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河西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七年级语文(一)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祝你取得成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元勋(xūn)谣言(yáo)轻捷(jié)深恶痛绝(wù)B.弄堂(lòng)选聘(pìn)秩序(xù)气冲斗牛(dòu)C.校对(xiào)赫然(hè)涉猎(shè)鲜为人知(xiǎn)D.薪金(xīn)哺育(pǔ)伫立(zhù)激情澎湃(pài)【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易误读字。B.气冲斗牛(dòu)——dǒu;C.校对(xiào)——jiào;D.哺育(pǔ)——bǔ;故选A。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狂澜山巅斑斓锋芒毕露B.攀谈呜咽谦迅妇儒皆知C.悬崖云鬓豁亮当之无愧D.骨碌犁耙臂膀香气四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B.谦迅——谦逊;妇儒皆知——妇孺皆知;故选B。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唐诗崇情”,在如雷贯耳的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与热情。B.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美轮美奂。C.改造后的北湖公园,水更清澈,路更规整,夜晚灯光更璀璨,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D.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答案】D【解析】【详解】A.如雷贯耳:意思是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名声很大。这里修饰唐诗,不是说人,所以该成语使用错误;B.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这里说的是施工技术,此处用错对象;C.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句中指的是前往参观的人,此处望文生义;D.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这里形容“延安”,使用“魂牵梦萦”正确;故选D。4.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相信我们一定能不负先辈重托,不辱历史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①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打好扎实的基础。②想今朝,我们应如何珍惜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英雄们的奋斗精神?③然后在实践中历练,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挺身而出,攻坚克难。④忆往昔,先辈们披荆斩棘,浴血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岁月。A.①④③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答案】C【解析】【详解】本语段主要围绕“我们这一代人如何走好长征路”展开叙述。④句“忆往昔”先叙述先辈们的精神,确定④句为首句;②句“想今朝”,提出“我们这一代人如何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的问题,因此②句承接④句;①③句说明了我们这一代人应怎样做,回答②句的问题;根据“先打好基础”“然后在实践中历练”的顺序,可知③句排在最后,故排序为:④②①③;故选C。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为什么能我们的气质?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从而免于迷失和,知道何去何从。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A.提升堂皇充沛 B.提升彷徨充实C.提高彷徨充沛 D.提高堂皇充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第一处,提升: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提高:使原来位置、程度、等级、数量、水准等方面加以增高、拉升。二者都有提高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提高”是侧重于质量及数量方面,“提升”包括精神方面。根据语境“气质”可知,此处应用“提升”最恰当;第二处,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彷徨:徘徊不前的样子,比喻犹疑不决。结合语境“从而免于迷失和”以及“知道何去何从”可知,此处应用“彷徨”;第三处,充沛:指充足而旺盛。充实:内容充足不虚。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是说阅读培育了丰富充足的灵魂,故此处应用“充实”;故选B。二、课内阅读(12分)(一)(6分)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各题。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③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④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⑤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⑥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⑦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⑧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牌,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6.选文第①段,作者调动了哪几种感官写景?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视觉、嗅觉、听觉 B.视觉、听觉、触觉C.听觉、触觉、嗅觉 D.听觉、嗅觉、味觉7.下列对第②段画线语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抢”是“争抢”的意思,表现出在经历了一夜的寒冻之后,战士们因为体力不支而急需食物补充体能的迫切需求。B.“不管三七二十一”既表现战士们吃饭的迅速,同时也说明战士们对食物没有过高的要求,深刻地揭示出战士们朴实的精神。C.战士们“抢饭”的行为虽然不符合军队的纪律要求,但是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况,表现出当时行军环境的恶劣。D.“抢”是“争先”意思,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为了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8.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写出了险峻的山势,表现红军身处险境却能镇定自若的乐观主义精神。B.选文第①段的景物描写调动了多种感官,写景既有层次又浑然一体,生动形象地描述了露宿山谷的感受。C.选文第⑧段说“我们完成了任务”,从前文看,我们是通过传达命令、贴标语、喊口号、搞演说、帮助运输伤员几项工作完成任务的。D.选文第⑧段“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一句中“坚强的意志”,指为了北上,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答案】6.B7.D8.C【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写景感官的分析。阅读第①段可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属于触觉描写,表现夜晚的寒冷;“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属于视觉描写,表现了夜晚中的星星、山峰、火堆等自然景物;“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属于听觉描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综上,第①段共使用了视觉、听觉、触觉三种感官角度;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句中“不管三七二十一”和“抢”字都是用来形容战士们吃饭的速度之快。“抢”在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联系第③段“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可知,当时的红军战士是带着任务的,“抢”用在这里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为完成爬山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的动人场面。A.战士们“抢了一碗就吃”,是为了抓紧时间完成爬山的任务而抓紧时间吃饭,选项中“战士们因为体力不支而急需食物补充体能的迫切需求”表述有误;B.“不管三七二十一”形容战士们为了节省时间,吃饭十分迅速,表现了战士们以任务为先的精神,选项“同时也说明战士们对食物没有过高的要求”理解有误;C.“抢”用在这里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选项中“‘抢饭’的行为虽然不符合军队的纪律要求”理解有误;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C.联系第⑧段“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可知,前文第③段“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提到的传达命令、贴标语、喊口号、搞演说、帮助运输伤员等几项工作是完成任务的措施,而真正使“我们”完成任务的是“坚强地意志”,这种意志其实就是坚强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选项理解有误;故选C。(二)(6分)阅读《孙权劝学》片段,完成下面小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9.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处在道路中间)B.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C.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D.见往事耳(历史)10.下列对“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吕蒙因为军中事务繁忙而告辞。 B.吕蒙用军中事务多而推托。C.吕蒙因为军中任务很多而拒绝。 D.吕蒙说军中的任务太多了。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蒙乃始就学。【答案】9.A10.B11.吕蒙于是开始从事学习。【解析】【9题详解】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卿今当涂掌事”的意思是:你现在当权管事。当涂:当权。不是“处在道路中间”。故选A。【10题详解】考查对句子的翻译。语句“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辞”是“推托”;“以”是“用”;“多务”是“事务多”。正确的译文是:吕蒙用军中事务多而推托。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语句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乃(于是,就)、始(开始)、就学(从事学习)”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点睛】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三、课外阅读及默写(27分)(一)(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秀才何岳,号畏斋。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后其侄以他事南下,非取箱也,畏斋因托以寄去。【注】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12.解释加点字。(1)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尝:_______(2)其人感谢而去去:_______(3)俟他日来取俟:_______(4)后其侄以他事南下以:_______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人欲分数金为谢14.用简洁的语言概况,选文通过何岳做的哪两件事体现了他什么品质?【答案】12.①.(1)曾经②.(2)离开③.(3)等到(或等待)④.(4)因为13.那人想要分一些钱(给他)作为感谢(或答谢)。14.通过拾金不昧、寄金不昧两件事,体现他不贪财、讲诚信的品质。【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的句意是: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二百余两白银。尝:曾经。(2)“其人感谢而去”的句意是:那人拜谢离开了。去:离开。(3)“俟他日来取”的句意是: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俟:等到。(4)“后其侄以他事南下”的句意是:(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因为别的事情南下。以:因为。【13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语句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欲(想要)、为(作为)、谢(答谢)”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人物形象。(1)结合“其人欲分数金谢之,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可知,何岳不仅拾金不昧,而且不收取报酬,可概括为:何岳拾金归还不收酬金。(2)结合“宦官有事入京,寄二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可知,面对被寄存的金子,多年无人问津,何岳不贪图,并且主动送回,可概括:何岳寄金数年毫不动心并归还。文章通过叙写秀才何岳“拾金归还不收酬金”和“寄金数年毫不动心并归还”两件事,表现了何岳不贪图金钱,为人讲诚信,做事光明磊落。【点睛】参考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二百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离开了。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水晶般的心愿矫友田①很多年前,在小镇的街市一角,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时候,小男孩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每次跟着母亲到小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总要找机会到那个小书店里待上一会儿。②那个小书店的老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长得又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小男孩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③那时候的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他就用两只小手扳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每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他就会让老者帮忙取过来翻看一阵儿。④那时候上学,父母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就把卖酒瓶、牙膏皮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起来买书。可是那些书的定价,大都超过了他的购买能力。因此,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拿去。⑤渐渐地,老者便记住了小男孩的模样。等他再走进书店的时候,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然后递到小男孩的眼前说:“你看这些,有你喜欢的吗?”这也是老者对他说的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有些时候,小男孩站在柜台前看上半天,却因为衣兜里的钱不够,最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书店。而书店的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他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⑥有一次,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然而,3.6元的定价在他的眼里是那么高昂。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对书店的老板说:“爷爷,这两本书可以为我留着吗?我一定会买下它们的。”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把唯一的那套《安徒生童话》抽出来,放到另外一个书架上去了。⑦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然而两个多月之后,仍差6毛钱。在这期间,他已经往那个小书店跑了好几趟。当他看到那套书还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时,他才会放下心来。然后,他就会告诉老者,他已经快要攒够书钱了。老者则微笑着说:“不急,不急,书一定为你留着。”⑧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小伙伴说:“这是水晶石,一定很值钱!”小男孩兴奋地问那个小伙伴:“真的吗?你说值多少钱呢?”那个小伙伴思忖了一会儿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⑨于是,他把捡到的那块“水晶石”藏好。再一次跟母亲去小镇时,他把那块“水晶石”偷偷带在身上。他兴冲冲地跑进那家小书店,并告诉书店的老板,他今天是特意来买那套书的。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老者点了点那些零钱,不解地问:“怎么还差6毛钱呢?”小男孩连忙说:“您看这是一块很值钱的‘水晶石’,用它抵6毛钱行吗?”哦,老者恍然明白过来。他拿起那块“水晶石”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水晶,而是石英,不值钱的。”听了这话,小男孩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他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块石英,连同那些零钱,失望地朝门口走去。老者在他身后犹豫了一下,喊道:“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⑩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小男孩像一下子长出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彩。⑪许多年过去了,小镇早已变为繁华的城区。那家小小的书店也成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而那位当年卖书的老者或许也早已过世。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那个小男孩就是我。⑫今天,当我坐在书房里,注视着那一架架自己喜欢的书籍,忽然感觉它们不就是一块块水晶吗?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15.请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补充情节。①小时候,“我”常到小书店看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水晶石”是不值钱的“石英”,但老者收下了3元钱和石英,把书卖给了“我”。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彩。17.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文中老者是一个怎样的人。18.通读全文,说一说第⑫段加点短语“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的具体含义。【答案】15.①.②“我”攒钱买书,还差6毛钱时,捡到一块“水晶石”,想用它来抵书钱。②.④多年后,“我”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自己的书。16.运用比喻修辞,把小男孩的心情比作“晴朗的天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男孩得到书后无比喜悦的心情。(意思对即可给分)17.①爱书: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②和蔼可亲:老者不厌其烦地为“我”找书;③有爱心:老者答应卖书给“我”。18.①“我”对书籍的热爱和渴求;②老者对“我”的帮助和影响;③“我”对老者的感激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及概括。分析题干已有示例可知,应从“小男孩”的角度,以第一人称组织答案。第一空,根据题干“小时候,‘我’常到小书店看书”可定位第①段“那时候,小男孩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联系后文第⑦段“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及第⑧段“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可概括答案为:“我”攒钱买书,还差6毛钱时,捡到一块“水晶石”,想用它来抵书钱;第二空,根据题干“但老者收下了3元钱和石英,把书卖给了‘我’”可定位第⑨段“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此空应从后文内容概括答案。联系第⑪段“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那个小男孩就是我”,可概括为:多年后,“我”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自己的书。【1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小男孩儿开心的心情比作“晴朗的天空”,结合上文“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可知,他很想买到这套书,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所以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男孩得到书后无比喜悦的心情。【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浏览全文,抓住表现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句子分析概括。根据第②段“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黑框眼镜。小男孩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这是对老者外貌、动作的描写,从“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埋头看书”等可以看出老人是爱书、爱看书的人;根据第⑤段“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书店的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他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从老者为“我”耐心找书,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人;根据第⑨段“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小男孩用积攒的3元钱和一块不值钱的石英来换自己喜欢的书,老人最终答应卖书给“我”,可以看出老人是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的人。【18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揣摩分析句子的言外之意,准确简洁概括。联系前文“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分析,“我”在书店读书的时候,老人一方面帮“我”找书,另一方面还同意“我”用积攒的3元钱和一块不值钱的石英来换自己喜欢的书,这里的“水晶”指老人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的品格像水晶一样熠熠闪光,老人的真诚帮助带给“我”深远的影响。根据原文“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可知,“水晶般的心愿”指书店中“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生活,“我”对书籍的热爱和渴求,让我的生活有滋有味,充满光明,也表达“我”对书店老人的感激怀念之情。据此总结作答即可。(三)默写(6分)19.补全下列语句(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4)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5)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6)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关山度若飞②.赏赐百千强③.谁家玉笛暗飞声④.独坐幽篁里⑤.双袖龙钟泪不干⑥.惟解漫天作雪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注意“度”“赐”“笛”“篁”“袖”“惟”“作”等字的正确书写。四、名著阅读(6分)20.《骆驼祥子》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___________”称号的作家。【答案】①.老舍②.舒庆春③.人民艺术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据此作答即可。21.祥子流落到_________(城市名称)拉洋车,他____次买车又____次失去,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答案】①.北平(北平城)②.三(3次)③.三(3次)【解析】【详解】考查对名著常识的识记。《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的辛酸故事。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据此可填写作答。五、作文(40分)22.成长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会经历不同的事件,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物,接收多种多样的信息……然而,能够留驻在我们心间的往往只是“瞬间”的经历。这个“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人间温情,让我们领悟到人生哲理,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缺点,让我们体味到成功的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