辨认(2)头面部感觉、反射检查3 颈部触诊(1)颈部表面标志辨认(2)颈部器官的体表投影(3)颈部穴位辨认(4

2、)颈椎特殊检查4. 胸腹部触诊(1)胸腹部穴位的辨认(2)胸腔、腹腔脏器的体表投影(3)腹部常见疾病体征5. 腰骶部触诊(1)腰骶部穴位辨认(2)腰骶部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3)腰骶部特殊检查6. 上肢触诊(1)上肢穴位辨认(2)上肢特殊检查(3)上肢关节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负重运动和辅助被动运动检查7. 下肢触诊(1)下肢穴位辨认(2)下肢运动的评估(3)下肢特殊检查8. 手足触诊(1)手部触诊(2)手部特殊检查(3)足部触诊(4)足部特殊检查(四)确立治则、治法的能力(五)按摩处方与选择穴位、手法的能力(六)预防与调护的临床应用能力 二、盲人医疗按摩临床技能测试范围(一)伤科按摩常见病临

3、床技能测试范围1. 基本手法技术掌握与操作技能2. 常见病的掌握与操作技能3. 常见病按摩技能测试范围(1)落枕(2)颈椎病(3)胸椎小关节错缝(4)胸胁并伤(5)急性腰扭伤(6) 慢性腰肌劳损(7) 腰椎间盘突出症(8) 腰椎后关节紊乱(9) 肩关节周围炎(10) 肱骨外上髁炎(11) 腕关节扭伤(12)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3) 梨状肌综合症(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 踝关节扭伤(16) 跟痛症(二) 内科按摩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范围1. 基本手法技术掌握与操作技能2. 常见病的掌握与操作技能3. 常见病按摩技能测试范围(1) 头痛(2) 不寐(3) 口眼.斜(4) 能近怯远(青

4、少年近视)(5) 胃痛(6) 肋痛(7) 中风后遗症(8) 泄泻(9)便秘(三)妇科按摩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范围1. 基本手法技术掌握与操作技能、2. 常见病的掌握与操作技能3. 常见病按摩技能测试范围(1)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2)痛经(3)带下病(4)乳痛(5)乳癖(乳腺小叶增生)(6)绝经前后诸症(四)儿科按摩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范围1. 按摩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2. 常用推拿手法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推法(2)拿法(3)按法(4)摩法(5)揉法(6)运法(7)掐法(8)捏法3. 特定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4. 常见病按摩技能测试范围(1)感冒(2)发热(3)咳嗽(

5、4)厌食(5)疳积(6)呕吐(7)腹泻(8)便秘(9)遗尿(10)夜啼(11)肌性斜颈综合笔试大纲中医学基础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要点:1. 整体观念的概念2. 整体观念的内容细目二:辩证论治要点:1. 病、证、症的概念2. 辩证论治的概念3.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要点:1. 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2. 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1. 阴阳的对立制约2. 阴阳的互根互用3. 阴阳的消长平衡4. 阴阳的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1. 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2.

6、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1. 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2. 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1. 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2. 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3.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4. 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1. 在生理方面的应用2. 在病理方面的应用3. 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4.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四单元 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 要点:1. 心的生理功能2. 肺的生理功能3. 脾的生理功能4. 肝的生理功能5. 肾的生理功能

7、细目二: 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1. 心与肺的关系2. 心与脾的关系3. 心与肝的关系4. 心与肾的关系5. 肺与脾的关系6. 肺与肝的关系7. 肺与肾的关系8. 肝与脾的关系9. 肝与肾的关系10. 脾与肾的关系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的关系 要点:1. 五脏与五体的关系2. 五脏与五官九窍的关系3.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4. 五脏与五液的关系5. 五脏的外华第五单元 六腑细目一:要点:1. 胆的生理功能2. 胃的生理功能3. 小肠的生理功能4. 大肠的生理功能5. 膀胱的生理功能6. 三焦的生理功能 细目二:脏腑表里关系 要点:1. 心与小肠的关系2. 肺与大肠的关系3. 脾与

8、胃的关系4. 肝与胆的关系5. 肾与膀胱的关系第六单元 精、气、血、津液细目一:精要点:1. 精的概念2. 精的生成3. 精的功能细目二:气要点:1. 气的概念2. 气的生成3. 气的运动4. 气的功能5. 气的分类细目三:血要点:1. 血的概念2. 血的生成3. 血的功能4. 血的运行 细目四:津液 要点:1. 津液的概念2. 津液的代谢3. 津液的功能细目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要点:1. 气与血的关系2. 气与津液的关系3. 气与精的关系4. 精于血的关系5. 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七单元 病因 细目一:六淫 要点:1. 六淫的概念2. 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3. 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

9、特点4. 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5. 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6. 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7. 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8. 火(热)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细目二:疠气要点:1. 疠气的概念2. 疠气的致病特点 细目三:七情内伤 要点:1. 七情的概念2.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细目四:饮食失宜 要点:1. 饮食不节2. 饮食不洁3. 饮食偏嗜细目五:要点:劳逸失度1. 过度劳累2. 过度安逸细目六:痰饮1. 痰饮的概念2. 痰饮的致病特点细目七:瘀血要点:1. 瘀血的概念2. 瘀血的形成3. 瘀血的致病特点 第八单元:病机 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要点:1. 正气与邪气的概念2

10、.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3.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细目二:邪正盛衰 要点: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细目三:阴阳失调 要点:1. 阴阳偏盛2. 阴阳偏衰3. 阴阳互损4. 阴阳格拒5. 阴阳亡失第九单元 防治原则细目一:预防要点:1. 未病先防2. 既病防变细目二:治则要点:1. 正治与反治2. 治标与治本3. 扶正与祛邪4. 调整阴阳5. 三因制宜第十单元 诊法(四诊)细目一:望诊要点:1. 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2. 正常舌象的特征以及舌色变化(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舌形变 化(老嫩、胖瘦、齿痕、裂纹、芒刺)苔色变化(白、黄、灰、黑)、苔 质变化(厚薄、

11、润燥、腐腻、剥落)的临床意义细目二:闻诊要点:1. 听声音(喘、哮、咳嗽、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意义2. 嗅气味(病体之气、病室气味)的临床意义细目三:问诊要点:1. 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寒热往来的临 床意义2. 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3. 疼痛的部位及性质、问头身胸腹不适的临床意义4. 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5. 便次异常、排便感觉异常以及尿次、尿量、排尿感异常的临床意义6. 失眠、嗜睡的临床意义细目四:切诊要点:1. 正常脉象的形态特征及特点2. 常见病脉(浮、沉、迟、数、虚、实、洪、细、滑、涩、弦、紧、缓、 弱)主病第十

12、一单元 辩证细目一:八纲辨证要点:1. 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2.表证与里正、 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症与阳证的概念、 临床表现、 鉴别要点细目二:气血津液辨证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 津液不足(亏虚)证、水停证(阳水、阴水)的概念及临床表现细目三:脏腑辨证要点:1. 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2.肺气虚、肺阴虚、风寒犯肺、风热犯肺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3. 脾气虚、脾阳虚、寒湿困脾、寒邪犯胃、胃火炽盛、食滞胃脘证的临床 表现及辨证要点4. 肝血虚、肝郁气滞、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5. 肾阳虚、肾阴虚、膀胱湿热证的临床

13、表现及辨证要点 按摩学基础第一单元 概论细目一:按摩发展简史要点:1. 按摩的概念2.按摩的起源、发展细目二:按摩疗法的特点及分类要点:1. 按摩疗法的概念2. 按摩疗法的分类第二单元 按摩的作用及原理第三单元 按摩的治疗原则及治法 细目一:按摩的治疗原则细目二:按摩的基本治疗方法 要点:1. 按摩八法的概念2. 按摩八法的临床应用 细目三:按摩手法的补泻 要点:1.手法补泻的概念2. 手法补泻的临床应用 第四单元 按摩手法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按摩的适应症 细目二:按摩的禁忌症 细目三: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细目四:按摩介质 要点:1. 按摩介质的概念2.按摩常用介质及作用 细目五:按摩手法的反应

14、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第五单元 按摩基本手法 细目一:手法概述要点:1. 手法的概念2. 手法的基本要求细目二:摩擦类手法 要点:1. 推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2. 擦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3. 搓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4. 摩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细目三:摆动类手法 要点:1. 一指禅推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2. 揉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3. 滚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细目四:挤压类手法 要点:1. 按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2. 拿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3. 拨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4. 捏法、捻法、踩跷法的概念 细目五:振动类手法 要点:1. 抖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2.振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细目六:叩击类手法

15、1. 拍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2. 击发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3. 叩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4. 啄法、弹法的概念 细目七:运动关节类手法 要点:1.摇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2.扳法的概念、分类和操作方法3. 拔伸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4. 屈伸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细目八:常用复合手法 要点:1. 拿捏法的操作方法2. 拨揉法的操作方法3. 牵抖法的操作方法诊断学基础第一单元 常见症状 细目一:发热 要点:1.发热的发病原因2. 发热的临床表现细目二:头痛1. 头痛的发病原因2. 头痛的临床表现 细目三:胸痛 要点:1. 胸痛的发病原因2. 胸痛的临床表现 细目四:腹痛 要点: 1.腹痛的发病原因2.

16、腹痛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颈肩腰腿痛 要点: 1.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2. 颈肩腰腿痛的临床表现 细目六:咳嗽、咳痰 要点: 1.咳嗽的发病原因2. 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 细目七:恶心与呕吐 要点: 1.恶心与呕吐的发病原因2. 恶心与呕吐的临床表现 细目八:腹泻要点:1. 腹泻的发病原因2. 腹泻的临床表现 细目九:便秘 要点:1. 便秘的发病原因2. 便秘的分类 细目十:心悸 要点: 心悸的发病原因 第二单元:问诊 要点: 问诊的内容 第三单元 体格检查 细目一: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要点:1. 触诊的方法和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2. 叩诊的方法种叩诊音的特征及临床意义4. 听诊的注意事

17、项5. 嗅诊的常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一般状态检查1. 体温的正常值、体温异常的概念和临床意义2. 脉搏检查法、脉率的正常范围及脉搏异常的临床意义3. 血压的正常范围及病理性血压变化的临床意义 细目三:淋巴结检查要点: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和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颈部检查要点:颈部外形及活动情况细目五:胸部检查要点:1. 胸部体表标志2.常见异常胸廓的类型及临床意义3. 正常呼吸类型4. 正常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细目六:心脏检查要点:心脏触诊检查中,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细目七:腹部检查要点:1.腹部体表标志及区分2.腹壁紧张度、压痛和

18、反跳痛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3. 肝、胆和脾脏的触诊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细目八:脊柱和四肢检查 要点:1. 脊柱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2. 四肢关节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细目九:神经系统检查要点:1. 肌力的分级2. 肌张力的概念及病态肌张力的表现3. 深反射的含义、各项深肤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 射、跟腱反射)的检查方法和异常的临床意义4. 病理反射的含义、各项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 霍夫曼征)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第四单元 实验室检查细目一:血液检查要点:1. 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2.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计数、

19、出凝血时间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细目二:尿液检查要点:尿液检查的内容、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细目三:肾功能检查尿素氮与血肌酐的意义、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细目四:粪便检查 要点:1. 粪便厌颜色、性状的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意义2. 粪便隐血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肝功能检查 要点:1.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2. 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的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3. 常用血清酶测定的正常值及变化的临床意义4.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细目六: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要点: 血糖、血脂的正常值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X 线检查 要点:1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2.

20、 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3. 骨与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解剖生理学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1. 人体的分布与器官系统2.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及人体的轴与面3. 生命的基本特征;机体活动的调节方式第二单元 运动系统细目一:骨学要点:1. 骨的构造、分类、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2. 各部位骨的名称、位置及结构3. 重要骨性标志(1)躯干骨:棘突、横突、骶管裂孔、骶角、骶后孔、胸骨角、颈静脉 切迹、剑突、肋弓(2)颅骨:眶、眉弓、颧弓、下颌头、下颌角、乳突、枕外隆突、上项 线、外耳门(3)上肢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上角、喙突、肱骨头、肱骨大结节、 肱骨小结节、肱骨内上髁及外上髁、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鹰嘴、

21、尺骨 头、尺骨茎突、豌豆骨(4)下肢骨: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嵴、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 骨内上髁及外上髁、髌骨、胫骨粗隆、腓骨头、内踝、外踝、跟结节、第 五跖骨粗隆细目二:骨连接要点:1. 骨连接的种类2. 关节的基本构造及辅助结构3. 脊柱、胸廓、骨盆的组成及连接方式。脊柱的 4 个生理弯曲4. 全身重要关节的组成、特点与运动形式:寰枕关节、寰枢关节、钩椎关 节、关节突关节、腰骶关节、骶髂关节、胸肋关节、肋椎关节、颞下颌关节、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 足踝关节5. 全身重要韧带的作用: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 韧带、喙锁韧带、喙肱韧带

22、、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胫侧副韧带、腓侧 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踝关节内侧和外侧韧带 细目三:肌学要点:1. 肌肉的形态和构造及肌的辅助装置2. 全身各部位骨骼肌的分群及主要作用3. 咬肌、颞肌、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斜方肌、背阔肌、竖 脊肌、胸大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三角肌、冈上肌、 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肩胛提肌、菱形肌、肱二头肌、肱 三头肌、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阔筋膜张肌、骼腰肌、腰方肌、缝匠 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腘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前 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的位置与起止作用4. 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23、处肌腱的位置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细目一:消化系统总论要点:1. 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2. 消化系统的组成细目二:消化管要点:1. 咽峡的组成;咽的位置、形态及分部;唾液的作用2. 食管的三处生理性狭窄3. 胃的形态、分布及位置;胃液的成分及作用;胃的运动形式4. 小肠、大肠的分布及主要结构;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小肠 的运动形式;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细目三:消化腺要点:1. 肝、胆的形态、位置及体表投影;胆汁的成分及作用;输胆管道的组成2. 胰的形态、位置及胰管的开口部位;胰液的重要成分及作用 第四单元 呼吸系统 细目一:肺外呼吸道要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2. 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部位

24、;喉的结构3. 气管的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结构特点4. 肺通气的过程;肺容量和肺通气量细目二:肺要点:1. 肺的位置及形态;肺上、下界的体表投影2.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原理;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形式第五单元 泌尿系统细目一:肾要点:1. 泌尿系统的组成2. 肾的形态、位置及基本结构3. 尿量的正常值及多尿、少尿的概念;尿生成的过程 细目二:输尿管、膀胱及尿道要点:1. 输尿管的三处狭窄;膀胱的形态、位置及膀胱三角;女性尿道的特点2.排尿反射第六单元 生殖系统 细目一:男性生殖系统 要点: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细目二:女性生殖系统 要点: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第七单元

25、 循环系统细目一:总论细目二:心 要点:1. 心的位置、外形;心腔的入口及出口2. 心的传导系统、体表投影、血管3. 心动周期及心脏射血与充盈的过程;心肌的生理特性 细目三:动脉要点:1. 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主要分支2. 身体各部位的动脉主干3.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细目三:静脉要点:1. 上、下腔静脉系统的组成2. 门静脉系统的组成3.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细目五:血液 要点:1. 血液的基本组成及功能;血浆的成分及血浆蛋白的功能2.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3.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纤维蛋白溶解的概念4. 血量及输血的原则;ABO血型系统的分型原则5. 微循环的血

26、流通路及功能6. 降压反射细目六:淋巴系统要点:1. 脾的位置及形态2. 全身主要淋巴结的位置3. 淋巴液的生成第八单元 感觉器官细目一:视器要点:1. 眼球壁的结构及眼的内容物2.眼副器的组成细目二:前庭蜗器要点:外耳、中耳、内耳的结构第九单元 神经系统细目一:总论要点:1. 神经系统的分区及常用术语2. 神经元的结构及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细目二:中枢神经系统要点:1. 脑的分部;脑干的位置、外形及内部结构;小脑的位置及功能;间脑的 分部:端脑的外形、分叶、内部结构及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2. 大脑皮质的体表感觉投射规律;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细目三:周围神经系统 要点:1.颈丛、臂丛、腰丛

27、、骶丛的组成及重要分支的支配范围2. 胸神经前支的分布规律3. 脑神经的分布范围细目四:自主神经系统 要点:1. 自主神经的功能;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的主要区别2. 交感神经和副感神经的区别 细目五: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要点:1. 本体(深)与精细触觉传导通路2.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3. 椎体系第十单元 内分泌系统 要点: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2.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3. 全身重要内分泌器官的位置及重要激素的作用 经络腧穴学 第一单元 经络概述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1. 十二经脉的名称2. 十二经脉的分布3. 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4.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细目二:奇经八脉要

28、点:1. 奇经八脉的名称2. 奇经八脉的功能 细目三:十五络脉 要点: 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细目四: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要点:1. 经络的作用2. 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单元 腧穴概述 细目一:腧穴的分类 要点:1.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细目二: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要点:1. 腧穴的作用2. 主治规律细目三:特定穴 要点:1. 五输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应用2. 原穴与络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应用3. 郄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应用4. 俞穴与募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应用5. 八会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应用6. 八脉交会穴的定义、穴名和临床应用 细目四:腧穴定位法要点:1. 体表标志定

29、位法2. 骨度分寸定位法3.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第三单元 十二经脉及其腧穴细目一:手太阴肺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 鱼际、少商细目二:手阳明大肠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偏历、温溜、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迎香细目三:足阳明胃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 梁门、天枢、水道、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 内庭、历兑细目四:足太阴脾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

30、、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 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细目五:手少阴心经要点:1.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少冲 细目六:手太阳小肠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腕骨、养老、支正、小海、 肩贞、天宗、秉风、肩外俞、肩中俞、听宫 细目七:足太阳膀胱经 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 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 小肠俞、膀胱俞、魄户、膏肓、神堂、魂门、意舍、志室、殷门、委阳、 委中、承山、飞扬、昆仑、

31、金门、京骨、至阴细目八:足少阴肾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肓俞、俞府细目九 :手厥阴心包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天池、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细目十:手少阳三焦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 天井、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细目十一:足少阳胆经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童子髎、听会、率谷、头临泣、风池、肩 井、辄筋、日月、居髎、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阳交、外

32、丘、光明、 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细目十二:足厥阴肝经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曲泉、章门、期门第四单元 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细目一:督脉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大椎、亚门、风府、百会、神庭、素髎、水沟细目二:任脉要点:1. 经脉循行、主治2. 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极、关元、石门、气海、神厥、下脘、 建里、中脘、巨厥、鸠尾、膻中、华盖、天突、廉泉、承浆第五单元 常见的经外奇穴常用穴位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印堂、鱼腰、太阳、定喘、夹脊、腰眼、十 宣、四缝、八邪

33、、外劳宫 伤科按摩学 第一单元 伤筋概论 细目一:概说要点:伤筋的概念 细目二:病因病理 要点:1. 损伤的分类2. 损伤的概念3. 扭伤的概念 细目三:临床表现 要点:1. 急性损伤的临床表现2. 慢性损伤的临床表现3. 陈旧性损伤的临床表现 第二单元 上肢部伤筋 细目一:肩关节周围炎 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细目二:肱骨外上髁炎 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三:腕关节扭伤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

34、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第三单元 脊柱部伤筋细目一:落枕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二:颈椎病1. 颈椎病定义2. 病因病理3. 颈椎病分类4.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5.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三:胸椎小关节错缝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

35、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四:胸胁迸伤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五:急性腰扭伤要点:1. 急性腰扭伤定义2. 病因病理3.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4.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六:慢性腰肌劳损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七:腰椎间盘突出症要点:1. 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义2. 病因病理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类4. 临

36、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5. 诊断与鉴别诊断6.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八: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第四单元 下肢部伤筋细目一:梨状肌综合症要点:1. 梨状肌综合症定义2. 病因病理3.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4.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细目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三:踝关节扭伤要点:1

37、.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四:跟痛症要点:1. 病因病理2. 临床表现:病史、症状、检查3. 按摩治疗:治疗原则、施术部位、主要穴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内科按摩学第一单元 心脑系病证细目一:不寐要点:1. 不寐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细目二:中风后遗症 要点:1. 中风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第二单元 脾胃肠系病证细目一:胃痛要点:1. 胃痛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38、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二:泄泻要点:1. 泄泻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三:便秘要点:1. 便秘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第三单元肝胆系病证细目:胁痛要点:1. 肋痛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第四单元其他病证细目一:头痛要点:1. 头痛的定义2. 头痛的分类3. 病因病机4. 临床表现5.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二:口眼斜要点:1. 病

39、因病机2. 临床表现3.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三:能近怯远(青少年近视)要点:1. 近视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妇科按摩学第一单元 概述细目一:女性生理特点要点:1. 胞宫的位置、功能2. 月经的生理现象3. 月经产生的机理4. 妊娠与产育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 病因:寒热湿邪、七情内伤、生活失度、体质因素2. 病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 细目三:四诊概要要点:1. 望诊:望月经、望带下、望恶露2. 闻诊:听声音、听胎心音、闻气味3. 问诊:问年龄、问主诉、问现病史、问月经史

40、、问带下、问婚产史、问4. 切诊:切脉、按肌肤、扪腹部 第二单元 月经病细目一:概述要点:1. 月经病的定义2. 月经病的范围3.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细目二: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要点:1. 月经不调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诊断与鉴别诊断5.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三:痛经要点:1. 痛经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诊断与鉴别诊断5.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第三单元 带下病1. 带下和带下病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第四

41、单元 产后病 细目一:概述要点:1. 产后病的定义2. 产后病的病机特点3. 产后病的诊断;产后“三审”4. 产后病的治疗原则 细目二:乳痈 要点:1. 乳痈的定义2. 中医对乳痈的分类3. 病因病机4. 临床表现5. 乳痈的诊断与鉴别诊断6.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第五单元 妇科杂病 细目一:乳癖(乳腺小叶增生)要点:1. 乳癖的定义2. 临床表现3.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细目二:绝经前后诸症(更年期综合症)要点:1. 绝经前后诸症的定义2. 病因病机3. 临床表现4. 绝经前后诸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5. 按摩治疗:主要穴位、施术部位、施术手法、手法操作 儿科按摩学第一单元 概述 细目一:小儿按摩发展简史 要点:小儿按摩独特体系的形成及其代表 细目二:小儿生理、病理及生长发育特点 要点:1. 小儿的生理特点2. 小儿的病理特点3. 小儿的生长发育特点 细目三:小儿四诊特点 要点:1. 望诊的临床意义2. 闻诊的临床意义3. 问诊的临床意义4. 切诊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要点:1. 小儿推拿的主要适应症2. 小儿推拿的禁忌范围3.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4. 小儿推拿的基本要求5. 小儿推拿处方的原则及表示方式6.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及作用第二单元 常用手法 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