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题2_第1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题2_第2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题2_第3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题2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题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A. 仲弓(zh o n?B. 皋陶(t a o)C. 夏桀(ji e )D. 取譬(p i )樊迟 (f a n)有莘女(sh e n)弘毅(h o n ) 济众 (j i)解析 “陶”读“ yao”。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C )A. 在家无怨B.尧舜其犹病诸C.非礼勿视D.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解析 A项“家”古义为“古代大夫的家族”。B项古义为“担忧”。D项古义为“贫穷”。与今义均不同。3. 下列各句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D )A. 克己复礼为仁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何事

2、于仁,必也圣乎 D .举直错诸枉解析 “错”通“措”,译为“安置”。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C )举直错诸枉 尧舜其犹病诸 何谓也 可谓仁乎A. 相同,相同B .相同,不同C.不同,不同D .不同,相同解析 中“诸”用在句中, 作兼词“之于”用; 中“诸”用在句末, 作兼词“之乎”用;中“何谓”是“谓何”的倒装, “谓”作“说的是”讲; 中“谓”作“称为”“叫做” 讲。5. 下列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D )A.己欲立而立人 B .尧舜其犹病诸C.不仁者远矣D .死而后已解析 D项停止。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得住。B项名词作动词,担忧,忧虑。C

3、项形容词作动词,远离,疏远。6 .下列句式为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D )A. 克己复礼为仁B. 仲尼岂贤于子乎C. 仰观宇宙之大D.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解析 D项宾语前置句。A项判断句,“为”表判断。B项状语后置句,“于子贤”。C项定语 后置句,“大之宇宙”。二、阅读与鉴赏【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712题。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

4、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使民如承大祭:承当(2)在邦无怨:怨天尤人(3)举皋陶:举荐&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樊迟)问知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举直错诸枉D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解析 A项“知”通“智”。C项“错”通“措”。D项“乡”通“向”,“知”通“智”。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樊迟未达达:明白,理解B.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诸:诸多C.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远:被疏远D.雍虽不敏敏:聪明,机智解析

5、诸:兼词,之于。10.下面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B. 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 ”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意深刻丰富。C. 子夏举舜和汤的例子,是用来说明施政要知人善任,仁人就位,坏人自然远离。D. 孔子认为统治者取得天下后应该“选于众”,也就是要不拘一格,广泛招揽人才。解析“选于众”是子夏的观点,非孔子的观点。这里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11翻译下列句子。(1)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译文:在诸侯国做官、为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2)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译文:选

6、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3) 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译文:这句话说得多么深刻啊!舜做了天子,从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皋陶,不讲究仁德的人就疏远了。【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题。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 ”孔子曰: “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 ”子贡 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见告孔子, 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 虽女有云

7、,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女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 ”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 ”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 “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 ”二三子由此乃服之。之路问于孔子曰: “君子亦有忧乎?”子曰: “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 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 无一日之忧。 小人则不然, 其未得也, 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孔子厄于陈、蔡厄:受困B子贡以所

8、赍货,窃犯围而出赍:携带C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说:陈述、解说D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患:担忧、忧虑解析 说:通“悦” ,高兴。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若回也,其不改节乎既得之,又乐其治B子曰:“然。”小人则不然C子贡以所见告孔子是以有终身之忧D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君子之修行也代词,他;代词,修行。 B 项然:解析 D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其:动词,应答;代词,这样。 C 项以:介词,把;连词,因此。15下面是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颜回在做饭时,见到灰尘落入饭中,便把沾着灰尘的米粒拣出来吃了。B. 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

9、,便把颜回偷吃米饭的事报告给孔子,并讲了颜回的坏话。C. 孔子不偏信子贡的一面之词,用巧妙的方法作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D. 颜回实事求是地向孔子作了汇报,孔子对颜回更加信任, 孔子的弟子们对颜回更加敬佩。解析 “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错,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16翻译下面的句子。(1) 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译文:颜回、仲由就在土屋之下做饭, 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把沾着灰尘的米粒取出 来吃了。(2) 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译文:我相信颜回为仁很久了,即使你有这样的说法, 我也不会怀疑他,这样也许一定有缘 故吧。(3)君

10、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译文:君子的修行啊,在没有做到的时候,欣喜满足于大道之意;在做到之后,又欣喜满足于实践这大道。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快乐,没有一天的忧虑。【参考译文】孔子受困于陈、蔡边境,跟从的学生都七天没吃的了。子贡用带着的钱,偷偷出围,从当地人那儿买了一石米回来。颜回、仲由就在土屋之下做饭,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把沾着灰尘的米粒取出来吃了。子贡从天井中望见了,很不高兴,以为(颜回饿得)偷吃了。进去问孔子说:“仁人廉士穷困会改节吗?” 孔子说:“改节还称什么仁义呢?” 子贡说:“像 颜回,他不会改节吗? ”孔子说:“当然。”子贡把刚才看见的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为仁很久了,即使你有这样的说法,我也不会怀疑他,这样也许一定有缘故吧。你别张扬,我将问问他。”(孔子)叫来颜回说:“昨晚我梦见先人了, 也许他们要保佑我吧?你饭做 得怎么样了?拿来我先祭祀一下。”颜回回答说:“刚才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想放着不管就不干净;想丢弃它又可惜,我就吃了它,(已经吃过的食物)不能用来祭祀了。”孔子说:“那好,我也要吃饭了。”颜回出去拿饭了,孔子回头对学生们说:“我相信颜回,不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