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渗透于数学的探讨_第1页
让美育渗透于数学的探讨_第2页
让美育渗透于数学的探讨_第3页
让美育渗透于数学的探讨_第4页
让美育渗透于数学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育渗透于数学教学的探讨 广南县坝美镇阿科初级中学校 骆 刘美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体系,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具体地说,就是要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数学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一种美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陶冶。1 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揭示数学内在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为强烈。有人说,数学

2、美是一种“冰冷的美丽”,意指教学包含深层的逻辑思考与复杂的推理运算过程。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感知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爱好,有助于智力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数学的美,揭示数学内在美,利用数学的美来感染学生,诱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使之自觉地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具体方法如下:1.1 展示数学之美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具体方法如下:1.1.1 应用直观数学

3、美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1.1.2 应用延伸数学美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或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数学问题;等等。1.2 融贯数学之美 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生

4、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间的造型艺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1.3 创造数学之美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中学生“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

5、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进力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1.4 发掘数学之美 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不过,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对缺乏数学素养的人来讲,特别是中学生受阅历、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像文学艺术那样轻易地感受和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6、水平和美学修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2 利用数学的内在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的内在美,是第一层次的数学美。它既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和造型的直观美,也不同于音乐中的音响和节奏的直感美。数学的内涵美瑰丽多姿,有简洁、对称、比例等种种表现。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斯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只要我们细心挖掘,就不难发现数学的内涵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数学的内涵美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1 利用数学中的简洁美,调

7、动学生的兴趣数学的简洁美,是指数学表达形式、证明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结构简洁而给人以美感。例如:圆的“周长”与“半径”有着异常简洁和谐的关系,在公式“”中,一个传奇的数“”把两者紧紧相连,这种简洁引起了人们对美的遐思。 另外,“最小阻力原则”告诉我们:解决问题时的压力倾向总是指向阻力最小的一方。解决数学问题也是如此,凡是简洁的、一目了然的解题方法总是易于被学生选择接受。因此,当遇到一题多解的问题时,我经常通过比较来优化解题方法,进而产生数学的简洁美。2.2 利用数学中的对称美,增加学生的兴趣对称性是最能给人以美感的一种形式。德国数学家魏尔说:“美与对称密切相关”,数学中的对称美举不胜举。如:几何中

8、的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和旋转对称图形等等。毕格拉还说过:“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体,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这两者圆满无缺,在任何方向都对称,真可谓是对称美之最了。同样就代数而言,有对称方程、对称恒等式等等。这些对称形式就仅凭感性便可令人身心愉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揭示对称美的因素,便会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就会自觉地运用“对称”这一美的形式特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也就达到增加学生的兴趣之目的。2.3 利用数学中的比例美,巩固学生的兴趣数学中的比例美也很多,其中以“黄金分割”最为典型。达芬奇说:“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一切符合黄金分割值的图形都是最美的图形。”“美感完全建

9、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在学习 “黄金分割”这一阅读材料的前一天,我跟学生讲:“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体形是否标准?如果想,回家量一下自己上下身段的长,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到明天学习了黄金分割之后,你们便可以得到答案。” 全班学生立刻被这一“黄金分割”所吸引,兴趣十足、主动积极地去预习这一节课,真正达到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目的。在学习的同时,又感受到数学中的美,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运用情感迁移,增加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情感化是进行美育的最本质特征。美育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审美活动的实践过程,主要在于引起学生情感的激荡和共鸣。“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人们的情感具

10、有迁移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知识的倾向性。我把渗透美育作为向学生倾注爱和师生情感交往的主渠道。4 注重教师的本身审美意识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这说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各科的共同任务,数学美隐含在数学教育内容中,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的内涵,把教学美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数学的教学过程变成数的审美过程。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活动,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进行的。所以说,实施美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审美意识。美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上课时,学生至始至终处于积极思维之中,很少有厌烦的神态,尤其是在讨论、交流、汇报中,大多数学生积极发言,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